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有人怕水,看見水就暈,
有人怕火,甚至看不了放煙花,
有人怕遠離地面,站在高處會不自覺的往下跳,
有人怕被別人看,當眾講話的時候心會跳出來。
... ...
我知道,你害怕英語,甚至不想聽任何人和你提英語這兩個字。
我可以繞開嗎?
當我們的手指被燙到,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把手指抽回,當我們害怕,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不去做這件事。
客觀的說,一個好消息是,如果你真的害怕英語,或者討厭英語,憎恨英語,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學英語,因為,我之前的文章也寫過:英語,說到底,只是人可以學的千百個技能中的一個,如果你用不到,你完全可以不用學,也不會影響你過好完美的一生。就像,你如果選擇用刀叉吃飯,完全可以不用非要學會使用筷子。
有朋友一定會說: 你別逗了,再過不了幾天,我就要高考/考研/考......了。
怕,還繞不開,確實挺難受的,每個人的一生中,不是這個時候,就是那個時候,總要經歷一兩次。
「怕」有兩種。
一種可能就是天生的,就像是我們的口味,比如可能你天生就不喜歡吃洋蔥。另外一種,是後天的,是因為經歷了一些事情,讓你開始害怕某個東西,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在經歷了一次車禍之後(車禍中他的車子,在空中整整翻轉了一圈)再也不敢開車了。
對英語的害怕,顯然屬於第二種。
怕英語,一定是曾經有被英語摧殘的經歷,可能是:
怎麼學,也考不好,
一說英語,就被人嘲笑,
因為英語,受到爸媽的訓斥,
因為英語,受到老師的批評
... ...
那麼,就像,你班上的很多學霸會愛上英語,只因為一個理由,他們的英語都學的足夠好!
你害怕英語,無論你經歷了什麼,其實也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英語沒學好!
人對自己能做的很好的事情,從來不會害怕。
但我們都怕了,怎麼會願意去學,怎麼會可能學的好,怎麼可能變得不怕。
矛盾好像解不開了。
我們總能做點什麼。
如果讓你駕駛一輛汽車,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飛躍過黃河壺口瀑布,你會不會怕?
黃河波濤洶湧,有去無回,如果稍有閃失,粉身碎骨,連「粉身碎骨」都找不到。
正如你所知,中國特技王,柯受良,做到了。
他是如何戰勝如此巨大的害怕和恐懼呢?
恐懼其實不能說戰勝就戰勝的,因為當我們面對危險,恐懼本身就是一種人體自帶的防禦機制。
但我們確實可以做點什麼
柯受良說,在飛躍之前,除去做了很多的練習,他每天都會花上一會時間,坐在黃河邊上,就是默默得看著將被他飛躍的黃河壺口,看的久了,就感覺不那麼怕了。
學英語,如果真的怕,先從接近開始,
能多近,就多近,能多遠,就多遠
怕英語的感覺,沒有誰可以按一個鍵,就讓它一下子被清楚。
我們可以先從一點點的接近英語開始。。
如果你害怕英語考試,害怕當眾說英語,害怕聽別人說英語,害怕拿起英語書,... ...
這些都可以先不做。但可以,
距離英語能多近,就多近,能多遠,就多遠,
比如:
只是看個英語動畫片(可以帶中文字母的)
只是聽個英語學習方法講座(可以是帶雞湯的)
只是整理一下自己曾經用過的英語書。
只是回憶一下讓自己稍微有點好感的曾經的英語老師。
... ...
如果你已經真的不那麼怕了,但是還是對學好英語沒信心,
因為之前已經失敗了太多次!
那我相信你一定不如下面這個人失敗的次數多。
他7歲時父親在官司中敗訴,放棄土地,他開始外出打工;9歲喪母;22歲初次經商失敗;23歲競選州議員落選;同年失業、投考法學院落第;24歲,向朋友貸款經商,同年破產,此後用16年時間清還債款;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終於成功。26歲即將結婚前,未婚妻去世;27歲臥病半年;29歲爭取擔任州議員發言人失敗;31歲爭取成為選舉人失敗;34歲參加國會大選落選;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當選。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45歲競選參議員落選;47歲爭取共和黨副總統提名失敗;49歲再度競選參議員又落敗。不過,51歲時,這個人當選了美國總統。
這個人叫,林肯。
寫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其實,不就是學個英語嗎,怕一下,只是暫時的,只要你一直往前看,往前走,都會過去,重要的是,人生中,就算咱們一時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甚至都看不到方向,但只要一直努力向前,總有柳暗花明。
更多閱讀
英語學成母語,笑話還是神話?
英語很好的人都是怎麼背單詞的?
英語,馬上學,馬上會:「努力奮鬥」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