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觀測指南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知古通今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文章來源:Space.com
原作:Elizabeth Howell
翻譯:饒文衝
校譯:牧夫天文校對組
編排:姚順儀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
https://www.space.com/arecibo-observatory-tracks-asteroid-2020-nk1-tropical-storm-isaias.html
在熱帶風暴伊薩亞斯影響下,阿雷西博天文臺追蹤了一顆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2020 NK1。
這張近地小行星2020 NK1的雷達圖像是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於2020年7月30日至31日拍攝的。
圖片來源:Arecibo Observatory/NASA/NSF
一架著名的射電望遠鏡戰勝了熱帶風暴伊薩亞斯(Isaias),確定了一塊掠過地球的太空巖石的威脅級別。令人高興的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切也都進展順利。
小行星2020 NK1在7月初首次被科學家發現。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被要求在7月30日至31日期間對近距離飛行的小行星2020 NK1展開觀測,屆時它將處於雷達探測望遠鏡的近距離(800萬公裡)範圍內。不幸的是,這個時間正好趕上了熱帶風暴「伊薩亞斯」襲擊波多黎各的時間。阿雷西博天文臺曾在2017年遭受「瑪利亞」颶風的重創,並在去年冬天因地震而關閉。面對「伊薩亞斯」的威脅,為了將對員工和觀測設備的危害降到最低,該天文臺再次關閉。
島上的部分區域確實因伊薩亞斯而斷電,但阿雷西博受到的影響沒有那麼嚴重。這使得望遠鏡可以在熱帶風暴過後安全地投入使用。
「幸運的是,風暴很快就過去了,沒有損壞望遠鏡和雷達系統,維護團隊能夠及時將望遠鏡從颶風封鎖中激活並投入觀測。」雷達觀測期間,來自管理阿雷西博的中佛羅裡達大學的天文臺科學家團隊領袖Sean Marshall在一份聲明中這樣說道。
觀測小組觀察了這顆小行星2.5小時,以確定它撞擊地球的可能性。7月初,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和小行星撞擊地球預警系統調查小組發現了它。在對其運行軌道進行觀測之前,人們認為這顆小行星在2086年至2101年間撞擊地球的機率為7萬分之一,因此對其進行優先觀測。
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
圖片來源:阿雷西博天文臺/NSF
阿雷西博天文臺的科學家們在同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新研究表明,這顆小行星「預計不會離地球太近,在未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2020 NK1最接近地球的時間是2043年,屆時它將在距離地球360萬公裡的地方經過地球,這相當於地球和月球距離的9倍多。
阿雷西博行星雷達小組負責人Anne Virkki在同一份聲明中說,新的觀測結果表明,「儘管波多黎各今年遭遇了風暴、新冠疫情和地震,但我們有非常快的反應時間和高精度的範圍、運動和大小的測量能力。」
雷達圖像還顯示了這顆小行星的大小和形狀,最長處接近1公裡。已知的小行星中,超過75%是碳質小行星,其餘的則是矽質或金屬的,但聲明中沒有披露這顆小行星的構成。
責任編輯:馬玥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木星北極的紅外圖像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wRI/ASI/INAF/JI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