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從星系巡天獲得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2021-01-13 人民日報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eBOSS(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國際合作組向全世界發布最新一批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以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王鈺婷副研究員分別為第一作者的兩篇暗能量研究方面的科學論文。該研究工作在11個標準差水平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基於目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星系巡天eBOSS項目,趙公博團隊開發新的理論及數據分析方法,利用兩類星系樣本的交叉關聯,在距今7億到18億光年的宇宙時空範圍內 (該範圍此前從未被探索),成功測量了宇宙背景膨脹及結構增長率 。

趙公博解釋說:「此工作在11個標準差水平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該研究發現eBOSS觀測數據支持我們此前發現的暗能量動力學行為。」

星系巡天宇宙學的難點在於數據處理,特別是對於觀測統計誤差及系統誤差的分析。eBOSS是國際上首個在寬廣時空範圍內開展的多目標巡天,為開展交叉關聯分析創造了條件 。

「交叉關聯不僅可以減小統計誤差,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控制系統誤差,得到更加準確、可靠的結果。」,王鈺婷說。

暗能量是目前宇宙的主體成分,揭示其本質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eBOSS國際合作組由包括國家天文臺在內的30餘所國際一流天文研究單位組成。自2014年運行以來,eBOSS項目歷時6年,在紅移0.6到2.2之間,獲取了近100萬條星系光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學結果,圓滿完成科學任務。

作為eBOSS國際合作組科學工作組主任,趙公博自2015年起參與領導eBOSS項目的巡天觀測、數據處理及暗能量等前沿宇宙學應用研究。此研究為後續基於我國空間站望遠鏡, DESI, PFS等更大規模星系巡天開展暗能量本質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SDSS星系巡天近20餘年 (1998-2019) 以來宇宙探索示意圖。來源:eBOSS國際合作組

基於最新eBOSS觀測得到的暗能量組分限制。來源:趙公博等,(eBOSS合作組),2020

基於eBOSS 巡天數據得到的兩類星系的兩點關聯函數。來源:王鈺婷等,(eBOSS合作組),202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1/1)
    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1/1) "← →"翻頁
  • 中國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網站7月20日發布消息稱,國家天文臺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為後續開展暗能量本質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基於目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星系巡天eBOSS項目,趙公博團隊開發新的理論及數據分析方法,利用兩類星系樣本的交叉關聯,在距今7億到18億光年的宇宙時空範圍內 (該範圍此前從未被探索),成功測量了宇宙背景膨脹及結構增長率。
  • 中國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官網2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為後續開展暗能量本質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eBOSS國際合作組科學工作組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團隊基於eBOSS項目,在此前從未被探索的、距地球7億到18億光年的宇宙時空範圍內,成功測量了宇宙背景膨脹及結構增長率,這也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 依託星系巡天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新華網北京7月20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基於目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星系巡天eBOSS項目,國家天文臺趙公博團隊在距今7億到18億光年的宇宙時空範圍內,成功測量了宇宙背景膨脹及結構增長率,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 天文學家依託星系巡天取得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本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目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星系巡天項目「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的國際合作組北京時間7月20日發布了一批最新研究成果。
  • 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7月20日,目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星系巡天項目——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國際合作組向全世界發布最新一批研究成果,其中,eBOSS國際合作組科學工作組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團隊基於eBOSS項目,在此前從未被探索的、距地球7億到18億光年的宇宙時空範圍內,成功測量了宇宙背景膨脹及結構增長率,這也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 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我們找到了!
    20日,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國際合作組發布最新宇宙學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和王鈺婷副研究員發現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他們在11個標準差水平上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這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 中國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北京時間7月20日,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星系巡天eBOSS合作組向全世界發布最新一批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副研究員王鈺婷為第一作者的兩篇暗能量重要科學進展,這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 科技新聞速知:我天文學家獲得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我國首次在...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接知力君每周將精選青少年及公眾最需要知道的熱點科技事件一起來領略科技的力量吧我天文學家獲得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eBOSS國際合作組發布的SDSS星系巡天近20餘年(1998-2019)以來宇宙探索示意圖 供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來源/科技日報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國際合作組發布最新研究成果。
  • 最新宇宙學研究發現最強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
    最新宇宙學研究發現最強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 陸成寬/科技日報 2020-07-21 08:11
  • 最新宇宙學研究發現 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
    科技日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陸成寬)20日,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國際合作組發布最新宇宙學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和王鈺婷副研究員發現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他們在11個標準差水平上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
  • ...研究員發現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 揭示其本質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
    20日,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國際合作組發布最新宇宙學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和王鈺婷副研究員發現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他們在11個標準差水平上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這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 新型巡天設備繪製星系分布圖
    在早期的巡天調查中,天文學家們一次只能將望遠鏡對準一個星系並測定其光譜,進度非常緩慢。而相比之下,現代化的巡天觀測一次觀測可以同時獲得數千個星系的光譜數據。  PAUcam將進一步革新巡天天文學的手段,它一次能夠測定數以萬計星系的距離數據。藉助一臺特製的設備,它能夠將各個星系的光線分隔開來並拍攝40張圖像。
  • 揭秘宇宙膨脹之謎 發現暗能量被「激活」事件
    現在,重子振蕩光譜巡天(BOSS)計劃作為斯隆巡天III(SDSS III)最大的組成部分,以迄今最高的測量精度對六十億年前那段宇宙變革時期繪製大尺度的分布地圖,研究暗能量被「激活」時的情況。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可能具有我們前所未知的行為方式。  研究暗能量在宇宙加速膨脹中所起的作用,首先要了解詳細的膨脹歷史過程,探索宇宙膨脹過程與搜尋超新星並計算紅移值不同,重子振蕩光譜巡天使用了一種被稱為重子聲學振蕩(BAO)的技術來確定遙遠星系的距離。該技術是通過測量震蕩波在宇宙大尺度結構上形成的高密區,以發現暗能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 【今日科技】暗能量觀測證據、鎧蘭野生居群、裸腹鱘、新冠病毒、負氧離子、多巴胺能神經元
    1天文學家通過星系巡天發現迄今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SDSS星系巡天近20餘年(1998-2019)以來宇宙探索示意圖。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7月20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趙公博研究員團隊在此前從未被探索的、距地球7億到18億光年的宇宙時空範圍內,成功測量了宇宙背景膨脹及結構增長率,這也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暗能量觀測證據。
  • 超大三維星系圖,精確測定暗能量 科學人
    圖片來源:Daniel Eisenstein 及SDSS-III合作團隊來自斯隆數字巡天Ⅲ期(SDSS-III)的數百位科學家協手合作,繪製出了遙遠星系有史以來最大的三維地圖。接著,這些科學家又利用這幅地圖,對目前正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進行了迄今最為精確的測量。
  • 一周科技隨我探 | 奔向火星,中國深空探測踏上新徵程;暗能量真的存在
    中國深空探測踏上新徵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深空探測踏上新的徵程。
  • 我國研究團隊發現動力學暗能量證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支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這一發現表明,暗能量的本質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利用其開發的暗能量重建方法,在3.5個標準差水平發現了暗能量狀態方程隨時間演化的證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天文》近日在線發表了該成果,並在隨後刊發國際知名學者撰寫的解讀文章。
  • 哈勃發現迄今最小的暗物質團塊
    儘管在大型和中等大小的星系周圍都檢測到過暗物質結構,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體型更小的暗物質團塊。正是由於對小型暗物質團塊的觀測證據仍一片空白,一部分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其他的暗物質理論,包括「溫暗物質」(Warm Dark Matter,WDM)理論,這個假設則表明,暗物質粒子正在以較快的速度移動,過快的移動速度讓暗物質粒子無法合併形成較小的濃度結構。
  • 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發現動力學暗能量證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支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這一發現表明,暗能量的本質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利用其開發的暗能量重建方法,在3.5個標準差水平發現了暗能量狀態方程隨時間演化的證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天文》近日在線發表了該成果,並在隨後刊發國際知名學者撰寫的解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