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欺人太甚!背靠中國獲利最多,反華手段卻一次比一次卑劣

2020-12-27 豹眼觀察

澳大利亞是一隻白眼狼,一隻徹頭徹尾的白眼狼。


12月26日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不久前,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主持人史密斯更是發表了一段令人無語的"低智言論"。

"當70艘滿載價值10億美元的高質量煤炭的澳大利亞貨船,無法在中國靠岸卸貨時,猜猜怎麼著?中國鬧電荒了!"


他還大言不慚地稱:"中國人再也買不到澳大利亞的商品了,我們的產品幾十年來深受中國人喜愛。也許這波反向操作能讓中國尊重我們澳大利亞,並重啟政府間的溝通渠道。"


如此離譜的假新聞竟然能出現在澳大利亞主流新聞網上炒作,可見澳大利亞的腦子是真壞了。


哭窮的澳大利亞,反華手段一次比一次卑劣


早在2018年,西方國家還沒封堵華為的時候,澳大利亞以"妨礙國家安全"為由,第一個站出來全面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5G建設。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澳大利亞對中國同樣不手軟。


澳大利亞第一個提出,必須要對病毒展開源頭調查。這是澳大利亞發起的國際調查,想鼓動西方國家一起查清病因。


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早就想把病毒的鍋甩給中國。"反中頭子"川普更是叫出"中國病毒","功夫病毒"這樣的無賴稱謂來無端抹黑中國。


澳大利亞這番討好美國,令人不齒。



11月12日,莫裡森在表示完對拜登的祝賀後他宣布將啟程去日本訪問菅義偉。


莫裡森是菅義偉第一個會晤的外國領袖,這次會晤可不簡單。


據美國之音報導,日澳籤署了一個《互惠準入協議》,這條協議誕生於歐巴馬時期,足足談了6年才正式籤約。


這個協議怎麼理解?說的通俗點,這就是用來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


日本過去的軍事盟友只有美國,協議籤了後軍事盟友又加了個澳洲,同樣的,澳大利亞的軍事盟友也多了個日本。


美國之音的報導更是直接點出重心:日本和澳大利亞之間的"互惠準入協議"將加強這兩個美國盟友之間的防務關係,以對抗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強的擴展。


澳大利亞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11月30日,趙立堅發推譴責澳軍虐殺平民。轉天,澳總理親自下場要求中國政府道歉。


12月3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發表聲明,稱與中國是互利互惠的關係,希望中澳"愉快共存"


12月4號,就在雙方關係緊張加劇之際,印度方面重新強調與澳大利亞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並稱澳方是印度提出印度太平洋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


澳方外長回應:印太地區的各國共同合作,會比其他合作分量,我們相信印太地區是個包容性的地區。我們也需要有個繁榮且富有彈性的地區,來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彈。


國家領袖剛表示和中國"愉悅共處",外交部長轉天和印度眉來眼去,曖昧一番後還不忘暗指某地區對澳洲不包容。


澳大利亞的前後態度,令人反胃。


澳大利亞有資本和中國鬧嗎?


2017 - 2018年,中國高居澳大利亞貿易夥伴的第一位,兩國貿易創造了價值1946億澳元的進出口總值,超過澳大利亞與日本和美國貿易的總和(1478億澳元)。


早前,中方裁定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存在傾銷現象,使得國內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對此,中方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共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發現澳大利亞的原木有害蟲,中方暫時禁止來自澳洲的木材進入中國;發現澳煤的環保指標不達標,中方將澳煤貨輪攔在海外;除此之外中方還對牛肉、龍蝦、紅酒、鐵礦石等一系列產品採取措施。


中國買了澳大利亞最多的東西,卻挨了最多的罵,而澳洲的出口主要是原物料出口,完全可以找別人買。


和中國鬧,澳大利亞完全沒資本。

(順序分別是第一中國,第二日本,第三美國,其餘:韓國,印度,紐西蘭,新加坡,英國,泰國,德國)


如何看待澳大利亞的"低智言論"?


看問題要看背後,尤其是政治問題。


澳大利亞政府知道國內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嗎?當然知道。


但澳大利亞反華嗎?當然也反。


農民和工人是對外貿易的受益者,他們不會反華也不需要反華。


那誰需要反華?政治家。


東西賣不出去,經濟不景氣了,敵對政黨立馬高呼現政黨無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政治家才需要找一個"敵人"來疏導民眾的怨氣,疏導的次數多了,刻板印象就產生了。


中國的"負面"形象也就在澳大利亞人民心裡立住了。


說到底,政治家對外灌輸"反華"思想的本質還是為了選票。這既是莫裡森政府的無奈,也是莫裡森政府的無能。


而如今的美國和印度玩起這個套路來卻比澳大利亞還溜,大有搶師傅飯碗的樣子。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外交部長王毅18日晚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時回答了關於中國同澳大利亞關係的提問。


王毅表示,中澳關係當前的困難局面,不是中方希望看到的。坦率地講,這兩年我們從澳方聽到太多負面的聲音,看到各種消極的舉動,這自然會影響兩國關係的氣氛,以及兩國各界開展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澳方應該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中國到底是澳方的威脅還是夥伴?如果澳方把中國視為威脅,中澳關係如何得以改善?如果澳方把中國作為夥伴,我們就有對話合作的基本前提。我們還是希望中澳關係能夠回到正常健康發展的軌道。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當朋友還是豺狼?顯然,從澳大利亞的態度來看,只它希望你繼續當冤大頭,不僅要包容它的所作所為還要多買點它的產品。


豺狼餵飽了還是頭豺狼,更何況,這還是頭餵不熟的白眼狼。


對付澳大利亞就是要讓它害怕。


對付豺狼有兩種辦法,開槍打死是一種,拿槍頂著腦門讓它提心弔膽又是另一種。區別在於前者可能會被豺狼反撲,而後者則會讓它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又出反華新招?又與美國有關,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據路透社9月21日報導,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部擁有的衛星站將在與中國合同到期後不再進行續約。說簡單些就是,澳大利亞將在衛星合作上結束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即中國失去了澳大利亞衛星站。筆者注意到,昨天這個新聞佔據了各大媒體頭條,一度成為熱點話題。那麼,中國航天事業沒有了澳大利亞衛星站到底會受到多大影響?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接受了媒體採訪。
  • 遭中國拒絕!澳大利亞用血的「教訓」告訴美國,反華必將自食其果
    文|書函 審|高靜 要知道自今年以來,中澳的關係之所以惡化嚴重,完全都是澳大利亞作出來的,原本雙方的友好合作促進了兩國的經濟發展及友誼,但由於澳大利亞不斷地「作死」反華不知收斂,儘管遭到中方的多次警告,澳大利亞仍熟視無睹繼續打擊抹黑中國,就連澳大利亞商人都清楚明白對抗中國不會沒什麼好果子更不會利於澳大利亞
  • 港媒刊文抨擊澳大利亞對待中英疫情過於「雙標」 透露澳政府卑劣...
    近日,香港《南華早報》刊登了一篇抨擊澳大利亞政府在對待中國和對待英國的新冠疫情時過於「雙標」,甚至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種族主義在作祟的文章。而除此之外,這篇文章中還透露了許多澳大利亞政府近些年幹出的噁心卑劣的事情。
  • 逐漸丟失中國市場後,澳大利亞又被潑冷水,這回出手不是中國了
    澳大利亞的反華情緒在2020年得到了井噴式的增長,這也使得中澳關係斷崖式下跌,澳大利亞方面緊隨美國腳步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同時也發表了很多反華言論,包括對我國人權問題的污衊,以及在新冠問題源頭調查上的種種抹黑。
  • 新疆用實景圖片「打臉」澳大利亞反華智庫:「拘留中心」實為敬老院...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範凌志】日前,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為首的西方反華智庫及媒體炮製一份所謂「記錄新疆居留制度」的報告,稱根據「衛星地圖推斷,新疆近年新增很多『拘押設施』」。2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新聞發布會,用實景圖片證明這些報告中所稱的「拘留中心」實際上均為敬老院、學校等民事機構。
  • 為何不放過澳大利亞?國際評論:中國正打造反華國家代價的樣板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澳大利亞顯然是被打痛了。最近,中方又公布一項最新舉措,澳大利亞人最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澳大利亞被錘死? 據美媒彭博社報導稱,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籤訂了一項為期3年的煤炭供應協議,將從印尼進口15億美元(96億人民幣)的煤炭。印尼是中國煤炭市場的第二大進口國,從2015-2019年,中國從印尼進口的煤炭從7300萬噸增長至1.38億噸。
  • 「大西洋憲章2.0」:欺世盜名的反華劇本
    作為美英國內右翼保守勢力和近期挑頭反華議員代表,科頓曾侮辱中國為「賤民國家」,鼓吹「新冠病毒來自武漢」陰謀論,提交法案要求限制向中國公民發放學生籤證,就華為5G問題向英國政府施壓。此次鼓譟所謂「大西洋憲章2.0」,不過是將此前的反華劇本重新包裝冠名,換湯不換藥,在充斥著謊言與偏見的國際反華輿論場刷一波存在感,譁眾取寵撈取政治資本罷了。
  • 「最多跑一次」五大關鍵詞解析
    這條名為《寧波公布首批「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的消息顯示,從市本級的發改委到公安局,從市場監管局到氣象局,到各區縣(市),共有4850個審批事項名列其中,其中市本級31家部門975項審批事項實現了「最多跑一次」,佔在用行政審批事項的80.58%。10個區縣(市)第一批公共的「最多跑一次」事項共3875項。
  • 最多跑一次!浙江麗水跑出改革加速度
    &nbsp&nbsp&nbsp&nbsp6月20日,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主辦的「麗水市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尤其是麗水市的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得到浙江省委主要領導的批示和肯定,並在浙江省全省進行推廣。&nbsp&nbsp&nbsp&nbsp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發改委區域開放司原司長趙艾對麗水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報告給予高度肯定。
  • 中澳建交45年,澳大利亞...
    但這情況還真不能賴中國,這一個月來,澳大利亞的政壇突然就颳起了一陣「反華颶風」:先是澳大利亞反對黨議員鄧森被攻擊和華裔商人關係密切,涉嫌「出賣澳大利亞國家利益」,被迫辭職;接下來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又提出了一個反對外國幹涉的立法提案,帶頭炒作中國「滲透」,稱要「維護澳大利亞主權」,甚至還用普通話向中國強硬示威,高呼「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
  • 孫悟空拔毛最多的一次
    那麼,孫悟空哪一次拔得毫毛最多呢?先看看,孫悟空使用毫毛數量比較多的幾種情況。第一,初次使用分身。孫悟空學成七十二變後,回到花果山。發現自己的地盤,被人入侵了。原來一個叫混世魔王的妖怪,欺凌花果山眾猴子。氣怒之下,孫悟空打上妖怪的洞府,與混世魔王大戰起來。
  • 中國不好惹,澳大利亞將成為反華代價樣板
    「礦車上的國家」,在課本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是對澳大利亞的描述。澳大利亞坐擁整個澳洲,礦石資源豐富,是其國家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中國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國,每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就超過9000萬噸,進口牛多達100萬頭、鐵礦石超10億噸等等。不過這些數據可能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 安徽省人社廳發布「一次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事項
    昨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得知,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編制了《推行「一次不用跑」和「最多跑一次」事項(第一批)清單》,自今年7月15日起施行。  據介紹,「一次不用跑」事項,是指個人或單位在辦理《清單》範圍內的相關業務時,只要符合法定受理條件且資料完整,可全程通過網上辦理,無需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經辦機構現場辦理。記者留意到清單中包括就業登記、失業登記、勞動合同籤訂備案等15項內容。
  • 澳大利亞終於自食惡果,外交部:屬中國主權內事務
    "忠心",澳大利亞經常做出一些荒唐的舉動,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曾以"國家安全擔憂"的理由,將兩名中國學者的籤證吊銷,事實上澳方的一些反華學者反而經常對中國進行攻擊、發表不實言論。 來自環球時報的消息,澳大利亞兩名經常有反華言行的人員漢密爾頓和周安瀾現在已經被禁止進入中國境內,因為這兩個人經常對中國進行捕風捉影式的抹黑,其中周安瀾曾經在2018年抹黑中國在西方國家的科研人員,說這些科研人員"具有軍方背景",是被軍方派來"非法"獲取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人士。
  •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澳大利亞】7月13...
    文 / 冷靜2020-07-13 15:45:18來源:FX168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澳大利亞】7月13日,外交部領事司發布提醒稱,近期,澳大利亞國內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明顯增多
  • 澳大利亞再次辱華,「中國女性」吃蟲子蟑螂老鼠,還覺得很美味?
    如今得不償失的澳大利亞社會已經開始反思這種無腦反華的錯誤性,但作為一個反華思想根深蒂固的傳統白人國家,指望所有人都能及時認清自己的愚蠢顯然是一種奢求: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一檔的一檔名為《糟糕歷史》的節目引發了在澳華人的廣泛抗議。
  • 一次最多能拔幾顆牙齒?
    對於一次最多能拔幾顆牙,醫學上並沒有確切的規定,患者可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例如,正畸治療需要拔除牙齒,因患者年齡較小、恢復能力較強,可以一次拔除4顆牙齒以縮短治療時間。 拔除阻生智齒時,醫生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真實條件、器械裝備和技術水平可以選擇一次只拔除一顆牙齒或同時拔除同側兩顆牙齒,也可選擇4顆牙齒一次性拔除。
  • 澳大利亞轉性了?敞開國門歡迎中國遊客!但不包括美國
    同時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旅遊業損失慘重,所以在連續多天沒有新增病例的情況下,澳大利亞決定向一些國家開放邊境,來恢復澳大利亞的旅遊業。據聯合早報近日報導,澳大利亞已經考慮向亞洲部分國家開放邊境,包括新加坡、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方面認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防控十分到位,而且這些國家往往是來澳旅遊的主力軍,可以進一步恢復澳大利亞旅遊經濟。而為了降低疫情輸入的風險,像美國和歐洲各國這些疫情形勢還非常嚴峻的國家,澳洲的國門並沒有為其敞開。
  • 澳大利亞後悔與中國交惡嗎?澳學者:繼續硬抗只會讓自己壓力更大
    但如今自己也在反華道路上遭遇慘敗的川普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澳大利亞卻已無退路:文章更進一步指出,中國在短期內幾乎不存在緩和對澳大利亞壓力的可能,因為長期維持這種與澳大利亞交惡的現狀對中國其實是有利的。首先,澳大利亞是當前反華最為徹底的國家,中方對澳進行「懲罰」,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 中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
    1920年12月16日,中國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它不但在中國史上罕見,也是世界最大地震之一。當時,世界上的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海原大地震也由此被稱為「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數達27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1976年,河北省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震中位於唐山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