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塑型新希望!激活人體棕色脂肪開關的是β2腎上腺素能受體!

2021-01-13 中國生物技術網

「減脂增肌」幾乎是每一個人的美好願望。眾所周知,人體內有兩種脂肪,一個是不招人待見的白色脂肪,即我們常說的肥肉,它在不斷地存儲熱量;而另一個就是「名不副實」的棕色脂肪(BAT,也稱褐色脂肪),因為它是能幫助我們燃燒多餘熱量,實現「減脂增肌」的好脂肪。雖然每個人都迫切的需要它,然而它在我們體內,就只有那麼一點點,而此前試圖激活人體棕色脂肪的臨床試驗往往都以失敗告終。

北京時間8月5日,發表在《Cell Metabolism(細胞代謝)》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加拿大舍布魯克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激活人體棕色脂肪的「正確手段」。該研究有望為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棕色脂肪被低溫或化學信號激活後,會燃燒能量並產生熱量——這一過程被稱為產熱。人體內只有少量的棕色脂肪,因此,刺激人體棕色脂肪組織產熱已成為改善代謝健康的一個有吸引力的目標。

然而此前,靶向被認為是介導棕色脂肪產熱作用的β3腎上腺素能受體(β3-AR)的藥物刺激在人體臨床試驗中幾乎「全軍覆沒」。口服β3-AR激動劑Mirabegron只會在最大允許劑量下引起棕色脂肪產熱的增加。這導致與β1-AR和β2-AR的脫靶結合,從而分別增加了心血管反應和白色脂肪組織的脂解。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團隊終於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他們發現與嚙齒類動物不同,人類棕色脂肪產熱並不是由β3-AR刺激介導的,而是β2腎上腺素能受體(β2-AR)負責刺激產熱作用。

研究第一作者、舍布魯克大學生理學和藥理學系Denis Blondin博士說:「這一發現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試圖誘導棕色脂肪燃燒能量的臨床試驗都以失敗告終。」

該研究通訊作者、哥本哈根大學衛生與醫學學院副教授Camilla Schéele說:「現在看來,也許我們一直都在瞄準錯誤的目標。與嚙齒類動物不同,人類的棕色脂肪是通過刺激β2腎上腺素能受體而被激活的,它是負責從我們白色脂肪組織釋放脂肪的受體。」

圖片來源:Cell Metabolism

Scheele解釋說:「這一發現具有明確的治療意義。激活棕色脂肪可以燃燒熱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甚至影響食慾調節。我們的數據揭示了一個以前未知的開啟人類這些功能的關鍵點,這將對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大有裨益。」

該團隊表示,第二階段的研究將於今年秋天開始,他們將嘗試用靶向b2-AR的藥物激活棕色脂肪,以驗證這一發現。

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舍布魯克大學醫學系André Carpentier教授說:「我們的下一步將使用一種專門激活棕色脂肪的藥物,並確定它在人體燃燒脂肪和熱量方面的作用。一旦研究完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將開始確定這種方法是否有助於改善對疾病的代謝控制。」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7.005

相關焦點

  • 骨生物學進展:β2-AR驅動人棕色脂肪細胞的產熱功能
    PMID:32755608Mirabegron,一種β3-AR激動劑,用於治療膀胱過度活動。鑑於β3-AR介導的齧齒動物熱發生的已有明確證據,人們認為這種受體也能夠介導激活人類BAT。近年來mirabegron已被用於靶向激活BAT,然而臨床應用療效不佳。在較低劑量下,β3-AR激動劑米拉白瓊是否能在不激活心血管反應的情況下明確地針對人類BAT以增加熱原尚不清楚。
  • ...合作者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的分子機理
    該研究首次解析了人源β1腎上腺素受體在非激活態和激活態的晶體結構,包括結合內源配體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結構,並發現配體結合受體的結合途徑決定了去甲腎上腺素對β腎上腺素受體的亞型選擇性。G蛋白偶聯受體是最大的膜受體蛋白家族,在人類基因組中有800多個成員, 調控著重要的生理功能。
  • Nature:研究揭示激發態β2-腎上腺素受體的結構
    該研究報告了與不同激動劑(即BI167107、hydroxybenzyl isoproterenol和內源性激動劑「腎上腺素」)形成複合物的、完全具有活性的人β2-腎上腺素受體(β2AR)的三個結構。β2AR是一種「G-蛋白耦合受體」 (GPCR),後者是很多臨床藥物作為作用目標的普遍存在的膜蛋白。
  • Nature:利用smFRET成像技術揭示腎上腺素激活的G蛋白偶聯受體變化
    這一結果為細胞如何檢測和應答它們的環境提供史無前例的新認識。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6月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molecule analysis of ligand efficacy in β2AR–G-protein activation」。論文通信作者為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生理學與生物物理學教授Scott C.
  • 梳理利用白色脂肪棕色化治療肥胖最新進展
    白色脂肪細胞內塞滿了脂肪分子(以甘油三酯的形式)用來儲存能量以備不時之需,而白色脂肪過多就會導致肥胖、胰島素抵抗性、代謝症候群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棕色脂肪細胞在兒童體內比較常見,成人體內的棕色脂肪細胞就少得多,棕色脂肪細胞能夠燃燒儲存為脂肪的能量,同時消耗葡萄糖,因此能夠幫助機體適應寒冷環境,還有助於防止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米色脂肪細胞也能燃燒能量,可以嵌入白色脂肪組織。
  • 《科學》子刊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在Aβ和Tau病理的未解之謎
    去甲腎上腺素(NE)和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在認知中起著主要的作用,阿爾茨海默氏病(AD)患者的去甲腎上腺素能會發生變化。然而,去甲腎上腺素能在AD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闡明。他們的研究顯示β-澱粉樣蛋白(Aβ)低聚物是α2A腎上腺素能受體(α2AAR)的異生配體,並調節去甲腎上腺素(NE)信號轉導,重定向GSK3β激活和隨後的tau超磷酸化。阻斷α2AAR可降低tau的磷酸化,改善AD小鼠模型中的病理和認知異常。
  • 科學家解析β-arrestin與福莫特羅結合β1-腎上腺素受體的結構
    科學家解析β-arrestin與福莫特羅結合β1-腎上腺素受體的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8 22:12:29 英國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Christopher G.
  • 脂肪細胞或是關鍵,減脂就不會迷茫……
    人體脂肪分三種白色脂肪專職儲能,棕色脂肪專職耗能,米色脂肪就是牆頭草。當機體長期處於寒冷環境,或長期使用β腎上腺素時,這種脂肪細胞的形態學及生物學特徵就會發生改變,其胞內出現許多散在的小脂滴,UCP1水平升高,產生大量熱能,類似於棕色脂肪細胞。
  • 醫學基礎知識: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
    而且學好受體系統對於藥理學中傳出神經藥物也有重要幫助,這裡中公衛生人才網就帶著大家把相關知識點做個梳理。人體中主要的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包括:1.乙醯膽鹼及其受體神經末梢釋放ACh作為遞質的纖維稱為膽鹼能纖維。
  • Nature:揭示腎上腺素激活心臟電壓門控鈣通道機制,有助開發治療...
    當心臟細胞暴露於一種模擬腎上腺素的藥物時,Rad從鈣通道釋放出來,從而導致這種鈣通道活性的增加和更強的心臟跳動。這些發現提供了腎上腺素如何刺激心臟的機制描述並為心血管藥物發現提供新靶標。這些作者說,特別地,這些結果可能為開發與β受體阻滯劑同樣有效但可能比β受體阻滯劑更安全的藥物開闢了新途徑。
  • 哪能「1周快速減掉啤酒肚」,解密腹部脂肪,3個科學減脂步驟破解
    促進脂肪酸脫落(脂肪溶解):要促進脂肪酸分子從甘油分子上脫離下來,胰島素水平較低是必要條件之一(空腹時較低,飽腹時較高),還有血液中較高水平的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睪酮等激素;而進行力量訓練(特別是全身力量訓練)可以促進激活分泌。
  • 骨生物學進展:棕色脂肪通過SLC25A44調控支鏈胺基酸分解代謝控制能量穩態
    去甲腎上腺素(NA)治療後BAT和肌肉組織溫度(Temp)的變化)。每組n = 4。d. 血漿BCAA水平在指示時間點後,BCAA口服灌胃。每組n = 8。e. 人棕色脂肪細胞[u-13c6]LEU中相應代謝物的摩爾百分數。細胞去甲腎上腺素治療1h,每組n = 6。αkg,α-酮戊二酸。f. 在環境溫度下, bckdhaucp1-ko(n=15)和對照(n=13)小鼠高脂飲食的體重。
  • 闢謠|脂肪的搬運工左旋肉鹼,減脂時攝入?可能這個錢真是白花了
    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脂肪其實是一種能量儲備,要想當成能量來源使用首先需要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其中脂肪分解與合成的代謝過程,受胰島素與腎上腺素影響比較大。當腎上腺素佔主導位置時,脂肪的分解代謝是大於合成代謝的,脂肪酸從脂肪細胞中被分解出來,現實中典型的場景就是運動。而當我們攝入食物時,胰島素分泌,此時脂肪更傾向於合成代謝的狀態。所以脂肪要想高效分解,實際上就是最大化兒茶酚胺類激素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與多巴胺等),最小化胰島素分泌,從而達到減少脂肪的目標。
  • 單細胞測序助力找到米色脂肪祖細胞新型標誌物—CD81
    人體的脂肪組織可分為3種: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cytes tissue, WAT)、棕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cytes tissue, BAT)和米色脂肪組織(Beige adipocytes tissue)。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β受體激動藥的對比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基礎資料:β受體激動藥的對比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之間的區別
    一、腎上腺素受體的功能因為各種器官的α、β1、β2受體密度和比例不同,腎上腺素激動藥的效應也有所不同。二、作用強度的區別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異丙腎上腺素對α、β1、β2受體的親和力不同。1.對血壓的影響: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可舒張骨骼肌血管)。
  • 【科技前沿】王福俤/閔軍霞/謝黎煒團隊合作揭示轉鐵蛋白受體調控...
    米色脂肪是近年來新發現可以被冷刺激或β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誘導形成的一種產熱脂肪,在治療肥胖及相關代謝性疾病方面有極好的應用前景。通過深入了解白色脂肪米色樣變及棕色脂肪形成和活化的分子調控機制,對於靶向幹預促進棕色/米色脂肪產熱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微量元素鐵在維持營養和能量代謝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脂肪細胞鐵穩態代謝的研究多集中在白色脂肪。
  • 醫學院布萊恩·科比爾卡研究組揭示G蛋白偶聯受體-G蛋白複合物形成...
    論文報導了 beta2 腎上腺素受體(β2AR)融合Gs蛋白羧基端肽段(GsCT)的晶體結構以及GDP結合狀態下Gs蛋白(GsGDP)的晶體結構,並基於結構首次提出了beta2 腎上腺素受體-Gs蛋白複合物在形成過程的初始階段可能的分子模型。
  •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一文搞懂!
    當苯環碳原子的氫及末端氨基被不同基團取代時,可人工合成多種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這些基團會影響藥物對 α、β 受體的親和力及激動受體的能力。 與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相比,異丙基腎上腺素是人工合成品,其化學結構是去甲腎上腺素氨基上的氫原子被異丙基所取代,是經典的 β1、β2 受體激動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