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了 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

2021-01-15 SZNEWS

原標題:兩年了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

當年在大亞灣海域擱淺的抹香鯨被製成了標本,在惠州抹香鯨主題館暨科普教育基地展出。

沈曉鳴在惠州抹香鯨主題館見證了「浪花」的「重生」。

鯨落,是人類賦予「死亡」的一個詩意描述。

當一頭鯨魚在大海中死亡,它的身軀會緩慢沉入海底。這座永久棲息在黑暗裡的巨大身軀,將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就像一座點亮生命之光的深海綠洲,持續為海底生物供養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這是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但是,兩年前誤入深圳大亞灣海域的一頭抹香鯨,沒能完成這個最後的「使命」。「鯨落」變成了「鯨起」。這座巨大的身軀在人類的打撈下,第一次離開大海,走進城市,如今棲息在惠州的一間展覽館裡,以標本的姿態「重生」。如果順利的話,或許她能把兩年前錯過的「使命」放在陸地上完成,用自己的身軀為海洋點亮另一種生命之光。

這頭抹香鯨叫「浪花」。這是兩年前那場意外發生時,大家給她取的名字。

抹香鯨的「重生」

沈曉鳴坐在前往惠州的汽車上,望著窗外轉瞬即逝的風景,若有所思。還有不到一個小時,他就要看到兩年沒見的「浪花」了。

這天是9月29日,是惠州抹香鯨主題館暨科普教育基地揭牌的日子。沈曉鳴大清早出門,正是為了趕上這場特別的儀式——事發兩年後,他以曾經參與過「浪花」救援行動的海洋環保組織「潛愛大鵬」志願者的身份,見證這頭抹香鯨的「重生」。

在這個面積約1200平方米的展覽室裡,「浪花」的身影佔據了大部分空間。走進二號展廳,牆上掛滿了關於抹香鯨的科普介紹,電視屏幕裡循環播放著當年營救抹香鯨的新聞報導。繼續往裡走,越來越多的魚、蟹、貝類等海洋生物標本逐漸映入眼帘。而令人心頭一震的,是那一個棲息在展廳最深處,懸浮在半空中的龐然大物。

「兩年前的水中霸王,如今安靜地待在一間房間裡,一些江豚海豚陪著它。」沈曉鳴在二號展廳突然停下腳步,眼前的龐然大物正是那頭熟悉而又陌生的「浪花」。

那是一個長度約10.6米的抹香鯨姿態標本——深灰色的表皮經過特殊處理後泛著些褶皺的紋路,肚子附近若隱若現一道縫補過的疤痕,這是科學家們當年解剖鯨魚時取出臟器的地方。在藍色背景燈光的映襯下,這頭被填充物充盈之後的「抹香鯨」微微反光,流暢的軀體線條儘可能地呈現出她曾經在海洋中遊動的姿態。

但不可避免的是,出於標本的製作和保存,這個鯨魚標本要比原型的尺寸縮短了大約18釐米,「失去了骨架支撐的皮囊,很難再現生前的氣韻。」

沈曉鳴在「浪花」面前徘徊許久。他時而仰頭,時而彎腰,時而探出身子,觀察著這頭「抹香鯨」身上的每一處細節,直到目光落在了它的「眼睛」上。

沈曉鳴站在那一動不動。他凝視著這顆人造魚眼,似乎陷入了一場對過去的沉思。

「第四天死了之後,她的眼睛露出來(水面)。當時很多攝影記者也拍到了那個畫面:她的眼睛黑乎乎的,無光澤地露在水面上,好像死不瞑目。這個就是她死亡的過程。」

兩年前,她在大亞灣擱淺

把時間撥回到2017年3月12日,這天是「浪花」第一次出現的日子。當天上午9時許,漁政大隊值班人員接到當地漁民的報警電話,聲稱在楊梅坑海域發現了一頭被漁網纏住的鯨魚。

漁政大隊馬上聯繫追浪潛水俱樂部,雙方立即派出人員趕赴現場展開營救。他們把纏繞在鯨魚身體上和嘴巴裡的漁網一一割斷清除。逐漸掙脫了漁網束縛的鯨魚也慢慢地開始遊走。

就在志願者們為勝利歡呼時,3月13日,遊弋到壩光附近海域的抹香鯨卻被發現離岸越來越近,甚至出現擱淺的危險。這時,結束了廣州課程的沈曉鳴帶上輔助設備直奔海邊加入到這場抹香鯨營救當中;同為「潛愛大鵬」志願者的黃晨迪也在這天接過潛水員的接力棒,參與到水下救援行動。

這是黃晨迪潛水生涯以來第一次接觸鯨魚。「其實這個是挺危險的,因為鯨魚很大,也不知道它什麼反應。」慶幸的是,黃晨迪發現這頭抹香鯨並沒有恐慌,也沒有攻擊性動作。在眾人的合力引導下,抹香鯨開始往深海遊動。只不過,她又很快在虎頭門海域停了下來。「當時她的身體已經有一些問題了。」根據鯨魚不自然的遊動狀態,黃晨迪等志願者做出了推斷。

第三天,珠三角乃至三亞的海洋動物專家紛紛趕來救助抹香鯨,而此時,抹香鯨已經擱淺。「後來的工作主要是做一些科學的採樣,給抹香鯨注射一些延長生命的抗生素。」回想起當天的情形,黃晨迪突然停頓了一下,「其實沒有太大的辦法。」

那一天,黃晨迪根據現場專家的指引下水上岸循環往復許多次,給鯨魚做檢查,甚至帶著好幾管抗生素下到海裡,把它注射進鯨魚的身體中。

隨著夜幕降臨,抹香鯨越來越虛弱。3月15日中午,抹香鯨已不再噴水,尾鰭露出水面已經側翻,專家宣布她已經死亡。潛水員最後一次入水,把繩索固定在鯨魚的身體上,等岸上的工作人員用起重機把這頭鯨魚打撈上岸。

這頭抹香鯨離開了大海。她被一輛平板車運往50公裡以外的惠州平潭鎮的漁業推廣研究中心。在那裡,她將被解剖,了解死因。

解剖工作在3月16日展開。研究人員在鯨魚的胃部並沒有發現預想中的海洋垃圾,一些內臟器官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病變。鯨魚的胃部和腸道基本是空的,只剩下一些未消化盡的食物殘渣。令人意外的是,研究人員在抹香鯨的乳房組織內發現了乳汁,隨後在子宮裡發現了一個已經成型的抹香鯨胎兒。

這是一頭懷孕的母鯨。抹香鯨胎兒的出現給這起事件增添了更多悲涼的底色。為了記住這頭把生命中的最後三天留在大亞灣海域的抹香鯨,人們給她起名「浪花」。

關注的人一直都在

從救援到解剖,所有畫面都被一直在現場參與救援和協助工作的沈曉鳴深深記住。從惠州回到深圳之後,沈曉鳴不斷向有關單位和人員打聽最終的檢查報告。大概一年之後,沈曉鳴終於問到了結果。

沈曉鳴從報告中得知,根據這頭抹香鯨的腸道和胃部所剩的食物殘渣判斷,她已經有大約一個星期沒有進食,「這一星期對她來說是非常難熬的,她是被活活餓死的。」鯨魚的其他內部組織、肺部組織和肌肉等發生了衰竭和溶解現象,在那種虛弱的情況下,即便是一點點的感染、一個小小的細菌,都有可能讓她致命,更何況還是一頭懷孕的母鯨。「因為長期沒有得到食物,導致最後臟器衰竭而死。」沈曉鳴說,這是檢查報告對這頭抹香鯨之死做出的結論。

跟死因檢查同時進行的,還有對這頭抹香鯨的標本製作過程。抹香鯨主題館館長高文峰介紹稱,在2017年3月初步完成解剖工作後,標本依法在廈門製作,「前後製作過程將近一年三個月,在2018年6、7月份的時候將標本拿回。」

高文峰說,抹香鯨皮製標本經過標本表皮剝製、表皮脂肪層剷除、表皮脫脂處理、表皮浸酸處理、表皮鞣製、模型製作、上皮縫合、表皮標本上色、陰乾和整形等階段,最後製作成整體標本進行展示。對比原型,抹香鯨標本的長度是10.6米,製作過程中因為皮張收縮,要比當時短18釐米。抹香鯨被製作成了三個標本,分別是姿態標本、骨骼標本和內臟標本。「我們看到的這個姿態標本就是真實的抹香鯨的皮層,我們將裡面的東西抽走,用填充物取代,所以在重量方面也由14.18噸變為現在的1.2噸。」

在製作抹香鯨標本的時候,主題館的修建也已啟動。這家投資約700萬元的惠州抹香鯨主題館暨科普教育基地,在歷時兩年的建設之後,於今年10月初面向公眾開放。根據媒體報導,今年國慶節期間,惠州抹香鯨主題館接待遊客將近2萬人,最高日接待量達3700人。令高文峰印象深刻的是一家來自重慶的遊客。

「他們一家老小專程從重慶坐飛機來到主題館參觀。」高文峰說,在主題館正式開放前,他們就已打過多次電話諮詢開館時間。自從兩年前抹香鯨在大亞灣海域擱淺開始,這家人就一直在關注這頭抹香鯨的動向,「那天我看到他們家的小朋友非常認真地凝視著抹香鯨標本,一句話也沒說,就是默默地看著,好像在心裡想些什麼。那個畫面在我腦海中很多天都無法散去。」

被抹香鯨影響的生活

兩年過去了,抹香鯨「浪花」的故事仍然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軌跡。

36歲的黃晨迪在今年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肩負起家庭重擔的他離開了公益組織的全職崗位,現在一家企業工作。不過,黃晨迪沒有拋棄潛水員的身份。雖然不比往年的頻繁,他如今依然保持著每月潛水5-10次的習慣,一方面是出於作為潛水俱樂部兼職教練教學的需要,而更多的是因為他所堅守的公益項目。

「現在每個月我都以俱樂部的名義,做與珊瑚礁監測和修復以及海洋垃圾相關的公益活動。其實這跟抹香鯨事件有一定聯繫,因為自從那次事件以後,人們才開始真正去關注海洋垃圾的問題。」黃晨迪說,儘管人們已經對海洋環保日益重視,但不可否認的是,深圳的海洋垃圾問題依然存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方面的情況,甚至更加不了解海下的實際情況。」

在每月舉行的「打擊海洋垃圾」課程活動中,像黃晨迪這樣參與教學的潛水教練並不少。他們會給志願者詳細教授海洋垃圾的現狀,告訴他們如何進行科學的打撈、分類統計、數據匯報等事項。

黃晨迪說,現在打撈上來的垃圾在進行過稱重、分類、清點等一系列流程後,將會上傳錄入全球海洋垃圾分類資料庫中。這是一個覆蓋全球的海洋垃圾分類資料庫,世界各地的潛水員都會參與這個項目的記錄工作,深圳也在去年底今年初的時候開始加入其中。

「這些數據上傳之後,有助於讓全球科學家和各地政府了解海洋垃圾的分類和現狀,便於他們從源頭上、產業鏈的上遊減少海洋垃圾的產生,在政策上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黃晨迪舉例說,此前曾有案例顯示,通過數據了解問題的根源,從而能解決幾百噸的海洋垃圾產生。

抹香鯨「浪花」所帶來的正向能量仍在繼續發酵。在沈曉鳴看來,向大眾普及海洋環保意識,僅靠個人的力量難以實現,這還需要全民的參與,政府的支持。

在沈曉鳴的家裡,佇立著4座大型書櫃,上面整齊地擺放著許多關於海洋歷史、海洋生物、海洋環保的圖冊與書籍,這是他兩年來積累的寶庫。最近,沈曉鳴要在自己家中建起一座「海洋圖書館」,他也將擔任這座圖書館的館長,給前去閱讀的市民充當講解員。

「導致抹香鯨死亡的漁網,有可能是漁民隨手丟下海的。」沈曉鳴說,以前的漁網破了會補一補,現在的漁網成本低,破了就往往隨手扔進海裡,「我還在海裡面撿到過遊泳衣,當時它掛在一塊珊瑚礁上,被遊泳衣蓋住的那一片都白化了。」在沈曉鳴看來,漁網的不正確使用對海洋生物的危害不容小覷。由於國內的網具不像歐洲那樣規定實名登記,法律制度層面也缺少相關法律的約束,所以,對於那些向海裡隨手扔垃圾的行為往往難以進行有效的追責。

另一種形式的「鯨落」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沈曉鳴站在抹香鯨主題館裡,安靜地凝視著「浪花」的「眼睛」,久久沒有離去。在那場時隔兩年的記憶追溯裡,他唯一沒能弄明白的是,為什麼「浪花」在兩年前突然闖入那片陌生的海域。

沈曉鳴根據已有的資料試圖做出一些猜想,「她可能就像瀕臨死亡的大象一樣,來這裡是為了找到一個類似『象冢』的地方。」沈曉鳴說,南海曾被發現有抹香鯨種群出沒。這種大型哺乳類動物的活動方式與大象很像,一般情況下,由一頭雄性抹香鯨作為首領展開種群活動,其中大部分為雌性抹香鯨和年幼的抹香鯨。它們往往是集體行動,往返於索餌場和繁育場,不會在一處海域做長時間的逗留。

沈曉鳴懷疑,在南海有抹香鯨的繁育場。雖然那裡也有食物的供給,但畢竟有限,因此魚群會沿著暖流「黑潮」一路北上。就在行進的過程中,這頭叫「浪花」的抹香鯨卻意外地被海中的漁網纏住。由於其他抹香鯨無力幫助,只好拋棄了她繼續行程。而被漁網纏住的「浪花」只好留在原地,與這個來自人類世界的物品周旋和抗爭。在這過程中,她因為長期無法進食,最終無力支撐。彌留之際,「浪花」選擇了鄰近的大亞灣作為她最後的歸宿。

「浪花」還是一頭懷孕的母鯨。沈曉鳴記得,母鯨在生下孩子之後,通常會把小鯨魚託出水面,幫助它去呼吸空氣,「也許她奮力掙扎在淺海地帶,是為了讓小鯨魚在出生之後可以直接呼吸到空氣吧。」沈曉鳴說,這只是自己的一種想像,但他準備把這段想像製作成一本繪本發表,「很多人都知道抹香鯨擱淺死亡了,但我希望她的故事能在她死後發揮更大的作用。」

除了繪本之外,沈曉鳴正打算1∶1還原出抹香鯨「浪花」的造型,讓這頭曾經出現在深圳的抹香鯨,以雕塑作品的形式安放在這座城市的公共空間裡,讓她的故事為更多人所知,讓那幾天的記憶不斷地延續下去,給這座城市裡生活的人們帶去更多的思考。「深圳是一座海洋城市,應該也必須能容下一頭鯨魚。」沈曉鳴說。

或許,這將是抹香鯨「浪花」在這片陸地上完成的另一種「鯨落」,為海洋點亮的另一種生命之光。

晶報記者 陳雯莉 黃力彬 

實習記者 林雯涵/文 

晶報記者 王寧 李燦彬/圖、視頻 


相關焦點

  • 還記得那只在大亞灣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嗎?它「重生」了
    原標題:還記得那隻抹香鯨嗎?它「重生」了抹香鯨主題科普教育館29日開館,國慶期間可預約參觀深圳商報2019年9月28日訊 還記得兩年前在大亞灣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嗎?如今,它「重生」了!
  • 臺灣臺南擬將就地掩埋兩年抹香鯨製成標本(圖)
    中新網2月27日電 重達五十噸、兩年前埋屍臺灣省臺南縣北門鄉的抹香鯨即將製成標本,目前已挖掘出95%骨骼、牙齒等遺骸,並逐一編號。由於有部分骸骨受損,增加未來組裝困難。  據臺灣媒體報導,這隻身長十四米的抹香鯨,是於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於北門鄉王爺港汕的海埔新生地被發現。當時抹香鯨已死,由於體積龐大極難拖離,臺南縣政府決議挖深五米巨坑就地掩埋。  掩埋兩年後,相關單位近日開挖,出土的抹香鯨骸骨約二十噸重。
  • 為啥抹香鯨的糞便比黃金還貴?因為龍涎香實在是極品般存在!
    我們都知道當今富貴的象徵莫過於身披黃金了,並且黃金還可以買來升值。按照現在的黃金價格一公斤大概值41萬,已經是非常高的價格了,可是自然界中卻存在一種比黃金還要貴上幾倍的物質,並且還很普通,這就是抹香鯨的糞便了,一公斤重大概就值100多萬,如果能撿到的話,一夜暴富是不在話下,那抹香鯨的糞便貴重在哪呢?
  • 科學家還原遠古抹香鯨恐怖真相
    Letenneur) 就像《白鯨記》中的亞哈船長一樣,古生物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條巨大的抹香鯨。這是一種用能夠撕裂獵物身體的恐怖牙齒武裝起來的史前魚類。研究人員知道,這種生物一定曾在地球上出現過,因為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他們便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發現了屬於抹香鯨的單獨的牙齒化石。
  • 為這頭抹香鯨做「大保養」, 50個人準備豁出去半個月
    這頭皮最厚處達30釐米、光睪丸就重達8公斤的中年抹香鯨「漢子」上一次保養還在2007年。十年才洗一次澡,海洋大學非常重視,不但為此次「沐浴」準備了一個啟動儀式,還為其製作了詳細的保養方案,其過程非常精細,要經歷除塵去汙、補裂修復、保色整形等多個步驟。據了解,為了此次抹香鯨標本「大保養」,上海海洋大學在全校招募了50名志願者參與維護保養工作,整個過程初步估算需半個月左右。
  • 尼斯湖水怪存在嗎?挪威海怪的真面目已經被揭開,抹香鯨是其天敵
    首張尼斯湖水怪的照片拍攝於1933年,2007年的時候,有個叫赫爾墨斯的英國人宣稱他親眼看見了尼斯湖水怪,那是個體長45英尺怪物,換算一下大概在14米左右。赫爾墨斯還拍攝了視頻,有人懷疑是蛇頸龍,一種史前巨獸。不過在那之後,尼斯湖水怪的消息就越來越少了,似乎消失不見了。總之,尼斯湖水怪的真實性存疑,我們還沒有發現直接證據,去尼斯湖搜尋也一無所獲。
  • 一頭抹香鯨的「自述」
    世界最大抹香鯨塑化標本「安家」金石灘。樸峰 攝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    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頭抹香鯨,有個可愛的名字叫「洋洋」。和各位小朋友不一樣,我這個名字可不是媽媽爸爸起的,而是你們人類起的。這事兒還得從4年前說起。    按照你們人類的時間,那是2016年2月14日。我和我的同伴——另外一頭抹香鯨,誤打誤撞地遊到了你們中國的江蘇省如東近海。
  • 抹香鯨身上都有哪些好東西?人類曾經多事怎麼獵殺抹香鯨的?
    抹香鯨身上都有哪些好東西?人類曾經多事怎麼獵殺抹香鯨的?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你追過鯨嗎?涎是口水的意思,古人不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來的,以為那是神龍流出來的口水,其實龍涎香一點兒都不像是口水,而是灰色或者是褐色難看的大塊,而且我們現在都知道了,龍涎香是在抹香鯨的腸道裡形成的。人類從抹香鯨身上發現的好東西可不止是龍涎香,還有鯨腦油。如果我們找一張抹香鯨的照片來看,你就會發現抹香鯨有一個巨大的腦袋,從身體比例上來說,抹香鯨可能是腦袋最大的動物了。
  • 抹香鯨睡著是什麼樣子的?睡醒了會抹香香嗎?
    潘大妞的靈魂問答時間抹香鯨為什麼要豎著睡覺?潘大妞也不知道啊!事實上,人類對抹香鯨睡眠行為的研究,只有短短數十年。科學家研究發現,抹香鯨的這「群體睡午覺」的活動,在它們的一生中佔了約7%的時間。但抹香鯨每次休息都很短暫,每次大約6~24分鐘,是已知的哺乳動物中,需要睡眠最少的一種。所以這或許也是我們很少能看見它們睡覺的原因。
  • 抹香鯨,真正的深海之王 探秘世界
    ◆◆◆還記得這隻小鯨魚嗎?
  • 抹香鯨是比虎鯨更大的齒鯨,它有天敵嗎?
    「玫瑰陣」與之對抗,即成年雌抹香鯨頭朝裡、尾巴朝外,將幼小個體圍在中間,拍打有力的大尾巴,威懾虎鯨,使其不敢近身來攻。然而,玫瑰陣的防禦效果並不理想,由於幼抹香鯨太過弱小,虎鯨通常總能找到機會殺死一隻或多隻。 虎鯨耐力、速度兼備,是個全能獵手。它的遊泳速度可達45千米/小時,巡航時也有20千米/小時。而抹香鯨頭大身小,身形對遊泳不利,遊速只有37千米。因此,當抹香鯨遭遇虎鯨,是沒辦法通過遊泳逃跑的。
  • 抹香鯨的糞便比黃金還貴,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你了解過嗎?
    眾所周知,黃金在市場上的價格是十分昂貴的,那麼你是否會想到,有一天動物的糞便會比黃金還貴幾倍呢?這不就有一種動物的糞便,一公斤就能達到上百萬,撿到一次性直接暴富,什麼動物的糞便會有這麼神奇?一起往下看吧。
  • 【視頻】意淫抹香鯨--被鯨魚吞了,能自救嗎?
    那齒鯨有牙齒它不會咀嚼嗎?別害怕,有一種齒鯨的牙齒並不是用來咀嚼食物的,而是用來捕捉獵物的,而且它的喉頭很大,能吞下整隻烏賊、章魚和小鯊魚。它是誰呢?就是抹香鯨啦。抹香鯨一般體長為10~20米,平均體長雌鯨10.6米,雄鯨14.5米,差異較大。
  • 倭抹香鯨遭海豹追殺 一頭撞上巖石受傷被安樂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南非首都開普敦一處海灣日前上演海豹追殺侏儒抹香鯨的驚險場面,最終,侏儒抹香鯨因傷勢過重不得不接受安樂死。根據目擊者拍攝的視頻,一頭2米多長的侏儒抹香鯨誤入淺水區,導致其尋求方向的聲吶系統失靈,被正在捕食的一頭體型略小的海豹盯上。
  • 藍色草莓來襲 還記得兩年前那條藍黑白金裙子嗎
    兩年前的一條裙子,讓全球媒體都瘋了:到底是啥顏色? 有人說是「藍色+黑色」,有人說是「白色+金色」。
  • 抹香鯨的英文名為什麼如此尷尬?
    由於國人發現了龍涎香是如何產生的,所以這種巨頭鯨在中國才能有抹香鯨這個文藝的名字。你還不知道龍涎香是抹香鯨的xxx嗎? ←戳這裡查看。可是抹香鯨的英文名,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跟我念,Sperm Whale……油叔相信抹香鯨得知自己的英文名時,一定是滿頭的黑人問號。WTF?幸好沒有中文直譯,不然就是「精鯨」?
  • 英東約克郡海灘 10 頭擱淺的抹香鯨不幸全部死亡
    儘管他們已竭盡全力,但面對惡劣的天氣,他們未能成功拯救擱淺的 10 頭抹香鯨。  據報導,12 月 24 日清晨,有民眾在英國東約克郡一處海灘上發現成群的抹香鯨擱淺。  海岸警衛隊接到消息後迅速通知了英國潛水員海洋生物救援組織前往救援。但由於海浪洶湧、天氣惡劣,加上抹香鯨的體積過大,救援人員抵達現場後也束手無策。
  • 抹香鯨的糞便為何如此昂貴?價值高達三萬美元一公斤!
    為什麼抹香鯨的糞便如此昂貴?答案很簡單,因為它稀有啊。價值連城的物品之所以會有那麼高的價格就是因為它們都很稀有,那麼為什麼抹香鯨的糞便會成為稀有物品?是因為抹香鯨的數量少,還是因為抹香鯨的糞便少呢?其實,抹香鯨這種高昂的糞便又叫做龍涎香。它之所以這麼昂貴,是因為大約每100頭抹香鯨裡才會產生一塊這樣的糞便。
  • 抹香鯨是最大的齒鯨,虎鯨都未必是它的對手,那麼它有天敵嗎?
    抹香鯨的名字是很好聽的,它被叫做「抹香鯨」的原因也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抹香鯨的某種分泌物會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形成一種極其珍貴的香料,這種香料就是大名鼎鼎的「龍涎香」,據說「龍涎香」的每克售價已經超過了黃金,是一種極其昂貴的奢侈品,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龍涎香其實就是抹香鯨的嘔吐物。
  • 抹香鯨的糞便為什麼如此昂貴?價值高達三萬美元一公斤!
    是因為抹香鯨的數量少,還是因為抹香鯨的糞便少呢?其實,抹香鯨這種高昂的糞便又叫做龍涎香。它之所以這麼昂貴,是因為大約每100頭抹香鯨裡才會產生一塊這樣的糞便。看到這,相信你也發現了,這種糞便並不是普通的糞便,因為不是所有抹香鯨都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