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諾 杭州市求知小學 六(5)班
去年秋天,我回到了外婆家。在那裡,我聽了一首美妙又動人的「歌」。
秋天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豐收,可我卻一直不明白,豐收有那麼喜悅、那麼新奇嗎?而就在我到外婆家的那一刻,這首「歌」給了我個完美的答案。
公雞還沒打鳴,我就被外婆早早地叫了起來。我們挑著四個籃筐,晃晃悠悠地來到了田裡,眼前的一幕可真是讓我感到無比的驚訝。田裡已有很多人了,在我腦中突然閃現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也得看是和什麼鳥比早!」
我站在原地,望著這片田野,恍然大悟,這就是所謂的豐收吧!
一眼望去,只見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農民。有的扛了個大鋤頭,真賣力地翻著土;有的拿著一把鐮刀,脖子上都圍著一條毛巾,正在「嘿咻!嘿咻!」地收穫著成熟的作物……
一個農民拿著小鋤頭,把番薯邊的土挖出來,挖著挖著,發現了一條蚯蚓。他笑著,隨手把它往邊上一扔。隨之傳來一聲「獅吼」聲:「老頭子!你又把蟲子扔在我身上了!」……
就在我陶醉其中時,突然颳起了一陣清涼的晨風,大家幹得更起勁了。我想這是風婆婆特地來給勤快的農民「降降溫」吧!你收你的菜,我收我的瓜,好不愉快!
正當我細細「品味」這幅畫時,一聲雞鳴打破了我的思緒,這也就意味著太陽公公該出來轉轉了!緊接著,秋風掃起了落葉,樹兒們呢,則伴著舞,小蟲們也隨之歌唱。大家幹得更帶勁了。你一鋤,我一鋤,形成了一曲美妙動聽的樂曲!
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了秋天為什麼喜悅,因為這首「歌」,從未間斷!
指導老師:陶靈芝
好在哪裡:
作者基本扣著「歌」把田裡的場景寫得具體而清新,也有意識描寫了勞動場景裡的快樂的插曲,能夠表現出一個城裡孩子對農村勞動場面的新鮮感,以及對勞動的感悟。需要改進的地方是,題目叫「稻田裡的歌」,但是文章對稻田的場景卻沒任何著筆,而是寫到了挖番薯,人物活動的背景和場景虛化了,沒有落到實處,給人感覺作者的生活體驗不夠紮實的感覺。
盧小宇(浙江省青少年作協導師)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