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再次辱華,「中國女性」吃蟲子蟑螂老鼠,還覺得很美味?

2021-01-13 首發資訊

自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當局就一直在各種領域對中國進行惡毒攻擊,由此招致中方在經貿領域的集中打擊,讓整個澳大利亞都損失慘重。

如今得不償失的澳大利亞社會已經開始反思這種無腦反華的錯誤性,但作為一個反華思想根深蒂固的傳統白人國家,指望所有人都能及時認清自己的愚蠢顯然是一種奢求: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一檔的一檔名為《糟糕歷史》的節目引發了在澳華人的廣泛抗議。

節目中,兩名主持人不斷拿出蟲子、蟑螂、老鼠等食材,並表現出噁心至極的神情,而打扮成中國古代女性的演員則一邊表演出大快朵頤盡情享用的樣子,還一邊感嘆食材的美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竟然還是一檔針對兒童的歷史科普類節目。

目前,已經有超過1700人在一個呼籲抵制《糟糕歷史》的請願上簽名,希望ABC可以撤下《糟糕歷史》節目。毫無疑問,對於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尚在建立期間的幼童而言,這種節目內容顯然只會讓其建立起「中國人就是喜歡吃老鼠蟑螂」的固有印象。

相比成年人社會的種族歧視,該節目甚至涉嫌在下一代心中進行針對中國的種族歧視洗腦,惡劣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澳大利亞人能將這種行為解釋成所謂「言論自由」麼?

此前多次辱華事件中,「言論自由」和「個人意見不代表官方立場」一直是某些媒體和政客嘴裡的一大「免死金牌」。但只要簡單上網搜索一下就會發現,這家ABC電視臺的前身「澳大利亞廣播委員會」成立於1932年,到1950年代建立電視網,是澳大利亞最老牌的電視臺。

自建立時起,該電視臺就長期肩負為澳大利亞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而到1981年,該電視臺更是正式確立由聯邦政府撥款提供全部經費,其在澳大利亞媒體中的特殊性遠非一般私人電視臺可比,地位堪稱澳大利亞CCTV,是妥妥的「官方電視臺」。

所以試問,如果CCTV在兒童節目中把澳大利亞人描繪成喜歡吃袋鼠、蜥蜴和考拉的野蠻人,澳大利亞人又對這種「言論自由」感想如何?

事實上比起自己的「言論自由」,澳大利亞人在對待中國時卻遠沒有這麼寬容:就在兩個月之前,澳大利亞一家小出版商出版了一本地理教材,其中的南海地圖中就明確標識出了南海「九段線」,而察聞此事的澳大利亞媒體立刻就沸騰了。

儘管編纂者表示這其實只是一本課外推薦讀物,並非澳大利亞官方承認的正式教科書,而將「九段線」編列其中也只是讓澳大利亞學生更好的了解中國的相關既定政策。

但澳大利亞媒體卻依然立刻上演了一出盛大的「文字獄」:這些媒體赫然宣稱,「九段線」的存在「與澳大利亞政府在南海的政策不相符」,稱這是在給「中國政府做宣傳」,是在給澳大利亞的學生「洗腦」。

本國的官方電視臺給兒童播放針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節目叫做「言論自由」,而一家小出版社在中學生的課外讀物中對「九段線」進行一下客觀陳述就叫「洗腦」?這些澳大利亞人為了反華,顯然已經到了喪心病狂歇斯底裡的地步了。

澳大利亞之所以如此極端,說白了就是一種自我安慰心理:澳大利亞人向來自視西方白人國家,天生就比亞洲和中國高人一等,面對中國的崛起,更是以骨子裡的傲慢與偏見進行條件反射式的攻擊。

但在這種偏執狂式的對抗中,澳大利亞人終於絕望的認識到,中國的強大早已不是一個小小的澳大利亞能夠撼動的。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反制措施儘管只是表現在經貿領域,但其嚴重程度在早已恐慌不已的澳大利亞人眼中自然就會被迅速放大。於是更加玩命的攻擊、抹黑中國,乃至不惜向下一代進行種族主義洗腦,就成為一些澳大利亞人證明自己更加「文明」、更加「強大」的最後的救命稻草。

顯然,不把這些澳大利亞人徹底「打疼」,他們是真不知道「後悔」二字是怎麼寫。但反過來說,為了反華把自己國家都搞得如此戾氣滿地,這麼做是否值得,這也同樣是澳大利亞人必須進行反思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吃蟲子吃蟑螂 澳媒體再次辱華引憤怒 西方對華人偏見依在
    有人說歷史是一個輪迴,中國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創造了無數的璀璨文化,也經歷過飽受欺壓的屈辱近代史。應該說華人有如今的地位,是靠著無數先輩努力奮鬥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價換來的。然而,即使在今天,也有部分西方人對華人仍存在偏見。
  • 還吃蟑螂…澳大利亞華人怒了
    11月21日,一則澳大利亞電視臺涉嫌辱華的消息在當地華人的微信聊天群和朋友圈中刷屏。相關消息稱,澳大利亞主流媒體ABC電視臺在此前一天(20日)播出的一檔兒童節目中,讓一個白人女性扮成中國民眾熟知的女皇武則天,並挑戰吃下各種不在普通人食譜中的食物,如蟑螂、竹鼠、海蜇、黃蜂幼蟲等。
  • 國外兒童娛樂節目醜化武則天,稱中國人老鼠蟑螂啥都吃
    近日,澳大利亞電視臺播出的一檔兒童娛樂節目出現了許多爭議性畫面,內容涉嫌辱華,引起當地華人不滿,不少國人看了之後都進行了抗議投訴,紛紛表示「太氣人」! 節目旁白說道:「阿爾弗雷德戰勝了維京人,但是卻沒有烤焦的蛋糕可以吃。而在同時期的中國,人們供奉給女皇武則天的食物,怎麼形容呢?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啊。」 說完旁白,一個白人女性出現在畫面中,該女性的扮相怪異妝容誇張,行為舉止也極度浮誇做作,一直在擠眉弄眼。
  • 澳洲節目「辱華」,武則天只吃蟑螂,主持人造謠:中國人啥都吃!
    澳大利亞自古以來,就對中國存在著歧視,甚至多次發生辱華的事件,導致兩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最近,中國多次禁止澳大利亞的商品入境中國,這導致澳大利亞國內的經濟不斷下滑。澳大利亞十分聽從美國的話,所以,他和美國也是狼狽為奸,多次污衊中國,甩鍋中國。
  • 武則天愛吃蟑螂?澳洲節目抹黑中國,華人抗議遭反諷:中國人什麼噁心...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兒童頻道引進的一檔節目涉嫌辱華,完全是在惡意醜化中國人形象。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面向兒童的節目,居然會出現讓扮演中國人的演員吃老鼠、蟑螂等特別扎心的畫面,還理所應當的解釋:這都是中國人平常愛吃的?
  • 澳節目醜化中國人,女演員扮武則天吃老鼠稱中國人吃老鼠蟑螂長大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老話,長輩們更是苦苦教育下一代「能吃便是福」,享受天下美食是一大幸福和樂趣。
  • 澳洲節目辱華?華人爸爸問了女兒幾個問題,得到這樣的答案
    看完這檔節目以後(涉及的部分2分鐘),我跟女兒一起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看看中國人是不是真把這些當作美味佳餚,然後就有了以下對話。他們覺得吃水母很噁心,但我們就覺得很美味。比如你的好朋友Ruby,假如她明天上學問你:"我在Horrbile Histories裡看到,你們中國人吃蟲子,是不是真的?"你怎麼回答?我會說,我不吃蟲子的。
  • 外國女子節目中吃蟑螂,還要扮成武則天,這是為什麼?
    白人女子吃蟑螂令人噁心,更可惡的事情還在後面!英國一個頗為有名的兒童歷史「惡搞」劇《糟糕歷史》(Horrible Histories)在澳大利亞ABC電視臺播出。這家電視臺在11月20日播出《糟糕的歷史》第二期第六季,該期節目的主題主要是講述英國阿爾弗雷德大帝的生平,但節目播出的十幾分鐘後卻插入了一段外國女人妝扮成武則天吃蟑螂的奇葩片斷。
  • 「武則天」吃蟑螂、竹鼠?《糟糕歷史》黑中國歷史!澳華人怒了
    11月20日,澳大利亞ABC電視臺播出一檔兒童節目內容涉嫌辱華,引起了澳洲華人的憤怒。在這檔節目中,一個白人女性扮成中國民眾熟知的女皇武則天,並挑戰吃下各種不在普通人食譜中的食物,如蟑螂、竹鼠、海蜇、黃蜂幼蟲等。澳大利亞華人對此感到憤怒,並已經向電視臺投訴。
  • 澳洲:演員扮武則天「吃蟑螂」,兒童節目涉辱華!遭當地華人怒斥
    文章導語:澳洲:演員扮武則天「吃蟑螂」,兒童節目涉辱華!遭當地華人怒斥與澳洲外交及貿易關係持續緊張,近日有當地華人微信群流傳一段影片,重提澳洲廣播公司(ABC)多年前播出的兒童節目,讓一個白人女子打扮成中國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並假裝吃下蟑螂、竹鼠、黃蜂幼蟲等動物,諷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當地華人怒斥內容辱華,向ABC投訴要求道歉。
  • 「武則天」吃蟑螂?澳大利亞兒童節目頻頻醜化中國人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旗下電視臺的兒童頻道20日播放一檔5年前的英國電視節目,引發在澳華人憤慨。在這檔節目中,一名白人女性扮成中國歷史上的知名女皇帝武則天,不斷以誇張、戲謔的方式展示吃蟑螂、竹鼠等「美食」的情景,眾多在澳華人認為,此舉是在蓄意醜化中國人,他們已向電視臺投訴。
  • 白人扮武則天吃蟑螂,還說是中國人家常便飯,我們生氣太玻璃心?
    1中國人吃蟑螂?在節目中,由一位白人女性扮演武則天。如果不說這是武則天,單憑這不倫不類的服裝和髮型,恐怕沒有中國人會把她跟武則天聯繫在一起。據《澳大利亞人》日報11月23日報導,超過1400人籤署了一項網絡請願——該請願由華文媒體《雪梨郵報》發起,要求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道歉。當然,有些人覺得因為這個節目就生氣,有點小題大做了。在華人表達抗議的推文下面,就有人評論說:「節目有什麼問題?他們不吃蟑螂嗎?
  • 澳洲節目抹黑中國歷史引熱議:武則天吃蟑螂和毛毛蟲
    這集BBC製作的《糟糕歷史》節目中的一幕,是一個英國亞裔演員穿著中國傳統服裝吃著老鼠、蟑螂、水母以及其他食物。這部分內容是在解釋1000多年前中國唐朝的飲食文化。不少澳大利亞華人認為這個畫面並非故意冒犯華人社區。
  • 你為什麼不吃蟲子?
    圖/Wikipedia在公元前後,蟲子偶爾還能登上餐桌:例如蟬在古希臘人眼裡是一種奢侈的零食,古羅馬人也認為甲蟲的幼蟲是美味,漢朝的 《禮記·內則》裡面記載有「腶脩蚳醢」,也就是加以薑桂搗碎的螞蟻卵。熱帶地區有更多的人願意接受蟲子,這些地區的昆蟲個大,數量也多,還聚集成群,很容易被人們捕獲。就拿我國雲南的邊境地區來說,如果有人叫你去吃燒烤,你可別覺得是吃羊肉串、牛板筋,那就是雞肉和蟲子的混合大餐。
  • 武則天喜歡吃蟑螂?這部《糟糕歷史》所講述的歷史,真的很糟糕
    華輿訊 近日,一檔涉嫌辱華的電視節目引起了澳大利亞華人的廣泛關注。據報導,在這檔播放於澳大利亞ABC電視臺的少兒節目中,一個白人女性扮成中國民眾熟知的女皇武則天,並挑戰吃下各種不在普通人食譜中的食物,如蟑螂、海蜇、黃蜂幼蟲等。該事件引發了在澳華人的普遍不滿。
  • 兒童節目讓「武則天吃蟑螂」!澳洲華人氣炸了!怒斥種族歧視!
    11月20日,一位澳洲華人家長投訴稱,剛和寶寶在澳洲的電視臺看了一個疑似醜化中國人的節目,一個老外打扮成不倫不類的模樣,吃各種噁心的東西,包括蟑螂,竹鼠等等,太可怕了。
  • 吃蟲子可拯救地球?以後人類都要吃蟲子了……
    在一場蟲蟲美食試吃會上,與會者表示其實蟲蛋餅味道並不錯,脆脆的,但只要想到自己吃的是蟲子就覺得很毛骨悚然。他說:「吃這些東西需要很大的勇氣。每次我看到這些蟲子,第一反應就是把他們踩死,而不是吃下肚去。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再吃一次。」看來要讓西方人完全接受這種飲食新風尚,還得等一段時間。>>>相關連結重口味慎入!
  • 杭州老夫妻屋裡堆滿破爛廢品 蟑螂蟲子老鼠成群結隊……
    其他三家門口牆壁上都貼了一圈雙面膠,上面粘著密密麻麻死掉的蟑螂,地上還有蟑螂在爬。鄰居們說起這個事,苦不堪言。  「他們這對夫妻今年4月份租進來後,我們就沒過過好日子!男的61歲,女的59歲,聽口音是杭州本地人,聽說他們是西湖區那邊的拆遷戶,拆遷後租住在美都公寓。就是因為堆了很多垃圾,房間裡很臭,被物業趕出來,租到我們這裡了。」鄰居趙大伯說。
  • 中國人最「討厭」的蟑螂,在澳大利亞卻成了寵物,體型更大
    有些生物因為存在著危害性,而被人們所排斥,例如老鼠。而在中國,還有一種生物,幾乎是很多人的「噩夢」,看到就害怕。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人喊打的生物,到了澳大利亞,卻成為了寵物!作為古老的昆蟲之一,蟑螂比陸地上的第一隻恐龍誕生時間要早1億多年,它們生命力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值得一提的是,一隻被摘頭的蟑螂還可以存活9天,9天後死亡的原因則是過度饑渴。
  • 廣東這種東西,外省說打死都不吃,但它比羊肉還滋補,管用
    廣東有些美食,外省人閉著眼睛都吃不下,有一樣比羊肉還滋補。有位外省的朋友問我,你們廣東是不是什麼都敢吃呢,連老鼠、蟑螂都不放過。我聽後急忙跟他解釋,老鼠是有人吃,但並不是什麼老鼠都能吃的,只有田鼠才能吃,而你聽說的蟑螂,應該說的是一些蟲子,長得和蟑螂差不多的小東西,蟑螂可沒人敢吃,但是桂花蟬、螞蚱、龍飛蝨就不好說了。螞蚱大家應該都知道不稀奇,也叫蝗蟲,田裡面的害蟲,小時候抓到都喜歡將其烤了吃、賊香了。而桂花蟬也比較稀少,樣子比蟑螂還噁心、難看,一般人可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