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誕生,為什麼地球進化出了人類?談李淼反駁朱清時量子觀點

2021-01-15 探索貓百家號

著名科學家彭羅斯和哈梅羅夫認為,在人的大腦神經元裡有一種細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組成的,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單元等等,微管控制細胞生長和神經細胞傳輸,每個微管裡都含有很多電子,這些電子之間距離很近,所以都可以處於量子糾纏的狀態。在坍縮的時候,也就是進行觀測的時候,起心動念開始觀測的時候,在大腦神經裡,就相當於海量的糾纏態的電子坍縮一次,一旦坍縮,就產生了念頭。

今天看到了物理學家李淼針對朱清時的關於量子意識的反駁文章,李淼這種觀點我很早以前比較認可(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會比較認可),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我現在卻越來越開始懷疑類似觀點。當然現在都只是探討,以下內容大眾也不必當真。

彭羅斯的想法有一個問題就是量子糾纏狀態並不是可以長時間維持,這也是很多物理學家反對他關於意識的解釋,另外以塌縮來解釋念頭感覺不準確,因為我認為塌縮這個名詞僅僅是一個思維中的觀念,並非真實存在的現象。而意識,無論是隨機的、還是固定系統化的,都可以理解為一種信息,如果將意識看作一種隨機性信息到固定化系統化工具化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並且接近真實狀況。

所以我的一個理解,意識的本源是微觀量子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序列。

人的意識源於頭腦中的「量子比特」序列,這種序列可以任意組合,一旦產生一個意識,其實就是隨機生成了一種量子比特序列造成的,這種序列可以以糾纏的形式影響頭腦中與之相互糾纏的量子比特,然後可以存儲在頭腦中,即形成記憶和知識。即使量子糾纏態很快消失,但是固定下來的對應序列已經存儲在頭腦中了,並且隨時可以提取出來進行再次系統化工具化。所謂系統化工具化,其實就是這組量子比特信息序列與其他信息序列進行重新整合排序的過程,成為一個整體。

這樣人的頭腦中就有一種游離狀態的量子比特,它們受到外部應激感應可以產生各種序列組合信息,比如對於光的感應,形成視覺。甚至無端生出很多序列信息,即無端生成的意識信息。頭腦中還有一種負責存儲的量子比特,他們與游離的量子比特信息序列會產生糾纏狀態,感應到意識並且固化到機體中存儲下來。

地球生命自從誕生開始就有感應外部的能力,這種感應能力被分成條件反射和無條件反射。我說的游離狀態的量子比特信息負責的是無條件反射,而負責存儲的可以與游離的量子比特形成糾纏態,是條件反射產生的原因所在,條件反射重點在於對外部信息的存儲。

無條件反射是生命基因遺傳下來的功能,也就是游離的量子比特是生命天生就具有的。與游離量子比特對應的可以存儲信息的量子比特是生物進化中出現的,如貓、狗等都具有條件反射能力。更進一步,如果可以存儲的量子比特呈現大段,即可以固化較大信息量,也就是比貓、狗更進一步,意識的固定化系統化出現了,從隨機模糊到固定化系統化,是人脫離動物的關鍵。

可以說人的意識固化功能的誕生,是條件反射基礎上的更進一步。

因為動物也有意識,但動物無法形成意識固化,即觀念的形成的人類產生的關鍵一步。從量子比特角度看,就是與對應游離的量子比特的可以存儲的量子比特序列信息量加大,因為游離的量子比特序列信息量肯定不會加大,只能出現隨機模糊的意識,而固化的可以連成大段具有較大信息量,這就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根源。

人類進化到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頭腦中受到激發後可以與游離量子比特形成糾纏的固化量子比特序列鏈加大,新生的序列信息可以與原有序列信息連成整體,形成總的信息量加大,表現為意識的固定化系統化、甚至工具化。

量子計算機或許也可以根據這個理解,設計出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這是我的一個隨意亂想,作為娛樂閱讀,可以不必當真!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如轉載請私信 @探索貓微博。歡迎直接轉發。

相關焦點

  • 李知非:朱清時院士的「意識決定物質論」是不是太簡單了?
    除了認為真氣存在,他還聲稱「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客觀世界很有可能並不存在」;認為量子力學證明的佛教的哲學,甚至感嘆「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靠著量子力學、中醫、氣功、佛教等等玄之又玄的概念,朱清時院士著實收穫了不少追隨者,而普通民眾由於專業知識的缺乏,也不敢輕易質疑這位大學者的思想。
  • 朱清時: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意識和觀念的能量又是什麼?很多年,我都為這樣的問題所困惑。佛學博大精深,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我們所有悟,但沒有辦法用科學的思維來解釋。科學和佛教思想能否象朱先生說的那樣,從不同的路徑能夠走到世界之巔峰相會呢?很有幸,在這個時刻,讀到朱清時先生所討論的《量子力學崩塌你的「科學」世界觀:人類的主觀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這篇演講。
  • 朱清時院士: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量子意識(節選)作者:朱清時院士剪輯:緣和 朱清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洲成就獎和湯普遜紀念獎。學自然科學的人都知道,意識是被科學拒之門外、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東西。 我們這代人都知道一句老話,叫做:「科學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但是人類發展到今天,發現意識是規避不了的。
  • 再從朱清時院士提過的「麥克斯韋妖」,談意識產生的根源
    這種雙向性也符合量子理論,即量子運動由觀測產生(觀測就是最初級的意識),意識由量子塌縮產生,這是雙向的。由最初級的意識,再由此進化出三個層次:無條件應激反應、條件反射、意識信息糾纏網絡。人類最高智慧來自糾纏網絡,具有腦全息特徵。從機制上說,智慧信息具有的信息熵減和物理熵減,正是源自DNA的這種對光量子感應的雙向性,即它既接受光量子,還能夠影響光量子的自旋信息。
  • 地球為什麼會誕生智慧生命人類?可能一切都是蓋亞意識在推動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非常幸運地在40億年前誕生了生命,成為了生命星球,而各種生命通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生命形式越來越複雜,生命種類越來越多。直到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了,從此地球的命運也因為人類的誕生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 世界觀可能崩塌… 中國科學院朱清時:量子意識(人人能懂版)
    我們的意識能夠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改變,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對吧?人的意識就是受外界客觀世界的影響改變了,隨時都在變化。那為什麼客觀世界就能改變意識,意識就不能改變客觀世界呢? 他就說意識是能夠改變客觀世界的,意識改變客觀世界就是通過波函數坍縮,就是使不確定狀態變成確定的狀態,這樣來影響的。
  • 地球36億年間,誕生無數物種,為何只有人類進化出文明?
    這個問題就是:地球生命誕生於36億年前,在這36億年間地球誕生無數的生物,為什麼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智慧並且建立了文明實事上,地球上的古老物種並不止「三眼恐龍蝦」,像娃娃魚、鱷魚、大鯢其實也都是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 相信看到這裡許多人更加好奇了,為什麼這些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億年的物種沒有進化出智慧,反而是只有幾百萬年進化歷史的人類進化出智慧了呢?
  • 人類為什麼有意識,能學習獨立思考,而機器人永遠不可能...
    為什麼人類會有意思,為什麼機器人怎樣製造都不可能有自主意識,機器人永遠都只能按照人類設置的程序去運行;為什麼人類會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機器人永遠都不可能會有,這一切的一切目前科學都無法解釋,那我們只能用宇宙的觀點來闡述,接下來結合別人及自己的觀點來說明。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對人類的意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人類對這種看不見又摸不到,卻能夠掌控人體活動的物質感到十分好奇。
  • 高級文明將人類圈養,死亡後收取靈魂,讓文明變得更加強大?
    對於人類生命的起源,科學界擁有不同的說法,在缺少證據的情況下,猜測更是層出不窮,即使是科學界普遍認為的達爾文進化論,也只是一種假說而已。其中還包括外星生命創造論,生命是由隕石帶到地球上的等等,而在眾多的說法當中,有一種讓人難以接受的觀點,並且還展開了一系列的聯想。
  • 少空談哲學的物質意識,多關注具體的科學概念
    >朱清時院士《客觀世界可能並不存在》的關鍵論據是量子力學自身並未給出塌縮的來源機制,而朱把這個歸結為意識。事實上,以退相干(與大系統糾纏)觀點去解釋量子測量,只能給出關於測量的系綜統計結果,即諸如大量粒子的平均值之類,但是無法解釋單次測量結果,即無法解釋量子塌縮。雖然在一些其他一些領域,由於只在乎系綜統計結果,所以在實際計算中你可以用退相干過程來獲得那個測量統計結果,在那裡不需要管單量子態塌縮的具體結果。 但是,在量子信息領域,我們經常要用到單次測量的結果,即真正涉及到量子塌縮。
  • 如果人類真的被圈養,高級文明的目的是什麼?獲得更多的靈魂?
    其中還包括外星生命創造論,生命是由隕石帶到地球上的等等,而在眾多的說法當中,有一種讓人難以接受的觀點,並且還展開了一系列的聯想。人類是被圈養的?那就是人類其實是被外星生命圈養在地球上的一種生物,他們選擇這樣做的原因是要在一個人死亡之後,通過收取人類靈魂的方式,將其吸取,然後壯大自己的意識層面和空間。
  • 宇宙誕生的生命意識與數理模式
    古今宇宙觀的理解和解說是一樣的,《大爆炸理論》與《道德經》的觀點是相同的。作者從微子(量子)和相互糾纏著手,從數學理論和物理公式和生物學的角度,對宇宙的誕生和進化深入淺出的描述,表明宇宙生命思想。1、宇宙誕生數理基礎天文學家認為宇宙是從大爆炸中誕生的,在那之前什麼都不存在,即「虛空」(真空)。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並不存在所謂的真空,即便在虛空中也充滿著粒子與反粒子(以下統稱為「微子」),它們不斷產生、又幾乎同時湮滅。宇宙量子化,從微觀到宏觀,「無中生有」誕生了宇宙(詳見筆者的《時空方程式》)。
  • 36億年間地球的物種無數,為什麼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文明?
    地球生命誕生於36億年前,36億年的時間,無數的物種為什麼只有猴子能夠進化成智人(這個過程最長不超過600萬年,最短只有400萬年),智人進而進化成人,人在五千年的時間內就創造出了當今世界的輝煌文明?如果地球的歷史是一天,那麼人類有文明的時間,僅僅不到1秒鐘。科學家曾經測定過地球現今存活加上曾經存在的物種至少有16000種,不會超過25000種。
  • 人類由一堆粒子組成,粒子沒有意識,為什麼人類卻擁有思想?
    審核:小文引言:縱觀地球生物發展史,人類算是比較高級的智慧生物,可以產生很多生物所沒有的意識,並且靠著這些人類意識創造出了先進的人類文明,可以說人類意識讓地球文明更加豐富多樣。那麼創造人類文明的意識到底是什麼呢?由一堆元素粒子組成的人類又是如何產生意識的呢?
  • 為什麼地球上只有人類進化出了高智商?
    人類總是迷戀於自己的高智能,認為思考能力是人區別於其他物種的根本區別,這種高智能也確實讓人類成為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在食物鏈的頂端高處不勝寒。但問題在於,如果智能代表自然界進化的正確方向,為什麼只有人類進化出了高智能,而其他動物,諸如豺狼虎豹都沒有往這個方向進化呢?你何時見過一隻會編程的狼。
  • 地球動物超過百萬,為什麼卻只有人類進化出了靈智?
    科學對於生命解釋是指,在宇宙發展變化過程中,自然出現擁有一定自我生長,繁衍、意識和進化的物種,這些物種就是生命,根據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解釋,所有的生命都只有一個祖先,生命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通過不斷進化演變而來,這個說法也得到了美國科學家米勒的證實。
  • 朱清時回應「真氣報告」爭議:說中醫經絡是偽科學,我不贊成
    對這些問題,許多科學家顯然與朱清時觀點相悖。記者還嘗試聯繫了「真氣」講座的舉辦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詢問講座有關情況。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需要請示領導再回復」。此後,記者多次嘗試聯繫對方未果。截至記者發稿,該校仍未作出回應。大科學家宣揚「偽科學」?
  • 機器智能將是人類意識進化的巔峰?
    一方面,我們喜歡猜想人類的進化演變將引領至何方,思考未來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以後的科學技術將會如何;另一方面,我們幻想著遇到宇宙中比我們進化程度更高的外星人。最近,這兩種想法開始融合。圖源:Medium這些未來預測中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意味:我們理想中完美的機器智能是這樣的(雖然我們沒有掛在嘴邊):「ta」的形態不是人類般的血肉之軀,而是堅不可摧、數據化和讓全人類臣服的智能機器。
  • 量子力學決定了靈魂的誕生?科學家們說法不一
    量子力學的巨大成功無疑讓全人類受益,但是量子力學還有種種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一直拖到現在,甚至有往玄學發展的趨勢。量子力學中的態疊加原理,測量坍縮,量子糾纏都是反常識的客觀事實。至於這些現象發生的內在機制是什麼,人類還處於懵懂狀態。但有人卻已經把這些現象用來解釋靈魂,甚至有人把這些基礎現象用來解釋佛學。那麼本文就好好梳理一下,量子力學到底和靈魂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