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義:高原禁區種葡萄

2021-01-08 易先生的小酒吧

12年前,常永義以57歲的「高齡」學習汽車駕駛,考完駕照立馬就買了一輛榮威上了路。

和大多數國人喜歡用車作為身份象徵不同,他買車只是想讓自己穿梭在西北戈壁灘上的腳步更快一點,這樣他就可以讓更多貧困地區的老百姓通過種植葡萄,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換一種思維看氣候暖化

關於常永義的故事,我們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已故科學家錢學森。這兩個人一個是中國航天之父,一個是農業專家,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初,由於工作原因,錢學森曾多次到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他在這裡發現戈壁和大漠中有耐乾旱、抗風沙、耐鹽鹼的植物頑強地生長著,於是提出「沙產業」的概念。

在錢學森看來,沙產業是以太陽為直接能源,靠植物的光合作用來進行產品生產的體系。他甚至大膽預言:「用100年時間來完成這個革命,現在只是開始,沙漠地區可以創造上千億元的產值。」

1984年5月,時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的錢學森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學術報告時預言,到21世紀,由於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將會引發人類歷史上第六次產業革命——農業型知識密集型產業,沙產業作為農業型知識密集型產業類型之一在列。

現在,常永義教授成了錢老沙產業的最佳踐行者。

受到錢學森院士提出的西部發展沙產業要「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科學理念的啟示, 常永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發展觀重新審視甘肅河西走廊冷涼灌區和半乾旱山區發展農業的劣勢條件。

在傳統思維下,氣候冷涼、無霜期短限制了生育期長的作物種植,氣候乾旱使需水較多的作物不能生長。通過「逆向思維」看氣候冷涼能延緩作物的生長發育,具有晚生長、晚開花、晚成熟、晚上市的潛力;空氣乾燥、氣候乾旱說明雨雪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在這些地區發展設施農業生產有病蟲害少、農產品無公害的優勢。如果能利用合理的技術,讓這些地方的自然資源揚長避短,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常永義利用自己在葡萄栽培方面的深厚知識積累,經過深入思考,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在高海拔冷涼地區修建日光溫室,利用陽光轉化成熱能發展設施葡萄生產,利用冷涼氣候環境調控產期。

但是,與國內所有設施葡萄生產不同的是,常永義一反傳統觀念,挑戰農業生產中的經典作法「因地制宜」,在無霜期短、熱量少的地區不是種植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而是選擇種植晚熟、優質、耐貯運、適於遠銷的美國「提子」葡萄。當時這種反常規的發展思路遭到了一些專家、技術人員和領導幹部的質疑:在葡萄種植的「禁區」——高海拔冷涼山區引種美國紅提,行得通嗎?

創造葡萄種植神話

早在1976年,常永義就和前輩齊與樞教授開始指導敦煌市陽關國營林場和南湖鄉引種葡萄。1996年,有位對沙產業感興趣的私人企業家邀請他做技術指導,由於有20年在荒漠地區指導種植葡萄的經驗積累,常永義在荒蕪的嘉峪關戈壁灘上採用「深溝淺栽和客土定植」,「春季防風護苗,秋季控水」,「前期促長,後期控制」等一系列綜合栽培技術;在戈壁灘乾旱高溫條件下,一次性種植的360畝美國「提子」系列品種和20多畝日光溫室促成栽培葡萄,定植成活率在95%以上。在他的指導下,戈壁灘上的葡萄不但能安全越冬;而且達到了一年栽苗、二年結果、三、四年進入盛果期;創造了乾旱戈壁灘葡萄早果、優質、豐產的新記錄。

到了1996年,常永義引進美國紅地球等優良品種後,就開始對美國「提子」系列葡萄進行設施栽培技術研究。初步試驗成功後在甘肅省農業綜合開發辦的資助下,1998年開始「美國紅提設施延後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他在海拔1500 -2200m的甘肅永登、臨澤、青海貴德等部分冷涼地區設點進行試驗研究。先後研究解決了半乾旱冷涼區、旱區荒灘鹽鹼地高成活率栽植技術;不同條件下的架形、栽植密度、葉幕厚度、光合效率;土肥水綜合管理技術、當年苗夏季促花技術、簡化修剪技術;設施內光、溫、溼度小環境生態因子調控技術、不同產期調控等研究。

此後六年間,常永義對引種的28個國內外葡萄新品種在冷涼地區日光溫室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適於在乾旱、半乾旱冷涼地區日光溫室延後種植和促成種植的12個優良新品種。在年平均溫度只有-0.2℃~ -1.8℃的高寒冷涼山區,通過技術創新,將低溫、乾旱逆境條件做為一種資源利用。研究出冷涼地區日光溫室早果、優質、豐產綜合栽培技術;設施內延緩葡萄葉片衰老技術;日光溫室紅提葡萄延後成熟的微環境溫度、溼度、光照調控等關鍵技術。在高寒冷涼半乾旱區成功栽培出品質極優、產量穩定、特色鮮明、鮮果產期在1-2月採收上市的紅提葡萄。

從2004年起,,常永義的「美國紅提設施延後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成果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在各示範區普遍取得了一年栽苗,二年畝產千斤,三、四年進入盛果期(1500-2000公斤/畝),盛果期平均畝收入在2.6萬元至3.2萬元。畝收入是冷涼地區傳統農業的80-100倍,創造了該類地區農業經濟效益的「神話」。

2005年常教授將該技術成果在天祝林業局示範園區(海拔2450m)轉化應用。在天祝藏族自治縣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開始在全縣推廣;並同地方政府一道創造性的將技術成果推廣與政府的扶貧相結合,與調整高原農業種植結構相結合。

天祝縣是一個國扶貧困縣,政府整合資金,每年補貼在設施葡萄上達數百萬元。將過去扶貧由「將資金扶持變成產業扶持」,由「輸血變成造血」,加強技術扶貧;三年時間發展設施延後日光溫室葡萄2015畝。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天祝縣華藏鎮紅大村農民鄭大貴,以前種大田,三年前人均收入只有1400多元(2006年)。2007年建了一棟淨面積0.65畝的日光溫室種植葡萄(海拔2710m),當年6月栽苗,2008年產葡萄500多斤收入5000多元,2009年產紅地球葡萄3425斤(2010年1月28日採收) ,每斤10元批發銷售,實際收入3.4250萬元;除去2200元當年生產成本,全家4口人,人均純收入僅葡萄達到8012.5元,並且一次性收回了建棚投資的2萬元。

鄭大貴發展設施葡萄收入的巨大變遷,只是天祝2000多葡萄種植戶的一個縮影。通過項目實施在常教授多年技術培訓下,已在天祝縣建立了一支省、縣、鄉結合的技術服務團隊;天祝縣林業局抽調6名專職技術人員,常年服務於農牧民的田間地頭。利用陽光資源發展的高原日光溫室葡萄高效產業,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使天祝這塊半乾旱冷涼地區的貧困農牧民設施葡萄種植戶,短時間內真正靠一個產業實現了徹底脫貧。

為什麼在這裡種植葡萄而不是其他經濟作物呢?常教授告訴記者:「葡萄是季節性最強的水果之一。蘋果、梨都可以季產年銷,秋季採摘經過儲藏保鮮可在第二年銷售。而葡萄季節性強、儲運性差,一般貯藏後穗梗易幹縮,外觀品質變化大;通過設施調控,淡季上市,經濟價值就高;特別在天祝這樣的高寒冷涼地區,發展日光溫室生產既利用了充足的陽光資源,又發揮了冷涼氣候的優勢」。

「與發展促成栽培相比,延遲葡萄種植成本低,優質穩產。傳統提早上市的葡萄大都選擇生長期短的,早發芽、早開花、早結果,早熟品種一般品質比較差,不耐運輸,遠銷困難。另外促成栽培升溫季節,正是一年中光照最短、溫度最低的季節,設施內光照不足,此時葡萄的新梢分化花芽少,不易連續高產。葡萄延後栽培採用晚發芽的調控方式,在夏季長日照條件下,才開始萌芽、生長、開花、結果,新梢容易分化花芽,因而易高產。另外,促成栽培產量控制較低,一般每畝2000斤以內,產量過高會推遲成熟,而延遲栽培的產量是促成早熟的一倍」。

常教授說:「延遲採用的是晚熟品種,較耐儲藏、運輸。在交通不便的高寒冷涼山區生產,可以遠銷往大城市。但促成栽培的品種一般不適合遠銷,運輸中易掉粒;因而促成栽培適合在大、中城市的周邊地區種植,以鄰近市場銷售為主,不適合做大產業。而延遲栽培面向全國大市場,產業可以做大做強」。

目前,甘肅敦煌、酒泉、臨澤、張掖、金昌、天祝、永登、永靖、寧夏紅寺堡、青海貴德等地在常永義指導下,已建成優質葡萄產業化基地10萬畝,日光溫室設施延後葡萄1.7萬畝。使我國自產的優質鮮食葡萄從每年5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初都有新鮮葡萄上市,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鮮食葡萄上市時空繼替產業鏈,使葡萄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在甘肅省農業發展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常永義也因此聲名鵲起,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先後受聘為甘肅省、內蒙古烏海市、青海、新疆、寧夏等省內外15個市、縣政府、農場、企業的農業科技顧問。

「在貧困地區,農民不允許你失敗」

1月4日,易先生跟隨常永義教授在天祝採訪時發現,常教授每到一處都會立刻變成現場最受歡迎的人——村民們都爭著要把他往自己家的大棚裡請,好像等待醫生給自己家的孩子會診。在紅大村,從大棚裡出來的常永義身後沾了泥土,一位50多歲的藏族老漢還跑過去替他拍打幹淨。

「天祝地區的村民大都是從農牧民一下子過度到設施農業的精細生產,中間沒種植過大田,沒種植過蔬菜,一下子過度到精細農業,怎麼樣才能掌握這個技術,這就需要你不怕辛苦、長期堅持、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 常永義這樣對記者說。

2006年最多的時候他一年去了19次天祝,每到關鍵環節都要親自到棚內手把手地教示範戶田間操作技術。

「農業生產受地域條件影響很大,切忌不要照搬照抄」, 「在貧困的地方,農民也不允許你失敗,要將研究成熟的技術應用在農民的田間。任何農業新技術一定要在新區經試驗驗證後再向農民推廣」。 這是常教授科技推廣的原則,也是他經常告誡自己技術團隊年輕人的話。

現在常教授又開始了新的挑戰:一是高寒冷涼區規模化栽植後剛剛開始大量結果,人們對12月到次年2月採收上市的新鮮葡萄尚不了解。「怎麼能讓大城市營銷商知道,在嚴冬季節,這裡有剛剛成熟的優質新鮮葡萄,內在品質比美國進口的還要好?」他又把幫助地方政府和農民宣傳銷售葡萄當成了自己的責任。

2009年下半年,他不辭辛苦,南下廣州,東去上海,兩到京津地區,為地方政府聯繫營銷客戶。積極參加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會,親自宣傳,解疑釋惑,為甘肅冬季優質葡萄走向全國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我估計2011-2012年,葡萄產業規模和營銷都會有個大發展。」 常教授對冬季葡萄產業山區農民增收充滿信心。

他計劃要進一步幫助農民樹立以質量為核心,市場為導向,技術為支撐,效益為目標的產業發展思路,「制定生產技術規程,將產量、果穗大小、色澤、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質量標準相對統一,推行標準化生產。並申報有機產品認證,取得法律技術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引導,為大規模生產做好前期工作」。

過去,常教授經常參加省、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學校組織的科技「三下鄉」活動,他笑稱自己十多年來早就是「常下鄉」了。他一年有2/3時間在鄉下,在農民的葡萄園中。在他看來,農業大學的教授不但要做好傳播知識、教書育人和農業科技的基礎研究,而且也應做好實用新技術的推廣工作,應為推動地方農業經濟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幫助農民增收做出更大貢獻。將研發的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到最貧困地區,實實在在的使農民增收、脫貧、致富是他目前最大的心願。這就是天祝藏族自治縣縣委書紀張延保同志多次稱之為的「將論文寫在天祝大地上的專家」---甘肅農業大學常永義。

人物簡介:常永義,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中國園藝學會葡萄與葡萄酒分會副會長,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常務理事。先後主持完成省部級葡萄科研及開發項目8項,發表論文40多篇,引種、篩選出適宜西北不同地區栽培的優良葡萄新品種12個,累計推廣面積10萬畝。2007年3月,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稱號。

相關焦點

  • 年紀輕輕,大腦長滿「葡萄」?這場手術突破「生命的禁區」
    而有位大叔偏偏在腦幹上 長了一串「葡萄」 不幸「葡萄」還破了 一下子就眼看不清 腿走不動 到後面吞咽功能都喪失了 (也就是吃不了飯了)
  • 靈性葡萄
    自然,那時尚為蠻荒之地的雲南是沒有葡萄的。雲南出好葡萄和好葡萄酒是近代或當代的事。 這串有名的葡萄叫「玫瑰蜜」(R O SE H O N EY ),最早生長在金沙江北岸的高山峽谷一個叫「茨宗」的地方。18世紀中葉,一個富於獻身精神的法國傳教士,出生入死,歷盡艱辛,把法國上好的葡萄良種「玫瑰蜜」和《聖經》一道帶到了茨宗。
  • 靈性葡萄(散文)
    好酒的羅馬人佔領了法國之後,法國才開始大面積種植葡萄。有人說,羅馬人是將炮火和酒壺一齊帶上了戰場。    漢語中何時出現「葡萄」一詞?據希臘學家羅念生論證,此語源於希臘文「Botrytis」,漢學家勞費爾則認為是波斯語「Bldawa」的譯音。
  • 永義國際(01218.HK)擬11億港元向高山企業收購香港物業 二者明日復牌
    格隆匯 11 月 9日丨永義國際(01218.HK)與高山企業(00616.HK)聯合公布,2020年11月5日,永義及高山訂立買賣協議,據此(其中包括),永義擬向高山收購公司AAbove Ace Limited及公司BSuccess Edge Limited的全部已發行股份,高山同意促使出售貸款轉讓給永義
  • 影響葡萄生長因素有哪些你知道嗎?不同地區的光照對葡萄的影響
    不同種和品種的喜光性有差異。一般地說歐亞種品種比美洲種品種要求光照條件更高。喜光性較弱的是河岸葡萄中的依查貝拉等品種。在果實著色時期,不同品種對不同強度的光要求不一樣,如龍眼品種在漫射光的條件下能很好著色,而玫瑰香品種則要求直射光,僅有漫射光營養條件又不好時,很不易著色。故對玫瑰香一類品種要注意掌握留條密度,如採用棚架栽培,架面也不可太大。在夏季,過強的直射光能引起果實的日灼病。
  • 穿梭高原「禁區」 青春之翼這樣鑲嵌在白雲間
    初冬,高原某地寒意刺骨,新疆軍區某旅數架直升機聞令起飛,高空極限飛行、野外場地起降、滑跑起落飛行等高難課目同步展開。 直升機巡航在阿里高原 常年穿梭在高寒地區執行任務,遇到突發情況反倒是
  • 【藏北故事】神奇迷人的藏北高原
    「羌塘你是生命的禁區,也是生命復活的土地;藏北你是萬物的禁區,也是萬物誕生的搖籃……」這首詩真實反映了藏北高原的面貌。  人們通常所說的藏北高原,主要在西藏那曲市境內。在藏語裡,藏北高原稱為「羌塘」(意為「北方空地」)。
  • 解放軍生命禁區戰訓 飛彈常因氣壓低中途掉下來
    曹百明攝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組織大規模、高強度、長時間的實戰化訓練,安全壓力直接考驗黨委班子的使命擔當——  涉險「生命禁區」只為打勝仗  2013年6月,蘭州軍區《加強高原使命課題訓練的意見》下發後,立即在部隊中產生強烈反響。
  • 愛上生命禁區,愛上生命的意義
    愛上生命禁區,愛上生命的意義小敏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浩蕩的長風穿越幾萬裡,穿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玉門關故事多,多得數不清。邊關冷月映襯著孤獨而高大的身影,分外的皎潔明亮。那一身迷彩綠包裹著隨時奉命聽令的血肉之軀,分外的莊嚴。
  • 推薦給大家常吃5種降血脂水果
    核心提示: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平時的生活習慣不好,慢慢地出現了血脂升高的情況,這樣可不是好消息,長期下去對身體傷害極大,建議大家常吃5種降血脂水果,分別是西紅柿、香蕉、蘋果、葡萄和山楂。5種降血脂水果。
  • 家裡的葡萄應該怎麼去種
    家裡種植葡萄,可以在屋頂露臺或者陽臺空間比較大的種植比較好,因為採光性好話,完全可以考慮種一棵葡萄。葡萄好吃又營養價值豐富,還能做葡萄酒,葡萄乾。我就很喜歡中葡萄,在家裡怎樣把葡萄樹種好,能結上果實,或者結更多的果實呢,是不是很有意義。花盆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差不多就行了。
  • 想在家裡種葡萄,最好的品種就是藍寶石葡萄,不妨試試
    我們都知道不少人都有在家裡面種葡萄的習慣,尤其是家裡面有小陽臺或者有小院子的,都非常喜歡在家裡面種葡萄,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推薦的這種葡萄呢,它叫做藍寶石葡萄是現如今最適合家居種植的葡萄之一,而且這種藍寶石葡萄不僅僅價格便宜,而且它種出來之後非常的名貴,咱們平常在超市裡面購買一斤藍寶石葡萄,要花上
  • 家裡就是種葡萄的,了解的比較多,葡萄葉發黃是怎麼回事
    說起種葡萄,小編是很有發言權的,從小的時候開始,我家裡就開始種葡萄了。父親已經有了二十幾年種植的經驗,每年都要經歷同樣的過程,雖然我沒有親自加入到勞動中,但是我見慣了各種現象。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大家發現自家的葡萄葉發黃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呢?
  • 「生命禁區」,二十九萬平方公裡渺無人煙
    直擊中國面積最大的「生命禁區」,二十九萬平方公裡渺無人煙羌塘在藏語中意思是「北方高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我國地勢最高的一級臺階,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而讓這裡最出名的那就是羌塘無人區了,29.8萬平方公裡的地方,幾乎見不到任何人煙。這裡一直被視為「生命禁區」,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 從帕米爾高原上的生命禁區,到中巴兩國的友誼橋梁,喀喇崑崙公路的...
    其實,在我國最西邊的帕米爾高原,有一條跨國公路,雖然名氣沒有318或是獨庫公路大,但風景未必遜色,這條公路就是中巴公路。 很長時間以來,這裡都被視為生命禁區,雪山連綿、終年積雪、狂風不絕,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而且地質災害頻發
  • 美國神秘的「51禁區」,常與不明飛行物掛鈎,禁止任何飛行器飛越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美國神秘的「51禁區」,常與不明飛行物掛鈎,禁止任何飛行器飛越?51禁區值得是位於美國內華達州南部林肯郡的一個區域,距離拉斯維加斯市中心西北方,有一個空軍基地在此,此區被認為是美國用來秘密進行新的空軍飛行器的開發和測試的地方,這個地方也因為很多人相信它與眾多的不明飛行物陰謀論有關而聞名。
  • 生命禁區裡的守望者
    ▲現場展演海拔4750米 生命禁區裡的守望者海拔4750米,高寒、低壓、缺氧……極端的氣候和自然條件常年在風火山囤積,一天四季的輪迴更替,讓人恍若隔世。諸多年來,這裡被世人稱為「生命禁區」。1961年,中國中鐵科研院西北院為了破解青藏鐵路高原凍土區築路技術難題,在青藏高原海拔4750米的風火山北麓,建立了我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全年值守的多年凍土定位觀測站,開展高原氣象、地溫、太陽輻射以及各類工程建築物地溫場變化和穩定性的觀測。59年來,這裡空氣稀薄、荒無人煙、氣候極端惡劣,是生命禁區中極為險惡的區域,冬季氣溫低達零下43度。
  • 戍守在「生命禁區裡的禁區」
    11月的阿里高原,氣溫已驟降至零攝氏度以下。清晨,迎著初升的太陽,我們從札達縣城出發,趕赴280多公裡外的新疆軍區某邊防團什布奇邊防連。常年為高原部隊運送物資的汽車兵都知道,每次到什布奇運送物資都像走了一趟「鬼門關」,老駕駛員走這條危險的高原路,手心裡都會捏把汗。翻越最後一個達坂——馬陽達坂時,大家都不自覺抓緊了座椅扶手。這個達坂是整條路上最危險的一段,它一側是高山,不時可以聽到小石子落下敲擊車頂的聲音,另一側便是萬丈深淵。駕駛員一路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走這條路我都快轉暈了」。
  • 給大家介紹葡萄 葡萄生產的特點以及發展葡萄生產的意義
    給大家介紹葡萄,葡萄生產的特點以及發展葡萄生產的意義。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葡萄。葡萄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傳統果樹。其果實味美可口、營養豐富,不僅含有人類必需的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有機酸(蘋果酸、檸檬酸、草酸、水楊酸等)、礦物質(鉀、鈣、鈉、磷、錳、鐵、銅等)、胺基酸(精氨酸、色氨酸等)、蛋白質、粗纖維、果膠等,而且含有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生物活性物質。
  • 葡萄品種|麝香Muscat
    麝香(Muscat)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葡萄,它以特有的葡萄味、蜜桃等甜蜜香氣而著名。麝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葡萄品種,它是一個擁有 200 多個葡萄品種的大家族。此外還有奧託麝香(Muscat Ottonel)、漢堡麝香(Muscat Hamburg)和橙花麝香(Orange Muscat)等其他葡萄品種。主要葡萄品種小粒白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