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局勢最新消息!印度重提與澳大利亞合建印太戰略供應鏈 澳外交...

2020-12-05 FX168財經網

中澳局勢最新消息!印度重提與澳大利亞合建印太戰略供應鏈 澳外交部長:忠於價值觀將不會充當旁觀者

文/editor2020-12-04 11:04:25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澳與中印緊張關係加劇之際,印度重新強調與澳大利亞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並稱其是印度提出印度太平洋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將通過合作建立更具彈性的戰略供應鏈,實現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再平衡。澳大利亞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也在今天(12月4日)表示說,澳大利亞將不會充當旁觀者,忠於價值觀並遵守經區域基本規則與規範。

佩恩向坎培拉政府的外交使團說道:「基於區域規則和規範已經很好地服務該地區的所有國家,因此任何對規則的修改都必須經過談判,而不是行使權力來進行。澳大利亞將進行建設性的競爭,我們將通過投資我們的區域夥伴關係,建立長期信任和信心並與夥伴合作達到目標。各國共同的努力,將會比我們各自行動來得更有效率。」

針對外界高度關注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佩恩也回應道:「有時候媒體甚至是外交政策的評論都表明,中國和美國是戰略競爭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印太地區的各國共同合作,將會使得其比地區以外的國家在自身權利享有更大程度的分量,我們相信印太地區是個包容性的地區。而我們目前正需要有個繁榮且富有彈性的地區,來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彈。」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斯裡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對與澳大利亞之間建立合作關係說道:「有鑑於印度與澳大利亞雙邊關係的深度和重要性,我們很自然地就區域和全球發展,以及當前受到兩國關注的焦點交換了意見。自從澳大利亞與印度總理在6月4日進行視頻會議後,兩國的雙邊關係被提升至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我們的雙邊合作涉及多個領域,包括農業、採礦、教育、技能開發、基礎設施、海上合作、打擊反恐和網絡安全。今年,澳大利亞更是參加了剛剛結束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

印度海軍退役少將Sudarshan Shrikhande稱,馬拉巴爾軍演始於1992年,當時中美在經濟和軍事安全上都關閉了對話通道。他說:「馬拉巴爾看起來是在2007年以後重新振興起來,吸引了四國參與,其意義已經與幾十年前不同。這能增強對中國擴張主義的震懾能力,同時四國之間的軍事合作也能變得更緊密。」

美國驅逐艦中隊司令Steven DeMoss表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是我們在整個印太地區戰略合作夥伴的核心,而我們的軍艦都很適合出現在需要具備高技能的聯合演習,像是馬拉巴爾,這將會是進一步加強我們的綜合作戰能力,以及增進夥伴關係的重要機會。」

美國海軍部長Kenneth Braithwaite在11月中呼籲海軍在更靠近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的地方建立一支新艦隊,以更充分地應對美國在印太司令部地區面臨的海上挑戰,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威脅。他說道:「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駐紮在日本的第七艦隊,我們想建立一支新的編號艦隊,我們想把這支艦隊部署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我們將會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留下足跡。我們必須向新加坡、印度等其他盟友和合作夥伴尋求幫助,在那些極其相關的地方部署一支編號艦隊,如果我們陷入任何形式的衝突(但願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就會非常重要。」

蘭德公司(RAND)專注於國家安全政策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高級防務分析師Derek Grossman在twitter上表示,美國海軍計劃在印太地區的印度部分加大投入。他稱:「如果美國海軍將在印度洋地區建立第一艦隊,這將重申華盛頓將繼續從印度太平洋的角度看待亞洲戰略,也就是說,不僅僅關注西太平洋。美國可能尋求利用印度洋地區,作為與中國競爭和對抗中國的戰略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印度越來越傾向於這種方式。」

彭博社在今天(12月4日)最新社論中提到,經過中國進行激烈的「戰狼外交」政策後,有跡象表明中國利用貿易制裁的威脅已經漸漸轉弱,甚至可能會使新任美國總統就職後與盟友的關係更加緊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要求中國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發表的推特帖文道歉,更表示該照片傳遞「虛假事實」。紐西蘭總理阿德恩也就此事表示,已經向中國表達高度關切。來自許多國家的立法者也紛紛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敦促人們品嘗被中國增加關稅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以聲援對中國欺凌行為的抗議。

該報導也強調澳大利亞在面對著中國制裁的同時,經濟已正漸漸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走出來,出現經濟復甦反彈的跡象。Flying Kangaroo在本周發表樂觀聲明說,預計本月國內產能將提升至新冠疫情前的68%,明年前三個月將達到近80%,這是由於各州取消了邊境限制而釋放出被壓抑的旅行需求。從技術上來看,澳大利亞的GDP季度增幅也達到1976年以來的最大幅度。

相關焦點

  • 中澳局勢最新消息!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澳大利亞需切斷對中國經濟...
    60 MINS報導指出,該批評將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計劃稱為「債務誘捕外交」(dept-trap diplomacy),該計劃有效提供基礎設施,以換取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支持。至於澳大利亞面對中國貿易禁令該何去何從,他則認為長期方針應該是制定出口多樣化,這樣就能在面對中國時不需要過度擔憂會被限制。
  • 中澳最新消息!美國大使館指責中國駐澳外交官進行政治幹預 美大使...
    中澳最新消息!美國大使館指責中國駐澳外交官進行政治幹預 美大使:提交投訴清單並非外交手法 文/editor2020-11-25 14:38:26來源: FX168
  • 澳大利亞專家:中澳關係已降至最低谷 是什麼導致澳對華無知?
    【環球時報記者 李艾鑫】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美國的一幹盟友中,澳大利亞是緊隨它責難或與中國作對最突出的國家。這直接導致中澳關係進一步陷入低谷。當然,疫情前,兩國關係已因澳國內持續渲染「反華情緒」和「對華恐懼」而惡化。這樣的局面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擔憂,從澳前總理基廷到首任駐華大使菲茨傑拉,都對澳政府的對華態度做出告誡。
  • 「多喝兩瓶澳葡萄酒」,澳大利亞就能站起來了?網友:剛到底啊
    莫裡森最新表態: 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據美聯社紐西蘭消息,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
  • 張家棟:印度正釋放一個戰略探空氣球
    因為在客觀上,澳大利亞已與美國建立起同盟關係,並實現了行動指揮層面的高度一體化,再加入一個新的多邊軍事演習機制,軍事意義是有限的。中國在意的是:這一地區是否會出現一個美日印澳四國海上準同盟體系,從而形成一種陸地對海洋的新戰略對峙格局。這不僅對中國,對整個地區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穩定、和平與繁榮,都將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印澳之間實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戰略競爭關係。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澳媒稱,由於中澳經濟糾紛仍在繼續,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然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學副教授石賀凌卻表示,儘管一些商品可以向其他市場轉移,但是短期內很難有市場可以代替中國的留學生資源。同時,不只留學教育產業很難向中國以外的國家轉移,澳大利亞採礦業也十分依賴中國。
  • 澳官員稱做好中澳開戰準備!網友抨擊:只有你才想與中國開戰
    為什麼澳大利亞會與中國陷入如此嚴重的外交糾紛?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態度也可以說是近年少有之強硬,這一切或許可以從澳大利亞本身的狂妄自大中看出一些端倪。據澳大利亞媒體「7News」網站和澳大利亞天空電視臺近期發布的報導,澳大利亞自由黨籍參議員、前陸軍少將吉姆·莫蘭在接受採訪期間聲稱,「中國正在為戰爭做準備」,因此澳大利亞國防部隊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即中澳之間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
  • 莫裡森最新表態: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中澳「愉快共存」
    莫裡森最新表態: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中澳「愉快共存」) 繼兩天前突然為漫畫事件「滅火」,聲稱「我們的工作重點是(與中國)建立對話」,「那(件事)不需要再進一步放大」後,據英國《衛報》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3日再次呼籲與北京舉行「公開和定期的對話
  • 臺灣倒向美日印澳,與美完善整體防衛,步步走向絕路
    近日,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視訊專訪時稱,臺灣處於與中國大陸對抗的最前沿,除了要堅定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外,還期盼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理念相近國家加強情報交換。今年以來,美印日澳四國合作密集,合辦馬拉巴爾海上軍演、政治會談、貿易合作,無不處處針對中國。臺灣此時跳出來要和這四國共享情報,就是看重了這四國共同對抗中國大陸的態勢。在海路上,臺灣與中國大陸在地理位置上較近,在獲取大陸的海上情報方面,相對來說更容易,如若與美日印澳共享情報,必對中國大陸軍隊產生不利的影響。
  • 「印太戰略」虛實待探,美日印澳同盟關係難掩認知差異
    馬爾地夫的政治危機也將被納入美日印澳的四國安全對話的討論範圍,印度媒體援引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的言論。   美日印澳四國框架並非新概念。2007年8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印度發表《兩洋匯聚》的演講時就稱,「日本和印度聯手,加上美國和澳大利亞,將可以形成一個打破地理疆界的大亞洲。」
  • 中澳航空領域合作協議即將到期,澳方:將不會續約繼續同中國合作
    ,已經到了完全可以忽視國家利益、不停跟隨美國腳步的地步,直接導致中澳關係不斷惡化。澳大利亞方面如果繼續支持美國,將遭到後果反噬。國際問題評論員奧森提到,澳大利亞高調宣稱願與中國發展互惠互利合作關係,然而私底下並不會這麼做。對於澳方態度,中國早就留有一重要底牌。2019年,中國就與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建立外交關係,該國有一個衛星站在太平洋,中國將不會受到澳大利亞放棄續約影響,澳大利亞此舉百害而無一利。
  • 國際觀察丨中國留學生撤離澳大利亞之後,澳7所高校跌出世界100強
    此前中國指責澳大利亞特種兵在阿富汗犯下的種種罪行,莫裡森政府非但不承認,還公然要求中方向澳大利亞道歉,就連在中國工作的澳籍主播都為莫裡森政府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一度考慮放棄澳大利亞國籍,從中足以看出莫裡森政府對華的態度多麼囂張。
  • 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零售專家加裡·莫迪默說,今年,從零售業到旅行社乃至博彩業,(澳)所有行業都將感受到他們的缺席,「最新數字顯示來自中國的短期遊客下降99.8%,相當於(澳)經濟遭受近14億澳元的損失,這還不包括(澳)國內航班等」。昆士蘭旅遊業委員會負責人格斯溫德預測,該州將錯失來自中國遊客的3億多澳元旅遊收入,「這將相當嚴重,尤其是黃金海岸等嚴重依賴中國遊客消費的地區」。
  • 「中澳友誼樹」種植儀式在澳大利亞首都舉行
    「中澳友誼樹」種植儀式在澳大利亞首都舉行新華社坎培拉11月18日電(記者白旭 嶽東興)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與澳中友好協會首都地區分會主席卡羅爾·凱爾,18日在坎培拉市中心伯利·格裡芬湖畔的北京花園共同種下「中澳友誼樹」。
  • 中澳建交45年,澳大利亞...
    不過,中澳建交的這個45歲生日,卻不僅沒有「回暖」,還反而被一股「寒流」所包圍,被外媒譽為「十年中兩國關係最低潮的時期」。「龍和袋鼠:中澳建交的45年」,澳大利亞SBS電視臺網站21日發表了一篇以此為題的文章,對中澳關係的過去與現狀進行了反思。有趣的是文章對這兩個國家分別賦予的意象:龍和袋鼠,兩個都是攻擊性極強的動物,而不是同樣具有代表性但憨萌可愛的熊貓和考拉。
  • 人民日報鐘聲:中國大周邊外交開新局
    習近平主席這次南太之行拉近了中國同南太國家的距離,我國大周邊外交布局日臻全面完善          11月14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布裡斯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對澳大利亞、紐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並同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
  • 樓春豪:新冠肺炎疫情與印度對外戰略新態勢
    印度的對外戰略態勢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以"改革的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高對全球治理的參與度;加強印太地區戰略投入,加速推進印太戰略;乘勢開展"產業鏈外交",提高本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鑑於莫迪政府的執政穩定性,上述對外戰略新態勢將在較長時間內延續下去。
  • 中澳兩國「老字號」品牌企業戰略合作 狗不理攜手澳洲保健品領軍企業
    中澳兩國「老字號」品牌企業戰略合作 狗不理攜手澳洲保健品領軍企業 2017-03-24 07:34:00來源:央廣網
  • 澳大利亞欺人太甚!背靠中國獲利最多,反華手段卻一次比一次卑劣
    澳大利亞是一隻白眼狼,一隻徹頭徹尾的白眼狼。12月26日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不久前,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主持人史密斯更是發表了一段令人無語的"低智言論"。
  • 紐西蘭拒絕緊追澳大利亞
    此前外媒曾透露,澳大利亞曾提出申訴,要求中國覆審對澳大麥「雙反」關稅,但遭到拒絕。中國一度是澳大利亞大麥作物出口的「最大客戶」,2018年兩國貿易額一度高達1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0.5億元)。對此,澳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澳政府正與糧食行業「積極討論」是否就大麥貿易爭端將中國告上世貿組織(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