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繡惠古城大揭秘:以古城為中心將建六大板塊文旅生態城城市展廳即將開放
一面城牆、一條老街、一座古城,承載著一座城市的過往。隨著繡惠古城文旅項目籤約、啟動、開建等一系列環節的有序開展,一座古今融合、美麗宜人的繡惠古城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據了解,繡惠街道辦事處駐地曾是章丘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迄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老章丘城繡惠,東有蜿蜒起伏的長白山,西有肥沃富庶的錦川平原,北有松柏蒼翠的女郎山,南有柳綠花紅的桃花山。繡江河、漯河穿境而過,水清魚躍,兩岸柳拂溪橋,麥浪飄香,往來「如入畫圖邑」。著名的章丘八大景中「繡江春漲」「錦川煙雨」「東嶺曉月」皆在繡惠境內。
解讀一:古城建設的意義?
根據章丘區委區政府規劃,章丘向北重點發展生態文旅居住區,利用繡惠得天獨厚的山水文化、歷史文化等複合資源,依照歷史恢復古城原貌,復建老縣衙、文廟、繡江書院、城門樓等標誌性建築,繡惠古城文旅項目應運而生,將打造集遊覽、古城觀光、時尚休閒、特色娛樂、文化創意於一體的城市文旅綜合體和慢生活都市化小鎮。
另外,在2019年濟南市級重點項目,以及今年2月27日章丘18個開工重點項目中,章丘繡惠古城文旅項目均名列其中。對於改善投資環境,增強區域吸引力,增加人們對文化的認同感,都具有重要意義。
解讀二:繡惠古城文旅項目在地理位置方面有何優勢?
據了解,繡惠古城文旅項目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明水城區的正北方,章丘北站的北側。2016年章丘撤市劃區後,章丘納入了濟南發展總體規劃,章丘已共享濟南的立體交通網絡,進入飛速發展時期。目前,該項目緊鄰章丘北站,距濟青高速4公裡,東西兩側均為省道,南側S102濟青線章丘繞城段改建工程主線已貫通,多路公交車途經項目,可便捷直抵城區及各鄉鎮。
解讀三:古城文旅項目的開發單位?
據悉,該項目是由中國中鐵建工集團與中鐵文旅集團雙強合力打造。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53年,是世界雙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幹成員企業,具有國家房屋建築施工總承包和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雙特級」資質,先後承建了南極中山站、青藏鐵路、北京站、北京南站等地標項目,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可保證項目的施工質量。並且集團所涉及的房地產開發業務遍及全國,形成了諾德系這一中國中鐵旗下的高端房地產品牌。
中鐵文旅集團所屬的中鐵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是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級子公司,是集文化、旅遊、地產、康養、教育、體育、休閒等眾多產業融合一體化發展的全國性城市投資平臺,致力成為中鐵文旅新城運營的引領者,該集團在高端旅遊房地產、體育文化、養生養老、休閒度假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該項目是中國中鐵諾德在章丘打造的第三個項目,之前的中鐵諾德名城、中鐵諾德名府已經在產品和物業上獲得了章丘客戶的高度認可。
解讀四:生態城整體規劃結構是什麼?
繡惠古城文旅項目又稱諾德生態城(以下簡稱生態城),生態城整體規劃將以古城為中心,建設六大板塊,涵蓋了旅遊、文化、體驗、居住、教育等多個方面,提供優質的生活配套服務。
古城體驗板塊,在古城設立城門、縣衙、戲臺以及繡江書院等古建築實景體驗,打造繡江博物館、特色民宿等文化體驗場所。
歡樂水岸板塊,項目沿繡江河兩岸建造濱水遊樂設施,形成一條以繡江河為軸的水岸商業街,結合濱水設置都市沙灘、極限公園、月色摩天輪、親子水上樂園等娛樂項目。
精英教育板塊,項目在西北側打造15年一站式的全齡教育體系。
品質生活板塊,與景觀體系相融合的別墅,高層、小高層和洋房,滿足不同年齡和不同人生階段的居住需求。
山水田園板塊,以女郎山為基礎,建立農耕文化體驗中心、生態種植園、親子遊玩體驗中心等娛樂配套項目。
頤養宜居板塊,項目打造頤養學院,老年公寓,包含養老公寓,幼兒園,老年社區,為老年人閒暇時間提供充足的活動場所。
解讀五:建成後的諾德生態城有何亮點?
諾德生態城可為業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包含文化、商業、教育、醫療、商務、休閒等多個維度,其中業主子女可享受幼兒園到高中一站式教育資源;另外結合10萬平方米繡惠古城商業和繡江河濱水休閒景觀帶,打造5000畝城市體系配套住區。
作為集合中國中鐵諾德全產品系之大成的都市文旅生態項目,諾德生態城不僅將對繡惠片區住宅、市政配套和公共配套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還將極大程度上豐富章丘城市的內涵,為章丘發展提供全新的模式實踐和城市動力實踐,助力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解讀六:生態城項目各工程進展情況?
記者從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目前諾德生態城城市展廳即將開放,該展廳為永久性建築,展廳內將布置區域整體沙盤模型,全面展示繡惠駐地及古城片區樣貌,並配有繡惠文化展示區、古城規劃介紹區和工法展示區、企業文化及品牌展示區。
另外,安置房總建築面積126萬平方米,目前已開工76萬平方米,計劃2021年9月份竣工。項目建成後,住宅、幼兒園、文化活動站、副食品市場、儲蓄所、社區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可安置4800餘戶居民,將有效改善區域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