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關注鄉村能手王小二的百家號!葡萄是喜光植物,對光照要求較高。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葉片厚而色濃,枯株生長健壯充實,花芽分化良好,產量高,果實著色好,含糖量高,品質風味好。在光照不足的條件下,葉片薄而發黃,新梢細長,組織不充實,花芽分化不良,果實著色差,含糖量低,產量亦顯著降低。
我國主要葡萄栽培區如西北、華北及東北大部地區都處於陽光充足,日照時數較多的地理條件下,故產品質量均較良好。拔海較高的山地紫外線較強,從很深的河、潮反射過來的光,其中藍紫光較多,這兩種光線都能促進花芽分化,增進果實色澤與品質。山地陽坡較陰坡、開闊的山地較狹窄的山谷陽光充足,因此,山地陽坡及開闊的山地果實品質好。光照條件還受栽培技術的影響。如棚架架面過大過低,籬架架面高,「行距過小,架面留條過密或園內間作高稈作物等都造成架面陰蔽,光照不良。
不同種和品種的喜光性有差異。一般地說歐亞種品種比美洲種品種要求光照條件更高。喜光性較弱的是河岸葡萄中的依查貝拉等品種。在果實著色時期,不同品種對不同強度的光要求不一樣,如龍眼品種在漫射光的條件下能很好著色,而玫瑰香品種則要求直射光,僅有漫射光營養條件又不好時,很不易著色。故對玫瑰香一類品種要注意掌握留條密度,如採用棚架栽培,架面也不可太大。在夏季,過強的直射光能引起果實的日灼病。龍眼品種較抗日灼病,玫瑰香次之,亞歷山大玫瑰最不抗此病。不抗日灼病的品種不宜用籬架,而宜用小棚架栽植。
一年中雨量的分布對葡萄植株的生長和產量、品質有很大的影響。春季,芽眼萌發,新梢生長,降雨或灌溉有利於花序原始體繼續分化和促進新梢生長。在葡萄開花期中,潮溼或陰沉的天氣會阻礙正常的受精,引起子房脫落。葡萄成熟期(7、8、9月)雨水過多或陰雨連綿會引起葡萄病害蔡生,果實裂果腐爛。葡萄生長後期(9、10月)多雨,新梢結束生長晚,有機物積累少,果實品質降低,新梢成熟不良,葡萄越冬困難,如山西北部地區常出現葡萄大量死亡現象,主要原因在此。在幹早年份,由於水分缺乏,葉片光合作用效能減弱,呼吸作用加強,也產生果實含糖量低,酸度高和枝條成熟不良的現象。同時,因為乾旱,極度的削弱葡萄植株的生長勢,使葡萄無力做越冬準備,所以乾旱年,冬季葡萄容易受凍害或因風乾而引起死亡,如山西省1970年、1971年連續兩年幹早,該省晉中地區,一些建立在保水力極差的沙地葡萄園,越冬死亡現象就很嚴重。故對這些葡萄園,要特別注意秋灌,以提高土壤溼度,增大土壤的熱容量,預防枝條冬季乾枯和受凍。
一般認為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的地區最適宜發展葡萄。但葡萄產量高、穩定、品質好的還是那些降雨量少有灌溉條件,和降雨量少、土層深厚或水土保持搞得好的地區。如新疆吐魯番地區之所以成為我國無核葡萄乾的著名產地,主要是因為雨量稀少,氣溫高、晝夜溫差大及具有良好的灌溉條件。如1961~1967年,7年平均降雨量僅14.1毫米,7月份平均氣溫高達31.3℃。我國黃土高原地區,如陝西米脂、山西清徐、榆次和河北懷來、涿鹿等地也屬於雨量較少,土層較厚或水土保持較好的地區。這些地區葡萄產量高,品質也很好。
小結:世界上還有許多著名的制幹和鮮食葡萄產區,如加利福尼亞,中亞細亞都是雨量稀少;有良好灌溉條件和許多名酒產區,如黑海、地中海沿岸某些國家,那裡就是冬春雨水充沛,而夏秋較乾旱少雨。總之,葡萄植物要求大氣幹早些、而土壤能保持適宜的溼度,特別是葡萄成熟季節更是如此。今天鄉村能手王小二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