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玫瑰葡萄無核化概況
無核化處理常用藥劑主要是 GA 3 ,是促進細胞分裂、伸長的植物激素,也是誘導葡萄無核的主要藥劑(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育種研究室, 2011)102 。GA 3 在低濃度時可以促進早期花序雌花的形成,高濃度則顯著阻滯花朵的發育( KORKUTAL et al., 2008)。GA 3 可以誘導無核可能是由於以下 3個方面:GA 3 處理後降低了蘋果酸脫氫酶的活性,致使呼吸作用減弱,能量供應不足,導致異常胚囊數量增加,從而使果實無核化;處理後子房壁與胚珠發育提前,開花期提前,但胚囊未發育完全,使受精過程受阻從而使果實無核化;GA 3 處理抑制了生殖核與營養核的分裂,導致花粉管萌發率低(史國棟, 2010)。為增強無核誘導效果及減少 GA 3 帶來的穗軸扭曲、子房僵化和木質化等副作用(太田象一郎 等, 1989),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輔助藥劑,如鏈黴素(SM)、6-苄基嘌呤(6-BA)、氯吡脲(CPPU)和噻苯隆(TDZ)等。6-BA 抑制核酸與蛋白質的分解,使細胞結構保持完整,防止離層的形成,其主要作用是使無核果坐果,防止其脫落來提高無核率(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育種研究室, 2011; 孟磊, 2013)。CPPU、TDZ 均為細胞分裂素類的生長調節劑,一般用於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膨大(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育種研究室, 2011) 103 ,對於無核率的貢獻可能與 6-BA 機制相同。SM 是一種抗生素,被發現可以促進無核並能減輕 GA 3 造成的果梗木質化作用(馮永鏗 等, 2008)。SM 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胚珠的發育達到果實無核的效果(小笠原 等, 1987; KIMURA et al., 1996)。
現已有許多葡萄品種利用上述藥劑進行無核化生產。目前,日本已經將『玫瑰露』、『蓓蕾玫瑰』(Muscat Bailey A)、『巨峰』(Kyoho)、『康拜爾早生』(Campbell Early)等有核葡萄品種進行無核化生產(孟玉平 等, 2005)。國內葡萄無核化研究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羅國光,1964),近一二十年進入高速發展期,並已經在『醉金香』(Zuijinxiang)、『京亞』(Jingya)等巨峰系品種上得到廣泛應用(史文婷 等, 2017)1 。另外,『黃玉』(Ouggoku)(張萌 等, 2010)、『紅地球』(Red Globe)(王歡, 2003)、『茉莉香』(Molixiang)(孫賀 等, 2014)、『陽光玫瑰』(張潰珍 等, 2017; 史文婷, 2017)等品種也進行了無核化研究並取得一定成果。
有核葡萄品種無核誘導處理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即以二倍體歐亞品種『玫瑰露』為代表的花前誘導型和以四倍體歐美品種『先鋒』(Pione)為代表的花期誘導型(李世誠 等, 2013)。『玫瑰露』在盛花前 14 d 是最佳無核誘導時間,在盛花後 10 ~14 d 進行膨大處理;『先鋒』在盛花末期的無核誘導效果最佳,在無核處理後的 10 d 進行膨大處理(李世誠 等, 2013)。
與其他品種相似,『陽光玫瑰』無核化常用的藥劑也是 GA 3 、CPPU 和 SM 等。『陽光玫瑰』生產常用二次處理模式,第一次處理目的是果實無核化兼具保果作用,第二次處理目的是膨大無核果實(呂中偉 等, 2016; 毛妮妮 等, 2016; 李海燕 等,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