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猛人一直與項羽、李元霸齊名,其實只是個無腦匹夫

2020-12-05 快哉風

有句被吹出老繭的話,叫做「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李,指的就是本文要說的這個人——李存孝,一個被譽為五代第一猛將的戰神。

說起十三太保李存孝,如雷貫耳,但他的名氣其實來自於野史小說。特別是一本《殘唐五代史演義》,把他捧到了如同李元霸在《說唐》裡的地位:十八騎打敗黃巢八萬大軍,攻克長安,追得黃巢在虎狼谷自刎;後梁第一大將「鐵槍王彥章」和他交手,一個照面就被他打翻在地;五代十國第一名槍「白馬銀槍」高思繼,十個回合被抱病的他走馬生擒!

圖:香港邵氏電影《十三太保》,姜大衛飾李存孝

李存孝,真的如此厲害?

這一篇,我們來聊聊這個被後世無限神化的十三太保。

1、鐵楇

李存孝的手中的兵器很獨特,你能說出名稱嗎?

它叫「楇」,通「撾」,後來民間十八般兵器裡把它演變成了「抓」。形狀上最常見的是拳狀握釘、握指,到了明清時又演變成「硬抓」和「軟爪」兩種,「硬抓」就是木柄或鐵柄的打擊兵器,「軟爪」就是繫繩的軟兵器。《舊五代書》裡有這麼一段:「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闢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五代時期,軍中的主兵是槍、槊。史載,李存孝對使用槊也很精通,比如「存孝激勵部眾,舞槊先登,一戰敗之」,槊是槊頭兩面開刃的長兵器,用於騎兵的刺擊、切割。楇相比槊,除有槊的刺擊外,兼有打擊的破甲功能,是一件騎兵衝鋒時的厲害傢伙。

因為此兵器的獨特功效,在李克用的沙陀騎兵中,猛將常用,比如綽號「李橫衝」的李嗣源也用過。後世則不多見,只在《宋史》中記載有宋將王繼勳:「繼勳有武勇,在軍陣,常用鐵鞭、鐵槊、鐵楇,軍中目為「王三鐵」。

李存孝是一員虎將,衝鋒陷陣時,兩匹馬交替騎,揮舞鐵楇無人能擋,被時人認為可媲美三國時的猛將張遼甘寧。

2、沙陀猛士

李存孝,沙陀人,本姓安,名敬思,是被晉王李克用從俘虜中提拔出來。《新唐書》記載:「存孝,飛狐人。少於俘囚中得隸紀綱,給事帳中。」不過,在戲劇演義裡,李存孝的出身被演繹成一名孤兒,牧羊為生,因為徒手打死一隻老虎,被李克用看中收為義子。

沙陀族,是西突厥的一個分支,活躍於唐末五代時期,如今早已煙消雲散。五代十國裡的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都是沙陀人建立的王朝。

說起這支當年叱吒風雲的沙陀武裝集團,李克用不可不提。李克用是沙陀貴族之後,成年後作戰驍勇,他率領的沙陀騎兵皆黑衣黑甲, 被稱為「鴉兒軍」。李克用箭術如神,曾經和匈奴人比試,一箭射下雙鵰,「時時從其群豪射獵,或掛針於木,或立馬鞭,百步射之輒中,群豪皆服以為神。」他有一隻眼睛瞎了,又有個外號叫「獨眼龍」,威名蓋於代北。

當時,橫行一時的黃巢,被李克用的沙陀騎兵多次擊潰,到了後來,黃巢軍隊聽聞李克用兵到,立刻驚恐大呼「鴉兒軍來了!」破長安、逼死黃巢,都是李克用的沙陀騎兵所為,只不過,被後世小說家吹到他的乾兒子李存孝頭上。

五代時期軍中大將流行收義子,李克用就收了十二個義子,族籍有沙陀、回紇、吐谷渾、漢,加上親兒子李存勖,合稱十三太保。

3、武勇

晉王帳下猛將如雲,李存孝是其猛將中最出名的一員。

《舊五代史》稱:「(李存孝)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

說說李存孝出名的兩次戰鬥。

第一次,唐軍潞州節度使孫揆率一萬三千人,奔赴潞州準備討伐李克用。李存孝只帶了三百騎,埋伏在山谷,一個衝鋒截斷了唐軍,生擒了孫揆。

第二次,李存孝與後梁作戰,梁軍在軍柵裡嘲笑道:「太原已經被包圍了,你們沙陀人將沒有巢穴了,還不投降嗎?」李存孝率領五百名精騎兵,繞梁柵而呼道:「我們沙陀人之所以找巢穴,是要吃你們的肉,快命令你們中間肥胖的人出來一戰!」梁軍驍將鄧季筠不服氣,引軍出戰,被李存孝擊敗生擒,梁軍大敗。

從這兩件戰鬥來看,李存孝只是個幾百名騎兵的先鋒官而已,既不是統領大軍的方面大將,也沒什麼戰術謀略,只是一味的勇猛善戰。

4、叛逆

李存孝脾氣很大。

因為自恃武藝高功勞大,李存孝基本看不起同僚。特別在連續出擊,擊敗孫揆、葛從周收復戰略要地潞州後,李存孝自認為功勞第一,但李克用知道這個義子的能耐,封其他人為昭義留(潞州軍區司令)。

心胸狹隘的李存孝勃然大怒,氣的整整幾天沒吃飯。

李存孝依仗武勇,性格桀驁,軍中其他人都讓他三分,偏偏有一人不買帳: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一、排名第四的李存信。

李存信是回紇人,性格狡黠,精通四門夷語,知兵善戰,是李克用手下非常得力的大將。他對李存孝的跋扈很不服氣,兩人多次爭功,勢同水火。

公元892年正月,後趙的王鎔率兵十餘萬來進攻,李克用任命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協同李存孝一同攻打王鎔。不料李存孝、李存信二人互相忌恨,誰也不願出死力合作,所以兩支戰鬥力極強的王牌部隊,居然互相觀望都不肯上前。氣得李克用只有改派別的將領,才打贏了這一仗。但是李存信很有心計,他見到李克用後立刻告狀:「存孝有二心,之所以避而不擊,望風退卻,恐怕和敵人有私盟。」

李克用的性格向來暴躁,疑心病重,聞聽此事大為惱火,但還是半信半疑。

不料李存孝得知此事後,原本就為自己有功不賞而惱火,加上被誣陷後更加鬱鬱不平,起了反叛之心——但他實在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暗中聯結梁和趙,向名義上的正統朝廷唐廷上表章,將邢州、洺州、磁州三州歸順朝廷,並請求封給他為節度使,會同各道軍隊討伐李克用。被地方軍閥架空的唐昭宗見了表章大喜,果然頒發詔令任命李存孝為邢州、洺州、磁州節度使。

李克用大怒,一年後親率大軍出徵,出兵討伐李存孝。

昔日的義子,今天的敵人。

5、車裂

一開始,李存孝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他的盟友王鎔連吃幾個敗仗後,畏懼李克用軍威,私自遣使乞和,答應每年進攻錢糧,並出兵三萬助李克用共擊李存孝。這一下,李存孝成了孤軍,只得堅守在邢州城。

李存孝兵少將寡,一座小城被李克用大軍深溝高壘團團包圍,插翅難飛。此時此刻,李存孝再有衝鋒陷陣的天大本事,也難以施展。

時間久了,城中糧食吃盡,軍心渙散。李存孝無奈,只得登上城頭,對李克用謝罪哭訴道:「兒子承蒙晉王的深恩,位至將帥,如果不是別人讒言離間,怎麼會割捨父子的深恩,附仇讎之黨!兒子雖然做錯了事,但實在是李存信的誣陷,若能親自見晉王一面,死了也甘心。」

李克用心軟了,於是派遣劉太妃入城慰勞,劉太妃把鬥志全無的李存孝引到軍帳謁見。李存孝磕頭請罪道:「兒子立國很多功勞,沒什麼大過錯,但被人誣陷中傷,無路伸冤,這才迷昧至此!」李克用罵道:「你寫給王鎔的書信,把我說得罪惡萬端,難道也是存信指使的嗎!」命令將他捆綁在馬車後,回到太原後,在鬧市車裂處死。

車裂,是李克用軍中的酷刑,用五頭牛將活人活生生拉扯而死。對待叛逆行為,李克用向來是鐵石心腸。

民間傳說中,車裂當日,由於李存孝天生神力,五頭牛根本拉不動他,連續拉了十幾次都被李存孝拉了回來。後來,還是李存孝自己心灰意冷,對劊子手說:「要先挑斷我的手筋腳筋,打碎我的膝蓋肘骨,這樣我的四肢無法發力,五頭牛才能將我拉死。」劊子手如法炮製,才算活生生拉死了一代豪傑。

處死猛將李存孝,李克用也很痛惜,私下怪罪沒人給他說情(這也是李存孝情商低人緣差的問題),史載:「存孝死,武皇不視事旬日,私憾諸將久之。」

6、武夫

稍微冷靜的看待李存孝,就會知道此人僅是一介武夫,勇則勇,忠則不忠,智則不智,自古能力超群性格桀驁不馴的豪傑多沒有好下場,如李存孝這樣貴為親信王子、一方大將,卻朝三暮四身裂名敗。李存孝頭腦簡單,居功自傲,卻遠不能安邦定國,近不能保住自家性命,別說和楚霸王相比,比起五代名將王彥章,無論人品還是智勇,也差的很遠。

李存孝留給後世的只是一個揮舞鐵楇萬夫莫當的勇將背影,如同他的乾爹李克用、幹兄弟李存勖、李嗣源的這支能徵慣戰的沙陀鐵騎,攪亂了晚唐,攪亂了中原大地,卻最終落得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消逝在歷史煙雲之中。

毛澤東在晚年讀《五代史·莊宗記》時,對李克用和他一批義子的傳奇故事很感興趣,曾專門讓秘書田家英查詢一首詠史詩的作者。即用這首清朝詩人嚴遂成的《三垂岡》結束這篇短文: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聲明: 本文作者快哉風(王浩),文史作家,中日關係史專家。自媒體所有文章均為原創作品,歡迎閱讀,任何媒體不告而用、抄襲必究。聯繫QQ:491460053

相關焦點

  • 評書大力第一將:三龍二虎九牛之力,相當於八個李元霸四百個項羽
    是李元霸嗎?不是,李元霸是外聲在外,論力氣他可算不上第一位。評書大力第一將,可匹敵兩個薛仁貴,八個李元霸,四百個項羽!誰呀?《曹家將》裡的曹克讓!評書中說人力氣大,一般用龍、象、虎、牛、馬來形容,在所有袍帶書中,力氣大到夠級別的屈指幾位,其中包括薛仁貴、薛葵、李元霸、李存孝、羅士信、呂布、項羽等。這些人在評書中都有多大力氣呢?
  • 古人罵人總是「匹夫,老匹夫」的,「匹夫」是啥意思?
    古人所說的「匹夫」,有三個含義。最早,「匹夫」與「匹婦」相對,指「一對夫婦」中的男人。逐漸,「匹夫」用來指非貴族,就是「平民」、「庶人」,有「微賤」之意。再後來,「匹夫」用來罵人,意為「獨夫」,表示輕蔑。「匹夫」這個稱謂何時有的呢?
  • 西楚霸王項羽真的是有勇無謀嗎,該如何評價他這個人?
    提到西楚霸王項羽這個人,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有勇無謀,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其實歷史上的項羽並非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否則也不會更沒有能力推翻秦朝的統治。很多人只看到他跟劉邦打仗的時候,依靠匹夫之勇將劉邦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卻沒逃過韓信的用兵之道,最後在四面楚歌之下,落得倉皇逃竄的下場。
  • 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
    小說《隋唐演義》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經典,裡面的人物故事,還有對打情節更是扣人心弦,尤其是排名的隋唐好漢,第一當屬李元霸。在小說中可以說是沒有敵手,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那麼李元霸手中的大錘,放到現在到底有多少斤呢?和你想的不一樣!
  • 中國古代的4大力王,力能扛鼎的項羽卻不是第一
    眾所周知,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天生神力」的典範,不過,項羽在古代四大力王中並不是排名第一,力氣最大的那員猛將,即使是項羽也自嘆不如。 接下來介紹的,便是西楚霸王項羽。
  • 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
    歷史上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李元霸的原型是李玄霸。很多人聽說過李元霸,但是聽說過李玄霸的卻很少。主要是因為古典小說《說唐全傳》與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傳》等文學作品的演繹。
  • 威震隋唐的李元霸,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不可能拿的動
    前言:大家比較熟悉的《隋唐演義傳》中的李元霸這個人物,實際上在歷史中是沒有的,而他的原型是李玄霸,文學作品之中的杜撰成分還是比較大的,在小說之中,李元霸是毫無對手,他手中的大錘也有800斤重,他也是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將反賊從185萬殺到只剩下65萬的戰神。
  • 李元霸排名第一,為何會害怕排名第7的羅成?真相讓人忍俊不禁
    李元霸排名第一,為何會害怕排名第7的羅成?真相讓人忍俊不禁隋唐十八條好漢名頭世人皆知,雖然都是天下聞名的好漢,但這些好漢的等級差異極大,就算宇文成都排名第二,面對第一好漢李元霸都是蚍蜉撼大樹!李元霸在演義中簡直就是人形高達,四平山一戰砸死諸侯聯軍120萬萬,用時僅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然而就是這樣的BUG級人物也有讓對手,排名第7的羅成卻幾乎成了李元霸的剋星!
  • 五大名馬:赤兔只能排第三,僅李元霸能駕馭第一,世間僅有一匹
    項羽 烏騅馬烏騅馬據傳此馬乃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騎,經常騎著它直入萬軍之中取敵首級,如入無人之境。烏騅馬通體烏黑髮亮,就像美女的秀髮一般,渾身散發著綢緞般的光滑透亮,全身無雜毛,宛如一顆黑寶石。和他主人一樣屬於馬中翹楚,隨著垓下之圍被司馬遷載入《史記》而一炮走紅,列入名馬之席。
  • 歷史「猛人」的神話:曾國藩是巨蟒所變?
    來源:生物谷 2006-09-24 01:12 魯迅先生對歷史上有權勢的名人,有一種特殊的稱謂,據說是跟廣東人學來的,名之為「猛人」。但凡一個人成了猛人,就難免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總斷不了有某種不尋常的傳說故事相伴,傳著傳著,神話就出來了。 關於曾國藩,有這樣一個傳說。
  • 歷史上的千古冤案,項羽火燒阿房宮,其實壓根就不存在
    《阿房宮賦》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函谷關被佔領之後,楚國士兵放了一把大火,直接燒掉了這個"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這大火差不多是燃了整整三個月,最後將阿房宮燒成了一堆灰燼。因為一直有這樣的說法,加上以前學過的課文,所以我們對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件事情是耳熟能詳的,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歷史故事,在真實的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 《說唐全傳》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的有多少斤?
    褚人獲的《隋唐演義》中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而單老的評書《隋唐演義》中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也沒有八百斤。李元霸的雙錘八百斤出自古白話小說《說唐全傳》,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管所有隋唐類文學作品都叫《隋唐演義》。
  • 單槍匹馬衝一百八十五萬大軍 腳踏「萬裡雲」的李元霸 可謂神人
    書中有雲李元霸"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且擅長使用一對重達八百斤的鐵錘,這種在中世紀時代專用於破甲的武器,在李元霸的手中宛如拿著小孩玩耍的撥浪鼓一般自如,由此可見其實力之高強。當是時,李元霸要同大隋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進行武力比拼,其實說是比武就具體項目而言不如稱其為舉重更加合適。在晉陽金殿之上,只見李元霸一手一個轉瞬之間,就將單體三千多斤的金獅子舉了起來並且走到了宮殿之中還走了十來圈,當隋煬帝與群臣看過之後便驚呼曰"當真天神也"。
  • 《匹夫》公映引稱讚 被評「那麼狠 那麼野」
    而《匹夫》首映幾小時後便大獲各方好評,搜狐副總裁劉春觀影后在微博贊道:「為了那麼帥那麼野的土匪黃曉明,為了那麼瘋那麼野的二姐張歆藝,為了那麼好那麼野的二掌柜張譯,為了那麼壞那麼野的偵緝隊長高群書,我怎能不交口那麼狠那麼野的電影《匹夫》呢?」——劉春的到位點評也道出了《匹夫》被稱讚的幾個亮點。
  • 據說李元霸是大鵬鳥轉世,為何他怕打雷?最後真相很殘酷
    歷史上就沒有李元霸這個人,他是《說唐》和《隋唐演義》中虛構的人物,歷史上對應的這個人是李淵的第三子李玄霸,李世民的弟弟。不過歷史上的李玄霸沒有書中李元霸這麼牛叉,李玄霸在十幾歲就得病死了。既然說李元霸,那麼咱就扒一扒他的歷史吧。李元霸是《隋唐演義》書中第一條好漢,據說他「面黃如病夫」,從外表看瘦骨嶙峋,不是一個英雄人物美好形象。
  • 垓下之戰,韓信和項羽其實打了個平分秋色,二人軍事水平未見高低
    他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降維打擊項羽,勝之不武;你要說項羽更勇猛吧?全軍覆沒不說,自己也抹脖子自盡了,你要這麼誇他,他自己都臉紅。 那麼仔細地看看兩人在大戰中表現,是否看出二人孰優孰劣呢? 垓下之戰是在什麼形勢下展開的呢?此前,項羽二十萬主力大軍被韓信在濰水滅掉了。劉邦聯絡諸侯,完成了對項羽的戰略合圍。
  • 李元霸半日殺敵120萬,他的800斤重錘,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
    引言人的一生只是一剎那。所以我們要珍惜它,在世上一天就要過好一天,切莫虛度了年華。我們今天文章要講到的主角李元霸,正是《隋唐演義》中的人物,聽到李元霸這個名字,相信不少人對他都非常熟悉,他是隋唐演義中無可爭議的第一猛將,是金翅大鵬雕轉世。李元霸雖然身材瘦小,猶如一個重病多年的藥罐子,雙臂之內卻蘊藏著四象不過之力,揮舞著重量高達800斤的雙錘作為武器。
  • 李元霸手中鐵球到底有多重?威力竟然堪比金箍棒
    原創文章,《我要見溼座》授權發布,請勿轉載~看過影視作品的朋友們對這個人應該很熟悉了,他是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但歷史上其實並沒有這個人,唯一能搭上邊兒的是李淵的小兒子李玄霸,不過他因為身體不好,16歲的時候就夭折了,所以這個叫李元霸的人完全是作者腦洞出來的人物。
  • 王者榮耀:無腦莽夫鏡?不好意思,選鏡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就目前來看,知寒認為這個大招實在是太強力了!配合被動,本體+鏡像在這個區域裡幾乎可以做到「無CD」。這樣看來,鏡的可玩性還是非常高的,12技能雖然比較平庸,但是大招賦予了鏡無限的可能性。當然,大家也不要太過於開心。就在今天,因為鏡太過於強勢,策劃大大對鏡進行了削弱,具體請大家看圖。雖然策劃大大削弱了鏡,但在濤濤看來,鏡這個英雄仍然很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