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的第二部分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閱讀,希望這個公眾號真的能幫到孩子們。我以後會在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新七年級的學習內容,周二和周四更新八年級的學習內容,周六日我會和大家聊聊我的感受。大家如果在地理的學習中有什麼問題,可以加我微信laiyin15076428040,我們一起討論。好,現在言歸正傳,開始我們的學習了。
第二部分緯線和經線:地球在太空中是不停地繞著地軸旋轉的,叫做地球的自轉,地軸是地球的自轉軸,是看不見的,但是確實存在的,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北段的為北極,也就是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段的為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這些內容要理解記憶,不用死記硬背。
1、經線和緯線的產生,地球表面沒有經緯線,只是人們為了研究使用方便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出來的線。經緯線的特點從形狀、長度、指示方向、相互關係四個方面,讀「簡化地球儀上的點和線圖」記憶,不用死背。
緯線
經線
形狀
圓形,除掉兩個極點,每一條緯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半圓,任意兩條相對應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度數相加是180°
)
長度
從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赤道最長,兩極最短,短成兩個點,
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關係
所有緯線互相平行
所有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
2、經緯度的產生:(1)緯度以最長的緯線赤道為0°,向南北各分90°,赤道以北為北緯(N),以南為南緯(S)。反過來,我們會發現緯度向北越來越大就為北緯,緯度向南越來越大就是南緯,那麼我們判斷某地的緯度方法就是「北增北緯,南增南緯」,把這兩句話理解著記死。
(2)經度是以本初子午線為0°(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那條經線)讀這句話三遍把這個知識要記住,向東西各分180°,0°以東為東經(E),以西為西經(W).,反過來,我們也會發現緯度向東越來越大為東經,向西越來越大為西經,那麼我們判斷某地的經度方法就是「東增東經,西增西經」,把這兩句話理解著記死。
大家加油!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