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氪原創,禁止未授權轉載
地理這門學科是貫穿初高中的學習和考試,初中要經歷一場會考,高中文科必考,新高考變成了選科項。很多人都說地理不知道怎麼學,有的說記不住,有的說計算太難,還有甚者說搞不清方向,今天氪老師將從地理學的第一課開始,帶大家一起由淺入深,開啟地理課的學習之旅。
我們都知道地理是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構成,又是由選修課和必修課構成,學習地理的第一課就是從認識地球和地球儀開始。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人類一開始認為地球是平的,直到麥哲倫圍繞了地球轉了一圈才是驗證了地球是圓的。但地球並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量級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赤道半徑(6378)比極半徑(6357)大21千米。赤道的周長是4萬千米,地區的表面積 是5.1億平方千米。

而世界海洋和陸地的比例大概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在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49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3.61億平方千米,海洋佔大部分。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二、地球儀

1、地球儀的概念
人們仿照地球的比例,做成的地球模型。
2、地球儀相關概念
(1)地軸:地球自轉的假想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兩點,南極和北極
(2)赤道:在地球儀上,同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
(3)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對著北極星的叫北極,另一端為南極。
三、經緯網
1、緯線和經線定義
緯線: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
經線: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半圓形。
2、知識點
(1)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其他緯線不能
(2)赤道=40000千米
(3)X°緯線周長=40000km*cosX°
(4)緯線東西平行,經線南北兩極相交
(5)經線長度=20000千米,赤道=每條經線的2倍
3、緯度
緯度是指某地到地心的連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也叫線面角。例如有圖上的A點是北緯60°上的點,緯度數就是∠AOE的讀書。
知識點:
(1)赤道為0°,由赤道向兩極(0-90°)
(2)北緯為N,南緯為S
(3)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4、經度
經度是某地子午線平面與本初子午線平面之間的夾角,也叫二面角。
(1)本初子午線=0°,以東為東經(0°向E——180°);以西為西經(0°向W——180°)
(2)東半球:20°W—0°—160°;西半球:160°E—180°—20°W。
(3)180°經線大致和日界線重合。(思考日界線?後面地方時會講)
課程小結
本小結的知識點都不是難點,但是是學習地理的基礎,大家要記住幾個關鍵的數據,比如說赤道的周長是40000千米,那麼北緯60°緯線圈的長度是多少啊,直接就說20000,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上面有一個公式啊,記住特殊的cos角度值是很關鍵的,一條經線是2萬千米,一個經線圈由兩條經線組成周長和赤道周長大致相等,但實際上要比赤道短一點,這個你們要理解記憶。地理是一門非常簡單和有趣的學科,當你比別人知道的知識點多了就會自信和感興趣,所以先埋頭學一陣子吧,喜歡我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