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究發現新冠感染極端案例:空調房內隔了6米 待了5分鐘被傳染

2020-12-06 紅星新聞網

韓國研究發現新冠感染極端案例:空調房內隔了6米 待了5分鐘被傳染

成都商報 2020-12-04 08:02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研究人員日前通報了一起新冠病毒感染的極端案例——在空調房內保持6米以上的距離也會被傳染,哪怕在裡面只待了五分鐘。感染的原因被認為是跟空調有關,空調的風將帶有新冠病毒的飛沫四處傳播。

所以有意見認為,在空調房內僅僅保持2米的社交距離恐怕不足以預防新冠病毒傳染的發生。

患者神秘中招,卻找不到感染源

據報導,韓國全北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教授李俊賢(音)率領的研究小組12月1日通報了這起最新的研究結果。

據了解,全州市市民A某在今年6月16日開始出現新冠肺炎早期症狀,17日在醫療機構被確診感染。李俊賢教授的研究小組考慮到病毒潛伏期的因素,推斷A某感染時間應該是在6月2日至15日之間,然後調查其行動路線。

經調查發現,跟A某行動路線存在交叉的是患者B某。B某來自韓國大田市,他和A某在全州一家餐飲店有交集,但雙方在一起的時間僅僅只有大約5分鐘,相隔距離大約有6.5米,其間不存在直接或間接性接觸。

李俊賢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B到餐飲店的時候,A已經用餐完畢。店員沒有去過A的餐桌,A也沒有觸碰過門把手和椅子的扶手,甚至都沒有去過廁所。他跟B沒有發生過接觸。」

專家:空調房內2米社交距離或不安全

研究小組把研究對象鎖定在了空氣流動上。當時這家餐飲店除了門以外,沒有窗戶和換氣系統,天花板上只有2臺空調在運轉。經過測定,A某和B某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為1米/秒。

李俊賢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沒有風的時候,飛沫只能落到1-2米之內的範圍。但如果有風的話,飛沫就會飄很遠。電風扇的風能夠在1秒鐘內把飛沫吹到5米遠的地方去。除了A某之外,當時同在這家餐飲店的C某也被B某傳染。C某與B某之間相隔4.8米的距離,他在裡面大約待了二十分鐘,然後就被傳染了。」

另外,李俊賢教授還表示:「當時A某、C某跟B某處於相向而坐的狀態,那些背向B某的顧客就全部沒有被傳染。在有空調的室內,保持2米的社交距離或並不安全。」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羅天

原標題:韓國研究發現新冠感染極端案例:空調房內隔了6米 待了5分鐘被傳染

編輯:張爍責任編輯:馬蘭

相關焦點

  • 韓國研究發現新冠感染極端案例:空調房內隔了6米,待了5分鐘被傳染
    韓國衛生當局當時推測,該咖啡店天花板上安裝的空調可能是導致病毒擴散的主要原因。而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研究人員日前通報了一起新冠病毒感染的極端案例——在空調房內保持6米以上的距離也會被傳染,哪怕在裡面只待了五分鐘。
  • 一名高中生離奇確診,調查結果公布:6米距離5分鐘感染病毒
    韓國全州市在連續2個月未出現新增病例後,一位高中生的意外確診轟動全城,感染途徑十分離奇,誰都不曾想到。洛杉磯時報12月9日發布的一篇名為《5分鐘後在20英尺外被感染:韓國研究表明冠狀病毒在室內傳播》的文章中說道,韓國的一位李博士近幾個月在外就餐都會帶一個小型風速計檢查氣流。6月份時發生一件事讓他的這個防疫措施派上了用場。
  • 研究揭示韓國一家餐廳內空調氣流遠距離傳播COVID-19的證據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證明,即使兩個人遵循目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制定的社交距離準則,空氣傳播的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在兩個人之間傳播。這項特殊的研究來自韓國,強調了一個案例,其中一名青少年在與一名COVID-19患者在同一家餐廳中只呆了五分鐘就被感染了。
  • 德國超級傳播者可傳染8米之外的人,官員警告第二波新冠疫情已至
    「新冠病毒可傳播到8米之外!」德國電視一臺26日報導,德國最大肉聯廠通內斯集團6月暴發聚集性疫情後,至今已有超過2100人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但調查中發現,「B2」所帶病毒在傳播中出現突變,因此確定「B1」員工是「超級傳播者」。今年5月,在牛肉切割部工作的「B1」將病毒傳染給周圍同事。這位「超級傳播者」甚至能將病毒傳染給距其8米之外的人。當時在牛肉切割部早班有147位同事與他一起工作,這些人在幾天內全部被感染。他們都在32米長、8.5米寬的大廳中的固定位置工作。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這麼...
    復陽問題成為新冠病毒又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底為什麼會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二次感染?新冠患者會終身帶毒嗎?會傳染嗎?中國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01 康復患者為何復陽?這項研究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教授卞修武牽頭開展,主要基於一名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的78歲女性的屍體解剖檢查。對於這名三次核酸檢測陰性的患者,研究人員進行死後病理學研究後發現,患者肺部深處的組織樣本中存在完整的新冠病毒。
  • 新冠復陽原因找到了?終身帶毒還是二次感染?會傳染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早在3月就有媒體報導稱,武漢醫生發現,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約有3-10%在出院後會被再次檢測出陽性。武漢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表示,在一個小規模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147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有5位(略高於3%)在康復後核酸檢測再次呈陽。這些人都沒有任何症狀,其家人和親屬朋友也都沒有被感染。
  • 【恐怖】49人坐飛機13人確診,再瘋狂傳染46人!超級感染事件震驚世界
    ,13人在旅程中感染新冠,又在下飛機後傳染給另外46人,造成全國性的超級感染事件! 美國研究指出,在飛機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相當低」,即使滿員的情況下,全部乘客都戴著口罩,周圍的呼吸區內,平均也只有0.003%的空氣顆粒具有傳染性。
  • 坐飛機回國28歲女子只做了這件事就感染了新冠
    近日,隸屬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新興傳染病》期刊最新披露一個令人擔憂的案例。今年3月疫情在全球大爆發之初,一名身在義大利的28歲女子乘坐撤退飛機從米蘭飛回韓國。她在第三周出現了感染症狀,經檢測,確診新冠病毒陽性,感染途徑很可能是飛機洗手間。
  • 富豪夫婦染新冠 從加拿大回香港 坐商務艙傳染空姐空少
    被別人傳染,或是傳染別人,都可能發生在一瞬間。近日,美國疾控中心(CDC)發布一份乘機感染風險報告,報告中披露了一對感染新冠的富豪夫婦,從加拿大經美國返回香港,在商務艙感染兩名空乘人員的情況。CDC稱,按照14天的潛伏期推算,這兩人在到訪多倫多、紐約、波士頓時,均處於感染新冠的潛伏期內。
  • 豬也會感染新冠病毒!美最新研究:還會傳染給人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14日發布最新研究結果,研究團隊發現,1種稱為豬急性腹瀉症候群冠狀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又稱Sads-CoV)的新冠病毒,不僅會導致小豬死亡,也具有跨物種傳染人類的潛力
  • 感染新冠痊癒後可能會脫髮
    >佩戴口罩乘坐客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之後世界衛生組織提醒乘飛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雖然非常低,但並非不可能網絡配圖據路透社10月22日報導,世衛組織發表聲明稱,乘飛機時發生的新冠病毒傳染「是可能的,但風險似乎非常低」。
  • 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機率由接觸方式決定
    研究發現新冠肺炎 感染機率由接觸方式決定醫療界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與新冠肺炎病例的接觸方式決定了被感染的可能性。頻繁和長時間接觸病例,以及在病例感染早期與其接觸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決定性危險因素。12月1日,記者從重慶醫科大學獲悉,該校黃愛龍教授團隊對新冠病毒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徵、傳播能力及防控措施的效果等研究取得了相應的證據。該研究成果於11月30日在《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文章為全國秋冬新冠疫情可能的再次出現,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應對新冠病毒感染的公共衛生政策方面提供了參考依據。
  • 研究指出:水貂具備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
    參考消息網9月11日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10日刊載題為《研究顯示:水貂可能會將新冠病毒傳給人類》的報導,作者系記者伊莎貝爾·費雷爾,報導分析了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對於科學家而言,集中分布在荷蘭南部的一些水貂養殖場出現新冠病毒傳播,使他們能夠分析這種病毒在不同物種之間的跳躍式傳播。雖然水貂比較容易感染這種病毒,但現在人們已經發現,它們不只會在同類之間傳播這種病毒。人類會將新冠病毒傳染給水貂,而水貂也可以傳染人類。這些情況出現在分別於5月19日和25日通報的至少兩個案例中。
  • 研究回顧一起餐廳聚集感染案例:空調或助推飛沫傳播 尚無證據顯示...
    這項研究回顧分析了今年1月在廣州一家使用空調的餐廳發生的一次疫情傳播,涉及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就餐的3個家庭,共10個人被確診為COVID-19。研究認為在這次傳播鏈中,飛沫傳播是由空調通風引起的,感染的關鍵因素則是氣流的方向。目前,國內多地疫情雖基本平息,但復工、開學、旅行等多項涉及密集人群的活動仍在謹慎中推進。
  •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 抗體留存時間還有待觀察
    多例新冠媽媽新生兒自帶抗體 抗體在人體內留存多長時間尚無明確答案  新生兒被動免疫持續多久還有待觀察  據新加坡媒體報導,近日,一名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產婦分娩,新生兒體內測出新冠抗體。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已近一年,業界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仍在持續研究。
  • 氣溶膠致2公交13人新冠?論文撤稿,作者:細節待完善
    新冠疫情期間,公共運輸工具、餐廳等場所的聚集性暴發案例備受外界關注。此前的3月5日,湖南省疾控中心、湖南省邵東市疾控中心、湖南省邵陽市疾控中心的研究團隊在《實用醫學期刊》(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曾報告一起在公共運輸工具內氣溶膠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
  • 無症狀感染者是怎麼發現的?如何不被傳染?一文告訴你→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新冠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為1~14天,多為3~7天;發病前1~2天和發病初期的傳染性相對較強。,發現部分無症狀感染者;(3)在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進行主動檢測時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4)在對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員主動檢測時,可能會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 富豪夫婦染新冠 從加拿大回香港 坐商務艙傳染空姐空少 貼身傭人也遭殃
    被別人傳染,或是傳染別人,都可能發生在一瞬間。近日,美國疾控中心(CDC)發布一份乘機感染風險報告,報告中披露了一對感染新冠的富豪夫婦,從加拿大經美國返回香港,在商務艙感染兩名空乘人員的情況。3月15日,兩人新冠病毒檢測結果證實為陽性。夫妻倆雙雙確診。CDC稱,按照14天的潛伏期推算,這兩人在到訪多倫多、紐約、波士頓時,均處於感染新冠的潛伏期內。
  • 1米、2米,還是6米?專家:防新冠安全距離無固定標準
    據法新社巴黎8月28日報導,1米、2米,還是6米?研究人員近日在一項研究中警告說,談到保持多遠的社交距離才能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沒有任何經驗法則可供參考。是室內還是室外;空氣流動的速度和模式如何;是小聲說話、大喊大叫還是打噴嚏;是開空調還是開窗戶;暴露的時間有多長;你有沒有戴口罩——這些因素都將決定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安全距離是多少。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倫敦聖託馬斯醫院的研究人員尼古拉斯·瓊斯說:「嚴格保持安全距離是一種過於簡單化的做法,基於過時的科學和以往對付病毒的經驗。」
  • 貓可能會被感染新冠,但沒什麼好慌的
    冠狀病毒分為兩大種屬,alpha屬和beta屬,大家熟知的致死率較高的貓傳腹(傳染性腹膜炎)就是alpha屬冠狀病毒的一種引起的,而SARS,MERS和新冠病毒都屬於beta屬。貓傳腹已經被證實不會傳染人,只會在貓之間傳染。但是,近日在香港、比利時先後有貓、狗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為檢測多是在口鼻樣本中檢測出新冠,但未在血液中檢測出,無法證明是感染還是只是「沾染」了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