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度公差理解的經典七步

2021-01-19 GDT俱樂部

長城汽車GD&T形位公差(高級)培訓資料(限時免費下載)

GD&T系列標準大放送(15本)


超高性價比,吳老師授課,準時開課

行業最優質的課程,沒有之一


位置度公差是最常見的形位公差之一,如何準確理解位置度公差對我們充分理解圖紙要求及設計意圖非常重要。以下是本人對於位置度公差的理解過程(或思維過程)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這裡我將對位置度理解過程分為如下七步:

第一步:確定公差帶的大小和形狀

第二步:理解修正符號,確定補償公差

第三步:按基準建立參照基準體系

第四步:確定公差帶在參照基準系統內的方向和位置

第五步:識別被測形體的被測要素

第六步:考慮同步要求的影響

第七步:確定測量方法和評估依據

 

    我們就下面這個例子中兩組孔的位置度來逐步說明整個理解過程。


第一步:確定公差帶的大小和形狀。公差帶大小及形狀是由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來確定的,公差值的大小就是公差帶的大小。就位置度而言,公差帶只有三種形狀:兩平行平面,一個圓柱或一個球,具體形狀則由公差值前有無直徑符號φ或球面直徑符號Sφ來確定,如果公差值前有直徑符號,它的公差帶就是一個直徑等於公差值的圓柱;如果公差值前有球面直徑符號Sφ,它的公差帶就是一個直徑等於公差值的球;如果公差值前沒有任何符號,它的公差帶就是相距公差值的兩平行平面。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6個φ8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帶是直徑為0.1的圓柱,而4個φ12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帶是直徑為0.2的圓柱。

 

第二步:理解修正符號,確定補償公差。修正符號都是緊隨著位置度公差值出現。位置度公差可以由MMC,LMC或RFS等修正符號來確定位置度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係。

如果公差值後沒有任何符號,則默認為RFS狀態,也即公差帶的大小與被測孔的實際尺寸無關,此時要求無論被測形體的實際尺寸是多少,位置度公差值都是形位公差框格內規定的公差值,因此位置公差與尺寸公差共同構成的邊界隨著實際尺寸的變化而變化,無法形成一個固定的邊界。

如果公差值後面帶MMC符號(即圈M符號),則表示形位公差框格內的公差值只適用於被測形體在MMC時,當被測形體的實際尺寸從MMC向LMC偏離時,該偏離量將被允許補償到位置度公差帶上,此時位置度公差值隨著被測形體的實際尺寸的變化而變化,在這兩個公差的一起作用下構成了一個固定的邊界,這個邊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實效邊界VC。孔在MMC時,它的VC就是它的內部邊界,而軸在MMC時的VC就是它的內部邊界。

如果公差值後面帶LMC符號(即圈L符號),則表示公差框格內的公差值只適用於被測形體在LMC時,當被測形體的實際尺寸從LMC向MMC偏離時,該偏離量將被允許補償到位置度公差帶上,此時位置度公差也值隨著實際尺寸的變化而變化,在它們的一起作用下同樣構成了一個固定的邊界即實效邊界VC,孔在LMC時,它的VC就是它的外部邊界,而軸在LMC時的VC就是它的外部邊界。(關於邊界的理論請參考本人前面的文章《GD&T邊界的理解及應用》)

上圖中兩個位置度公差均是MMC狀態,因此它們的公差帶的大小隻適用於孔在MMC時的位置公差。比如對φ8的孔來說,當它的實際尺寸在MMC時(φ8),它的位置度要求為φ0.1,當它的實際尺寸在LMC時(φ8.25),就得到了最大的位置度公差補償量φ0.25(φ8.25-φ8),因此此時允許的總位置度公差帶就變成了φ0.1+φ0.25=φ0.35, 位置度公差與尺寸公差一起構成了它的實效邊界為:φ8-φ0.1= φ7.9。同樣道理,對φ12的孔來說,當它的實際尺寸在LMC時,允許的位置度公差最大,可以達到φ0.6,而它實效邊界則是φ12- φ0.2= φ11.8。

 

第三步:按基準建立參照基準體系。參照基準體系是由形位公差框格內的參照基準按序指定基準形體來建立的。基準形體與模擬基準形體的關係就約束了零件的自由度。圖中兩個位置度的參照基準體系相同,均由基準A和B指定的基準形體建立,其中基準A基準形體是零件的端面,其理想的模擬基準形體則是與端面最高點達到最大接觸的一個理想平面,這個理想的基準平面與端面的配合關係就約束了零件的三個自由度(兩個旋轉自由度及一個平移自由度);基準B的基準形體是零件的外圓,它的理想模擬基準就是與零件外圓達到最大接觸的一個最小理想圓柱,零件的外圓與這個理想圓柱的配合關係作為第二基準時約束了零件的兩個自由度。這樣通過基準A和B定位後,零件就只剩下繞B軸旋轉的一個自由度。由於這兩組孔都是繞軸均勻分布的,因此無需約束這個旋轉自由度。需要注意的是,基準形體符號後面也可以用MMB,LMB或RMB的修正符號來修正,由此帶來了對模擬基準形體的不同要求。圖中B基準形體是帶MMB修正符的,因此它模擬基準就是基準形體B的MMB邊界φ80.2。當基準形體B的實際尺寸向它的LMB(φ80.0)偏離時,將允許有基準的偏移(漂移),允許的偏離量就是基準形體的實際邊界與MMB邊界的差值。(至於基準漂移對位置度公差的影響,我們可以另行專題討論)

 

第四步:確定公差帶在參照基準系統內的方向和位置。位置度公差帶應位於由基本尺寸定義的相對於參照基準形體的被測形體的理論正確位置,應根據參照基準的優先順序逐步確定。要定義一個形體的位置度,首先必須用理論尺寸來定義它在參照基準體系中的理論位置,這個理論位置也就是位置度公差帶的位置。本例中6個φ8的孔的6個位置度公差帶應整體與A基準平面平行,並由理論尺寸8定位(即相距A基準面8mm),所有六個圓柱公差帶的中心軸線均應相交於B基準軸線,並沿B基準軸線徑向均勻分布(60°夾角);而四個φ12的孔的四個位置度公差帶繞B軸徑向均勻分布,其中心線交於B軸,交點距A基準20mm,並與A基準平面成30°角。

 

第五步:確定被測形體的被測要素。形位公差框格的標註方式決定了被測形體的被測要素。如果形位公差框格放在形體的尺寸或箭頭引起的說明下面,或將形位公差框格側面或端面與尺寸形體的尺寸線的延長線相連,則表示被測要素是尺寸形體的中心要素;如果形位公差框格用帶箭頭的指引線直接與形體相連或把形位公差框格側面或端面與形體的延長線相連,則表示被測要素是被測形體的表面要素。另外如果形位公差框格下有BOUNDARY的注釋,則表示被測要素是指形體的周邊輪廓。對於位置度來說,一般我們控制的都是被測形體的中心要素,或是不規則尺寸形體的輪廓要素。本例中的兩個形位公差框格均標註在尺寸的下面,它表示被測形體的被測要素是孔的中心,因此它要求的是孔的中心軸線位於在理論位置的公差帶內。

 

第六步:考慮同步要求。滿足同步要求的條件是:1)參照基準相同,2)基準的順序相同,3)基準的修正符號相同。所有滿足同步要求條件的形位公差應在同一基準體系內同時滿足。同步要求實際上增加了各個被測形體間的相互關係的要求。當我們在評估圖紙上的一個形位公差時,應考慮是否與其它形位公差符合同步要求的條件。本例中的兩個位置度的參照基準,基準順序及修正符號均相同,因此它們符合同步要求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對這兩個位置度公差同時評價,同時滿足。如果用檢具測量的話,就是要求我們對這兩個位置度在一次裝夾後同時評判。

 

第七步:測量方法及評估依據的確定。經過前面六步的分析,我們對位置度的具體要求已經很清晰了。最後一步的目的是找出一種合適的測量方法來評價這個位置度以能更深入地理解它。從設計的角度來說,如果我們用形位公差清晰地定義了一張圖紙卻找不到一種合適的測量方法來評價它,那這種設計也是失敗的。位置度的測量方法只有兩種:功能檢具或計量型測量。我們知道,當位置度公差在MMC時,它與尺寸公差一起構成它一個實效狀態邊界,滿足這個邊界條件的零件都是合格的,因此可以用一功能檢具來測量評估。在RFS時,由於不能構成一個固定的邊界,因此無法用功能檢具,只能用計量型測量測出它的實際位置,計算與理論正確位置的差異來得出它的實際位置度,這個時候如果基準是MMB,我們還需計算基準的偏移量對位置度的影響,所以說RFS時位置度的測量比較複雜,測量成本也較高。那麼LMC呢?前面講過,位置度公差在LMC時它與尺寸公差也構成了一個VC固定邊界,但這個邊界是位於材料的內部的,因此我們無法用功能檢具來測量。

從上面這個例子來說,我們已經了解了基準形體及其邊界狀態,公差帶的大小形狀及其修正符號,公差帶的位置及被測要素,並且我們也知道了這兩個位置度要滿足同步要求,這樣我們就可設計一個功能檢具來同時測量這兩個位置度。基準形體A可以用一平板來作為它的模擬基準形體,而基準形體B的模擬基準形體是它的MMB邊界,就是一個垂直於基準形體A的一個內徑為80.2的套筒。零件按A,B定位後可以旋轉,並在B的模擬基準形體內微量竄動。檢測這兩個位置度的檢測銷是兩組分別位於它們的理論正確位置的具有固定尺寸的銷子,這兩組銷子的相對位置固定。第一組六根用於評估φ8的孔的銷子直徑是它VC邊界,即為φ7.9,第二組四根用於評估φ12的孔的銷子的直徑則為φ11.8,要求零件一次裝夾後,兩組銷子能同時完全進入零件的相應孔內。

 

以上是對位置度公差的理解過程,其它形位公差的理解過程大致與這個過程類似。任何複雜的形位公差,經過這七步的分析後一般都能得到較為全面透徹的理解。當你理解了形位公差的具體含義及要求,並且知道了如何來評價這個形位公差後,就能真正地理解設計意圖了。


免責聲明: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問題,請添加小編微信,添加時請備註好:公司+職位+姓名

智慧汽車供應鏈五群 941135777 GD&T專業群:232776212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報名蘇州站第23期 GD&T幾何尺寸和公差報名連結,了解更多的詳細信息


相關焦點

  • 位置度公差的理解過程
    位置度公差是最常見的形位公差之一,如何準確理解位置度公差對我們充分理解圖紙要求及設計意圖非常重要。
  • 跟著老外學習位置度公差和檢測
    夏老師一直專注於出尺寸公差領域的培訓和諮詢工作。每年輔導的企業近百家,學員3000名以上。培訓效果深受學員好評,每年統計綜合評分4.8分左右(滿分5). 1  位置度的理解    位置度公差是用來管控由尺寸要素擬合出的中心點,中心軸線,中心平面相對理想位置的偏移量,位置度是三大位置公差之一,其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 什麼是位置度?位置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什麼是位置度?位置度公差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要求?    答:位置度是表示零件上的點、線或面要素相對其理想位置的準確程度。
  • 幾何公差系列簡介—位置度
    當被測圓孔實際尺寸偏離MMC尺寸12.25mm時,就會產生獎勵公差,位置度允許的公差值會發生如下變化:軸線位置度採用最大實體要求時可以採用檢具法,根據被測零件是否超越實效邊界來評定。更多應用:1.1不相關原則RFS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2最大實體要求M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3最小實體要求L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4零公差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5延伸公差帶P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6雙向位置度公差1.7位置度控制同軸度1.8位置度控制對稱度1.9組合位置度1.10複合位置度1.11相對位置度1.12緊固件位置度公差的計算總結:
  • 位置度基礎知識(幾何公差)2020
    各種零件根據其功能要求,對其上各要素間要求保持一定的位置精度,故給出位置度公差要求。各種零件的結構形式和功能要求各不相同,其上各要素間位置度公差要求的形式也各不相同。由於位置度公差都是理論正確位置確定的,故其公差帶均為相對於理論正確位置對稱分布。
  • 位置度基礎知識(幾何公差) 2020
    位置度經驗分享 ——位置度最大實體計算方式(圖文+視頻)RationalDMIS 7.1 評定槽的位置度RationalDMIS 7.1位置度公差參考和輪廓度公差參考註冊表設置RationalDMIS7.0位置度評價(匯總)RationalDMIS7.0平行平面測量(槽寬位置度(MMC/LMC
  • 專家分享│如何理解位置度
    位置度的定義位置度是一個或多個尺寸要素相對於另一個尺寸要素、一個或多個基準的位置關係。位置度公差定義了一個尺寸要素的中心點、軸線或中心面允許偏離理論理論位置的區域(公差帶),可用MMC(最大實體原則),LMC(最小實體原則)、RFS(獨立原則)修正符。
  • 位置度的特殊運用詳解
    本文主要對實際標註中位置度存在於一些特殊情況的應用進行闡述,通過對不同情況的位置度的應用,來更好地理解位置度。其實,設計人員如果能對位置度的應用有個深入的了解,在圖紙標註過程中合理的應用位置度,可以更好地將產品功能表達出來,對後續的裝配可實現性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位置度應用在投影公差帶當標註一個螺紋的時候,要考慮螺孔的中心線相對於裝配中相配面的垂直度的變化。
  • 位置度概念解釋
    以下介紹一下對於位置度概念:位置度計算公式:值得注意的是,位置度可以理解為2倍的實測點到理論點的距離。解釋:1.需要確定基準,這決定坐標系如何建立,從而確定理論值或實測值所在坐標系。2.這對測量系統要求的是一個絕對精度指標。
  • 位置度具體怎麼計算,約束要素詳解
    在實際標註過程中,我們對孔位一般標識孔徑公差和位置度公差,當標識了位置度公差時,很多人認為位置度控制了孔位的X/Y/Z三個方向的約束,但是,這種理解是正確的嗎?若是你認為是正確的,只能說你對位置度的真實含義還是理解有偏差的。
  • 原創│特徵組位置度詳解
    我們都知道位置度的評價必須帶基準,但是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無基準的位置度或者不完全基準系的位置度,這些又如何理解呢
  • 位置度的基礎含義,懂它你才能運用它
    在實際產品2D圖紙設計中,位置度是應用比較廣泛的,為了更好的讓設計、工藝、質量對位置度有個全面的理解,本文主要對位置度的一些基礎含義進行闡述。方便運用者建立位置度的概念體系,來更好的標註、實現、測量位置度。
  • 小議形位公差和線性尺寸公差標註衝突問題
    面輪廓度間接控制的形位公差:當圖紙中使用面輪廓度的要求時(一般指帶基準的狀態),可以間接控制所在面的平行度、角度、垂直度、平面、直線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等。具體的控制形位公差需根據零件的特徵來定義。位置公差之位置度位置度指一個或多個尺寸要素相互之間或相對於一個或多個基準的位置。
  • RationalDMIS 7.1 位置度評價2020
    位置度經驗分享 ——位置度最大實體計算方式(圖文+視頻)RationalDMIS7.0位置度評價(匯總)RationalDMIS7.0平行平面測量(槽寬位置度(MMC/LMC)評價)RationalDMIS 7.1位置度公差參考和輪廓度公差參考註冊表設置RationalDMIS 7.1 評定槽的位置度RationalDMIS7.0
  • PC-DMIS報告最大實體符號解讀 – 位置度 傳統評價方式
    幾何公差帶M實體符號如何計算補償值,以及PC-DMIS報告中補償關係如何解讀,我們以形狀公差中的直線度、方向公差中的垂直度,位置公差中的位置度為例給大家詳細講解,上一期已經講過了平行度帶M實體符號的理解,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PC-DMIS位置度傳統評價方式帶M實體符號,報告如何解讀:
  • 幾何公差基礎知識培訓-公差原則
    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相互有關稱為相關要求。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彼此無關稱為獨立原則。一、術語及定義①體外作用尺寸軸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在結合面的全長上與實際軸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用dfe表示。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在結合面的全長上與實際孔外接的最大理想軸的尺寸,用Dfe表示。
  • 「經典零件幾何公差標註示例與解讀講座」第2講——油泵端蓋
    下面對圖樣中的幾何公差標註進行分析解讀。  01  ┃描述:上端面對基準平面A的平行度公差為0.01mm。  ┃被測要素:指引線所指平面  ┃基準:平面A,其擬合要素是一個位置不受約束的形狀正確平面。  ┃公差帶:直徑為公差值0.01的圓柱面內區域。
  • 什麼時候用到幾何公差GD&T/GPS?為什麼要用幾何公差GD&T/GPS?
    所以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這個共同的工程語言顯得特別重要,這個語言就是GD&T, GPS,從研發開始,正確設計,合理表達圖紙,生產和質量部門正確理解圖紙,認真執行,依據這個邏輯才是從技術層面上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措施。我們還遇到有公司的領導會質疑在圖紙中採用GD&T, 他們會認為採用了GD&T標註會增加零件的要求,提高了零件的成本。
  • 神講解,幾何公差還可以這樣學習!
    幾何公差分類各公差間邏輯關係視頻一共4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金粉商城(jsjgzzs)」公眾號中回復「幾何公差」即可觀看該視頻,以上視頻講解的內容來自圖書《精通幾何公差》。8  1. 5  幾何公差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11      1. 5. 1  位置度與位置尺寸的應用11      1. 5. 2  幾何公差的發展史 14      1. 5. 3  ISO1101與 ASMEY14. 5 的區別 14      1. 5. 4  線性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的區別14      1. 5. 5  第三代公差的猜想 15
  • 國際尺寸公差最新標準解讀
    最新的尺寸公差國際標準ISO-1101-2017版已經發行,新版的標準從實際情況出發,增加了不少的公差修飾符號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