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2米,還是6米?專家:防新冠安全距離無固定標準

2020-09-04 參考消息

據法新社巴黎8月28日報導,1米、2米,還是6米?研究人員近日在一項研究中警告說,談到保持多遠的社交距離才能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沒有任何經驗法則可供參考。

是室內還是室外;空氣流動的速度和模式如何;是小聲說話、大喊大叫還是打噴嚏;是開空調還是開窗戶;暴露的時間有多長;你有沒有戴口罩——這些因素都將決定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倫敦聖託馬斯醫院的研究人員尼古拉斯·瓊斯說:「嚴格保持安全距離是一種過於簡單化的做法,基於過時的科學和以往對付病毒的經驗。」

報導援引瓊斯的話說:「我們提出的分級建議能夠更好地反映最終決定風險有多高的多重因素,而不是簡單地保持一個固定的物理距離。」

在全球範圍內,人類與新冠病毒共存已經變成一個現實。

報導稱,從疫情暴發的最早期開始,專家就對什麼才算「安全的」社交距離進行了激烈辯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你和他人之間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許多國家的衛生部門也發布了類似指南。

但最近幾個月進行的試驗表明,至少在某些情況下,這個距離可能還是太近,無法讓人感到安心。

報導稱,瓊斯及其同事在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上指出:「在最近的系統性回顧中,每10項研究中就有8項顯示,對直徑高達60微米的顆粒來說,呼吸道飛沫可水平投射到兩米開外。」

在一項研究中,含有活性病毒的飛沫在距離源頭6米外的地方被探測到。打噴嚏、咳嗽或大聲歌唱都可能造成這樣的情況。

報導稱,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下面的案例:美國的一個合唱班進行練習期間,一名攜帶新冠病毒的演唱者感染了另外32名演唱者,儘管他們保持著身體距離。其他20個類似的案例也能用這些發現來解釋。

體育俱樂部、拳擊或武術健身房、教堂、呼叫中心都是人們大聲唱歌、喘息或說話的地方。

有趣的是,商業航班上很少發生「超級傳播者」事件,可能是因為人們不怎麼說話,而且他們更有可能戴著口罩。

病毒在室內環境下傳播的距離也取決於是開著窗讓房間保持通風,還是開著空調進行空氣循環。

居住密度也是一個關鍵。

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瓊斯和他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圖表來衡量不同情況下的風險。

例如,假如你在通風良好、人員稀少的辦公室裡安安靜靜地說話,同時還戴著口罩,那樣的話風險極低。

報導認為,同樣的情況下,如果不戴口罩或者辦公室裡比較擁擠,相對風險會更高,但仍處於中等級別。

研究發現,在通風較差、無人戴口罩的房間裡大喊大叫或唱歌將導致高風險。

法國自6月2日起進入疫情解封第二階段,全國餐館、咖啡館、酒吧等恢復營業。圖為人們在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遊覽。(歐新社)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2米不夠?新研究否定「6英尺」社交距離:新冠病毒很容易傳播到5米外
    新研究否定「6英尺」社交距離:新冠病毒很容易傳播到5米外  黃琨 • 2020-05-20 18:40:36 來源:前瞻網 E3279G0
  • 從2米到1米的距離有多遠?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英國4月份的GDP月度降幅是2008年至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的三倍——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從2008年2月的峰值到2009年3月的最低點,英國GDP13個月內的收縮幅度也只有6.9%。
  • 新冠傳播能力被嚴重低估:安全距離不是6英尺而是8米!
    美國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染威力被嚴重低估了危險不只是6英尺是26英尺(8米)美國目前的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 規定人們公共場合下要保持6英尺(及1.8米)的距離。Lydia Bourouiba稱:「目前規定的3到6英尺的社交距離根本難以行成與新冠病毒間的保護牆!以下這個圖片是從研究報告發布的一個視頻中截取的。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拍攝了噴出的液滴的走向,看不見的液滴霧氣可以流動26英尺開外。
  • 新冠"新警報": 傳播距離4米!不戴口罩保持距離根本沒用
    根據一份近日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更遠。因此,在沒有佩戴口罩進行防護的情況下,即便保持所謂的社交距離也是徒勞無功的。義大利今日網消息,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因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夾帶著新冠病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停留更久。
  • 科學家:新冠病毒可輕易在空氣中傳播,2米不是安全距離!
    新冠肺炎病毒發現已經四個月了,人們對它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防範也越來越嚴格,越有效。病毒早就防到了你們這一招,你在鍛鍊的時候,感染病毒的風險其實要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目前普遍的看法認為,人與人之間只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比如兩米以上,就可以有效避免受到感染。
  • 4米2能幹翻6米8,讓9米6無路可走!
    4米2能幹翻6米8,讓9米6無路可走!專家建議:將輕卡總重調至7.5噸 ,放寬進城,按照一類貨車(藍牌貨車)高速收費!
  • 韓國研究發現新冠感染極端案例:空調房內隔了6米 待了5分鐘被傳染
    6米以上的距離也會被傳染,哪怕在裡面只待了五分鐘。感染的原因被認為是跟空調有關,空調的風將帶有新冠病毒的飛沫四處傳播。所以有意見認為,在空調房內僅僅保持2米的社交距離恐怕不足以預防新冠病毒傳染的發生。患者神秘中招,卻找不到感染源據報導,韓國全北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教授李俊賢(音)率領的研究小組12月1日通報了這起最新的研究結果。
  • 韓國研究發現新冠感染極端案例:空調房內隔了6米,待了5分鐘被傳染
    而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研究人員日前通報了一起新冠病毒感染的極端案例——在空調房內保持6米以上的距離也會被傳染,哪怕在裡面只待了五分鐘。感染的原因被認為是跟空調有關,空調的風將帶有新冠病毒的飛沫四處傳播。
  • 1.2米1.5米1.8米床單尺寸是多少
    1.2米1.5米1.8米床單尺寸是多少 2019-04-03 15:08: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1.2米1.5米1.8米床單尺寸是多少?
  • 社交安全距離是2米,走路跑步騎車要隔多遠?運動安全距離是多少
    最近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國外疫情依然嚴重,所以目前還不是放鬆的時刻。不過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居家防疫後,在目前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選擇外出活動,雖然大多數人還是戴口罩,不過也有少數人已經開始摘了口罩活動了,尤其是喜歡運動鍛鍊的人。
  • 一名高中生離奇確診,調查結果公布:6米距離5分鐘感染病毒
    因為當地一家餐廳有食客被外地遊客傳染了新冠病毒。其中一位高中生,在距離20英尺(約6米)遠的地方暴露五分鐘後被感染。,在氣流檢測結果的幫助下,得出了一個震驚全市的結論:人們普遍接受的六英尺社會距離標準可能不足以確保人們的安全。
  • 農村張大爺路過高壓電塔,心生恐懼,專家:10米以外,屬安全距離
    科技在進步,國家在發展,新的電網改造政策春風吹來,讓傳統的架線方式得以升級,原來的供電線路裸露在外,一經風吹雨淋很容易發生老化,尤其在夏秋多雨季節很容易跳閘斷電的現象不再輕易出現,通過新電網改造建設高壓塔成功實現了電流長線輸送讓身處農村的很多地方都能通電照明,這大大便利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 英國疫情現黑色周一,專家真急了:保持3米距離!首相發出警告
    英國疫情現黑色周一,專家真急了:保持3米距離!首相發出警告近來,英國正在持續經歷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糕的時刻。
  • 研究發現飛沫最遠可傳6米,是美疾控推薦社交距離的3倍多
    新冠病毒的載體可以傳播多遠?有多少飛沫會變成氣溶膠顆粒?在新冠預防措施方面,這些問題的答案將為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提供急需的指引。為此,有研究團隊專門研究了環境的溫度、溼度及空氣流通速度,會對飛沫傳播產生怎樣的影響。9月10日,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期刊《Nano Letter》刊登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在溼冷條件下,飛沫最遠可傳播6米。
  • 江蘇15米手動布料機批發安全技術措施
    軸套傳動方式為頂絲傳動,固定環用6個螺釘和軸套螺紋孔徑向相連固定,用6個頂絲固定在軸表面上。泵送物料的溫度和壓力也是考慮的因素。地泵指的是拖泵、車載泵這兩種,它沒有臂架施工時提前鋪設輸送泵管。所以採購泵管之前要知道自己採購的哪個材質的。齒輪油泵結構合理,性能優良,使用可靠。解決辦法更換水泥品種或批。
  • 德國超級傳播者可傳染8米之外的人,官員警告第二波新冠疫情已至
    「新冠病毒可傳播到8米之外!」德國電視一臺26日報導,德國最大肉聯廠通內斯集團6月暴發聚集性疫情後,至今已有超過2100人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這位「超級傳播者」甚至能將病毒傳染給距其8米之外的人。當時在牛肉切割部早班有147位同事與他一起工作,這些人在幾天內全部被感染。他們都在32米長、8.5米寬的大廳中的固定位置工作。研究認為,工廠的工作條件對大規模傳播起著關鍵作用,空調循環系統是擴散病毒的主要原因。空調系統將冷空氣吹入大廳,再通過風扇進行分配,空調還有效地讓生產車間的空氣不斷循環。
  • 9份新米樣品3份檢出石蠟 專家建議買米最好選真空包裝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吳潔)  「這些都是今年的東北新米,蒸飯熬粥都很香。」小販熱情地介紹。又到了新米上市的時節,但市場上出售的「新米」都是真正今年種植生產的新米呢,還是網傳的陳米拋光的新米呢?
  • 9米6冷藏車廠家直銷,9.6米冷藏車綠通標準
    9米6冷藏車跑運輸綠通標準是根據交通部下發的一個文件【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只有在目錄裡邊的產品,我們在經過收費站時,才能減免過路費。對綠通車輛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車輛和貨物總重還有車輛的外形尺寸均不能超過國家規定的最大限值。
  • 石蠟整容陳米變「新米」 ,快來看專家怎麼說
    又到了新米上市的時節,但市場上出售的「新米」都是真正今年種植生產的新米嗎?還是網傳的陳米拋光的呢? 對此,記者在小攤上購買了7份東北「新米」,連同檢測人員自家食用的兩份「新米」,一起進行了專業檢測。 一位在農貿市場看米的大媽告訴記者,「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家裡都會買新米吃。
  • 位於山東境內的靜山,為何高度只有0.6米?
    靜山東西長1.2米、南北最寬0.7米左右,最高處距離周圍土地才0.6米,呈現北高南低的狀態。從近處看,這座山更像是一顆石頭而已,由於長期沒有見到這座山有絲毫的增長,所以被冠以「靜山」之名。如果嚴格按照現行對於山體的判斷標準,那麼靜山的地位肯定會受到質疑,因為在地理學上,對於山體來說主要依靠高度來進行判定,高度大於1000米的稱之為高山,高度介於350米至1000米之間的稱之為中山,而高度介於150米至350米之間的稱之為低山。那麼,高度低於150米的地貌,一般情況下不被冠以「山」的名號,而稱之為丘陵或者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