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公差基礎知識培訓-公差原則

2021-01-14 海克斯康金牌服務

公差原則是正確處理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之間關係的規定。設計時根據功能要求,合理地選用公差原則。 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相互有關稱為相關要求。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彼此無關稱為獨立原則。


一、術語及定義
①體外作用尺寸
軸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在結合面的全長上與實際軸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用dfe表示。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在結合面的全長上與實際孔外接的最大理想軸的尺寸,用Dfe表示。


②最大實體狀態和最大實體尺寸
最大實體狀態是指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處位於尺寸公差帶內並具有實體最大(材料量最多)的狀態。 實際要素在最大實體狀態下的極限尺寸稱為最大實體尺寸。軸的最大實體尺寸為dmax,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Dmin。


③最小實體狀態和最小實體尺寸
最小實體狀態是指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處位於尺寸公差帶內並具有實體最小(材料量最少)的狀態。 實際要素在最小實體狀態下的極限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尺寸。軸的最小實體尺寸為dmin,孔的最小實體尺寸為Dmax。

軸的最大實體實效狀態標註及含義

孔的最大實體實效狀態標註及含義


⑤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下的體外作用尺寸稱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軸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為dMV。
dfe=da+fdMV=dmax+t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為DMV。
Dfe=Da–f DMV= Dmin–t


⑥邊界
邊界是由設計給定的具有理想形狀的極限包容面。設計時,為控制被測要素實際尺寸和幾何誤差的綜合結果,需要對其規定允許的極限即邊界。被測要素實際輪廓不得超出該邊界。 單一要素的邊界沒有方位約束,關聯要素的邊界應與基準保持圖樣上給定的幾何關係。邊界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邊界尺寸。

 

二、獨立原則 

是指圖樣上對某要素注出或未注的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各自獨立,彼此無關,分別滿足各自要求的公差原則。 此時,圖樣上要素的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沒有特定的關係符號或文字說明它們有聯繫。就表示它們遵守獨立原則。獨立原則是基本原則。獨立原則的標註

獨立原則的特點及應用


優點:
⒈基本原則。
⒉簡單明了。


不足:
尺寸公差、幾何公差值固定,有時不能充分利用給出的尺寸公差。


應用:
可應用於各種功能要求。也可用於象印刷機、印染機滾筒等尺寸誤差與幾何誤差的要求相差較大的要素。三、包容要求 包容要求適用於單一要素,是指設計時應用最大實體邊界來控制單一要素的實際尺寸和形狀誤差的綜合結果,要求該要素的實際輪廓不得超出最大實體邊界,並且實際尺寸不得超出極限尺寸。 按包容要求給出尺寸公差時,需要在尺寸公差帶代號或極限偏差後面標註符號 E。 包容要求的標註

包容要求的涵義及合格條件

dmax(50)≥da≥dmin(49.975)dfe=da+f≤dmax(50)f≤dmax–da 可有條件的補償f50 (最大實體邊界Dmin)Dmax(50.025)≥Da≥Dmin(50)Dfe=Da– f≥Dmin(50)f≤Da–Dmin 可有條件的補償包容要求的應用

 

四、最大實體要求 

最大實體要求適用於導出要素,是指設計時應用最大實體實效邊界來控制被測要素的實際尺寸和形狀誤差的綜合結果。 要求該要素的實際輪廓不得超出最大實體實效邊界,並且實際尺寸不得超出極限尺寸。關聯要素時,該邊界與基準保持正確位置。 對某要素按最大實體要求時,需要在該要素幾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後面標註符號 M。考慮基準要素對被測要素相關時,須在被測要素位置公差框格中該基準字母後標註符號 M。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被測要素(單一要素)時的涵義

最大實體要求用於基準要素時的涵義

最大實體要求分別應用於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時的涵義(被測要素自身補償、基準要素自身補償)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被測要素並考慮基準與被測要素相關時的涵義(基準要素可對被測要素有條件的補償)

自由裝配

經濟性比較

 

五、可逆最大實體要求 可逆要求在不影響零件功能的前提下應用。對某要素按可逆最大實體要求時,需要在該要素幾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後面標註雙重符號M R。 可逆最大實體要求的合格條件:

包容要求與最大實體要求的比較:

六、最小實體要求

最小實體要求適用於導出要素,是指設計時應用最小實體實效邊界來控制被測要素的實際尺寸和形狀誤差的綜合結果。 要求該要素的實際輪廓不得超出最小實體實效邊界,並且實際尺寸不得超出極限尺寸。關聯要素時,該邊界與基準保持正確位置。 對某要素按最小實體要求時,需要在該要素幾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後面標註符號 L。考慮基準要素對被測要素相關時,須在被測要素位置公差框格中該基準字母後標註符號 L。

最小實體要求的標註及合格條件

最小實體要求應用舉例

1)轉盤上12個徑向凹槽有等分精度的要求;2)它們分別與相配零件上定位銷的配合為間隙配合。3)凹槽側面與定位銷接觸間隙過大會降低定位精度,轉盤工作時凹槽的定位精度取決於凹槽的實際尺寸和位置度誤差的綜合結果

4)要求:凹槽側面至凹槽理想中心平面的最大距離不得大於某個極限值(2mm)。凹槽的位置度公差值經計算應為0.44mm。

5)為了保證這種功能要求,並獲得最佳的技術經濟效益,凹槽的位置度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係應採用最小實體要求。

6)為了保證這種功能要求,並獲得最佳的技術經濟效益,凹槽的位置度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係應採用最小實體要求。7)可逆最小實體要求 對某要素按可逆最小實體要求時,需要在該要素幾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後面標註雙重符號L R。 可逆最小實體要求應用舉例

End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請關注公眾號:HexagonService


相關焦點

  • 尺寸公差與幾何的差別
    「幾何公差」的特點,是不僅定義尺寸,還會定義形狀、位置的容許誤差。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的區別設計圖紙的標註方法,大致可分為「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這兩類。尺寸公差管控的是各部分的長度。而幾何公差管控的則是形狀、平行度、傾斜度、位置、跳動等。
  • 直線度基礎知識(幾何公差)2020
    單一實際要素所允許的變動全量,稱為形狀公差。如下圖所示銷軸,該零件外圓柱面素線為單一要素,其理想形狀為一幾何直線。加工後所得實際素線稱為單一實際要素。如前所述,由於在加工過程中各種誤差因素的影響,實際素線不可能做成完全正確的幾何直線,往往產生不規則的彎曲形狀,如圖63b所示。
  • 位置度基礎知識(幾何公差)2020
    幾何公差之基準的定義和3-2-1原則三基面體系以3個互相垂直的平面構成 1個基準體系——三基面體系。在三基面體系裡,基準平面按功能要求有順序之分,最主要的為第一基準平面,依次為第二和第三基準平面。如圖中孔中心線位置度的要求,由三個平面A、B、C建立起三基面體系。
  • 位置度基礎知識(幾何公差) 2020
    幾何公差之基準的定義和3-2-1原則三基面體系  以3個互相垂直的平面構成 1個基準體系——三基面體系。3)在任意方向上線的位置度公差,其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t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公差帶的軸線位置是由相對於三基面體系的理論正確尺寸確定。標註時應在公差值前加「Φ」。
  • 圓跳動基礎知識(幾何公差)2020
    跳動誤差這一項目本身就是根據測量跳動原則定義的,因此,它的測量方法與誤差定義是一致的,給生產中誤差檢測帶來極大方便,不需要再用最小區域的概念進行評定。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檢測時應遵守以下原則。1)測量時被測要素必須繞基準軸線迴轉。2)檢測圓跳動誤差時,應在給定測量面內對被測要素進行測量。被測零件不得產生軸向移動。
  • 什麼時候用到幾何公差GD&T/GPS?為什麼要用幾何公差GD&T/GPS?
    GD&T(幾何公差和尺寸公差)是美標的專業術語, 在ISO或者國標中稱為GPS(幾何產品規範),1949年第一次寫進標準到現在已經有相近70年的歷史,在我國各機械製造行業的採用近幾年才剛剛開始。我們常見到企業圖紙有兩種情況:1. 零件圖紙全部用尺寸表達,設計工程師用密密麻麻的縱橫尺寸表達所有的特徵。
  • 神講解,幾何公差還可以這樣學習!
    幾何公差分類各公差間邏輯關係視頻一共4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金粉商城(jsjgzzs)」公眾號中回復「幾何公差」即可觀看該視頻,以上視頻講解的內容來自圖書《精通幾何公差》。8  1. 5  幾何公差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11      1. 5. 1  位置度與位置尺寸的應用11      1. 5. 2  幾何公差的發展史 14      1. 5. 3  ISO1101與 ASMEY14. 5 的區別 14      1. 5. 4  線性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的區別14      1. 5. 5  第三代公差的猜想 15
  • 面輪廓度——幾何公差系列簡介
    應用:1.1無基準的面輪廓度公差面輪廓度不標註基準時,主要控制各種形狀的零件表面的形狀誤差。(1)標註樣式表示指定曲面的面輪廓度公差,標註樣式如下圖所示。(2)幾何公差解析具體描述及示意圖見下方圖和表。
  • 同軸度——幾何公差系列簡介
    評定方法:定位最小區域法特徵:①必須有基準;②控制零件中心線相對於基準軸的同軸誤差;③可以控制方向;④同軸度公差和基準永遠是RFS,公差要用o符號。應用:2.1同軸度應用與檢測公差帶是以基準軸為中心的圓柱,被控要素推導出的中心線必須在圓柱公差帶內。設定同軸度之前,考慮採用位置度或跳動度。
  • 線輪廓度——幾何公差系列簡介
    評定方法:最小區域法(無基準)、定位最小區域法(有基準)特徵:①可以帶基準或不帶基準;②控制各種形狀的零件表面線束的形狀誤差、方向誤差;③公差帶的形狀與理論輪廓的形狀一致,若無特殊規定默認相對於理論輪廓等邊分布;④由線輪廓度構建的每個線素公差帶均是二維的,且公差帶垂直於每個線要素的真實輪廓。
  • 形位公差的知識
    、 物理及其其它質量參數的極限範圍或公差,來分別 製造及其的各個組成部分,使其在裝配與更換時不 需輔助加工及修配,便能很好地滿足使用和生產上 的要求。◆互換性是製造業中產品設計和製造的重要原則◆機械製造業中的互換性通常包括幾何參數和力學 性能的互換性的互換,本課程僅討論幾何參數的 互換性。 ◆允許零件幾何參數的變動量稱為公差。1.1.2 互換性的分類◆分類:互換性按其互換程度分為完全互換 和不完全互換。◆定義:◇完全互換—裝配時不需挑選和修配。
  • 平行度——幾何公差系列簡介
    類型:面對面平行度、面對線平行度、線對線平行度、線對面平行度評定方法:方向最小區域法特徵:①必須有基準;②控制方向,控制表面、軸心線或中平面相對於基準的平行誤差;③控制表面時可以控制形狀誤差;④尺寸公差控制兩個平行平面組成的尺寸形體時,遵循包容原則控制其平行度。
  • 幾何公差系列簡介—位置度
    當被測圓孔實際尺寸偏離MMC尺寸12.25mm時,就會產生獎勵公差,位置度允許的公差值會發生如下變化:更多應用:1.1不相關原則RFS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2最大實體要求M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3最小實體要求L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4零公差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5延伸公差帶P在位置度中的應用1.6雙向位置度公差1.7位置度控制同軸度1.8位置度控制對稱度1.9組合位置度1.10複合位置度1.11相對位置度1.12緊固件位置度公差的計算總結:
  • 機械製圖基礎知識,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技術,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
    一、標準公差  1.標準公差等級:確定尺寸精確程度的等級。國家標準設置了20個公差等級。    三、公差帶  1.公差帶代號  孔、軸公差帶代號由基本偏差代號與公差等級數字組成。
  • 系統的了解一下關於公差的理論知識
    不知道別的同學怎麼樣,對我來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對公差的理論知識是很模糊的狀態。這個應該也和工作內容有關,之前做的是鋼結構類型的,所有的圖紙基本上不用標註公差,也就軸需要標註配合和公差,總之,沒有系統的了解公差。
  • 幾何公差系列簡介之同軸度
    評定方法:定位最小區域法特徵:①必須有基準;②控制零件中心線相對於基準軸的同軸誤差;③可以控制方向;④同軸度公差和基準永遠是RFS,公差要用o符號。應用:2.1同軸度應用與檢測公差帶是以基準軸為中心的圓柱,被控要素推導出的中心線必須在圓柱公差帶內。
  • 垂直度——幾何公差系列簡介
    相關應用1.1垂直度應用於表面要素垂直度控制表面要素時,必須是平面,表示指定平面對基準的垂直度公差,包含面對面和面對線兩種類型。(1)面對面垂直度具體公差帶描述及示意圖見下方圖和表。(2)檢測方法以面對面垂直度為例,對檢測方法進行介紹。
  • 全跳動度——幾何公差系列簡介
    (1)單基準的應用表示指定外圓柱面對基準A的徑向圓跳動公差,標註樣式如下圖所示。具體公差帶描述及示意圖見下方圖和表。①指示器法採用V形塊模擬體現基準軸A。②三坐標測量法/圓柱度儀測量法略(2)基準參照系的應用表示指定圓柱面對基準體系A、B的徑向全跳動公差,標註樣式如下圖所示。具體公差帶描述及示意圖見下方圖和表。表:略(3)公共基準的應用表示指定圓柱面對公共基準A-B的徑向全跳動公差,標註樣式如下圖所示。
  • 形狀和位置公差定義、符號和圖樣表示法
    形位公差  加工後的零件不僅有尺寸公差,構成零件幾何特徵的點、線、面的實際形狀或相互位置與理想幾何體規定的形狀和相互位置還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這種形狀上的差異就是形狀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異就是位置公差,統稱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 線性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應用合理性探討
    在實際的設計應用中,很多人都有疑問,形位公差應該怎麼用,是用線性尺寸表示方便還是形位公差表示方便,今天就來講講形位公差應該怎麼用才是合理的。之前講過線性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差異對比分析,不懂的看客若是想了解詳細的內容,可以去專欄裡找找,在這裡就不詳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