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泰晤士河,倫敦好像就不能發生故事」:大河大城的黑暗與美好

2021-01-09 界面新聞

記者 | 實習生 黃俊儀編輯 | 黃月1

「沒有人會否認泰晤士河對倫敦的至關重要性。它為這座城市帶來了貿易,同時也帶來了美、骯髒、財富、悲慘與尊嚴。如果沒有泰晤士河,倫敦這座城市就不會存在。」

泰晤士河既是英國的母親河,也是一部流動的城市歷史。在《泰晤士:大河大城》一書中,作者彼得·阿克羅伊德(Peter Ackroyd)讓這條大河流到了中國讀者眼前,從它的源頭講到它的氣候,從它的貿易寫到它的文學,氣勢磅礴且魅力無窮,仿佛英國文化潺潺流動於這條河的水波之中。

「河水並不是在這意義上變成一面鏡子,它比鏡子更溫柔、更廣大、更誘人。它令被反射的世界變得深沉,可能比水面上的實際事物還要更為深沉。」總長為215英裡的泰晤士河,不及尼羅河的二十分之一,這短短一條河流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泰晤士》作為一部河流傳記,留給了我們一份關於人類文明的啟示。

《泰晤士》是阿克羅伊德《倫敦傳》的姐妹篇,也是上海文藝出版社「讀城系列」的最新一部作品。這一叢書曾帶我們去往柏林(《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伊斯坦堡(《伊斯坦堡:面紗下的七丘之城》)、威尼斯(《威尼斯:晨昏島嶼的集市》)和孟買(《孟買:欲望叢林》)……

在上海書展上,幾位有著旅英經歷的嘉賓從城市、歷史和人的關係等角度出發,與讀者分享了自己閱讀《泰晤士》之後的感受和思考,他們分別是作家毛尖、電視主持人兼新聞評論員駱新、本書譯者任明及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曾劭愷。

《泰晤士:大河大城》[英] 彼得·阿克羅伊德 著 任明 譯上海文藝出版社 2020-6 汙穢與骯髒

「世界上最大城市的糞便和垃圾,流進了泰晤士河。300萬人使用過的汙水在潮汐中冒泡——泰晤士河變成了一條巨大的、敞開的下水道。」在阿克羅伊德的筆下,浪漫與優雅並存的泰晤士河的黑暗過往被殘酷揭開,它曾一度是一條死亡之河。提及書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三位嘉賓從不同視角解讀了書中對「汙穢與骯髒」的泰晤士河的描繪。

駱新與讀者分享了BBC系列紀錄片《骯髒之城》,他提到,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英國有著髒亂不堪的過去,直至1666年在北岸整整燒了四天的大火,倫敦這座城市才開始被重構。「英國人愛喝啤酒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泰晤士河的水太髒,人們在確保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最安全的辦法就是飲用加工後的啤酒,」駱新說道。

毛尖則從文學層面對「髒亂差」展開剖析。她認為該書最災難性的部分發生在「死亡之河」一節,作者僅僅用兩頁紙的篇幅,將死亡、悲劇和離別的細節刻畫得駭人又慘烈,營造了一個充滿電影感的想像空間。她說:「像我們這樣沒有到過泰晤士邊上的人,會覺得它是故事的發源地——沒有泰晤士河,倫敦好像就不能發生故事了——這就是這條河特別有魅力的地方。」

曾劭愷對毛尖的觀點表示認同,他提出,英國文學從17世紀以後特別強調想像空間,「這跟英國的經驗主義哲學很有關係,用文字畫畫的處理方式在這本書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城市文化客廳

「牛津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在那裡你可以回望上遊,思考泰晤士河安靜的起源,也可以朝下遊看去,凝望即將到來的倫敦的廣大。」

任明坦言,自己在翻譯《泰晤士》一書時,明顯感受到泰晤士河的上遊、中遊、下遊迥然不同,阿克羅伊德對不同層次感的把握自然生動,同時充滿了哲學思考。

航拍泰晤士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分層並不意味著割裂,公共文化氛圍在倫敦這座城市隨處可見。駱新提到自己旅英經歷中印象最深的,是擺放在泰晤士河邊的「公共座椅」,公眾在捐款後可在該座椅上標刻想要紀念的人名,每一個座椅都承載了一個人的故事。除此之外,英國人也十分熱衷在河畔進行露天聚會,「這是個信息交換的過程。什麼樣的社會是最好的社會?一定是知識可以被共享的社會。」以此為例,駱新認為,泰晤士河作為城市公共文化客廳的角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泰晤士河流經牛津大學,曾在這座學府攻讀哲學博士的曾劭愷回憶起,自己到英國以後對泰晤士的印象經歷了瞬間轉換——從閱讀《狄更斯傳》時的灰暗印象,切換至現代浪漫的美好,除了這條河流的自然風光以外,更多增色源於在河岸邊與教授、學者們談笑風生的記憶。設想漫長的夏日黃昏浸入夜晚之際,泰晤士河面閃動著粼粼波光,每個人在這一時刻都和城市建立了某種不可磨滅的聯結。

死後重生

在閱讀《泰晤士》的過程中,毛尖發現,特定章節的內容反映出了英國人對於死亡有著與我們截然不同的態度表達。「英國常被認為是『自殺國度』,書裡有非常多的文本跟『死』有關係,但這些死亡寫得非常輕鬆,甚至洋溢出奇特的歡樂來。」她說,「以反生命的方式表達奇特性和歡樂性,這種死亡態度,在某種程度上締造了英國文學。」

「舉輕若重和舉重若輕是英國文學非常重要的特點,」駱新補充道。關於英國文學的死亡觀,曾劭愷以英國文學家約翰·班揚(John Bunyan)的著作《天路歷程》為例向讀者闡釋:「河流一直有文學上的象徵意義,泰晤士河在倫敦大火後帶來了死後重生,把河流跟死亡聯繫在一起,帶來死亡也帶來生命。」

倫敦地鐵的泰晤士河隧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任明補充道,在翻譯過程中他發現,該書對死亡情節的描寫不乏有極度悲慘的部分。作者不僅從宗教角度解讀了英國人對死亡的態度,也從自然敬畏的角度展示了自然觀是如何充實這條河流、形成萬物循環的過程。

相關焦點

  • 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浮世繪」
    《泰晤士老爹》: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浮世繪」文/霍思伊 攝影/Julia Fullerton-Batten發於2020年第2期《中國慈善家》對英國人來說,一切和泰晤士河有關的故事,都太過尋常也太有趣了,悲劇喜劇皆是如此。
  • 泰晤士河,為什麼會被人視為一面道德的鏡子?
    《泰晤士:大河大城》,[英]彼得·阿克羅伊德著,任明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6月。每一代藝術家都被泰晤士河所吸引。它是世界上被人畫得最多的河流。 當華茲華斯(Wordsworth)在低潮時觀察泰晤士河,他看到倫敦「偉大的心臟」「靜靜地躺在那裡」;在這裡他所使用的是一種與人體循環相關的想像。在這裡,河就像是人體中的血液,充盈著周圍地區的靜脈與動脈,沒有它,倫敦的生命就會終止。
  • 案例|BIM與泰晤士河(1/7)
    01 泰晤士河是流動的歷史當我們談論英國的時候,泰晤士河絕對是不可以被忽略的。這條300多公裡的河流,雖然在尺度上比不上地球其他大江大河,但它流經之處,都是英國文化的精華所在,絕對可以說是它哺育了燦爛的英格蘭文明。泰晤士河邊上有著無數上百年的歷史建築,如大本鐘、威斯敏斯特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倫敦塔橋,泰晤士河的夜景也非常璀璨。
  • 泰晤士河風光秀麗,是英國的母親河,兩岸集中了倫敦的標誌性建築
    來到英國,泰晤士河畔肯定要走走了,也是倫敦必去景點之一!古老的建築大多集中在北岸,保留得相當完好,周邊還有金融圈,許多白領站在大街上邊喝咖啡邊聊天,一起來看看吧泰晤士河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橫穿倫敦市,在英國歷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流動的歷史。
  • 科研人員最新研究:倫敦毒品泛濫讓泰晤士河裡的鰻魚都「嗨了」
    近日,倫敦國王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於倫敦古柯鹼吸食泛濫,導致泰晤士河的一些鰻魚染上毒品而「過度活躍」。古柯鹼通過吸毒者的尿液進入倫敦泰晤士河 資料圖片科學家們通過英國議會大廈附近泰晤士河的監測站發現,泰晤士河中的古柯鹼含量正在不斷增加
  • 遊走倫敦的旅途故事
    1/你了解倫敦嗎 曾經,我對倫敦的嚮往只是停留在那些英國的電影和作家的文學故事裡,但是近期卻對一直對倫敦有了怎樣都要去的信仰,於是便有了這段旅途故事。
  • 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倫敦的象徵
    倫敦塔橋,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也是倫敦的象徵。倫敦塔橋,有「倫敦正門」之稱。該橋始建於1886年。倫敦塔橋,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倫敦塔橋, 從前這個巖石是突出海面與陸地連接的岬, 由於海浪的侵蝕衝刷形成2個圓洞,正好成雙拱形,所以起名為「倫敦橋」。倫敦塔橋,在1990年1月15日傍晚時分,與陸地連接的圓洞突然塌落,與大陸脫離形成現在看到的斷橋。倫敦塔橋,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觀有一種人工無法比擬的神奇! 倫敦塔橋的設計頗為合理,在世界橋梁建築業中有口皆碑。
  • 泰晤士河:如何用照片重現一條河流的過往?
    30年前從德國搬到倫敦的Julia Fullerton-Batten便是被其迷住的藝術家之一。她的作品《父親河,泰晤士河》是一首對河岸上發生過的人物、故事和傳說的頌歌。泰晤士河上的鯨魚。2006年1月,一頭雌性北方寬吻鯨幼崽被發現在泰晤士河中遊泳。她長約5米,重約7噸,正常的棲息地應該位於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最北部的海岸或者北冰洋。
  • 倫敦人古柯鹼吸太多,泰晤士河裡的鰻魚都high了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倫敦泰晤士河裡的古柯鹼濃度太高,生活在裡頭的鰻魚都嗑high了……據《倫敦旗幟晚報》、《地鐵報》等英媒1月21日報導,科學家指出,泰晤士河裡的鰻魚近期異常活躍,原因是倫敦廢水含有高濃度的古柯鹼
  • 目睹未婚夫被撞進泰晤士河!劫後餘生的她再遇真愛:對方曾在恐襲中...
    2017年6月,她和45歲的未婚夫澤維爾·託馬斯打算在倫敦度過一個浪漫周末。這對情侶正在倫敦橋上散步,計劃前往碎片大廈,在那裡一邊喝雞尾酒,一邊俯瞰城市天際線。就在這時候,一名恐怖分子駕駛一輛貨車,撞上了他們。託馬斯被強大的衝擊力撞進了泰晤士河,屍體幾天後在河中被發現。德爾克羅斯逃過一劫。她骨盆骨折,腿和背部也傷得很重。經歷手術和數月的治療,她才恢復行走。
  • 英國「最有故事」的大橋,是塔是橋分不清,被譽為「倫敦的象徵」
    英國「最有故事」的大橋,是塔是橋分不清,被譽為「倫敦的象徵」!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流經英國西南部的10多個城市,橫穿倫敦。長350公裡,面積1.3萬平方公裡的泰晤士河流域在英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英國倫敦塔橋合攏時卡住,泰晤士河兩岸交通堵塞至少1小時
    據外媒消息,當地時間22日下午,英國倫敦塔橋發生機械故障,在橋臂合攏時卡住了,造成泰晤士河兩岸交通堵塞至少1個小時。目擊者稱在船隻通過、橋面恢復的過程中,這兩個橋臂並沒有同時落下。現場照片顯示,汽車和行人在馬路兩旁排成了長龍。
  • 泰晤士河上的冰凍集市
    有一個地理「冷知識」:倫敦的緯度比哈爾濱還高,大約相當於大興安嶺地區。但無論是親自去倫敦過冬天,還是通過影視劇了解,都會發現那裡並不需要「大棉襖二棉褲」的「保護」。
  • 泰晤士河的老紳士
    用午夜在塞納河邊漫步的心情感受一次泰晤士河。 伍迪·艾倫讓《賽末點》中那個為保持上流社會身份的昔日窮小子將殺人罪證的那一枚戒指以完美的弧線拋入泰晤士河。為泰晤士河無端蒙上一層陰鬱和罪惡的色彩;卻將塞納河籠罩在人文和優雅的光環裡。似乎塞納河邊就是浪漫,只要親近就有靈氣。
  • 倫敦塔橋要門票嗎 倫敦塔橋好玩嗎
    作為倫敦的地標,倫敦塔橋自然是很受歡迎的,基本上去倫敦旅遊的遊客都會專門去打卡,甚至特地從泰晤士河邊和它合影一張。那麼問題來了,倫敦塔橋要門票嗎?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英國倫敦最具標誌性的建築門票等相關問題吧。
  • 深海鯨魚「驚現」泰晤士河(組圖)
    有獎評新聞   行人駐足圍觀「不速之客」,水警駕艇跟蹤保護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這名「稀客」驚現泰晤士河,引起許多行人駐足觀看,一度導致交通堵塞。  「稀客」光臨  目擊者首次見到這頭鯨魚時,它正在倫敦大笨鐘附近的泰晤士河流域遊動。這名「稀客」當即吸引眾多河畔行人駐足觀看。  目擊者湯姆·霍華德·瓦因說,他看到鯨魚在威斯敏斯特橋下遊過。
  • 英國倫敦的地標:大本鐘塔,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鐘樓,一道靚麗風景
    伊莉莎白塔,舊稱鐘塔,俗稱大本鐘,聯合王國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的附屬鐘塔,世界上著名的哥德式建築之一,倫敦乃至英國的標誌性建築。 伊莉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鐘樓,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 她倒在的倫敦橋下,背後的故事令人感動不已
    兩年前那場倫敦橋恐怖襲擊事件的陰影仍然在人們心中揮之不去。這場恐怖襲擊發生在歐冠決賽當夜,當全倫敦狂熱球迷在酒吧和街邊進行賽後的狂歡知識,一輛白色小貨車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的倫敦橋附近衝撞行人。而今天故事的女主角,是這次恐怖襲擊事件中的第三名受害者。她的死亡原因是為了救當時受傷的行人,而被恐怖分子刺死。是的,在所有人都逃跑時,她擁有最美的「逆行」身影,因為她是一名護士。
  • 倫敦1952年大霧紀錄片 霧都劫難——倫敦煙霧事件全記錄
    整個倫敦沉浸在煙塵煤氣之中。美麗的泰晤士河谷被濃厚的煙霧籠罩著。在泰晤士河內,停靠著許許多多的船隻。有高高的大船巨舫,也有低懸著的太平底船和小木船。煙霧在梔牆、舷邊流動,殘酷地折磨著生活在這裡的船工。煙霧穿門入室,鑽進了格林威治區的居民家中,使人們痛苦難忍。在養老院內,那些靠養老金度日、正在火爐旁烤火的老人,更是痛苦不堪。
  • 英國倫敦最有名的景點,你最想去哪一個?
    電影《帕丁頓熊2》的上映,讓不少人想起了英國倫敦的美好景色,那麼去倫敦,有哪些著名的景點呢,哪些地方比較好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倫敦大概是一個現代城市和古時文化融合最好的一個城市了。現代化的交通設施絲毫不會影響到1895年建造的大本鐘在泰晤士河旁和對岸千禧年落成的倫敦眼交相輝映。兩千年前羅馬人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這座城市,現在倫敦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中心,而不同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在這裡交融,又形成了倫敦獨特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