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後天》
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類一直都是非常渺小的。多年來,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不計後果的揮霍我們星球的資源。而大自然一次次證實給我們是我們錯了。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也並沒有徵求過大自然的同意啊,所以其實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珍惜大自然資源,珍惜當下,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
2.《天地大衝撞》
《天地大衝撞》可以說奠定了很多八零後對災難電影的理解。那些年災難電影大賣,很多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好奇,而驚悚與顫慄、恐懼與未知都是人們掏錢買票的原因。還有,萬能的美國人,總是能在最後關頭誕生出一個英雄,要麼自我犧牲,要麼凱旋歸來
3.《龍捲風》
很久的片子,特效雖不如現在,但是也是槓槓的。就是主角光環強大,車子居然壞不了也卷不走。不過也是用命在拍啊。還好我們國家沒有龍捲風。不過我覺得應該不能算是災難片吧,畢竟龍捲風一般在空曠且荒蕪的地方,一般來說不會有太大傷害。畢竟誰會去龍捲風頻發的地方生活呢。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定義,值得稱讚的是他們那些執著且勇敢的精神,心中有想做的事,多危險也不畏懼。
4.《鐵達尼號》
打動人心靈的情感災難片。除了男女主之間的互動,印象深刻的還有在船沉前三等艙躺在床上安詳擁抱的兩位老人,母親在海水即將淹沒時,拍打兩個孩子入眠的場景,船上一直奏響的音樂,災難來臨時,從容赴死的船長和設計師,都讓我流淚滿面。
5.《世界之戰》
這是一部很用心的片,視效音效都很到位,情節刻畫細緻。除了主打老美親情牌主旋律了些,有很多關於人性,物性的描述是相當嚴肅的,使影片具備一定程度的文學化表現,而有別於其他無腦的好萊塢災難科幻片。
6.《海神號》
歷史書說,大海是生命的搖籃。是的,它神秘未知也充滿恐懼。新年伊始的災難,上一秒還在高歌歡唱,下一秒就被災難吞噬。如果是我,可能就葬在了那神秘未知的大海,看著他們的逃生一波三折。雖說有些主角光環,但確實有點激動人心。大海不僅是生命的搖籃,也可以終結生命,災難總是悄無聲息的到來,而生命也脆弱至極。
7.《地心搶險記》
典型的美國式拯救世界電影,災難片能用的橋段幾乎都被用了,沒什麼大意思,基本上都能猜出來。比起一些優秀的同類電影來說,這部片顯得太偏離科學,或者說有違常理,有些許地理知識的人都沒法看。看完感覺科學發展是硬道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掌握過硬的科學技能才能救自己於危難
8.《神秘代碼》
尼古拉斯近作中算比較好的一部了。 這樣的結局,無論是對於電影,還是對於這個世界,個人覺得都不錯。 影片開始有關天體物理學的闡述,解釋了世界還可以這樣開始,從災難片的角度來看,個人認為有超越以前同類作品之處。
9.《2012》
還記得觀看這部片子的時候緊張的感覺。明知這些災難場景都是虛構的,看片中描述的地震、超級火山、洪水泛濫等景象時卻讓人如身臨其境,緊張,恐懼,無助,感嘆人類在災難面前是多麼的脆弱。影片其實挺應景的,那時各種末日論此起彼伏。人們更應從中得到警示,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