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崛起新力量軍民融合看金霞

2020-12-04 瀟湘晨報數字報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更加注重軍民融合」,並將軍民融合確立為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的重要內容、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戰略途徑,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軍民融合已成為黨中央和省、市、區各級政府十分重視和關注的一項重要經濟工作。在長沙市開福區的土地上,正進行著一場軍民融合的時代進程。金霞經開區便是實踐者之一。一方面,軍民融合是金霞經開區「兩輪驅動」戰略的重要動力,另一方面,金霞經開區也用優惠的政策、細緻的服務為軍民融合在金霞快速落地開花「保駕護航」。      

    軍用材料也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羅世彬是中南大學一名教授,今年8月,他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教授、企業人士成立了長沙盾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盾甲新材」)。這是一家致力於增強塗層材料研發和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結構增強塗層材料(CRM)和超級吸能材料,目前已申請專利10餘項。這兩種早期在軍事領域用得比較多的材料,正在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盾甲新材位於金霞經開區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園14號1、2層,在一樓的辦公室裡,擺著供人體驗的雞蛋、西瓜、獼猴桃、空心磚,不管你怎麼砸怎麼扔,這些「易碎品」都完好無損。因為這些東西的表面都噴了一層盾甲新材的主打產品——結構增強塗料。結構增強塗層材料在軍事方面常用於裝甲車、坦克的表面增強、防爆。「美國大兵開的悍馬車,上面就噴了這種塗料,不管怎麼砸都不會變形。」羅世彬耐心地向記者「科普」。

    軍工用材和生活裡常常見到的物體結合,每次都讓參觀的人感到新奇。大家總是嘗試把裹著塗料的雞蛋往地上摔,或者用錘子隔著超級吸能材料砸雞蛋,雞蛋毫髮無損。簡單易懂又不乏趣味性的展示,讓人了解到,這些看起來很遙遠的材料原來可以和生活息息相關。

    除了軍用裝備,增強塗層材料可以用於工程車輛、橋梁結構、船舶艦艇、坡體加固、隧道涵洞、地下工程、化工管道、電力塔架、建築防護、港口設備等各種領域,這些都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到的科技進步。

    如盾甲新材生產的「彈性防爆塗料」,這種具有超高強度和柔韌性的材料,可以有效抵禦爆炸物的衝擊波和碎片,因此常用於武器裝備、複合裝甲表面塗覆、軍事設施和易燃易爆場所的牆體防護。應用到生活中,則可以用來做消防車的車體防護。而「彈性防腐塗料」因其強大的抗氧防腐蝕效果可以廣泛應用於市政管道、化工管道、儲罐容器、水利設施的防腐處理。

    羅世彬告訴記者,結構增強塗層材料和超級吸能材料目前主要是英國和美國兩家公司生產,但國內高校實驗室已經可以把這兩樣材料造出來。羅世彬當過軍人,退伍後便到高校擔任飛行器專業的教授,他心中始終有種使命感:「實驗室已經研究出了成果,不使用就是科學論文,就沒有創造價值。我追求的是學以致用。」讓實驗室裡的成果造福社會是羅世彬追求的目標。

    3000平方米辦公樓3年免費使用

    從耕耘實驗室到創立企業,按羅世彬的話講,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很多問題都讓這位大學教授撓頭。「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這中間隔著一道鴻溝,能不能跨越這條鴻溝很重要。」羅世彬說。在他看來,開福區政府與金霞經開區在幫助盾甲邁過這道「鴻溝」方面給予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幫助。

    要超越實驗室的小規模製造,鋪開生產線製造結構增強塗層材料和超級吸能材料,這需要較大的場地。現在,盾甲新材在卓爾產業園擁有兩棟辦公樓,一棟是生產車間,一棟是辦公區域,一共3000多平方米,金霞經開區承諾三年內給盾甲新材免費使用。工商證照的落地,盾甲新材也沒有操太多心。盾甲新材落戶時,金霞經開區派出了專人來對接,一路為盾甲新材答疑解惑,「我們大學教授,沒進過這個門,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黑箱』,但金霞經開區幫我們都解決了。」羅世彬說。

    對於一些很實際的問題,經開區也針對性地給予了解決。比如盾甲新材辦公樓原本沒有電梯,材料運輸不便。問題反映上去後,金霞經開區不久便為盾甲新材辦公樓裝上了電梯。盾甲新材成立之初,在前期市場資源的對接上,金霞經開區也給予了很大支持,經常為盾甲新材對接一些企業與客戶。羅世彬告訴記者,經開區的領導來了盾甲新材很多次,「我們介紹的這些內容,連他們也會講了」。經開區的領導甚至還在朋友圈為盾甲新材做宣傳,這些舉動讓羅世彬覺得「很貼心」。「經開區的領導們簡直成了我們的『業務員』。對於我們這種初創企業來講,的確需要這樣實實在在的幫助。」

    企業成立了,員工招來了,羅世彬又面臨一個問題。盾甲新材所在的產業園,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路程還是太遠,此外,員工的吃住也是問題。沒有良好的條件員工哪留得下來呢?這個問題他沒有擔心太久。剛入駐金霞經開區時,產業園附近甚至沒有公交,現在不僅有了專門的公交站「植基村站」,還增開了6條公交線路。現在園區正在建設食堂和廉租房,這些配套條件的完善為盾甲新材解決了能否留住員工的後顧之憂。「園區在用心地幫助企業,不然一個企業來了,落地難,生根更難。」羅世彬說。

    「現在園區還在我們這個產業園設立了辦公室,我們想解決問題都不需要走出產業園。」羅世彬欣喜地表示。

    12月14日,盾甲新材舉行了發布會,在金霞經開區的幫助和對接下,這場發布會「動靜」很大,除了海軍、陸軍的軍工產業,還有北汽、三一重工、雅閣電動車等企業參與。由於產品覆蓋耐磨、防腐、防爆、增強等多個應用領域,盾甲新材深受國防軍工、車輛船舶、工程機械、建築工程、石油化工等行業用戶青睞。雖然只成立短短幾個月,但盾甲新材已經和多個企業進行了對接,也有了盈利,對於未來發展,羅世彬顯得信心滿滿。

    金霞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園引進企業16家

    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是湖南省領先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園區確立了「兩輪驅動、多點支撐」產業體系,其中,軍民融合就是「兩輪」中的重要驅動之一。

    金霞經開區的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園項目,總規劃用地277畝,規劃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其中,一期主要建設軍民融合企業研發、生產廠房和企業辦公樓。一期建成以來,開福區區委、區政府明確規劃建設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園,重點引進和發展北鬥衛星、海洋工程、特種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產業。目前,已引進併入駐莊耀光電、華訊方舟、明湘科技等軍民融合企業16家;項目二期主要建設高層廠房、多層廠房及配套設施,目前已完成土方平整,即將啟動基礎施工。

    在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園,有為軍用雷射陀螺提供核心配件的湖南莊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超級拋光的石英基片,用於太空飛行器、火箭、坦克和裝甲車,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億元以上;有專注於大數據與仿真、先進測試、探測與識別、衛星應用的湖南蒼樹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其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電子、機械等領域;有華訊方舟集團的子公司長沙市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進行太赫茲通訊軟體的研發生產,既生產民用的太赫茲人體安檢儀、三維人像綜合數據門,也生產軍用的衛星通信系統。

    政策解讀

    40個項目落地生根「真金白銀」獎勵扶助

    開福區委書記沈裕謀介紹,目前,該區已有40個軍民融合產業項目落地生根,正在為長沙打造「軍民融合示範城市」和「國家創新創意中心」貢獻開福力量。

    今年9月4日,開福區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以軍民融合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在意見中,優惠政策涉及企業從創業落戶到人才發展的方方面面,並且每一條優惠政策都明確了具體的落實部門。

    「四證」齊全獎勵100萬元

    對入駐開福區軍民融合雙創基地的初創型企業,可享受免租政策,對入駐開福區其他樓宇的軍民融合企業,按租金實際發生額給予相應補貼。鼓勵民口企業積極開展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質、國軍標質量體系資質、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武器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名錄證的申報認證工作。每獲「一證」獎勵企業10萬元,「四證」齊全後市區共獎勵100萬元。在政策引導下,極具實力的蒼樹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率先實現「四證齊全」的突破。

    對部隊、軍事院校、軍工單位、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解密國防專利等在開福區實現產業化的,且技術交易合同登記額達50萬元以上的,按照技術交易合同實際執行額的3%

    補助在區實施企業,單個企業補助總額不超過30萬元。對新建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連續三年每家給予200萬元獎勵;對新建立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每家給予5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評或引進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的,每家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批或引進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孵化器、創客空間、眾創空間、小微企業創業基地,連續三年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運營補貼。對首次認定或新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為市級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申報為「四上」企業的,一次性獎勵3萬元。

    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也有相應資金獎勵,並會被推薦列入區級科技項目資金計劃。

    國際頂尖人才可獲300萬元補貼

    對於軍民融合人才,開福區政府在安家購房、子女入學、配偶隨遷、醫療保障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對經認定的軍民融合高端人才、骨幹技術人員,三年內實繳區級個人所得稅實行全額獎勵。對經認定的在開福區創新創業的高層次軍事科研人才,分別給予80萬元、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補貼(含市級獎勵部分);對軍民融合企業引進的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省級領軍人才,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50萬元一次性補助(含市級獎勵部分)。

    本報記者李姝通訊員蔡哲李雙妍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金霞經開區軍民融合產業添新軍再發力
    開福區委常委、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楊應龍致辭。  長沙盾甲新材是一家致力於結構增強塗料研發和應用的軍民融合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結構增強塗料的同時,還建成了4500噸的年生產能力,受到航空、航天、高鐵、船舶、建築等行業的廣泛關注,具有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力。
  • 九洲集團:科技創新 軍民融合發展動力之源
    軍民融合發展:根基在軍工,出路在民品,劍指「千億」目標    九洲高速發展的秘訣之一,正是軍民融合、良性互動。九洲打通軍工技術與民用產品之間的通道,用民品發展的成效反哺軍工技術發展,從而實現軍民融合、發展共贏。
  • 一層塗料讓紙杯能站人 金霞軍民融合產業園又湧現新產品
    一層塗料讓紙杯能站人 金霞軍民融合產業園又湧現新產品 [作者:曾鶴群]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7-12-14 20:19:54
  • 涪陵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軍民產業互融互通、軍民科技互促互動、軍民設施共建共享,記者近日從涪陵區經信委獲悉,今年以來,涪陵致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以市場、戰略需求為導向,推動「軍轉民」「民參軍」,加快川東船舶等軍工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引導優勢企業進入裝備生產等領域,圍繞太極集團等醫藥企業打造軍民融合生物醫藥產業園,推動太極藿香正氣液、涪陵榨菜等3個產品進入軍隊採購目錄,推進華蘭生物、倉興達涪陵公司產品與總公司已進入軍隊採購目錄的產品形成上下遊產品互補。
  • 院士談"軍民融合": 高水平創新常是非功利的結果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邱晨輝)「與單純意義上的軍轉民或者民為軍用所不同,『軍民融合』更強調科研、技術與製造的融合、高端產業的融合和體制、機制、人才的融合。可以說,科學技術融合是軍民融合的基礎和重要環節。」
  • 葫蘆島:軍民融合產業產值超百億
    去年12月17日,中船重工軍民融合與國防動員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第二次來到葫蘆島,就葫蘆島軍民融合產業發展進行調研,並初步確定了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用品及材料、裝備製造等葫蘆島軍民融合六大板塊產業。
  • 軍民融合看湖北:航空工業航宇善抓黨建促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從此,航空工業航宇就被打上了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改革先鋒」的印記,成為中國製造軍民融合、轉型升級的典範。 公司擁有國內唯一的商用飛機旅客座椅專業研發團隊,經過近20年的轉型發展,已形成年產12000座民機經濟艙座椅、1000座民機公務艙座椅的生產能力,產品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 軍民融合的「開福樣本」
    噴上一層「黑科技」塗料之後,雞蛋用榔頭捶也毫髮無損;小紙杯,輕鬆撐起一米八大漢的重量……8月2日,呈現在「大江奔流」採訪團記者面前的「魔法秀」, 源於長沙盾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專利產品——結構增強塗層材料。
  • ...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
    原標題:「從0到1」的軍民融合探路者——專訪深圳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新華財經北京12月6日電(記者高少華)痴迷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引領業內潮流……這些矽谷創新者的共性,用在深圳市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院長章乃雲身上也同樣適用。
  • 專訪光啟集團劉若鵬:講述雄安首家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的成立歷程
    9月20號上午,雄安新區首家軍民融合創新平臺——雄安光啟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正式成立。光啟的「雙研究院」——光啟超材料前沿技術研究院、光啟新型發動機先進技術研究院擬落地雄安新區,光啟的「雙產業基地」——超材料創新產業基地、新型轉子發動機創新產業基地擬在保定市選址建設。
  • 走進新國企:航天科工發布軍民融合發展成果
    中新網7月7日電 7月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砥礪奮進新國企」系列採訪活動走進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活動上,航天科工從新產業、新平臺、新系統等多角度展示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成果。  新平臺:建設中國特色的工業網際網路  在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中,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加速融合,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我國擁有相對較完善的製造業體系,業務齊備、產業鏈完整,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階段,必須抓住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窗口期』。
  • 整合集團旗下核心軍民船業務,中國船舶推動軍民融合發展
    注入集團優質軍工資產,推動軍民資源互通共享 近年來,為加快推動軍民融合在若干領域實現破題,國防科工局在2015年同步出臺了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5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 瀋陽打造軍民融合產業園 軍工熱電池成隱形冠軍
    趙桂華 攝   中新網瀋陽7月27日電 (趙桂華)軍工企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批4個重點實驗室首次向軍民融合開放共享;民參軍企業瀋陽君威新能科技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研發製造智能武器彈載熱電池和軍民通用智能鋰電源的民營軍工企業……  7月27日,記者跟隨瀋陽市委宣傳部「踐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主題宣傳組到瀋陽市皇姑區採訪,
  • 激發國家戰略共振效應 讓網絡空間成為軍民融合的熱土
    相信通過大家聚焦當前網信軍民融合領域中熱點難點問題,結合深邃的思考和感悟,能夠啟迪固有的思維,激蕩思想的火花,在認知的層面形成同頻共振,為凝聚融合力量,籌划行動路線出謀劃策。 下面,我們邀請參加對話的領導和專家上臺。
  • 從「老三線」到「軍民融合」:老城襄陽換上經濟發展新「引擎」
    原標題:從「老三線」到「軍民融合」:老城襄陽換上經濟發展新「引擎」 「瞧,這些座椅將要發往法國土魯斯的空客組裝線,那邊的貨箱則是要發往美國西雅圖的波音組裝線……」在湖北襄陽市樊城區航空航天工業園的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公司總經理王廷江自豪地對記者說。 「民航座椅研製要求非常嚴格。
  • 軍民融合好戲連臺 有望成A股又一個風口
    、要適時啟動一批重點項目的消息鼓舞,A股市場上的雄安板塊集體上揚;另一條是交通運輸部和國防科工局籤署了《關於促進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的框架合作協議》。   點擊查閱>>>軍民融合概念股行情一覽 資金流向  昨日,有兩則消息與A股市場密切相關:一條是受河北雄安新區規劃框架基本成熟、要適時啟動一批重點項目的消息鼓舞,A股市場上的雄安板塊集體上揚;另一條是交通運輸部和國防科工局籤署了《關於促進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的框架合作協議
  • Aika愛家科技:以石墨烯智能服飾點亮「軍民融合」夢
    2015年初,國家首次提出要「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近幾年,我國軍民融合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軍民兩用技術應用及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性和地位更為突出。
  • 超材料為裝備穿上「隱身衣」 軍民融合帶來廣闊前景
    項目首席專家、光啟技術總經理趙治亞表示,此次863計劃超材料項目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超材料研究的理論水平和技術支撐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  作為新時代我國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的切入點與著力點之一,超材料是進一步推動我國材料科技突破和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領域。在國防軍工領域率先應用與軍民融合的大背景下,超材料將迎來產業發展新契機。
  • 美國DIU發展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的啟示
    北京市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陳柏強等人於2020年《科技導報》第15期刊發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的啟示》一文,分析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DIU)的設立背景、演變過程和主要舉措,探討了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企業合作、規劃制定、二次創新、關注領域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啟示。
  • 一層塗料讓紙杯站人 長沙軍民融合產業來勢好
    (長江經濟帶沿線行)一層塗料讓紙杯站人 長沙軍民融合產業來勢好中新社長沙8月4日電 題:一層塗料讓紙杯站人 長沙軍民融合產業來勢好作者 劉曼近日,記者在長沙市盾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盾甲新材」)見到了這神奇的一幕。「別小看這薄薄一層塗料,它原本是用在火箭上的。」盾甲新材首席科學家羅世彬介紹,其公司自主研發的彈性裝甲塗層材料,能抵禦外部衝擊、磨損、腐蝕、汙染,可廣泛運用於大型水壩、港口工程、管道、高速列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