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夥李凱洋的遺體在109國道向北12公裡的一處積水潭內被發現,讓很多關注這件事的人感到非常遺憾,一個才剛剛25歲小夥子,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李凱洋在青海可可西裡無人區的不幸身亡說明了什麼?本文歸納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夠給讀者們一些啟示。
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更無奈。
每個年輕人都有一顆好奇心,探險的心,也可以稱為一顆勇敢者的心,所以總想像一位古代俠士一樣,牽一匹老馬,衣襟上別一朵彩霞,然後孤身一人仗劍走天涯。
這是每一個年輕人內心中那種熱血的衝動,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去其他人都不敢去的地方瞧瞧,比如可可西裡這個無人區,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例如李凱洋,的確是讓人佩服,但是,如果你一個人不是想去可可西裡自殺,那麼一定要掂量下自己的實力,最起碼自己的健康程度要比普通人強,要非常強壯,並且要提前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一年半載,適應高原症候反應,而且要做到身體無任何疾病或者隱患,例如先把闌尾割除了,有了強壯的身體,也就有了和夢想相匹配的實力,最起碼可可西裡的高原反應不會擊敗你,你不會因為缺氧而一頭扎在可可西裡的土地上再也起不來。
二,要時刻記住我們是去探險,而不是專門去經歷死亡的危險。
有生命危險時,就一定要避開。能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野外生存能力,有的人在野外,東西南北都還分不清,特別是可可西裡這樣沒有人煙的地方,進去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向哪個方向走,沒有地圖,沒有衛星定位導航,或者有,但電源不充足,沒有電了。和外界電話也打不通,手中連件武器都沒有,就騎著一輛自行車,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樣孤身一人在可可西裡,和一個幾歲的孩童沒什麼區別,也許遇到一隻孤狼,都會把你撕裂成碎片,這樣的孤身探險就是一種自殺行為。
西方人也喜歡探險,但西方人探險都很現實,因為準備特別充足,他們的武器都是必備,西方人的探險不是為了送命,而是為了挑戰極限,彰顯自我,但是我們是學不來的,因為我們會受到很多限制,孤身獨闖可可西裡,首先要有武器,這一條直接就把你淘汰了,沒有武器,你孤身穿越不了可可西裡,路上就是遇到一隻孤狼都能把你幹翻。
三,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要領略如可可西裡這樣神秘的自然界。
一個人光有勇氣是不夠的,更要有野外生存的經驗,如果一點在野外生存的經歷都沒有,只能判定你是想去可可西裡自殺的。
英國作家傑克.倫敦就是一位探險家,年輕時經常在北極圈探險,他寫過的一篇小說《原野的呼喚》裡面有一段內容,一對年輕的夫妻,還有妻子的弟弟三個人,和一群狗拉著雪橇在一條育空河上行走,此時已經是春夏季節的時候,育空河的冰面已經融化,領隊的狗叫鮑克,非常有經驗,知道在走下去,一定會掉到融化的河水裡,因此趴著死活不肯走,這三個人就輪流往死打這條領頭狗,但是鮑克寧可被打死也不肯走,鮑克不走,其他的狗就不敢走,氣的這三個人就想用槍處決了鮑克,這時候被一個在附近休息的人看見了,知道這三個人是新手,因此勸告這三個人,說鮑克一條好狗,它不走是為了救你們,你們如果繼續走下去,就會有危險,這三個人根本就不聽勸告,最後這個人花錢買下了鮑克,三個人率領著狗隊繼續前行,還沒有走出幾英裡遠,三個人連同狗隊就全部消失在了河水裡。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沒有任何野外探險經驗的人,能力都不如一條狗,根本就沒有野外探險的資格,如果自不量力,那和自殺沒有任何區別。
總之,想去可可西裡這樣的無人區野外探險,身體要強壯,要有野外生存能力,更要有探險經驗,準備也要充足,如果這些最基本的條件的都做不到,就敢去可可西裡,那和自殺沒任何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