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蛾被毛孢是冬蟲夏草的學名
口述:我國冬蟲夏草產業化先驅、蝙蝠蛾被毛孢菌絲膠囊研製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柯傳奎 整理:本報記者 單友良
本刊:柯老師你好,我有一位媒體朋友,患了腎癌,拿掉了一隻腎,康復期間聽醫生的建議,把天然冬蟲夏草和你研製的「柯氏冬蟲夏草」合起來吃,現在已經正常上班了。因為我與你比較熟悉,他就打電話問我,說前段時間你的「柯氏冬蟲夏草」突然商店裡買不到了,而等到最近重新出現,包裝的樣子、商品名稱都改了,原來的「柯氏冬蟲夏草膠囊」變成了瑞東牌「蝙蝠蛾被毛孢菌絲膠囊」,他搞不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要我問問你。我想,熟悉你原來產品的很多老顧客,對你產品的變化也會打個問號,你給我們解釋一下吧。
答:好的。首先,我要在這裡感謝你的朋友還有這兩年來一直關心、信任我們產品的朋友。
從「柯氏冬蟲夏草」到瑞東牌「蝙蝠蛾被毛孢菌絲膠囊」的這個演變過程,其實我們一直是在走程序,東西還是一樣的東西。「柯氏冬蟲夏草」最早作為普通食品出現,後來國家規定你裡面的成分不是天然的冬蟲夏草,而是產業化的冬蟲夏草菌,那商品名稱就不能出現「冬蟲夏草」幾個字;第二呢,普通食品不能宣傳功效,你如果要宣傳功效,那就必須是保健食品,而保健食品要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也就是包裝上要有一頂「藍帽子」。
你的朋友突然在商店裡買不到「柯氏冬蟲夏草」,是因為我們的老包裝上能找到「冬蟲夏草」幾個字,我們遵照省工商部門的意見,產品全部下架了,重新設計包裝,產品名稱也相應進行更改,這就變成了現在的瑞東牌「蝙蝠蛾被毛孢菌絲膠囊」,但也有一些元素沒有變,比方說我的頭像。
本刊:「蝙蝠蛾被毛孢菌絲膠囊」讀起來很拗口,保健品為啥取那麼難的商品名稱?
答:是,這個問題我要在這裡做個專門的解釋。
我打個比方。比方說我們去看中醫,老中醫開處方的時候上面會寫萊菔子10克,昆布5克,陳皮8克,紫河車10克,初次看中醫的你估計看不懂上面寫的是什麼,但我翻譯給你聽你就知道了,萊菔子就是蘿蔔子,昆布就是海帶,陳皮就是橘子皮,紫河車就是胎胞。
說到這個冬蟲夏草呢,下面一節是蟲,上面一節是草。但在我們這些研究人員眼裡,它下面一節確實是蟲,叫什麼蟲呢?蝙蝠蛾的幼蟲,我們稱它為「子座」;上面一節是不是草呢?不是草,是一種菌,什麼菌呢?被毛孢,合起來,就是蝙蝠蛾被毛孢。我們學術界,常常將冬蟲夏草稱為蝙蝠蛾被毛孢,因冬蟲夏草是通俗叫法,蝙蝠蛾被毛孢是學術名稱。所以說,冬蟲夏草與蝙蝠蛾被毛孢,其實是同一種藥材的兩種叫法。
在我國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生活著一種蛾,叫蝙蝠蛾。蝙蝠蛾從一顆小小的蟲卵變成蛾,需要4-5年時間,等它長到3-4歲的時候,90%以上會被一種菌感染,這種菌就是中國被毛孢,一旦感染了中國被毛孢,蝙蝠蛾幼蟲的身體就成了中國被毛孢菌寄生的「食堂」。一般來說是10月份寄生,到第二年的5月份,中國被毛孢要鑽出地面,那就是我們看到「草」的那部分,其實不是草,而是「子囊」,它鑽出來幹什麼呢?它鑽出來「生孩子」,在高原強烈的紫外線光照下,中國被毛孢子囊裡面會噴射出子囊果,也就是它自己的種子,這些種子將在幾個月後繼續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蟲。這就是冬蟲夏草的來歷。它是動物、真菌的結合體,是中藥裡面生長海拔最高的藥材,也是生長條件最惡劣的中藥,由於功效獨到,也是近30年來漲得最快的中藥。目前杭州大廈,優質的冬蟲夏草標價已經達到每公斤68萬元了。
本刊:我聽明白了,冬蟲夏草是中藥材的商品名,蝙蝠蛾被毛孢是冬蟲夏草的學術名,兩者其實是一樣的東西。那麼請問柯教授,市場上原來以冬蟲夏草菌粉為原料的保健品,是不是都要相應地改成蝙蝠蛾被毛孢菌絲?
答:不是的!
是這樣的。1981年之前,世界上雖然知道冬蟲夏草是一種菌,但到底是什麼菌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找到過這種菌,並培養過這種菌。1981年後,當年北京大學畢業的、在青海高原專門從事冬蟲夏草研究的科學家沈南英先生分離到了冬蟲夏草的這個菌,並且把它養活了,這就是蝙蝠蛾被毛孢菌。1982年,他把這個菌種帶到了杭州,後來就有了百令膠囊。這個菌,誰首先找到,專利就是誰的,除非沈南英先生授權給你。瑞東牌「蝙蝠蛾被毛孢菌絲膠囊」的菌種就是沈南英先生授權給我們的,我們才能這樣叫。
有一件事情,說來話長,我們國家冬蟲夏草的研究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當時大家相互保密,爭先恐後地到冬蟲夏草身上找這個菌,結果大家找出來的菌種各不相同,名稱也很多,大家都說自己找到了冬蟲夏草的真正菌種。有一年,我到香港開會,有一個展臺聲稱他們找到了冬蟲夏草真正的菌種,我一看,根本就不是。要知道這些分離冬蟲夏草菌的科研人員裡面,有些是很有名的,他自己說分離到了菌種,就上報給國家主管部門審批,國家主管部門也搞不清楚哪家報上來的是真正的冬蟲夏草菌,就批出去了。中國擬青黴、蝙蝠蛾擬青黴就是這樣批出去的,其實它們是與冬蟲夏草菌無關的其他菌。
冬蟲夏草菌種的鑑別我國生物界前後爭論了23年,直到2005年10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院院士魏江春牽頭,全國10多所科研院校的19位教授,聯名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司和監督管理局保健品審評中心及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打報告,說明只有蝙蝠蛾被毛孢才是真正的冬蟲夏草菌,其他像中國擬青黴、蝙蝠蛾擬青黴不是冬蟲夏草菌種,這件事情最後才算搞清楚。如今,蝙蝠蛾被毛孢正式被國家列入保健食品的微生物菌種名單。
搞清楚這一點,對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有意義的。如果你以後在市場上買到「分離自冬蟲夏草」的工業化冬蟲夏草發酵產品,原料註明是中國擬青黴、蝙蝠蛾擬青黴的,就說明這不是真正的以冬蟲夏草菌種克隆而成的產品,而是與天然冬蟲夏草沒有關係的其他菌種產品。
本刊:柯教授,我相信你說的話都是真的。但我能不能問一句,憑什麼你就說蝙蝠蛾被毛孢才是真正的冬蟲夏草菌呢?
答:這個問題問得好。1983年我們的冬蟲夏草菌種就已經完成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生物學鑑定。當時青海省科委組織了冬蟲夏草菌種專家鑑定會。上世紀90年代末,DNA分析技術傳入中國,中國科學家開始用基因測序儀器測出冬蟲夏草、蟲草屬的其他蟲草和自稱「分離自冬蟲夏草的菌種」的基因序列,它相當於「照妖鏡」,生物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別都能測出。用「基因序列差別」或「基因相似度」的百分數表示,基因序列差別結果如下:
青藏高原上各地產的冬蟲夏草:<2%(基因相似度98%)
冬蟲夏草與蝙蝠蛾被毛孢:<2%(基因相似度98%)
冬蟲夏草與蟲草屬其他蟲草:>20%(基因相似度<80%)
冬蟲夏草與除蝙蝠蛾被毛孢之外「菌種」:>20%(基因相似度<80%)
參考基因序列差別值:
人與老鼠:>10%(基因相似度90%)
人與狗:>4%(基因相似度96%)
人與黑猩猩:>2%(基因相似度98%)
人種與人種基因序列差別約:<0.01%(基因相似度99.99%)
科學研究證明:同一生物種基因序列差別一般小於10%。人與老鼠之間基因序列只差別約10%,你們可以想像基因序列差別>20%的兩個生物種相差有多遠,用「相差十萬八千裡」形容也不過分吧!至少說明它們不是同一物種。
DNA鑑定用於冬蟲夏草的鑑定,是以最先進的科學數據告訴世人:蝙蝠蛾被毛孢菌就是冬蟲夏草。
我們是5次把我們用的冬蟲夏草菌種——蝙蝠蛾被毛孢送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去做DNA鑑定,結果與上面一致。
本刊:一般人消費,相信原汁原味的東西,總感覺產業化的人工的不如天然的,有道理嗎?
答: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產業化的歷史,水稻原來是野生的,但現在還有誰在吃野生的稻穀?都在吃袁隆平院士為我們雜交出來的優質稻穀。水果開始也都是野生的,但現在我們很少吃野生的水果嗎?人工的、產業化的超過天然的、野生的,是社會和科學進步的表現。
就冬蟲夏草而言,冬蟲夏草的營養成分是蝙蝠蛾被毛孢菌絲體和代謝產物,關鍵是菌種和基因決定冬蟲夏草的營養成分。如果選用與冬蟲夏草的基因(DNA)一樣的菌種,加上一個良好的模擬原產地生態環境的產業化工藝,人工的、產業化的超過天然的、野生的是必然的。人類產業化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本刊:古書上記載,冬蟲夏草「理諸虛百損」,「功與人參同」,功效與人參一樣,是不是這樣?早期腫瘤患者,在手術、放化療過程中,加服大劑量冬蟲夏草,效果非常確切,是不是這樣的?
答:你說得完全對。這也是冬蟲夏草越來越貴的原因。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體系:心、肝、脾、肺、腎都有虛證表現,陰虛、陽虛、氣虛、血虛,還有陰陽兩虛,氣血兩虛,老年病、器官功能減退、慢性病、急性病的恢復期或末期、腫瘤術後或放化療人群和慢性肝炎病人都屬虛證範疇,需要補虛、滋補和調理。冬蟲夏草能「理諸虛百損」,意思就是調理所有的虛損,跟人參一樣,功效十分廣泛。相信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保健品的消費也會上一個檔次,服用冬蟲夏草製品的人會越來越多。
記得1987年,在衛生部舉行的新藥評審會上,我介紹了從1979年開始研究產業化冬蟲夏草的整個研究過程,現任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我國最年輕的國家級名中醫連建偉教授介紹了冬蟲夏草膠囊臨床研究結果。那次評審會上,以冬蟲夏草菌為原料藥品被批准為我國建國後為數不多的國家一類新藥,記得當時的評審中藥組組長王免之教授為冬蟲夏草菌確定功效:「補腎氣、益精氣」,並指出:「這是國寶!」
很久以前就發現,冬蟲夏草可增加動物和人的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這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在調節睡眠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免疫系統通過改變各種免疫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表達水平,而相關的細胞因子又通過與機體神經系統和內分泌、激素相互作用參與睡眠調節。
服用冬蟲夏草,具有預防腫瘤的作用。腫瘤的發生,多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隨著我們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人類罹患腫瘤的機率比以前更高。所以,越到老年,越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免疫功能。而冬蟲夏草是非常神奇的免疫調節劑,對免疫功能亢進的,它有抑制作用,對免疫功能低下的,它有增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