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德國-明斯特大學醫院-發育與細胞生物學

2021-02-13 PhDFinder

職位信息均來源於網絡

本號不對具體職位做諮詢解釋工作

如有招聘信息發布(博士/博後/訪學)可聯繫

郵箱:cxw@med.tj.cn

微信:iamjade2016

院所:明斯特大學醫院 University Hospital of Muenster (UKM), WWU

部門:The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申請郵箱:Bewerbung@ukmuenster.de

截止日期:January 15, 2020

介紹

明斯特大學醫院是德國領先的醫院之一。如果僅憑規模和醫學上的成功是無法實現其現在這一地位。個人的貢獻也十分重要。我們需要您的付出,即使很小一部分,也可以為我們的患者帶來很多。有許多可能性供您選擇,以便您同時發展。

德國明斯特大學醫院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提供的職位初始任職時限為3年

——發育與細胞生物學博士生(gn)* 

我們的實驗室研究了果蠅組織形態發生過程中微管細胞骨架組織和時空控制的時空動態。特別是,我們有興趣在系統層面了解細胞如何在細胞結構和集體細胞行為的不同方面調節和協調細胞骨架力。我們的研究依賴於將新的光學和化學工具與經典的遺傳方法和先進的圖像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細胞在形態發生組織重排和傷口癒合過程中如何協調細胞骨架力的動態變化,尤其著重於微管。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將研究調節微管生物物理特性的分子機制。各個微管的特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i)不同的α-和β-微管蛋白同工型的表達,以及(ii)各個微管蛋白單體的翻譯後修飾(PTM)。然而,儘管它們具有重要意義,但迄今為止尚未在體內解決不同微管蛋白同工型和PTM在細胞和組織力學中的作用。為了識別「機械」微管蛋白代碼,我們將分析微管蛋白同工型的表達模式,探討其在調節微管特性中的作用,研究非中心體微管的PTM,並測試當它們暴露於增加的機械作用下它們在細胞和組織重塑中的作用。

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信息:https : //www.uni-muenster.de/Cells-in-Motion/de/people/all/matis-m.php

要求

申請

請於2020年1月15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將您的申請表與常規文件(研究動機/陳述,一份簡歷,一份出版物清單以及兩名推薦人的詳細信息)一起發送至Bewerbung@ukmuenster.de。

Job description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Münster is one of the leading hospitals in Germany. Such a position cannot be achieved by size and medical successes alone. The individual commitment counts above all. We need your commitment so that even with little things we can achieve great things for our patients. There are many possibilities open for you so that you may develop with them.

The Institute of Cell Biology, University Hospital of Münster, Münster, Germany offers a position, initially limited to 3 years, of a PhD Student (gn) in Developmental and Cell Biology*

Ref. 04332
Part-Time with 65%
Salary according to TV-L E13

(*gn=gender neutral)

Our lab investigates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microtubule cytoskeleton organization and force control during tissue morphogenesis in Drosophila. In particular, we ar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at a systems level how cells regulate and coordinate cytoskeletal forces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cell architecture and collective cell behavior. Our research relies on combining new optical and chemical tools in conjunction with classical genetic approaches and advanced image analysis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how cells coordinate cytoskeletal force dynamics during morphogenetic tissue rearrangements and wound healing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microtubule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microtubules. Features of individual microtubules largely differ depending on (i)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α- and β-tubulin isoforms, and by (ii)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 of individual tubulin monomers. However, despite their importance, the role of different tubulin isoforms and PTMs in cell and tissue mechanics has to date not been addressed in vivo. To identify the 「mechanical」 tubulin code, we will analys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ubulin isoforms, address their role in regulating microtubules properties, study PTMs of non-centrosomal microtubules and test their role in cell and tissue remodeling when they are exposed to increased mechanical stres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here: https://www.uni-muenster.de/Cells-in-Motion/de/people/all/matis-m.php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研究人員揭示耗竭CD8T細胞的發育生物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4 12:49:48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E.
  •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隆重開幕
    、南京江北新區/南京生物醫藥谷發展中心、上海博生會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南京大學-南京生物醫藥研究院、江蘇省細胞與發育生物學會共同協辦。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監事長 高翔教授  隨後,大會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復旦大學人體科學館、中科院動物所、河北安國中學、華西醫學院、濟南大學、昆明動物博物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醫學院等12個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科學普及基地舉行了授牌儀式
  •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
    Title:建立高效的CRISPR/Cas9技術15:00-15:20何志穎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再生醫學研究所Title:肝臟幹細胞與肝病細胞治療15207室參會代表:上海市創新細胞生物學發展基金會理事、監事。
  • 德國科學家發現影響器官發育的蛋白質
    新華網柏林8月25日電(記者劉向)德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對於所有較高等級的動物和人類來說,是形成健康的器官和組織必不可少的蛋白質。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不倫瑞克市生物技術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是構成每個細胞的基本分子。如果缺少這種蛋白質,器官發育將出現嚴重障礙。
  • 考研非統考專業介紹:細胞生物學
    三、推薦院校  北京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蘭州大學、武漢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四川大學  四、專家建議  現在細胞生物學在產業上的應用應該有這麼兩大塊:一個是細胞衍生產物,利用細胞來生產抗體、某些重要的蛋白等;
  • 德國科學家利用iPS技術治癒帕金森症病變細胞
    近日,德國明斯特馬普分子生物醫學所和蒂賓根大學幹細胞研究人員合作,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技術(iPS)通過「基因手術」成功對實驗室培養的帕金森患者病變細胞基因缺陷進行了糾正。
  • 2017第七屆國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大會
    Raimondi博士,美國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細胞遺傳學實驗室主任 講題:骨質疏鬆症的遺傳學: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法國巴黎第七大學主任 講題:安全有效的蛋白質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 Yoo Wook Kwon博士,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院副教授 講題: PI3Kp110β在人胚胎幹細胞分化成胰島樣細胞中的作用
  • 發育生物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2019年10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臟發育高清圖譜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過早出生的嬰兒常常患有肺部發育不良,並可能面臨危及生命的後果。
  • 【40年系列活動】2020年度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免疫細胞生物學分會...
    【40年系列活動】2020年度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免疫細胞生物學分會年會-- 免疫治療基礎前沿與臨床… 2020-05-11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育生物學研究的國家需求
    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若採用體外策略,使幹細胞從多分化潛能狀態變為有功能的終末分化細胞,需要基本重演體內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從早期多能細胞到器官前體細胞到原基細胞再到成熟功能細胞的細胞分化途徑,而目前器官的細胞分化和發育調控機理我們還遠未認識清楚。若採用體內策略,我們則需要清楚地認識器官再生修復的關鍵功能細胞及其細胞行為、關鍵作用因子及其功能機制。
  • Nature:測量單個細胞的染色質可接近性,從而揭示胚胎發育路徑
    2018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大學和位於德國海德堡市的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證實細胞類型和發育階段能夠從數千個單細胞的染色質可接近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 也譯作染色質開放性)測量中推導出來。
  • 細胞分化和幹細胞生物學
    細胞分化細胞分化是生物發育的基礎,其問題也是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與遺傳學的重要匯合點。如:「一個受精卵通過分裂和分化是如何發育成為複雜的有機體的。「細胞實驗細胞分化的特點:1、 細胞分化的潛能隨個體發育進程逐漸「縮窄」,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逐漸由「全能」到「多能」,最後向「單能」的趨向,是細胞分化的一般規律;2、細胞分化具有時空性,在個體發育過程中,
  • 3次被德國著名大學授予博士學位
    ),先在德文科,後升入醫預科,於1921年,他在醫預科畢業後留學德國。註:1922年秋,貝時璋轉德國慕尼黑大學, 1923年秋,貝時璋轉學到土濱根大學。畢業後,他選擇留在圖賓根大學任助教,在著名的實驗生物學家J.W.哈姆斯(Harms)指導下從事科學研究。在德國土濱根大學時,貝時璋開始研究無脊椎動物的個體發育和再生等問題。當時他在哈姆斯教授指導下研究了線蟲的生活史、個體發育、細胞常數和再生等。回國後在浙大又開展了輪蟲的細胞常數和再生之間的關係的研究。
  • Cell:長期存在的細胞發育難題終破解!揭示神經嵴細胞在胚胎發育...
    2019年9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無論是人類、魚類還是任何其他類型的脊椎動物,在其一生當中,細胞都會死亡,從而為新細胞騰出空間來進行重要的過程。但是死細胞必須被清除,在胚胎階段之後,細胞碎片是通過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系統細胞清除的。然而,處於胚胎階段的有機體還沒有發育出巨噬細胞和免疫系統。它們是隨後在有機體的進一步發育過程中產生的。
  • 近日,蘇州大學2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8月29日,隨著名單公布,又一喜訊傳來,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他是我國提出細胞生物學概念的第一人,1980年首創細胞生物學專業
    、中國細胞生物學主要奠基人之一、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鄭國錩他長期從事植物細胞生物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在蘭州大學首創了中國的細胞生物學專業,先後發表學術論文鄭國錩在蘭州大學開設了國內最早的細胞學課程和實驗,並編寫了我國第一本《細胞生物學》高校統編教材,該書連續印刷了10萬多冊,同時由他主編的《細胞生物學實驗教材》,也是我國生物專業的「經典」實驗教材。
  • 探索君邀您共赴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
    13:50-14:10陳正軍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Title: The clinical relevance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Cdc42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liver cancer
  • 調味瓶中的細胞生物學—新聞—科學網
    他們在海洋生物學實驗室的導師讓其破譯由RNA和被稱為P顆粒的蛋白組成的團粒如何在蠕蟲胚胎內形成——考慮到這些結構曾令生物學家困惑如此之久,這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不過,當Courson和Moore開始製作該過程的影片時,他們及其導師看到了一些在顯微鏡下發生的不同尋常的事情:就像熔巖燈裡的泡泡一樣,P顆粒也在不斷地碰撞、合併。 固體結構不會這樣做,只有液體能做到。
  • 蘇州大學時玉舫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遲力峰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教授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Sierd Cloetingh教授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8月29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教授也收到了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好消息。
  • ...會場介紹—WLLA論壇:細胞器&S01:胚胎早期發育調控與幹細胞多能性
    邀請報告人葛亮 研究員,清華大學報告題目:Protein Translocation and Unconventional Secretion田燁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報告題目:待定宋保亮 教授, 武漢大學報告題目:待定張宏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報告題目:Phase separ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S01胚胎早期發育調控與幹細胞多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