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頭小丑在列車裡打怪獸的一段戲,動作色彩我一度以為是國外漫畫呢。我是不太能接受電影一昧這樣的炫技,但是到了後40分鐘,那個劇情的反轉,我不覺得特效有任何多餘,甚至覺得是出彩。
我看見了國產片在特效方面的進步,即使還是請了很多國外的團隊來做,但這一幕幕特效縱觀全片,我不覺得多餘,甚至覺得出彩,因為不再像從前國產爛片一樣,特效只是噱頭,它一方面帶來了商業片的特性,一方面帶來了足夠的觀影體驗,不會說只去敘事顯得那麼乏味。
我看見了國產電影的進步,也許它並沒有那麼優秀,可能網上很多評價有些過譽,我覺得並沒有,我們也並沒有給它多麼高的評價,只是覺得它還不錯而已,在很多方面相比從前好很多了,我看過《指環王》三部曲、《教父》三部曲、《蝙蝠俠前傳》三部曲,那麼接下來我可以等等國產的《動物世界》三部曲了。
我看見了新一代導演的進步,其實新一代導演中我都沒怎麼關注過,可能是時代的緣故,電影商業化是個很正常的事情,想上院線的電影,必須要去迎合這一點,想去拍的商業化,可在學校沒學過啊,又想拍出自己想要的,也自然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作品。
說到韓延,看的出來他的能力,感覺得到他的野心。暫時我記住這個名字了。
李易峰周冬雨,一直我只覺得他們是明星,並不是多麼出彩的演員,當然一次次拿出來的作品也從來不讓我失望,除了眼睛嘴巴能看見動動也沒什麼了。
我也一隻以為李易峰只能去演「白襯衣,牛仔褲,白球鞋」的清純小哥,這次他「太讓我失望了」。
為什麼要臉上掛著刀疤,帥帥的搏鬥?為什麼要那麼努力把每一句臺詞張力控制的那麼好?為什麼這次眼睛不動又那麼有戲?
「還 能 接 著 進 步」
大家都會覺得,小丑的出現是那麼多餘,那些打鬥戲特效都是炫技,其實你全部看完慢慢去回憶,你可能都會覺得是導演為了「將這篇作文湊夠800字而已」,其實不然,也正是這段無關緊要戲份奠定了全片的基調,也漸漸將「鄭開司」的形象逐漸飽滿。
這次只是簡單的「剪刀石頭布」,這麼簡單的遊戲,一次一次燒你的腦,這麼簡單的遊戲,一次一次帶給你反轉,也正是這個簡單的遊戲,讓你看完還能想想「人性」和「獸性」。
如果要我說,這部影片開始,李易峰在我心中也漸漸開始真正有了「演員」的標記,一改原來的「少年」形象,在不斷努力嘗試中,也看見了他更多的可能。
心理罪之後並沒有看見過他有太多的新聞,也沒有買微博熱搜,只有偶爾手機廣告上看見他。
但這段時間的沉澱也告訴我們,他不僅努力了,並且努力是有結果的。
「這次可能是他穿的最髒的一次,但也是他演技最乾淨的一次。」
寫 在 最 後
國產電影近幾年發展真的十分迅速,2017年國產電影更是突破「500大關」。
單「十億票房「就有15部影片,我們都熱愛電影,但近幾年除了「爆米花電影」又有幾部電影真正讓大家記住,在崇尚「商業片」的時代,又有幾部真正出彩?
可能除了幾部「大導演」、「老戲骨」、「大製作」以外,真正提得上話的「屈指可數」。
算了,屈指可能都數不出來。
我誇了那麼多《動物世界》的好,因為這部電影算是某種意義上,真正的新生代國產電影,新的導演,新一代演員,新的一個起點。
《動物世界》並不會是國產電影日後的「優秀線」,但起碼會是一個「及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