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產品2D圖紙設計中,位置度是應用比較廣泛的,為了更好的讓設計、工藝、質量對位置度有個全面的理解,本文主要對位置度的一些基礎含義進行闡述。方便運用者建立位置度的概念體系,來更好的標註、實現、測量位置度。
位置度 TOP:Tolerance of Position
位置度指一個或多個尺寸要素相互之間或相對於一個或多個基準的位置。
位置度定義FOS從真正位置到允許位置的變化量的形位公差。
在RFS,位置度定義了FOS的AME的中心線/面的公差帶。
在MMC,LMC,Top定義了特徵表面不能超越的實效狀態的邊界。
位置度加注修正符號的原則
從下圖來看,第一列未標註修正符號,說明零件採用獨立原則,零件的形位公差與尺寸要素無關。
第二列中標註「M」修正符號,說明零件在製造過程中採用最大實體原則,尺寸元素可以補償形位公差。
第三列中標註「L」修正符號,說明零件在製造過程中採用最小實體原則,尺寸元素可以補償形位公差。
加注修正符號,滿足功能是選擇實體狀態的關鍵,其次是成本,MMC最省成本,從生產到檢驗來看MMC都是最實用的狀態。
從功能上看,零件之間的裝配關係最多,MMC也就最常見。
標註位置度時,FOS理論上的真正位置用理論尺寸表示。
位置度同時控制特徵對主基準的方向度。
其中暗指的理論尺寸:
不是所有的位置尺寸都要標基本尺寸,不需要標的,暗指的90度基本尺寸,暗指的0尺寸
兩條原理
1、實效邊界原理:一個理論上的邊界限制了FOS表面的位置。常見於MMC時TOP的應用。
2、中心線原理:FOS的中心線/面一定要落在公差帶內。常見於RFS時 TOP的應用。
實效狀態邊界原理
孔的大小受尺寸大小限制,孔的位置,沒有元素在理論邊界內,理論邊界的中心就是孔的真正位置中心。
TOP同時控制FOS對主基準的方向。
中心線原理
中心線原理應用到RFS的FOS時,不論孔大小,孔在尺寸界限內,孔的AME中心線在TOP圓柱公差帶內,圓柱公差帶的中心就是孔的真正位置中心,大小就是TOP公差。
TOP同時控制FOS對主基準的方向。
中心線/面原理應用到平面的外部FOS時,公差帶是相距TOP值的兩個平行平面,FOS的AME的中心面的方向和位置受控於TOP公差帶。
實際生產中應用TOP的好處
1,提供大的公差帶,位置度公差為圓形公差帶,尺寸公差為方形位公差帶,應用位置度公差,可以增大零件的公差要求,但不影響裝配性能。
2,允許另加的公差,存在額外公(尺寸公差補償到形位公差上)和基準偏移現象。
3,防止誤差積累。
4,可以用功能化量具。
5,保證零件功能。
7,降低生產成本。
在實際應用中, TOP所能控制的零件關係
1,FOS之間的距離,如孔,凸臺,槽,舌片;
2,矩陣中的孔,凸臺,槽,舌片的相互位置;
3,FOS間的同軸度;
4,FOS的對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