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圖基礎知識,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技術,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

2021-01-11 網易

  一、標準公差

  1.標準公差等級:確定尺寸精確程度的等級。國家標準設置了20個公差等級。

  

  2.公稱尺寸分段 : 從理論上講,同一公差等級的標準公差數值也應隨公稱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尺寸分段後,同一尺寸段內所有的公稱尺寸,在相同公差等級的情況下,具有相同的公差值。

  二、基本偏差

  1.基本偏差及其代號

  基本偏差——國家標準《極限與配合》中所規定的,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於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基本偏差的代號: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寫字母表示軸的基本偏差。

  

  2.基本偏差系列圖及其特徵

  (1)孔和軸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對零線基本呈對稱分布。

  (2)在基本偏差數值表中將js劃歸為上偏差,將JS劃歸為下偏差。

  (3)代號k、K和N隨公差等級的不同而基本偏差數值有兩種不同的情況(K、k可為正值或零值,N可為負值或零值),而代號M的基本偏差數值隨公差等級不同則有三種不同的情況(正值、負值 或零值)。

  (4)代號j、J及P~ZC的基本偏差數值與公差等級有關。

  三、公差帶

  1.公差帶代號

  孔、軸公差帶代號由基本偏差代號與公差等級數字組成。

  例如:孔公差帶代號 H9、D9、B11、S7、T7

  軸公差帶代號 h6、d8、k6、s6、u6

  2.圖樣上標註尺寸公差的方法

  公稱尺寸與公差帶代號表示

  公稱尺寸與極限偏差表示

  公稱尺寸與公差帶代號、極限偏差共同表示

  

  ф 40G7隻標註公差帶代號的方法(適用於大批量的生產要求)

  

  只標註上、下極限偏差數值的方法(適用於單件或小批量的生產要求)

  

  公差帶代號與極限偏差值共同標註的方法(適用於批量不定的生產要求)

  3.公差帶系列

  

  

  四、孔、軸極限偏差數值的確定

  1.基本偏差的數值

  (1)基本偏差代號有大、小寫之分,大寫的查孔的基本偏差數值表,小寫的查軸的基本偏差數值表。

  (2)查公稱尺寸時,對於處於公稱尺寸段界限位置上的公稱尺寸該屬於哪個尺寸段,不要弄錯。

  (3)分清基本偏差是上極限偏差還是下極限偏差。

  (4)代號j、k、J、K、M、N、P~ZC的基本偏差數值與公差等級有關,查表時應根據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查表中相應的列。

  2.另一極限偏差的確定 :可由極限偏差和標準公差的關係式進行計算。

  軸 es=ei+IT 或 ei=es-IT

  孔 ES=EI+IT 或 EI=ES-IT

  3.極限偏差表: 由公稱尺寸查行,由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查列,行與列相交處的框格有上下兩個偏差數值,上方的為上極限偏差,下方的為下極限偏差。

  五、配合

  1.配合制

  (1)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2)基軸制配合: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

  

  2.配合代號

  國標規定:配合代號用孔、軸公差帶代號的組合表示,寫成分數形式,分子為孔的公差帶代號,分母為軸的公差帶代號。

  如φ50H8/f7或φ50 H8/f7 ,其含義是:公稱尺寸為φ50mm,孔的公差帶代號為H8,軸的公差帶代號為f7,為基孔制間隙配合。

  3.常用和優先配合

  國標在公稱尺寸至500mm範圍內,對基孔制規定了59種常用配合,對基軸制規定了47種常用配合。這些配合分別由軸、孔的常用公差帶和基準孔、基準軸的公差帶組合而成。在常用配合中又對基孔制、基軸制各規定了13種優先配合,優先配合分別由軸、孔的優先公差帶與基準孔和基準軸的公差帶組合而成。

  

  

  六、一般公差——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1.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概念

  線性尺寸一般公差是在車間普通工藝條件下,工具機設備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證的公差。在正常維護和操作情況下,它代表經濟加工精度。

  國標規定:採用一般公差時,在圖樣上不單獨注出公差,而是在圖樣上、技術文件或技術標準中作出總的說明。

  2.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標準

  (1)適用範圍:既適合於金屬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適用於一般衝壓加工的尺寸,非金屬材料和其他工藝方法加工的尺寸也可參照採用。國家標準規定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適用於非配合尺寸。

  (2)公差等級與數值:f(精密級)、m(中等級)、c(粗糙級)和v(最粗級)。

  

  

  3.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表示方法

  在圖樣上、技術文件或技術標準中用線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標準號和公差等級符號表示。例如,當一般公差選用中等級時,可在零件圖樣上(標題欄上方)表明:未註明尺寸按GB/T 1804-m。

  七、溫度條件

  《極限與配合》標準中明確規定:尺寸的基準溫度為20℃。

  規定的含義:圖樣上和標準中規定的極限與配合是在20℃時給定的,因此測量結果應以工件和測量器具的溫度在20℃時為準。

  八、公差等級的選用

  

  九、配合的選用

  1.配合制的選用

  (1)一般情況下,應優先選用基孔制。在有些情況下可採用基軸制。

  (2)與標準件配合時,配合制的選擇通常依標準件而定。

  

  2.配合種類的選用

  一般情況下通常採用類比法。步驟:

  (1)首先根據使用要求,確定配合的類別,即確定是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還是過渡配合。

  (2)進一步類比確定選用哪一種配合。

  (3)當實際工作條件與典型配合的應用場合有所不同時,應對配合的鬆緊做適當的調整,最後確定選用哪種配合。

  配合類別選擇的基本原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機械設計中極限與配合(公差與配合)的基本概念
    極限與配合國家標準目前共有六個,即極限與配合 基礎 第1部分︰詞彙(GB/T1800.1-1997),極限與配合 基礎 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規定(GB/T1800.2-1998),極限與配合 基礎 第3部分︰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數值表(GB/T1800.3-1998),極限與配合 標準公差等級和孔、軸的極限偏差表(GB/T1800.4-1999),極限與配合
  • 你真的了解公差與配合嗎?
    兩種尺寸公差的表達方式2. 常見的幾種配合和應用工況3. 採用公差代號的現實意義對於機械專業的小夥伴來說,本章的內容純屬基礎知識,希望能夠通過本篇文章來夯實你的公差基礎。對於非機械專業出身,但在從事與圖紙相關工作的小夥伴來說,或許這正是你入門的一個機會哦。1.
  • 公差與配合,幹機加工必備!
    在機械和儀器製造工業中,零、部件的互換性是指在同一規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選或附加修配(如鉗工修理)就能裝在機器上,達到規定的性能要求。 為滿足機械製造中零件所具有的互換性,要求生產零件尺寸應在允許的公差範圍之內。這就必須對一種零件的形式、尺寸、精度、性能等規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同類產品還需按尺寸大小合理分檔,以減少產品的系列,這就是產品標準化。
  • 機械製圖「形位公差」入門——適合新手
    機械製圖裡面的形位公差是很多初入機械職場的繪圖員永遠的痛。課堂上老師講的永遠雲裡霧裡,工作後圖紙上如果不標註加工回來的零件不能用,標註上了形位公差加工廠又告訴你加工不出來。今天就一文講懂形位公差。為什麼需要形位公差?
  • 機械人必須知道的100個問題——公差和配合
    答:在公差與配合圖解(簡稱公差帶圖)中,確定偏差的一條基準直線,即零偏差線。12.什麼稱為公差帶?答:在公差帶圖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區域。13.什麼稱為基本偏差?答:是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於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
  • φ50Η8/f7:基本偏差怎麼查,標準公差又怎麼查?
    :孔、軸的公差帶代號由基本偏差代號與公差等級組成。、極限偏差、上偏差、下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代號、標準公差、標準公差等級;可以查詢:基本尺寸是φ50,標準公差等級為IT8,標準公差值為0.039,即公差帶大小為0.039,因為下偏差為0,所以上偏差為0.039;
  • 機械實際中的公差配合基本概念
    機械製造中零件、部件都要求具有互換性。相同規格的零件、部件中任意拿出一個不需要任何修配就能裝到所屬的部件、機器中去,而且能夠達到預定的鬆緊要求,並能滿足技術要求及保證使用時的良好性能。這種零件、部件就稱為具有互換性的零件、部件。
  • 機械製圖「形位公差」進階——新手進階
    上一篇《機械製圖「形位公差」入門——適合新手》文章中講到形位公差的前世今生,本文加深講解形位公差。同心度是什麼?首先拓展講解公差的形成以及使用狀況。此次用位置公差的同心度來解釋說明同心度的形成以及表達方式。同心度顧名思義,指兩個圓心的同心程度。
  • 幾何公差基礎知識培訓-公差原則
    獨立原則的特點及應用優點:⒈基本原則。⒉簡單明了。不足:尺寸公差、幾何公差值固定,有時不能充分利用給出的尺寸公差。三、包容要求 包容要求適用於單一要素,是指設計時應用最大實體邊界來控制單一要素的實際尺寸和形狀誤差的綜合結果,要求該要素的實際輪廓不得超出最大實體邊界,並且實際尺寸不得超出極限尺寸。 按包容要求給出尺寸公差時,需要在尺寸公差帶代號或極限偏差後面標註符號 E。 包容要求的標註
  • 2011年1月浙江自學考試公差配合及測量真題
    (      )2.尺寸偏差和公差可為正值、負值或零。(      )3.零件尺寸的加工成本取決於公差等級的高低,而與配合種類無關。(      )4.在經濟上考慮應優先選擇基孔制。(      )5.由於形狀誤差是單一要素,故標註形狀公差項目時不需基準。(      )6.配合表面的粗糙度數值應大於非配合表面。
  • IT公差與H8/H7的關係
    使用時可參考機械設計手冊中列舉的各種零件的推薦公差等級,靈活應用。什麼是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簡稱公差,是指允許的,最大極限尺寸減最小極限尺寸之差的絕對值的大小,或允許的上偏差減下偏差之差大小。尺寸公差是一個沒有符號的絕對值。極限偏差=極限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極限尺寸-基本尺寸。尺寸公差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許的變動量。
  • 如何正確快速確定機械加工公差-降低加工成本
    1、無配合要求的尺寸, 選擇標準公差等級為IT13;2、有配合要求的尺寸,選擇標準公差等級為IT7;3、對於基本尺≤500mm的配合,當公差等級高於或等於IT8時,推薦選擇孔的公差等級比軸低一級;對於公差等級低於IT8或基本尺寸>500mm的配合,推薦選用同級孔、軸配合。
  • 公差等級概述
    IT0:用於特別精密的尺寸傳遞基準及宇航中特別重要的精密配合尺寸;IT1:用於精密的尺寸傳遞基準、高精密測量工具特別重要的極個別精密配合尺寸;IT2:用於高精密的測量工具,特別重要的精密配合尺寸;IT3:用於精密測量工具,小尺寸零件的高精度的精密配合以及和C級滾動軸承配合的軸徑與外殼孔徑;IT4:用於精密測量工具、高精度的精密配合和
  • 直線度基礎知識(幾何公差)2020
    如圖69a所示控制閥柱塞,該零件上Φ20mm和Φ中25mm兩圓柱面均與相應座孔嚴密配合,為保證工作時沿軸向移動靈活,且保持配合面間配合嚴密,故要求兩圓柱面的軸線必須保持在同一直線上(即共線),為此圖樣上給出兩軸線的公共公差帶的要求,即由同一個直線度公差帶,同時控制兩個或兩個以上圓柱(錐)面軸線的直線度誤差。
  • 機械工程師聯盟(2016年-20201207)
    壓鑄件的工業CT檢驗應用PC-DMIS初級培訓-評價--輪廓度2017-07-18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2017-07-24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22017-07-25GD&T形狀和位置公差及檢測-必須要看的PPT2017-07-30GD&T-形狀公差詳解
  • 機械設計工具分享和介紹之-公差配合查詢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一款在線查詢公差配合的工具。百度搜mechtool進入網站首頁點擊右側導航欄'公差與配合查詢'->再點擊左側導航欄'配合查詢'即可使用此工具。使用方法:(1)進入網頁連結後的初始界面如下圖所示,「基孔制間隙配合查詢」為默認的初始選項。
  • 機械工人識圖100例—第35例:極限與配合
    圖5-1所示為軸的零件圖,圖中最左側尺寸「φ26」表示:基本尺寸為φ26mm,上 偏差為「0」,下偏差為「-0.013」。(1)公差的概念加工機件,由於受到工具機、刀具、量具、測量、加工技術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可能絕對精確,總會產生誤差,為 保證機件的互換性及功能要求,必須將機件的尺寸控制在允許的變動範圍內,這個允許變動量稱為尺寸公差。
  • 系統的了解一下關於公差的理論知識
    不知道別的同學怎麼樣,對我來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對公差的理論知識是很模糊的狀態。這個應該也和工作內容有關,之前做的是鋼結構類型的,所有的圖紙基本上不用標註公差,也就軸需要標註配合和公差,總之,沒有系統的了解公差。
  • 機械相關的面試基礎知識
    機械基礎知識,你們還記得多少呢?今天小編特地簡單整理了一些,也溫故一下學過的內容,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出,特別是找工作面試也可能遇到哦1、三視圖基本規則是什麼?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至於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剖視圖、向視圖大家有興趣可以了解)2、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哪些?什麼是調質?
  • 機械:產品形、位公差及符號分類圖解,看公差圖不求人
    機械行業、加工零件等形位公差在產品、零件標註中很常見,公差種類也比較多。而且每種標註式樣都有不一樣的意思跟作用。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將對形位公差進行全方位解釋。形位公差基本概念組成形位公差幾大要素1、理想要素:具有幾何意義要素2、實際要素:零件中實際存在的要素,一般用測量要素代替3、基準要素:用來測量方向、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基準點、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