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說明:
1· 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係,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2· 探究並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3· 會用對稱法及反射定律作圖·
4· 了解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知識建構:
1·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為什麼要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答:確定像的位置
2·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如何比較物像的大小關係? 用什麼方法來判斷像的虛實?
答:相同的兩個物體, 光屏
3· 舉例說明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答:梳妝鏡,潛望鏡等·
4· 在探究反射定律實驗時,何為入射角與反射角? 如何確定「三線」共面?
答: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沿ON 前後轉動板B(結合例4圖)
5· 舉例說明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答:鏡面反射:黑板反光· 漫反射:從不同方 向看到不發光物體·
典例精析:
例1 (關於平面鏡成像特點)
人站在平面鏡前,當他向平面鏡走近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B· 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
C· 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D· 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
解析: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應選C.
例2 (關於平面鏡成像實驗探究)
如圖所示,在觀察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蠟燭在平面鏡中成的是實像
B· 蠟燭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比實物大
C· 蠟燭與它的像關於鏡面對稱
D· 蠟燭移近平面鏡時,像會遠離平面鏡
解析:鏡面對稱,應選C.
例3 (關於反射定律內容)
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則 ( )
A· 入射角是30
B· 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
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解析:反射角是60,應選C.
例4 (關於反射定律實驗)
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中,可沿向ON鏡摺疊的白色硬紙板垂直放置於平面鏡上,光線 A O 緊貼紙板射向鏡面的O點,為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間的關係,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 )
A· 繞ON 前後轉動板A
B· 繞ON 前後轉動板B
C· 改變光線AO 與ON 間的夾角
D· 改變光線OB 與ON 間的夾角
解析:改變入射光線,應選C.
例5 (關於對稱法作圖)
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作出物體AB 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請保留作圖痕跡)·
例6 (關於反射定律作圖)
(必須用尺作圖)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OB 的入射光線,並標出入射角大小·
隨堂練習:
1· 一隻小鳥在離湖面10m的上空飛行,若湖深為5m,則小鳥在湖裡所成的像與它的距離是m,它在湖裡成的像是像·鳥向下俯衝捕食的過程中,像的大小(選填「逐漸變大」,「不變」或「逐漸變小」)·
解析:20 虛 不變
2· 一位同學身高1.7m,站在1m高的平面鏡前,他在鏡中的像高是 ( )
A·0.7m B·1m C·1.7m D· 無法判斷
解析:應選C.
3· 一束光線垂直照射到平面鏡上,若入射光線不動,使平面鏡轉20,則反射光線與入射 光線的夾角為 ()
解析:應選D.
4· 完成下列作圖·(1)如圖甲所示是由發光點S 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後的兩條反射光線 ,請在圖中確定發光點S 的位置;(2)在圖乙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5· 如圖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將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把一個可以沿ON 向前,向後折的紙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
(1)讓一束紅光貼著紙板沿AO 射到O 點,為了便於測量和探究
,需要在紙板上記錄的是;將紙板的右半邊沿ON到向後折去,則在折過去的紙板上(選填「能」或「不能」)看著反射光線·
(2)為了得到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規律,應當·
解析:(1)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不能
(2)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多次實驗
課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