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成立國關係李肇星出席建系典禮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清華成立國關係李肇星出席建系典禮

推薦:2008年「兩會」英語學習專題

 


 

3月1日下午,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以下簡稱國關係)建系典禮在主樓報告廳舉行。前外交部部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榮譽院長李肇星教授等多位中國從事國際關係研究的專家前往祝賀。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是以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為基礎,根據校務會2007年12月20日通過的《關於成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系的通知》(清校發〔2007〕69號),成立國際關係學系,簡稱國關係,英文名稱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中國知名國際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出任國際關係學系系主任。中國知名國際問題專家劉江永、李彬教授任副主任。

清華1997年成立了國際問題研究所,11年來,該所已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為清華國關係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關係下設政治學等5個教研室。據了解,該系教師目前有教授7名、副教授3名、博士後2名,不僅都具有博士學位,還都有在國外知名大學學習和進修的經歷,都有較強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該系博士生教育重在培養學術研究能力,碩士生教育側重專業應用能力,本科生教育突出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為大專院校和國家重點研究機構、政府職能部門、新聞機構及相關經濟單位等與外事相關的工作。

國關係與國內外學術及外事機構建有長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多位國家有關部委的主要負責人和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國關係的兼職教授。

在典禮上,清華大學副校長陳旭代表學校致詞表示對國關係成立的祝賀,表達了學校對國關係師生的殷切期望。人文學院黨委書記王孫禺代表學院宣布了對國關係的人事任命。

會上,李肇星教授以「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問題進行了演講。李教授從自己與清華的緣分講起,除了祝賀國關係的成立,更表達了自己對清華國關係和清華大學在全球化形勢下為國家培養更多棟梁之才的信心。最後,他還就學生關心的時事、學習和為人等多方面問題進行了回答。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黨委書記陳嶽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朱鋒教授、外交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帆教授、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郭惠民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張勝軍教授、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教授、中央黨校戰略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康紹邦教授、著名愛國企業家于品海先生、楊蓓薇女士等出席典禮。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政治學系與國際關係學院等高校為清華成立國關係專門發來賀信。國關係全體師生和聞訊而來的許多外系師生也參加了典禮。(人文學院 王小雲 供稿 攝影 郭海軍 襄樺 編輯)

來源:清華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李肇星首度披露和麻生太郎「廁所外交」真相
    「系領導還特意叮囑我們兩個人不要跟其他同學說,一定要好好學習」。然而,不幸的是當時中國正處在困難時期,第二年公派計劃取消,他仍舊留在北大。 從農村走出來的李肇星對於這樣的「小挫折」沒有絲毫遺憾,反而非常珍惜在北大的時光。至今他仍然記得在北大所上的「無聲的第一課」。
  • 福晟福建六建集團攜手清華土木水利學院,共築人才培養實踐基地
    2018年至今,福晟福建六建集團陸續與多所高校院系建立校企戰略合作關係,深化打造人才培養模式。2019年6月18日,六建集團歷史性地與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籤訂實踐教學基地協議。籤約儀式於當天上午在清華大學北京本部舉行。
  • 籌備4個月,清華兩場草坪畢業典禮「連老天都感動得釋放了好天氣」
    >身在現場你可能是最後一次唱響「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因為那句「歡迎你們隨時回家」鼻頭一酸因為一句「恭喜畢業」心潮澎湃清華學生VLOG:今天,我從清華園畢業!當然也考驗著畢業典禮工作組的應變能力。「典禮整個營造了清華紫與綠色草坪搭配的色彩氛圍,從策劃到最終落地讓人欣慰。」加之團隊很滿意的「清華立方印」亮點策劃,陳楠說,畢業典禮設想的初衷就很令人感動,為了每一位親友都能零距離親臨現場。參與其中,更感受到設計工作的美好意義。
  • 臺北故宮被移置孫中山銅像歸位 馬英九出席典禮
    1月1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被移置的孫中山先生銅像歸位,馬英九出席典禮並致辭。二00四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整修時,原安放在館中間的孫中山銅像被移置放於它處,此後一直未再回歸原位。今日歸位的孫中山銅像系由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朗度斯基,根據南京中山陵的孫中山大理石坐像翻鑄而成。
  • 李肇星泡澡宣示主權(圖)
    李肇星26日在成都工業學院的報告會上稱,前段時間自己去了一趟朝鮮和韓國,到「三八線」看了看,「還到我們國家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去了一趟,以我個人的名義宣示了一下主權,在那裡泡了一個澡。」 http://media.sohu.com/20131028/n389020124.shtml media.sohu.com false 北京晨報 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10/28/content_253399.htm report 508 李肇星
  • 出席諾貝爾頒獎典禮 他又激怒一群人
    【文/觀察者網 白紫文】12月10日,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了萬眾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典禮上,奧地利文學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過了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然而,彼得·漢德克出席頒獎典禮的消息,更加激怒到了他的反對者們,後者不餘遺力地要做到讓他難堪。
  • 臺北捷運新線「信義線」開通 馬英九出席通車典禮
    臺北捷運新線「信義線」開通 馬英九出席通車典禮     11月23日,臺北捷運(地鐵)新線「信義線」開通,臺北市捷運局舉行通車典禮。
  • 張孟星出席中矽高科電子信息材料項目開工典禮
    張孟星出席中矽高科電子信息材料項目開工典禮 2021-01-02 0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雲浩出任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院長並主持學院開學典禮
    經清華大學校務會決定,任命劉雲浩教授出任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GIX)院長,史元春教授不再擔任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院長職務。在8月27日舉行的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GIX) 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劉雲浩發表致辭:「GIX的願景是「重新定義教育(Redefinition of Education)」,這意味著GIX將融合多元文化,致力於跨學科的交叉合作以及世界範圍內的交流。」創院院長史元春教授,副院長完強和饒培倫以及新生分別發言。
  • 川普:1月20日不會出席拜登就職典禮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川普:1月20日不會出席拜登就職典禮
  • 立國匯鑫物業「全員上崗」助力疫情防控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2月10日訊(通訊員 郭良建 孫斌 見習記者 王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立國集團勇於擔當,立刻集中一切力量,儲備消殺防控物資,所有立國匯鑫物業人員統一戰線「全員上崗」,助力疫情防控。
  • 呂醫生連鎖創始人呂奉平受邀出席「巾幗圓夢」十周年活動
    (「巾幗圓夢」十周年活動現場) 作為「巾幗圓夢」計劃明星學員,呂醫生連鎖創始人呂奉平醫生受邀出席活動,並與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教授
  • 清華外文系教授王寧出席歐洲科學院院士大會
    清華外文系教授王寧出席歐洲科學院院士大會  清華新聞網7月22日電 歐洲科學院2014年年會暨院士大會於7月16-18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舉行。按照該院慣例,前一年當選的院士應邀出席下一年的年會,並在會上和大家見面。
  •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迎來60歲「生日」 超2000名系友返校「回家」清華...
    新京報快訊 (記者王俊)今天(9月16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建系6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2100餘名畢業生,其中包括800餘名年過70歲的系友返校為計算機系慶生。按年級組成方陣「報到」今天在新清華學堂,返校的系友代表,按年級組成一個個方陣,向清華計算機系「報到」。1959-1969級的畢業生代表是第一方陣,方陣中年紀最大的是85歲,最小的也是73歲的老人了。
  • 《清華電子系學渣掙扎史》+體驗?
    (以下是正文)我有幸在清華電子系讀了將近四年書,說起來能活到現在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為什麼說能活著就很不錯了呢?首先,能來清華的都是人中龍鳳,自尊心極強,可是以前班級中,學校裡,甚至是全省市的第一第二在一個園子裡競爭,總是要有最後一名的。而且電子系更是清華出了名的大系,全年級整整三百多人,拉遠人際關係、競爭更為激烈。
  • 清華迎來兩位新院長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朱春奎認為,研究院的成立架構了人工智慧與公共管理、社會科學等學科的橋梁。人工智慧社會實驗的開展需要大量實證研究來描述、解釋中國特定應用場景,也應追求研究方法的轉型,注重學科交叉。蘇竣表示,人類社會一直在關注技術-社會問題,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帶來了各種社會風險和能源消耗。
  • 英媒爆料:伊萬卡欲出席拜登就職典禮挽救政治生涯,川普「怒不可...
    據英媒《每日郵報》當地時間1月11日獨家報導,此父女二人據傳近期在有關「參加拜登就職典禮」的問題上「鬧僵」。伊萬卡想要出席這一活動,以挽救其仍「雄心勃勃的政治生涯」;而父親川普則對女兒的這一想法感到懊惱和失望。
  • 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舉行「2020清華i-Space清創集訓營開學典禮」
    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0日下午,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了「2020清華i-Space清創集訓營開學典禮」。作為2020「創響中國」清華站系列活動之一,清創集訓營聚焦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致力於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新和深入聯合。
  • 中國與印度雙邊關係
    雙方籤署了包括旅遊、科技、水利、空間等領域的6個合作文件,進一步推動了中印關係的全面發展。3月,印外長辛格乘中印首航班機訪華。4月,中印外交部舉行首輪反恐磋商。6月,江澤民主席在阿拉木圖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峰會期間,會見了與會的印總理瓦傑帕伊。   2003年1月,印度人民院議長喬希對中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4月,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訪華。
  • 亞洲首位受邀藝人歐陽娜娜 出席NASA頒獎典禮
    歐陽娜娜作為亞洲首位藝人受美國科學突破獎組委會邀請,於美國時間12月3日出席在美國宇航局——矽谷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舉行的「第六屆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從小學古典音樂的歐陽娜娜,這次是第一次和嘻哈文化碰撞,上個月受到邀請後得知將與知名音樂人Wiz Khalifa來一場既跨界又跨國的合作,而且是在這麼有意義的頒獎典禮突破獎的舞臺上,娜娜心中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呈現最精彩的演出給臺下優秀的科學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