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雙邊關係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一、雙邊政治關係

  中印兩國有文字記載的交往始於公元前2世紀。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曾到印度求經,印度高僧達摩曾來華傳教並創立禪宗。在抗日戰爭時期,印度國大黨派出援華醫療隊,柯棣華大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

  50年代初,中印間曾有過密切的交往。1950年4月1日兩國建交。印度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中印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兩國領導人共同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6年周總理再次訪印。

  1959年,印支持和收容西藏叛亂分子並在中印邊境製造流血事件。1960年,周總理親赴新德裡就邊界問題同尼赫魯會談。1962年,印在中印邊境向中國發動全面武裝進攻,中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此後,兩國關係冷淡。

  1976年,兩國恢復互派大使。1979年,印外長瓦傑帕伊訪華。1981年,黃華副總理兼外長訪印。1984年雙方籤署了貿易協定。1988年12月,印總理拉·甘地訪華,兩國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雙方同意在邊界問題解決之前,共同維護實控線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同時努力改善和發展雙邊關係。決定成立邊界問題聯合工作小組和經貿、科技聯合小組。兩國還籤署了科技和民航合作協定。

  1991年,李鵬總理訪印,兩國籤署了領事條約、恢復設領協議、恢復邊貿備忘錄和和平利用外空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次訪問推動了中印關係的全面改善和發展。此後,印總統、議長和國防部長等相繼訪華。中國駐孟買總領館和印度駐上海總領館恢復開館。印方取消了針對在印中國人的歧視性限制法規。

  1993年,拉奧總理訪華,兩國籤署了保持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和平與安寧的協定、環境合作協定、廣播電視合作協定以及增開邊貿點議定書,為兩國間的友好合作增添了新內容。同年,李瑞環政協主席訪印。

  1994年,印度副總統納拉亞南訪華。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和遲浩田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分別訪印。雙方籤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衛生和醫學科學合作協定、簡化籤證手續諒解備忘錄、兩國銀行合作諒解備忘錄。

  1995年,喬石委員長訪印,同印領導人進行了廣泛的接觸,進一步推動了兩國關係的發展。

  1996年,江澤民主席對印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印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印。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進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共同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並就雙方保持高層往來、推動兩國經貿合作、加強在國際領域的相互支持等達成廣泛的共識。

  1997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尉健行訪印,分別會見印黨政領導人,保持了兩國高層對話的勢頭。

  1998年5月,印進行核試,並以「中國威脅」為藉口對中國進行無端攻擊,使中印關係嚴重受挫。中方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此後,印政府通過各種渠道與中方接觸,尋求修復兩國關係。

  1999年2月,中印兩國外交部官員在北京舉行會晤,確認中印互不構成威脅。6月中旬,印外長賈斯萬特·辛格應邀訪華,雙方確認中印關係發展的前提是互不視對方為威脅,基礎是兩國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雙方願共同努力推動雙邊關係繼續恢復和改善。

  2000年3月,中印舉行首輪安全對話。5月,印度總統納拉亞南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就大力發展印中友好合作、加強經貿合作和人員交往以及加快核實邊境實控線進程等達成許多共識。

  2001年1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對印度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李鵬委員長同印度領導人及各界人士進行了廣泛接觸,就如何推進中印友好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訪問達到了增進了解、發展友誼和加強合作的目的,促進了中印兩國和中國全國人大與印度議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了中印睦鄰友好關係在新的世紀持續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7月,各國議會聯盟主席、印聯邦院副議長赫卜杜拉女士率議員、工商界人士組成的友好代表團訪華。9月,中印名人論壇首次會議在新德裡舉行。

  2002年1月,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對印度進行正式訪問。朱總理與瓦傑帕伊總理舉行會談,與其他領導人和各界人士廣泛接觸。雙方再次確認中印互不構成威脅,並就進一步加強經貿等各領域的合作達成廣泛共識。雙方籤署了包括旅遊、科技、水利、空間等領域的6個合作文件,進一步推動了中印關係的全面發展。3月,印外長辛格乘中印首航班機訪華。4月,中印外交部舉行首輪反恐磋商。6月,江澤民主席在阿拉木圖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峰會期間,會見了與會的印總理瓦傑帕伊。

  2003年1月,印度人民院議長喬希對中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4月,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訪華。5月,胡錦濤主席在出席聖彼得堡建市300周年慶典期間,會見了瓦傑帕伊總理。雙方就發展兩國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6月22-27日,瓦傑帕伊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印度總理10年來首次訪華。訪問期間,溫家寶總理與瓦傑帕伊舉行了會談。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和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分別會見了瓦。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地區及國際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確認發展長期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印度在《宣言》中明確承認,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此外,兩國還籤署了科技、海洋、司法、教育、文化、能源、籤證、邊貿等領域的10個合作文件。此次訪問進一步促進了中印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標誌著兩國關係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10月,溫家寶總理在印尼峇里島出席中國-東協會議期間再次會見瓦傑帕伊總理。11月,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對印進行正式友好訪問。訪問期間,賈主席與謝卡瓦特舉行會談,並分別會見了總理瓦傑帕伊、人民院議長喬希和外長辛哈。

  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賀國強率團對印度進行友好訪問。3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上將訪印。5月22日,印度國大黨在第14屆人民院大選中獲勝,聯合進步聯盟政府執政。22日和25日,溫家寶總理和李肇星外長分別向印度新任總理曼莫漢?辛格和新任外長納特瓦爾?辛格發賀電。26日,李肇星外長與納?辛格通話,向他表示祝賀。6月28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分別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創立50周年,與印度總統卡拉姆和總理曼莫漢?辛格互致賀電。6月21日和7月3日,李肇星外長在出席亞洲合作對話和東協地區論壇會議期間,兩次會見印度外長納特瓦爾?辛格。

  二、雙邊經貿關係和科技、文化、旅遊合作

  近10年來,中印貿易發展較快,印度已成為我在南亞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對印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等。從印進口商品主要有鐵礦砂、鉻礦石等。1992年中印邊境貿易恢復,以易貨為主,每年邊貿額約500萬元人民幣。

  2003年2月,「第15屆印度國際工程技術博覽會」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中國作為博覽會夥伴國,組織了以外經貿部副部長安民為團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參展團,包括多家國內一流大企業在內的70多家企業參會。10月,由印度工業聯合會舉辦的「印度製造」商品展在北京舉行,印度商工部長傑特雷率大型企業代表團參加。這是印度第一次在中國舉行商品展。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3年,中國同印度貿易總額為75.9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53.6%,其中中方出口額為33.44億美元,進口額為45.51億美元。

  雙方的文化、旅遊等交流發展迅速。2002年3月,中國開放印度為中國公民自費旅遊目的地國。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正式開通北京/上海至德裡的直航客運業務。12月,兩國旅遊部門籤署了關於中國公民組團赴印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2003年6月,瓦傑帕伊總理訪華時,兩國籤署了互設文化中心備忘錄。2004年6月,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在新德裡成功舉辦「中印手拉手藝術文化之夜」活動。

  三、中印邊界問題

  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裡,分為東、中、西三段。雙方爭議地區面積共約125,000平方公裡,其中東段約90,000平方公裡,中段約2,000平方公裡,西段約33,000平方公裡。

  中印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1914年,英國殖民主義者炮製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中國歷屆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認。1947年印度獨立後,不僅繼承了英國對中國部分領土的侵佔,而且進一步侵佔中國大片領土,於1953年擴展到「麥線」。1954年,印按其侵佔和無理主張單方面在地圖上將中印「未定界」改畫為「已定界」。1959年,印根據其改畫過的地圖線正式對中國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提出領土要求。1960年4月,周恩來總理前往新德裡與尼赫魯總理舉行會談,由於印堅持無理立場,雙方未達成協議。隨後舉行的兩國官員會晤也無結果。1962年10月,印在邊境向中國發動全面武裝進攻,企圖用武力攫取領土,中國被迫進行自衛還擊。此後,兩國邊境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基本保持平靜。

  1987年2月,印在非法侵佔「麥線」以南的中國領土上建立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方多次嚴正聲明,絕不承認非法的「麥線」和所謂的「阿邦」,並要求印撤回所有越線設點的軍事人員。

  1988年12月,印總理拉·甘地訪華,雙方表示在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邊界問題辦法的同時,應積極發展其他方面的關係,努力創造有利於解決邊界問題的氣氛和條件。雙方同意建立關於邊界問題的副外長級聯合工作小組。

  迄今 ,兩國副外長級邊界問題聯合工作小組已舉行了14輪會談。雙方一致認為邊界問題不應成為兩國發展其他雙邊領域關係的障礙,而應通過和平談判加以解決。1993年,兩國政府籤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並成立了專家小組,討論制定協定的實施辦法並已取得一些積極進展。1995年11月,雙方撤除了兩軍在邊境東段旺東地區過於接近的哨所,使邊境局勢更趨穩定。1996年11月底江澤民主席訪印期間,兩國政府籤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這是中印在建立相互信任方面採取的重要舉措。協定的籤署和實施有助於進一步維護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為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創造良好的氣氛。

  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雙方重申願通過平等協商,尋求公正合理以及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邊界問題的方案, 在最終解決之前共同努力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致力於繼續執行為此目的籤署的有關協定。雙方同意各自任命特別代表,從兩國關係大局的政治角度出發,探討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2003年10月、2004年1月和7月,雙方特別代表先後舉行了三次會晤。

  四、重要雙邊文件

  1984年8月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貿易協定》

  1988年5月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

  1988年12月發表《中印聯合新聞公報》

  1993年9月籤訂《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1996年11月籤訂《在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

  2002年1月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共和國政府旅遊合作協定》

  2003年6月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

外交部網站

相關焦點

  • 從「英寸」到「英裡」 中印雙邊關係提速
    這也應和了其此前在印度媒體上的署名文章中所提到的,印中兩國應該以「從英寸到英裡」的精神推動雙邊關係向前發展。此外,在習近平和莫迪共同見證下,雙方籤署了關於設立輸變電設備產業園區,中國廣東省和古吉拉特邦、廣州市和艾哈邁達巴德市結為友好省邦、友好城市的協議。習近平此次印度行的首站選在了莫迪的家鄉、印度第七大邦古吉拉特邦。
  • 一圖了解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雙邊關係
    一圖了解中國與哈薩克斯坦
  • 印度民航部:正在嘗試與13國制定特殊雙邊航空安排
    8月18日,印度民航部長哈迪普·辛格·普裡(Hardeep Singh Puri)表示,印度正與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和新加坡在內的13個國家談判,制定特殊雙邊航空安排。根據雙邊航空協議,兩國的航空公司可以經營有特定條件的國際航班。普裡說,印度正在與13個國家談判建立這種安排。
  • 中國開發水電,印度擔憂遭「卡脖子」
    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的新聞一夜之間成為印度媒體爭相報導的熱點,他們擔心被中方「卡脖子」。印度報業託拉斯等媒體幾乎原封不動地引用上述報導,強調印度和孟加拉國作為雅魯藏布江下遊流域國家可能因此面臨水資源安全威脅。《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中國在跨境水資源方面比印度更具戰略優勢,是南亞和中南半島上7條大河的上遊流域國家,儘管中印2018年恢復了有關跨境水文數據互換共享的協議,但印度仍擔心中國將跨境河流「武器化」。
  • 印度猛搞「藥物外交」,和中國有多大關係?
    而據印度媒體報導,在印度政府宣布出口後,多國政要都在第一時間對印度表示了感謝。 為什麼印度會在美國請求後重新放開?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但保障美印關係大局可能才是印度更為現實的考量。 一方面,印度想維持自去年開始逐漸升溫的美印關係,特別是在川普年初訪印後兩國關係升級為「全面全球夥伴關係」。
  • 庫爾特·坎貝爾:中美可在五個領域加強雙邊合作關係
    中國朋友們早上好!我贊同基辛格博士剛才做出的一些基本判斷,陸克文先生的發言也為我們的討論定下非常好的基調,他的很多建議都十分中肯,值得我們思考。我希望並相信,近期內我們將迎來一位新美國總統,開啟一個新的過渡期,新冠肺炎疫情仍將持續對社會生活各方面帶來更加艱巨的挑戰。絕大多數人都聚焦美中雙邊關係中的競爭內容,認為競爭是根本基調,如雙方在經濟、科技等方面「脫鉤」,增強各自軍事能力等。
  • 中國外交部否認允許印度在拉薩重開領事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8月27日就印媒炒作印方可以在拉薩恢復設立領事館一事,回答了《環球時報》記者的提問。《環球時報》記者問:據印度媒體援引一名西藏官員的話稱,印度任何時候都可以恢復在拉薩設立領事館,請證實。中方是否同意印度在拉薩重設領事館?對此,姜瑜表示,中國政府歡迎外國在華設立領事機構以促進雙邊領事關係的發展。
  • 魏鳳和訪尼泊爾,印度緊盯:擔心中國「將尼泊爾從印度帶走」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郭媛丹】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29日訪問尼泊爾,引發印度媒體高度關注。印度報業託拉斯等媒體均提到,魏鳳和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政府已派出3批高級官員訪問了尼泊爾,試圖修復兩國之間因邊境爭端而緊張的關係。
  • 中國駐印度大使談邊界衝突:為什麼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呢?
    中印合則兩利,鬥則俱傷7月10日,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就當前中印關係發表視頻談話,強調中印要做夥伴,不要做對手;要和平,不要衝突;要合作共贏,不要零和博弈;要信任,不要猜忌;要前進,不要後退。近一時期,印度輿論出現了對兩國領導人共識的質疑,以及對中印關係走向的錯誤認知。這給雙邊關係帶來了幹擾。  我認為,當前,中印雙方應當釐清幾個根本性問題:  第一,中印要做夥伴,不要做對手。
  • 【中國新聞網】中國南非雙邊計算天體物理學聯合中心在德班啟動
    雙方科學家合影 宋方燦攝  日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與南非誇祖魯大學天文和宇宙學研究中心在德班舉行中南雙邊計算天體物理學聯合中心啟動儀式暨第一屆中南雙邊天文會議開幕活動中國駐德班總領事王建州應邀出席儀式,代表中國駐南非使領館對中南雙邊計算天體物理學聯合中心啟動和第一屆中南雙邊天文會議開幕表示祝賀。  南非科技部副總司長海德在講話中介紹了自1999年中南兩國籤訂科技交流與合作協定以來雙方在諸多領域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強調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大國,也是南非的重要合作夥伴,在全球化時代,南非將繼續高度重視加強與中國的科技合作。
  • 「硬」中國比拼「軟」印度
    印度總理辛格打破外交慣例,親自攜夫人前來迎接。當天,印度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印度時報》用一句「雄鷹降落,印美關係起飛」來形容布希印度之行的意義。  接著是鮭魚宴,同時還有新德裡街頭高呼「布希,滾回去!」的5萬名抗議者。顯然,布希就餐的心情很不錯。一天後,雙方宣布就民用核能合作問題達成歷史性的協議。這意味著美對印長達8年的核制裁結束。
  • 印官員:印度正考慮在雅魯藏布江建大壩
    印官員:印度正考慮在雅魯藏布江建大壩【環球網報導】在聽到「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消息擔心被卡脖子後,印度也要行動了?路透社消息稱,印度官員12月1日表示,該國正考慮在雅魯藏布江新建一座裝機容量為10吉瓦的水電項目。
  • 中國駐印度大使:把握世界變局 實現龍象共舞
    兩國領導人將就事關中印關係發展的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進行深入溝通,為下一階段中印關係發展確定基調、指明方向,推動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1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印度工作,當時兩國交往尚不如今天密切。這次重返印度兩個多月來,我深切感受到兩國合作發生的變化:新德裡隨處可見中國公司的廣告牌,在商場、公園時常能聽到鄉音。
  • 俄羅斯和印度達成軍事協議,著急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另外,為了抵消中國對印度的軍事優勢,莫迪政府還通過拉朋友圈的方式,利用他國的軍事支持,增強自身對抗中國的能力。除了與美日澳等國建立更加牢靠的軍事合作關係外,莫迪政府還將目光投向俄羅斯。印度媒體日前報導稱,印度和俄羅斯正在制定一項聯合軍事後勤協議,若該協定達成,兩國將能夠共享軍事基地和互相派兵。
  • 印度讓俄羅斯大發戰爭財後,還大規模投資遠東,要建設海參崴港口
    在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為吸引投資而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東部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後,印度總理莫迪表示,在該國最遠的東西伯利亞和北極極地偏遠地區,這些地區有望為俄羅斯遠東經濟的起飛點,印度有望為該地區的印度商業項目提供資金,並將進一步加強雙邊關係。
  • 印度和中國這兩個國家,你覺得哪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更好?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印度和中國的地理位置差異。從緯度位置來看,印度大部分國土都位於熱帶地區,中國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其中以亞熱帶和溫帶為主,也就是印度的熱量條件要優於中國,在熟制方面,印度可以達到一年三熟,而我國很多地區只能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一熟。從相對位置來看,海陸位置方面,印度和中國都是沿海國家,印度南臨印度洋,中國東臨太平洋。
  • 印度重提與澳大利亞合建印太戰略供應鏈 澳外交...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澳與中印緊張關係加劇之際,印度重新強調與澳大利亞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並稱其是印度提出印度太平洋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將通過合作建立更具彈性的戰略供應鏈,實現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再平衡
  • 在印度中國投資者:「下次投資,一定會選對中國友好的國家」
    「下次投資,一定會選對中國友好的國家」今年4月,印度政府以「防止投機性收購」為由,修訂外國直接投資政策,要求所有來自與其邊界接壤國家的投資都必須經過政府審批。印度匿名政府官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除中國以外其他與印度有共享陸地邊界的國家基本不具備收購印度企業的能力,而且緬甸等鄰國雖名義上受此新規限制,但在實際操作層面都得到「豁免條款」。
  • 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舉行雙邊會議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虞俊報導 2月14日至15日,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第三屆雙邊會議在英國裡丁舉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率團出席會議,ECMWF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女士率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並主持雙邊會議。雙方介紹了各自在數值天氣預報研究和業務等方面的發展戰略和最新進展,回顧了上一次雙邊會議以來各個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並在數值天氣預報、次季節到季節氣候預測、衛星資料質量控制同化和應用、高性能計算、青藏高原數值預報和資料應用關鍵技術等五個方面確定了未來兩年的互利合作計劃。
  • 沒有中國才能合作?印度海軍希望派軍艦前往波羅的海,與俄海軍聯合...
    據了解,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曾在2019年12月,前往印度洋參加俄印「因陀羅-2019」多兵種聯合軍演海上演習。今年9月,俄太平洋艦隊還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同印度海軍舉行「因德拉海軍-2020」雙邊海軍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