今天課程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空氣過剩係數的來源和一些定義上的知識,然後最後再為大家講解一下它和基準含氧量之間的數量關係。
早年國家為了規範鍋爐、窯爐、熔爐、熱處理爐等工業用爐的廢氣達標排放,針對不同的燃料的,比如燃煤、燃油、燃天然氣等燃料進行了明確規定基準含氧量的應該是多少(一般燃煤=9.0、天然氣+燃油=3.5),為什麼不同的燃料會制定了不同的基準含氧量呢,怎麼計算來的呢?
1、理論必需空氣量
每一公斤(一標方)燃料完全燃燒時所需要的空氣量,稱為理論必需空氣量(或稱為理論空氣需要量, 理論空氣量)。用 V。Nm/kg 表示。
2、過量空氣量
燃料在實際燃燒時,必需供給比理論必需空氣量要多的空氣,燃料才能達到完全燃燒, 多供給的這部分空氣量稱為過量空氣量。用 △VNm/kg表示。
3、實際供應空氣量:
燃料在燃燒時, 實際上所消耗的空氣量, 稱為實際供應空氣量。用 VNm/kg表示。
即 V=V。+ △V
4、過量空氣係數:
實際供應空氣量與理論必需空氣量的比值,稱為過量空氣係數。用 α表示,
即 α=V / V。=(V。+ △V)/ V。=1+△V / V。
原因:在理想的混合狀態下,理論量的空氣即可保證完全燃燒。但在實際的燃燒裝置中,"三T"條件不可能達到理想化的程度,因此為使燃料完全燃燒就必須供給過量的空氣。
定義:一般把超過理論空氣量多供給的空氣量稱為過剩空氣量,並把實際空氣量Va與理論空氣量Va0之比定義為空氣過剩係數α。當α=1時說明燃料跟補給的空氣完全充分燃燒,沒有多餘的空氣也沒有多餘的燃料;一般情況下我們日常監測中都會遇到實際監測的工況條上面的過剩係數都是大於1的,這是因為燃料在實際燃燒時,必需供給比理論必需空氣量要多的空氣,燃料才能達到完全燃燒(但是我們的過剩係數並不是越大越好,因為我們最後的結果還需要折算)
不好意思我還是百度了,因為太懶沒辦法,用點現成的多好啊
網友:小明,你這些網上百度都有啊,不用你講啦!嘻嘻嘻嘻嘻嘻嘻
小明:哈哈,好啊!那就讓你看一下怎麼計算來的,走起~~~~~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明:切!環境工程的都學過這個,大家都看得懂,就你看不懂?實在看不懂就來問我吧,(仔細看上面兩種算法其實是一樣的,公式後面需要乘的是各元素的質量)
現在你已經知道過剩係數了,也知道他是用來幹嘛的吧(用來折算啊,老弟,你居然說你不知道),下面就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和基準氧量的關係
此截圖來源於GB13271-2014
此截圖來源於GB/T16157-1996
最後這就是他們二者的關係:
圖 1
圖2
一般情況都用圖1所示簡單算法來進行二者關係的換算。
剛才已經說了,燃煤的基準含氧量是9.0,把含氧量帶入圖1公式同時得到燃煤的過剩係數也是1.2;或者天然氣的基準氧量3.5也會得到過剩係數1.8(只要是用過煙塵/氣測試儀的小夥伴都知道在裡面有兩種折算方式可供選擇,尤其嶗應3012H(新08)代,還對燃煤的過剩係數做了優化把基準氧量改為了9.3更加接近1.8的過剩係數)
最後小明提醒各位,現在大量的行業標準問世之後,不同行業的執行排放標準基準氧量都不一樣了,在進行濃度折算的時候一定要看好質量排放標準裡面規定的基準氧量是多少。
本號對轉載、分享文章中的陳述與觀點保持中立,不對文章內陣容的準確真實性負責,目的僅在於傳遞知識,為祖國的環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