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老地標,曾是中國四大海關之一,今成免費開放的專題博物館

2020-12-05 簡安然

每一座城市,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地標性建築。這些地標性建築,代表著城市的形象和精神,讓人只要一提起這個建築,馬上就會想起這座城市。城市老地標,更是城市過往的濃縮,歷經著歲月洗禮,見證著歷史變遷,記載著城市的榮光。

享有」東方芝加哥「盛譽的英雄之城武漢,長江、漢江繞城而過的武漢,九省通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繁盛的過往,是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1861年11月,漢口正式開埠,從此打開武漢商貿國際大門。1862年在漢口設立海關,取名江漢關。江漢關最初設在漢口天津路的英國領事館駐地,1922年11月4日,在江漢關成立60周年之際,江漢關大樓舉行奠基典禮,1924年1月21日落成竣工。

江漢關大樓曾與上海江海關、廣州粵海關、天津津海關並稱為近代中國四大海關;由英國思九生洋行英國建築師景明設計,恆紀建築公司承建。大樓選址於漢口沿江大道與江漢路交匯處,坐南面北,兼顧江面景觀與江漢路的對景關係構思巧妙,別具匠心,獨領風騷,成為漢口標誌性建築。

江漢關整個佔地面積1499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009平方米,總高度45.85米,鐘樓頂端高出地面83.8米,是當時武漢租界的核心建築,也是武漢市最高建築。建築由主樓及頂部鐘樓組成,主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底層建築為正方形五層結構,外牆以麻石砌築,正門有兩人合抱的麻石圓柱8根,門前的臺階有23級,上面還有5級漢白玉臺階,廊柱環繞,拱門鑲嵌,典雅凝重,雄偉氣派。主樓正門上方「江漢關」三個筆法精謹大字,由當時湖北省教育廳廳長、著名書法家宗彝書寫,有記載,當時江漢關贈予宗彝潤筆紋銀500兩。

江漢關鐘樓高約23米,從主樓平臺上至頂層計5層樓,分別為承接室、主機室、面鍾室、導向室和音響室;放置海關大鐘設備,也兼燈塔、瞭望之用,並裝有電梯可直達頂層。鐘樓外牆鐘面直徑3米,鐘樓的機件系瑞士蔡氏土麥士鐘錶廠製造,報時裝置系由美國安達森邁爾公司製造,整個機件的安裝均由漢口的達衛長和亨達利鐘錶公司承擔,具體組裝由王衡量師傅負責。塔鍾於1924年1月18日開始報時,每日按時鳴響鐘聲,經典的《威斯敏斯特》響徹武漢三鎮;1966年報時曲換成《東方紅》,1987年改回原曲,沿用至今。悠揚洪亮的鐘聲,見證了歲月的滄桑,奏響了時代的樂章和城市的變奏曲,也深深流淌在一代又一代武漢人的耳畔,紮根記憶中。

2012年11月19日,武漢海關由江漢關大樓搬至金銀湖新址,這也意味著江漢關結束了88年的海關業務。歷經三年改造,2015年12月28日,這處優秀歷史建築變身為江漢關博物館,免費向遊客和市民開放。

以武漢開埠為切入點的《江漢朝宗一武漢城市現代化歷程》陳列館以以500餘件老物件和近千幅歷史照片,分為漢口開埠、艱難跋涉、走向輝煌三個單元,畫卷般的將徐徐打開呈現武漢歷史嬗變,述說著清未武漢城市走向現代化的曲折輝煌歷程。

曾經的江漢關,是中國走向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產物,也是中國從閉關走向開放的載體;是西方對中國的入侵的體現,也是武漢經濟走向世界的起步,是執行進出國境的法令、徵收關稅和查禁走私等海關業務的行政機關。如今的江漢關博物館,復原陳列展示著當年的報關大廳、最高行政長官、港口事務、收發、登記、打字電報等工作人員辦公室和辦公場景,真實還原再現當年繁忙景象。

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百年江漢關,見證了英雄武漢的落寞與繁華,日新月異的變化,譜就了城市傳奇色彩之章,書寫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瞭望武漢長江兩岸美景,了解武漢城市涅槃與飛越,打卡這裡會不虛此行哦!

相關焦點

  • 中國木雕博物館今日首次免費開放
    2018-02-18 16:23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鄭曉東「自2018年春節起,所有遊客只需出示市民卡或有效身份證就可以進入博物館參觀。」 2月18日上午,中國木雕博物館開始全年免費開放,並展出了陸光正的作品《中國夢》。
  • 武漢67個最最最適合一日遊的景點,而且免費!
    武漢,滿足你對於假期的所有期盼。更重要的是,以上遊玩方式,統統免費。武小青為準備了67個免費景點,歡迎你來武漢玩!武漢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擁有 116 座博物館,及眾多歷史遺蹟。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聆聽編鐘千年的樂聲,遊覽三鎮各處的文博會館,品味城市的悠悠文韻。
  • 申城126家博物館周末免費開放,同時有夜間開放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撞上」周末,又恰逢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在即,5月的申城將迎來別樣豐富的文化盛宴。澎湃新聞從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物局獲悉,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全市126家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於5月18日、19日向公眾免費開放。此外,博物館日期間,申城各大場館還將為大家獻上220項各類文化活動。
  • 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免費開放 全國第二大 內設「侏羅紀公園」
    今日,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在北碚舉行。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11月9日12時2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如果你沒有機會去到非洲大草原感受野生動物的狂歡,如果你想體驗《侏羅紀公園》裡的那種心驚肉跳,那就來重慶自然博物館吧。今(9)日上午,位於重慶北碚區金華路398號的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 上海131家博物館(紀念館)全名單,有107家免費開放噢-開放時間 票價...
    國際乒聯博物館(中國桌球博物館)  地址:局門路796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檢票)  票價:免費開放  靜安區(10家)  中共四大紀念館  地址:四川北路1468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1:30(11:00停止入場)、13:00-16:30(16:00停止入場)  票價:免費開放
  •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下月開館 到沈師免費看恐龍
    2007年正式動土建工的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即將與市民正式見面。3月31日,瀋陽師範大學透露,建於沈師院內的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將於今年5月21日正式開館,該館計劃將向市民免費開放,曾經參展「2010上海世博會」的沈師發現的「赫氏近鳥龍」也將作為本館明星一展風採。
  • 走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然而,我國大學博物館的發展還很不平衡,雖然有少數館在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但大多數館在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如何建設一個現代型的大學博物館,仍然是各地和各大學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筆者所在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是一個規模較大、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新型大學博物館,在構建現代型大學博物館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與同行進行商榷。
  • 全國博物館景區陸續關閉!這些線上講解緊急免費開放
    為防災控疫,從23日開始,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大同雲岡石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等全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地紛紛宣布閉館!災疫面前,再怎麼小心謹慎都不為過,各家博物館的做法值得肯定。不過,像貓史官一樣,原本計劃利用春節假期逛博物館的朋友們,難免會覺得遺憾。
  • 大英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沉睡的木乃伊和中國《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共有近八百萬件藏品,精品眾多。從埃及的木乃伊到中國的古董,大英帝國最鼎盛時在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寶貝,全都可以免費參觀,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如果你有時間,在這裡泡上一天也不會覺得無聊,如果你只有10分鐘,就直殺木乃伊的展室吧!
  •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6月1日起免費開放(圖)
    國內唯一一隻寶石金龜子標本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6月1日起正式免費開放,展出標本數量居亞洲第一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在青城山建成,將於6月1日正式免費開放記者昨日獲悉,該博物館將於6月1日正式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據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這座昆蟲博物館珍藏的蝴蝶佔我國已知種類的95%以上,還珍藏有世界各國名貴蝴蝶以及近兩萬隻珍稀奇特的昆蟲標本。該博物館成立後,將結束我省至今沒有一家專門的現代化昆蟲博物館對豐富的昆蟲資源進行展示、研究的歷史。
  • 印度佛教遺蹟,是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今卻化為廢墟
    鹿野苑就位於瓦拉納西的火車站的南邊,兩者的距離非常的近,只有十公裡,鹿野苑是佛教最重要的遺蹟之一,這裡據說還是釋迦摩尼成佛後第一次講法的地方。是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這裡還有一個阿育王石柱,這根石柱雖然被破壞過,但是最底部依舊還在,原本的石柱高度有十多米高,部分還有獅子像,這獅子就是現在印度的國徽,石柱的主要部分被保存在了鹿野苑考古博物館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這裡有著印度佛教的文化,在這裡面還包含了數百幅的畫作。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的這些館免費開放,40家可以過「奇妙夜」
    導言: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上海將圍繞「講中國好故事,讓文物活起來」舉辦一系列活動。其中104家博物館將免費開放,40家將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9點。
  •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遼博」「新樂」免費開放
    今天(5月18日)是第30個「國際博物館日」,其主題是「博物館與未成年人」。遼寧省文物局、瀋陽市文物局將在市府廣場東南側的「遼博」廣場,聯合舉辦「遼寧省暨瀋陽市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廣場宣傳活動」。  作為人類文明記憶與傳承、創新的重要陣地,博物館是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感知歷史、認識現在、探索未來的文化殿堂。
  • ...家王國勝建起中國首家全門類醫學專題博物館——中國醫學博物館
    8月3日,記者在王國勝這種精神的感召下,專程趕赴河南省長垣縣,走近他創辦的駝人集團,參觀了他投資近1億元建設的中國首家全門類醫學專題博物館——中國醫學博物館。中國醫學博物館是一所獨立的、非盈利性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於2010年由駝人集團開始籌建, 2015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旨在挖掘、搶救、保護中國醫學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物證史料,致力於醫學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並將其打造成中國醫學培訓、醫學教育及醫療行業交流的平臺。
  • 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免費向社會開放
    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展現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這一生物界的壯麗史詩(齊魯網記者 白少光 攝)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展現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這一生物界的壯麗史詩(齊魯網記者 白少光 攝)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
  • 免費開放:雅康野生鳥類博物館揭牌,綠會倡導人鳥和諧共生
    日前,在中國綠髮會主辦的第二屆「艾雅康世界愛鳥節」上,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第十五屆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曉峰,原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勳秘書曹志斌,中國綠髮會副秘書長肖青,綠會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院院長艾雅康共同為雅康野生鳥類博物館揭牌,這標誌著我國首座社會組織推進
  • 遊京城博物館 覽古今風情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有99家博物館可免費遊覽,市內的一些收費博物館也是別有特色,本期綜合四大主題教您玩轉京城博物館一日遊。   尋味歷史   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海關博物館、圓明園展覽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晉察冀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讓博物館與公眾親密對話
    原標題:讓博物館與公眾親密對話(人民時評)   如何讓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的中國,倚靠文化優勢來提升軟實力、提升國民素質?肩負傳承文明薪火重任的博物館,責無旁貸   5月18日,這個曾被民間當成「我要發」的聚財「吉日」,其實是頗具文化含金量的「國際博物館日」。   這一節日設立於1977年。
  • 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免費開放 這裡有全國最齊全的恐龍家族
    今天,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將正式開放,滄龍、上遊永川龍、中國最大的中華鱘標本、有著20萬年歷史的巴氏熊貓,以及西部地區唯一一個球面科學展示系統,都將現身展廳。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坐落於北碚區縉雲山麓,2008年12月開工,2013年9月啟動陳列布展,今年10月全面建成。
  • 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用聲音傳遞中國夢想
    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用聲音傳遞中國夢想   7月4日,「開放合作看遼寧」網絡媒體遼寧行來到了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聆聽世紀華音,仿佛步入時空隧道,回眸千年之前民族音樂時空,穿梭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藝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