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下的自由和理想:你的詩和遠方在生命面前不值一提

2020-12-06 懂你心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每當遇到無法承受的苦痛時

總是不禁淚如泉湧

你都經歷過什麼

又目睹過什麼呢

——《非自然死亡》主題曲Lemon

現在每當寫留言或者看留言的時候,就會想起可可西裡失聯女孩的詩和遠方。

距離可可西裡女孩失聯事件過去三個月,黃雨蒙的靈魂大概已經去了屬於她的詩和遠方。

你美麗,你堅強,你前途無量,你的家人本有你無限榮光,但你還是選擇孤獨旅行,帶著倔強,留下世人一輪又一輪的死亡教育和聖母般的偽裝。

人死了哪會分什麼好人壞人,只是碰巧死了,我們也只是碰巧還活著。碰巧還活著的我們,不能把死亡當作不吉利的東西。

兩萬條罵你的評論,是有多恨你?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磨難,但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需要一點苟且的。

許巍的歌和我們追求的詩和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曾經,許巍的這首歌有多麼紅呀,我們都在拼命地證明自己可以不苟且,可以詩和田野。

什麼是苟且?

對於黃雨蒙來說就是學分不夠論文不好畢不了業,當不了飛行員父母的支出全部打水漂。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吃飯睡覺考試工作考試不通過失業再找工作等等。

也許這苟且無聊透頂想逃離但無法逃離。

什麼是詩和遠方?詩和遠方就是未來和希望,就是本來去不了但很想去的地方。比如黃雨蒙心目中的生命的禁地可可西裡,比如生活中暫時的失控或逃避或孤獨或遠離,每一次小小的跳脫常規都是詩和遠方,也許只是一次暴飲暴食。

從人的需求的層次來說,日常的吃喝拉撒規律地學習工作都是我們想逃又逃不了的苟且,代表著最最底層的需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最上層的需求是自我的實現,比如可可西裡,比如詩和遠方。

存在主義下的自由和理想

存在是並無理由的。

但人的本質來源於存在後的選擇,所以,人的存在同人的選擇以及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是分不開的,死亡其實也是生命的另一種體現。

每個人無法對自己的出生負責,但可以對死亡做出選擇。我選擇生活中的苟且,遠離危險的遠方,其實並無對錯。生命的旅途本來就是一場冒險,也不是每一個去可可西裡的人都是帶著求死的願望。

只是對生命本質的追尋和找尋美好的大膽,都來自於生活中的無法順遂產生的悲傷和絕望。

人的自由是絕對的,因為人你我都是孤獨的,所有的神跡和道義,甚至科學客觀都不能告訴我們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也對孤立的人沒有控制和約束。

所以,人有絕對的自由,人們逐漸意識到這種自由來源於自己的選擇。

生命本身是美麗的,不應該受外界的汙染,所有的意志都不應該幹涉它的本身。我們擁有正確的選項,但不應該否定其他的命題。神跡或者道義都來自於生活總結中多數人的選擇和多數人可以接受的選擇,但不能代表全部。

而科學真理本身就是一種生存的參考,而不應該作為生命的內容本身。

可可西裡的危險成就了可可西裡的美麗——人對未知世界永遠都是存在好奇心和嚮往的。圍觀的群眾的苦口婆心其實本身並無壞意,但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評論他人的生死選擇本身就有失公允。

你我皆為凡人,凡人就會有凡人的衝動和非理性,當這種想法沒有產生實質對他人的傷害就不應該過度譴責。

畢竟,我們只是猜測她有可能想死,沒有人可以證明,她一定是要去死的。

在這種條件假設下,任何以上帝視角猜測失聯女一意孤行,「文藝」,甚至不孝不敬,有害國家都是非常荒謬可笑的。我們只是證明我們想要的假設,這個證明的過程本來就是不客觀的。

個人的自由首先表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的選擇也會受到約束,而約束一般來源於傳統文化和習俗。對於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的選擇,承擔與之帶來的後果和責任。

也就是說生命的本身是絕對自由的,個人的生命是相對自由的。這種相對的自由來源於人是社會的人,人的各項行為舉止都會在社會的環境中體現,因而會受到社會外界的監管和控制。

可可西裡失聯女孩被指責的主題是,生命不應當只是一次華美的冒險,還應該是一次有意義的價值實現。看似規劃好的完美的人生軌跡不應該中途拐彎,因為這種拐彎是會給其他人帶來不好的影響,包括傷心欲絕的父母,包括喪失人才的國家。

也就是說儘管生命的苟且並不歡樂,但為了苟且還是要繼續生活。

所以需要有收斂地做夢,有控制地存在。換一句話來說,你生不由你,你死不在你。

我們如何在苟且中依舊有詩裡的美好和田野的芬芳,來源於我們是否可以把現實生活編織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也就是為我們當下的生活積極地負責,把同樣的生活過成不一樣的感覺。

換一個角度看世界,在乏味和公式化的生活尋求快樂和希望,用生活中的堅強去擊垮所有消極情緒,將苟且過得更不苟且一些。

開放的時代應該有開放的人格

話說回來,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成就了很多人,也殺死了很多人。

因為不需要對他人的生命負責,所以網際網路中的言論永遠比現實生活中更極端更激烈。不能說網際網路很大程度是我們的詩和遠方,但網際網路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觀察著別人的詩和遠方。

所有的評論其實都來源於自己對生活的認知,而評價的維度除了公眾道德,法律法規,很多時候都只是內心的一個縮影,隱藏人格的外顯。

我們不能說評論失聯女孩的這兩萬個網民是不善良的,醜惡的,因為言語本身其實並沒有漏洞。但可怕之處在於,你連主人公真實的想法都沒有搞清楚,何來道義的評價和正義的譴責?

可可西裡只是危險,不是必死無疑。而女孩可能只是想散心,並非孤獨求死。

退一步,即便是女孩真的抑鬱了,那我們是否更應該去表示關懷和慰問。因為在黑暗角落的人是需要一絲陽光的,但不是強光,因為受不了。

被負面情緒籠罩的人是無法做出積極情緒中的人一樣的行為。我們需要理解也需要寬容,指導也是需要慢慢進行的。何況,故事中的人已經死了。

生活不只有看得見的苟且,還有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鳥語花香。換個角度看問題,其實絕望的背面就是希望,痛苦的本身就是力量。勇敢地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溫暖地看待他人的詩和遠方。

你我本身都是帶著夢想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因為我們的存在是上天的賜予,我們的價值都是可以自己設定的。好好思索生命的價值,好好地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詩和遠方並不遙遠,那些幸福彼岸早已變成幸福終點。

相關焦點

  • 理想的生活狀態應該怎麼樣,是安於現狀還是詩和遠方
    理想的生活狀態應該是無憂無慮,做自己所想,想自己所做。就如鳥兒飛向藍天,就如風兒無比自由,到能到之地,看能看之人。人不存在絕對自由,受絆於世俗及各種瑣事,當你放手一搏做個真我時,你發現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很多事要處理,很多人要掛念。擔心這些日常裡的人和事便成了阻礙你放飛自我的決心。放不開,逃不掉,人生就這樣被死死按在固定生活軌跡中。
  • 《獵人筆記》:給你想要的詩和遠方
    大自然終於生機煥發,讓人不禁拾回讀詩的意趣和對遠方的嚮往。明媚的春日裡,宜讀《獵人筆記》,在料峭春寒中期待著溫暖的來臨。屠格涅夫應是個極有生活情調的人。他筆下的俄羅斯風光和風土人情,熱情洋溢,溫暖淳樸。他在遊獵途中記下的點點滴滴,釀成一壇濃鬱的美酒,讀來讓人發醉。
  • 《月亮與六便士》就是詩和遠方的距離
    這樣說荒誕一些,解釋下來說,杜甫代表的是責任是義務,是對現實世界的雕琢;李白代表的是對月光的嚮往,代表在通往藝術殿堂道路上的追逐,是不斷實現自己內心理想世界的過程。杜甫的一生,活在家國天下的情懷裡,而李白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詩和遠方。
  • 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詩和遠方也很貴
    理想、浪漫、情懷、說走就走……這些詞語觸動著年輕人們的神經,可是修心和遠行,是並存的,你如果沒有想明白自己為什麼去遠方,那你的遠行,也不過就是去看看,甚至,你什麼都看不到。你走過山時,山不說話;你路過海時,海不說話,你只有走過自己的山海,才能去看見那些地方的古昔。
  • 薦書| 泰戈爾寫給孩子的詩:詩和遠方,滋養孩子,美到入魂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從《生如夏花》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泰戈爾的詩影響了眾多中國人。生活,要有詩和遠方。讀詩的意義無需贅言,孩子幼年時讀過的詩歌,會在TA心底紮下根。詩裡的美好、溫暖和感動,都將化為他們進步的力量。
  • 《月亮和六便士》,前半生的苟且?後半生的詩和遠方?究竟是我們理解...
    正如我們常說的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本書的主人公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寫了一個半路出家的畫家思特裡克蘭德窮困潦倒的一生,他雖然歷經生活的苦難,卻不忘初心,堅持在繪畫道路上開創自己的獨特風格,並最終完成了自己的偉大作品的故事。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
  •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今天給大家帶來幾組微喪成熟女生頭像,如果有喜歡的請不要錯過,當然也可以拿去保存哦。在生活中每一個女生都是希望自己是一個開心的人,並且也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做很多事情。看到圖中的這位女生,一個人走在黑夜裡。
  • 在藝術面前生命不值一提,動物的命難道就不是命嗎?
    在藝術面前生命不值一提,動物的命難道就不是命嗎?由王大陸,李沁和肖戰主演的《狼殿下》在粉絲們的期待下一次性放出全集播出了。但是這部被粉絲們高度期待的電視劇卻惹上了大麻煩。《狼殿下》被知名的動物科普博主和愛鳥人士指出,電視劇裡出現的蒼鷹不是用CG製作的,而是真正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鷹。對於網友們的爭議,劇組強調電視劇畫面裡出現的蒼鷹是通過電腦技術製作的,但是在回應之後又被網友扒出在《狼殿下》片尾出現了訓鷹師的信息。
  • 你可能誤解了什麼!可可西裡不是詩和遠方,這裡有狼、熊、豹……
    網上有很多關於黃某某為什麼去可可西裡的猜測,現在這位女孩已經香消玉損,我們也很難去揣測她去可可西裡的原因,但是對於那些將可可西裡或者是其他兇險無人區吹噓為詩和遠方的文青來說,這或許是又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圖片:很多人將可可西裡等無人區視為人間淨土,是詩和遠方的具象,什麼人生必去之類的論調充斥網絡。
  • 碧桂園大學印象那山:讓理想山居的「詩和遠方」,成為觸手可及的...
    落子南京東門戶的碧桂園大學印象,在千畝山林的寶華麓下,回應都市改善家庭的山居之夢,讓理想山居的「詩和遠方」,成為觸手可及的居家日常。  更是吸引了不少都市家庭選擇在此購置房產,在名山寶地覓得一種遠離城市喧囂的生活方式,圓夢自己的山居生活理想。
  • 常規、慣性、詩和遠方
    由常軌生活生出的慣性,在生活中實在是太常見了——永遠兩三套衣服輪換著穿,不是因為簡樸,只是因為習慣拿手邊的衣服穿——懶得到柜子裡找不常穿因而藏得比較深的衣服;去買菜永遠是老三樣,不是因為拮据,只是因為習慣炒這幾個菜——懶得花心思想新菜式和動腦筋學新廚藝;工作長期穩定甚至一生不曾跳槽,不是因為滿意這份工作,也不是沒有能力跳槽,只是因為習慣了——懶得改變,懶得折騰
  • 藏在遜克的「詩和遠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遜克的秋不再寂寥、單調,賦予這座小城油畫般強烈的色彩,將生命的張力表現的淋漓盡致。遜克的秋是作家心中的「詩和遠方」。隨手拍下一路途經的風景發到朋友圈,好友留言「太美了,有機會你一定要到石景山莊看看
  • 生活需要有詩和遠方來鼓勵自己走出困境
    「這個世界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看到這一句話,讓我有很多的感觸,也有許多隨心而動的言語,雖然書沒讀多少,但也喜歡這些富有詩意的語言。論詩來說它是文人墨客的的特長,但平常人家也可以做出很有意境的詩句,有詩的地方也是有夢想的地方吧……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剛開始看到的時候不理解它的意思,後來查閱才明白它的深意,這裡的苟且並非我理解認知裡的苟且之事, 而是現實生活裡每天重複同樣的人事物,單調枯燥,或者是壓力,鬱悶焦慮,,詩和遠方呢就是美好的想像
  • 投資理財是詩和遠方
    投資是詩和遠方……(杜猛在「企校中國企業家共享發展峰會」上)科技賦能金融才有了GE,金融賦能科技才成就了愛迪生的燈泡公司,從而照亮了全世界,讓這個星球上不再出現晝夜交替。通用電氣公司(GE)是發明家愛迪生於1892年創立的。愛迪生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董事長。
  • 深圳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校長李清泉寄語新生書寫「詩和遠方」
    本文圖片 龐審 圖「願你們知行趁年華,哪怕今天默默無聞,也希望是厚積薄發,在歲月中埋下彩蛋,給未來的自己創造驚喜。願你們以夢為馬,將希望的火種高高舉起,這座城市的表情等待你們點亮!」9月11日晚,深圳大學舉行2019年開學典禮,校長李清泉寄語萬餘名新生,要鍥而不捨地書寫「詩和遠方」。
  • 2003年「冰島」——勐庫秘境下的詩和遠方
    那裡孕育著上千棵百年古茶樹,是勐庫秘境的詩與遠方。2003年冰島幹倉古樹純料散茶,這份典藏之美,須細細品味,方可領略。從舌面到喉嚨一條甜的通路被打開湯感厚重,水路細膩柔中帶剛,茶氣勁足冰島茶之境 正是詩中意: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呼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純料難覓,經年悉心收藏,產品珍稀,限量出售。建議各位邊品邊存,感受其歲月賦予的口感。
  • 西藏最美風景墨脫,有你需要的詩和遠方,附墨脫自駕、徒步線路!
    馬上又要到黃金周長假了,人們都在搜索哪裡有讓人憧憬,充滿詩和遠方情懷的田野。親,如果你還在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話,小編向你推薦一個去處,那就是墨脫。墨脫隨處可見林海、山花、高山湖泊和斷崖飛瀑,其完整的植物帶譜比之於雲南的「西雙版納」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都在該縣境內,雅江衝刷形成的多處回頭大拐彎讓人嘆為觀止。也許你會說這只是遠方,沒有詩啊。這裡有詩。墨脫是門巴族與珞巴族的聚集地,而偉大的情歌王子倉央嘉措就是門巴族。
  • 《小王子》:從存在主義角度解讀影片中主角的心路歷程
    世界是充滿衝突和矛盾的,也充滿了罪惡和醜惡,一切都是荒謬的。世界給人的只能是苦悶失望和悲觀情緒。3、自由意志的選擇。這是存在主義的精義。存在主義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選擇自己的行動時是絕對自由的。所以,存在主義是一門關於人的存在問題的哲學,它揭露了人活著的本質和意義、世界本來的荒謬感,同時又倡導人的自由意志的選擇。在存在主義哲學下,小王子的人生的遭遇、小女孩的蛻變、老飛行員對童真的追求都可以得到進一步解釋。二、兒童與大人世界的對立:荒謬的世界裡,莫要忘了自己為何出發。
  • 旅行禁地,可可西裡不歡迎你,誰在炮製毫無意義的詩和遠方
    在可可西裡獨自旅行失蹤的女孩黃雨蒙,帶著憂傷和憧憬,踏入可可西裡這片生命的旅行禁地。並為此搭上了年輕美好的生命,聽到這樣的消息,實在是可惜!痛定思痛之後,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商業化過度宣傳可可西裡探險之旅的背後,我們不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誰在炮製這些毫無意義的詩和遠方?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尊重,對逝者家人的同情,足以引起所有人的重視和關注。可可西裡不需要人類的打擾,也不歡迎你。
  • 存在主義心理學與東方社會價值的契合
    他認為,「健康的人,認識並欣然接受對社會的責任感;反之,自私的個人,並不自由,正因為他過分強調自我,使他與社會產生疏離並形成孤獨。」這種把個人自由、個體生命的意義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係聯繫在一起,構成一種內外一致、人格整體的治療目標,與東方社會注重「關係和諧」、「天人合一」以及強調集體利益的「整體價值觀」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