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人關注!美國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 專家警告至少保持90米距離

2020-11-30 前瞻網

14萬人關注!美國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 專家警告至少保持90米距離

 Emma Chou • 2020-07-07 09:57:09 來源:前瞻網 E1488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美國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近日,一隻名叫布魯諾的黑熊週遊美國尋找真愛,出人意料地成為了社交媒體明星。

據報導,布魯諾今年6月開始了它的夏季求愛之旅,從那以後,他走過了400多英裡(約650公裡)的伊利諾斯州、愛荷華州和密蘇裡州,人們認為它是在尋找伴侶。

6月19日,布魯諾的粉絲們在Facebook上創建了一個名為「保護布魯諾的安全」的小組,現在已經有超過14萬名成員關注它的旅行。

布魯諾最近一次被發現是在周日早上,在密蘇裡州的聖查爾斯縣。上周,布魯諾從伊利諾州南部穿過密西西比河。

在上個月的父親節周末,超過300人聚集在伊利諾斯州亨德森縣觀看、跟蹤、甚至騷擾這隻熊,這引起了野生動物官員的擔憂。

伊利諾州保護警察局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說,對這隻熊施加的壓力越大,我們看到不利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如既往,我們希望確保人和動物的安全。如果我們繼續看到像上周末這樣的情況,保護警察將會開罰單並進行逮捕,以確保公眾和熊的安全。」

據伊利諾斯州自然資源部表示,該部門一直在與當地有關部門合作,幫助布魯諾在繁忙的道路上過馬路,避免將自己或司機置於危險之中。

印度國家野生動物研究所的野生生物學家Stefanie Fitzsimons說,布魯諾很可能是為了尋找配偶而開始了這段旅程,他敦促任何看到它的人保持至少100碼(91.44米)的距離。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美國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 超14萬人時刻關注
    【美國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7月5日,據美媒報導,一頭孤身旅行的黑熊走紅網絡,動物保護局稱它可能在找尋伴侶。這頭黑熊自6月起開啟了它的「尋愛之旅」,一個多月以來它已穿越數州,徒步超650公裡。黑熊的行蹤引發多方關注,各部門聯合協助它安全穿行。
  • 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十幾萬網友為它保駕護航
    7月6日,據媒體報導,近日美國一頭孤身旅行的黑熊走紅網絡,動物專家稱它可能是在找尋伴侶。報導稱,這頭黑熊自6月起一個多月以來已穿越數州,徒步超650公裡。野生動植物學家稱黑熊此次跨州之旅是為了求偶,建議公眾發現它後至少保持90米距離。
  • 「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爆紅,復旦專家:它可能只是愛冒險
    近幾天,一頭名叫布魯諾的美國黑熊在中文網際網路上火了起來。自6月起,布魯諾開啟長途旅行,一個多月來它已穿越威斯康辛、伊利諾伊、愛荷華、密蘇裡等數州,徒步超400英裡(約合650公裡)。線上,布魯諾的行蹤引發數十萬網友「圍觀」;線下,各部門聯合協助它安全旅行。
  • 美國黑熊為脫單徒步650公裡 網友熱議:脫單真是太難了!
    7月6日,據新聞媒體,前不久美國一頭黑熊爆紅網際網路,動物權威專家稱它將會是在尋找愛人。報導稱,這頭黑熊自6月起一個多月至今已穿越數州,步行超650公裡。動研究者稱黑熊本次跨州之行是以便求愛,提議群眾發覺它後最少維持90米間距。
  • 孤獨尋愛 步行400英裡 十萬美國人保駕護航
    【美國新聞速遞】龐可陽 洛杉磯報導 「布魯諾,我們為你加油!」,新冠疫情下,一隻徒步「尋找愛情」的黑熊近來成為網紅,超過14萬人每天更新關注,記錄它的旅行情況。
  • 英國疫情現黑色周一,專家真急了:保持3米距離!首相發出警告
    英國疫情現黑色周一,專家真急了:保持3米距離!首相發出警告近來,英國正在持續經歷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糕的時刻。
  • 保持守恆的社交圈,是我的脫單秘籍!
    因此,社交圈的開源是認識新朋友,保持社交圈守恆,增加脫單機率的不二法門。註冊陌聲的104天,清風認識了相隔0.4公裡的椰子,在經歷了一周的線上聊天后,兩人墜入愛河,第一次線下見面就牽手成功。這段「網戀」經歷,對於兩人來說都是滿滿驚喜。清風是個金融從業者,時間觀念強,向來對投入產出比很看重。
  • 四川10位村民在公路上邂逅成年黑熊, 最近時距離僅6米
    幾分鐘後,黑熊離開公路,往一旁的山坡上爬去,準備繼續向山頂進發。黑熊離開公路,往山坡爬去。  華西都市報 圖目擊者:10位村民都看到了此次發現黑熊的位置在雞冠山琉璃村,距離雞冠山森林公園還有20多公裡的距離。除了馬文元,正準備下山辦事的琉璃村村支書王世全也和黑熊來了個「近距離接觸」。
  • 科學家警告:美國東海平面加速上升,2200年全球海平面或上升10米
    科學家對美國緬因州至阿拉斯加沿岸的32個監測站近51年水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海平面上升速度遠超歷年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科學家警告稱,這對紐約、休斯頓等低海拔城市來說意味著災難的降臨……VIMS 2019年報告單顯示,在美國東、西海岸的32個監測站中有27個海平面上升,其中25個站點的水位上升速度高於2018年。
  • 秦嶺黑熊跌進廢棄水泥深坑中 工作人員徒步一個多小時來救援
    因事發地不通車,陝西省珍稀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徒步一個多小時,才到達黑熊被困的深坑邊。現場觀察後動物專家認為,失足跌落深坑的黑熊是一隻亞成體,它不停地掙扎,把自己弄成了一隻「泥熊」。事不宜遲,中心工作人員用吹管對黑熊進行麻醉,隨後救助人員順梯子下到坑底,眾人合力將已昏迷的黑熊抬上地面。
  • 1米、2米,還是6米?專家:防新冠安全距離無固定標準
    據法新社巴黎8月28日報導,1米、2米,還是6米?研究人員近日在一項研究中警告說,談到保持多遠的社交距離才能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沒有任何經驗法則可供參考。報導援引瓊斯的話說:「我們提出的分級建議能夠更好地反映最終決定風險有多高的多重因素,而不是簡單地保持一個固定的物理距離。」在全球範圍內,人類與新冠病毒共存已經變成一個現實。報導稱,從疫情暴發的最早期開始,專家就對什麼才算「安全的」社交距離進行了激烈辯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你和他人之間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許多國家的衛生部門也發布了類似指南。
  • 俄羅斯美女激情挑戰30公裡徒步 2018舟山國際徒步大會盛況空前
    參與人群情緒高昂,從10公裡的體驗組到20公裡的進階組,以及30公裡的專業組全程都是一路高歌、激情澎湃;從12歲的孩子到65歲的老人,都樂在其中。 來自俄羅斯、美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美女徒步愛好者 淹沒在大部隊中的瑪麗娜一家正興高採烈地徒步著此次大會盛況空前,吸引了包括美國
  • 萬人徒步穿越丹霞山 感受沿途生態美景
    關注新華網>   簡介:日前,由廣東省體育局指導,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三屆「農行杯」穿越丹霞山50公裡徒步賽在閱丹公路鳴笛開賽,吸引了15000多名選手參賽。  11月28日,第十三屆「農行杯」穿越丹霞山50公裡徒步賽在閱丹公路舉行
  • 徒步行走1光年的距離,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完?
    舉個例子來說,可能現在我們有飛機,有高鐵,數百公裡的距離幾個小時就到了,可是在古代,卻至少需要半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們徒步行走1光年的距離,大約需要多久的時間呢?光年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我們說一顆星球距離地球多少光年,使用的單位是「光年」,簡單來說,就是以光速行走1年的距離。
  • 繼百合網、一號媒婆,慕巖再次創辦「脫單大學」,幫人脫單又有什麼...
    目前項目的1.0階段,已上線100節名師課程,每個模塊10-20節課,課程為錄播課程,後期也將上線周更的直播課程,該課程正在籌備當中。在導師安排和課程設置上,脫單大學邀請了內地多位知名的情感專家、婚戀規劃師、心理學家等專家授課,組成絕無僅有的「王牌陣容」,共同打造正向的價值觀課程。
  • 九龍山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黑熊蹤跡:至少2隻,吃野生蜂蜜
    謎底剛剛被揭開,是熊,黑熊!昨天(10月31日),遂昌縣人民政府對外發布消息:在縣西南部的浙江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監測發現了黑熊的蹤跡。這是繼2011年開化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7年開化縣南華山紅外相機監測到黑熊後,浙江省第三次拍到熊。根據監測照片和視頻可以判斷,至少有2隻黑熊個體。專家稱,這在浙江乃至華東地區都極為罕見。
  • 原始森林遇黑熊,然而……
    原標題:原始森林遇黑熊,然而……近日,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立新邊境派出所接到一名轄區工地施工人員求助電話:聲稱自己前往施工場地途中在原始森林裡迷失方向,已徒步行走近10個小時且沒有進食,體力嚴重透支,希望派出所民警前往救助。圖為救援人員正在搜尋被困人員。
  • ...敦促人們放棄大型家庭聚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② 拜登在...
    美國人無視疫情和政治領袖的請求,為感恩節家庭聚會冒險出行;① 儘管美國新增新冠病例不斷激增,但美國人仍沒有理會州和地方官員讓他們在感恩節假期待在家裡的請求,引發衛生官員發出新的警告;目前距離疫苗推出還有幾周時間。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呼籲民眾注意安全,敦促人們放棄大型家庭聚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最新研究,美國至少已有4700萬人已感染新冠,但距群體免疫仍很遠
    最新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到2020年11月15日,就已經大約有4700萬美國人,約佔美國全部人口的14.5%,已經感染了新冠狀病毒。2020年11月15,美國官方發布的記錄到的感染人數為10846373,不到1100萬。
  • 日本專家發出嚴厲警告:警惕超級地震來襲,或造成至少47萬人死亡
    高橋學表示,這兩種地震對整個日本造成的打擊將會是致命性的,一旦發生,至少會造成47萬人死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未散,這時再傳來超級地震的壞消息,對日本來說真是雪上加霜。多地地震日本「Smart FLASH」網站報導稱,日本茨城縣南部地區曾在4月26日發生了震度為4級的地震,千葉縣西部地區在5月6日同樣發生了震度4級地震。在此期間,日本岐阜縣飛彈地區也發生了震度在2到4級的群發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