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不僅僅是啤酒王國,更是葡萄酒之鄉,國內共有13個共10萬多公頃各具特色的葡萄種植區,種植的葡萄品種近140種。德國出產的葡萄酒中,白葡萄酒佔三分之二左右,紅葡萄酒佔三分之一。全年8億升總產量中有1億多升出口,主要銷往美國、英國和荷蘭。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奉上一幅德國葡萄美酒地圖。
早收、主收和晚收
在德國,不同的葡萄成熟時間不同,所以每年收穫葡萄的時間可以持續好幾個月。最早的葡萄8月就準備好被採摘了,之後是9月中旬才成熟的主收(Hauptlese)。大家所熟悉的雷司令則屬於晚收(Spätlese)葡萄品種,收穫季可以一直持續到11月初。
葡萄園
由於緯度較高,其實德國並不是種植葡萄的理想區域,因此葡萄園大都建在朝陽的山坡上或者是溫暖的河谷中,以便葡萄能夠吸收足夠的熱量生長成熟。每到深秋季節,漫山遍野的葡萄色彩斑斕,偶爾有孤獨厚重的城堡點綴其中,如同一幅墨跡未乾的水彩畫美得讓人心醉。
雷司令
說起葡萄酒就不能不提雷司令,這種原產自德國的高級飲品是世界上最頂級的葡萄酒之一。由於緯度較高,雷司令葡萄的成熟周期很長,這也使得它的品質格外優異,芳香濃鬱。據說在所有的白葡萄中,只有雷司令葡萄可以藏釀到幾十年。你可知道還有一種紅色雷司令?它也是白葡萄品種之一,在20世紀初還常見於德國的葡萄種植園,後來逐漸銷聲匿跡,不過近些年又重新獲得了關注,目前只有在黑森州和薩安州所轄的部分葡萄酒產區種植,由於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因此也算是稀有品種。
萊茵黑森產區
這個佔地26000多公頃,位於沃姆斯(Worms)、美因茨(Mainz)和賓根(Bingen)之間的地區是德國最大的葡萄酒產區,萊茵黑森(Rheinhessen)釀製的葡萄酒種類遠遠多於德國其他地區,主要包括米勒-圖高(Muller Thurgau)、西萬尼(Silvaner)和雷司令(Riesling)。早在公元9世紀,這裡就有88個地區生產葡萄酒,所以說這裡也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葡萄酒產區。
妖嬈的中部萊茵谷
從賓根開始,我們就來到了曲折妖嬈的中部萊茵谷(Mittelrheintal)。萊茵河的河床在這裡變窄,穿過兩岸的板巖山脈,其陡峭的地貌一直延伸至波恩。一個關於羅蕾萊(Loreley)的傳說賦予了中萊茵河谷以神秘的色彩,一座座滄桑的古堡沿萊茵河佇立在兩岸的崖上,守望著過往的船隻,仿佛是一個飽經風雨的老人在向人們訴說那一個個悽美的故事。酒農們則利用這裡向陽的陡坡以及溼潤溫暖的河谷環境,釀造頂級的葡萄酒。
摩澤爾產區
摩澤爾(Mosel)產區的葡萄酒產量雖不是德國第一名,但國際知名度卻領先於其他產區。其地區特色就是陡峭的葡萄園,這裡最高的葡萄園有380米高,傾斜度為68度,不愧是歐洲最陡峭的葡萄園產區。齒軌運輸車是唯一能夠被用於採摘葡萄的機械工具,其餘的全靠手工勞動。這裡也是德國最古老的葡萄酒產區——兩千年前,羅馬人就在摩澤爾及附近地區開始種植葡萄。
萊茵蘭—法爾茨產區
萊茵蘭—法爾茨州是德國重要的葡萄以及葡萄酒產區,相對優良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這一地區的葡萄種植非常普遍,出產各種口味和檔次的葡萄酒。沿著著名的延綿85公裡的「葡萄酒之路」(Weinstraße)隨意來到一個酒莊,品著杯中的美酒望著夕陽西下餘暉暖暖的葡萄園,別有一番浪漫。
法爾茨產區擁有德國葡萄酒的幾個「之最」。這裡的巴特迪克海姆(Bad Dürkheim)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節和最大的葡萄酒木桶。
葡萄酒女王
葡萄豐收季節,每年一度的盛事就是選「葡萄酒女王」,每個葡萄產區先選出自己的葡萄酒女王,然後再進行全德葡萄酒女王的角逐。如今它已經舉辦了72屆,早已經從一項傳統行業活動發展成一個集文化、旅遊、娛樂為一身的綜合活動。2020年的葡萄酒女王是阿爾河葡萄酒產區的Eva Lanzerath。
法蘭肯產區
這個產區葡萄酒的特色從包裝開始——大肚瓶裝(Bocksbeutel )葡萄酒。法蘭肯產區(Franken)有許多年輕的酒莊主,他們推陳出新,放棄老套浪漫主義的累贅,在裝潢現代的酒廊中展現自己的產品。他們的信條是:用質量代替產量。這裡的居民從八世紀就開始釀造葡萄酒,因此弗蘭肯釀酒已經有超過1200年的歷史。
葡萄酒的窖藏
要釀造出高品質的葡萄酒,葡萄、釀製工藝以及窖藏三個關鍵因素必不可少。無論是現代化的釀酒廠,還是傳統的作坊式酒莊,都有專門用於儲酒的地窖。一個個裝滿葡萄酒的橡木桶整齊地碼放在這裡,靜靜地等候著歲月的沉澱。
我知道你在看喲
往期印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