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抹香鯨的「自述」

2021-01-17 大連日報



世界最大抹香鯨塑化標本「安家」金石灘。 樸峰 攝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

    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頭抹香鯨,有個可愛的名字叫「洋洋」。和各位小朋友不一樣,我這個名字可不是媽媽爸爸起的,而是你們人類起的。這事兒還得從4年前說起。

    按照你們人類的時間,那是2016年2月14日。我和我的同伴——另外一頭抹香鯨,誤打誤撞地遊到了你們中國的江蘇省如東近海。別看我身長14米,還能輕易潛到2000多米的深海,但是一到近海就「虎落平陽」了。由於遠離深海沒有我們賴以生存的食物,我倆早就飢腸轆轆、筋疲力盡了。更要命的是,由於頭部佔身體三分之一這種「頭重腳輕」的特殊身體結構和不同於魚類的尾部上下運動的哺乳類動物特徵,讓我們在淺灘無法掉頭,無論如何奮力擊水,也無法遊向深海,相反卻衝上了灘頭。此時,失去了海水的浮力,巨大的體重已把我倆的骨骼壓垮,最終喪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

    在我們抹香鯨的記憶裡,人類是最可怕的「敵人」。你們中國人說我們的身體裡有一種特殊的分泌物叫龍涎香,並且與沉香、檀香、麝香並列稱為「四香」,堪稱價值連城。你們可能並不知道,這曾經讓我們無比擔心,因為被你們同樣喜歡的象牙、犀角,帶給這一族群的可是滅頂之災。

    與中國人相比,西方人更令我們害怕。在我們抹香鯨的額部,有個佔體長1/4的裝滿鯨油的「箱子」,這很可能是我們聲吶系統超級強大和能夠快速從深海浮起的關鍵。但自從人類發現抹香鯨的鯨油最不容易變質,燃燒起來也更清潔,是最好的燈油和蠟燭原材料,我們悲慘的命運就開始了。由於人類的大肆捕殺,曾使我們的存世量從100多萬頭銳減至幾萬頭,一度瀕臨滅絕。

    不過此次如東擱淺的特殊經歷,卻讓我對人類的印象開始轉變。因為當有人發現我們陷入絕境後,很多人試圖幫助我們重歸大海,可惜最後沒有成功。隨後,你們決定將我和一起擱淺的同伴「海海」分別製作成標本,又在如東海邊建立了博物館,將來供我和「海海」永久「定居」。

    我格外感謝大連這個城市。是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的科技工作者4年前及時趕到江蘇,提出把我製成生物塑化標本,隨後又克服各種困難,把身軀如此巨大的我運到了大連。在這裡,科技工作者耗時整整4年時間,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物塑化技術,把我變成既像活體一樣,又能夠長期保存和展示的標本,使我獲得了「重生」,成為世界上第一隻被塑化的抹香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塑化標本。

    5月23日,重獲新生的我從旅順來到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在金石文化博覽廣場,一個以我為主角的《巨鯨傳奇》特展將在5月30日正式開幕。在9個月的展期裡,我將帶大家走進海洋世界,了解鯨魚家族的習性和特點,並通過從我胃裡取出的漁網,直觀感受人類活動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

    如果不是4年前誤入如東海灘,我將和我的其他同類一樣,在深海裡自由自在暢遊一生,最終在海洋中死去,屍體沉入海底,以龐然的身軀供養整套海底生命系統。你們人類的生物學家把這個過程稱為「鯨落」,視作鯨魚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雖然沒有回歸大海,但我卻慶幸自己能如此「重生」。是大連的科技人員給予我不同的命運,讓我成為鯨魚與人類溝通的使者。在《巨鯨傳奇》特展上,我將面對面為你們講述我的故事,並與你們每一個人約定,共同愛護動物、保護環境,讓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變得更美好。

    你會如約而來嗎?

相關焦點

  • 一頭抹香鯨的前世今生
    抹香鯨標本。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新華社大連6月14日電(記者崔師豪)「興奮又震撼,工作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做過這麼大的標本。」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塑化技師遲文千說。2016年2月14日,兩頭抹香鯨在江蘇省如東縣附近海域擱淺死亡,其中一頭被送往遼寧省大連市進行塑化處理,製成標本。據介紹,抹香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這頭體長14.88米、重約41噸的抹香鯨,經過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們4年多的努力,現被製作成可保存上千年的生物塑化標本在大連金石灘文化廣場展出。
  • 把一頭抹香鯨裝進博物館,總共分幾步?
    當地居民注意到濁浪湧動的海灘上矗立著一座小山包,湊近一看,竟是一頭擱淺了的抹香鯨。隨後,人們又在不遠處發現了另一頭擱淺的抹香鯨。如東縣海灘上擱淺的抹香鯨 。圖源:果殼網 / Youtube擱淺鯨魚的難題鯨魚擱淺算不上多麼罕見的自然現象,關於它的記錄貫穿了人們認識海洋的歷史。
  • 一頭擱淺死亡後被炸上天的抹香鯨,50年後仍在提醒著人們……
    提起爆破,人們一般會想到山體或建築這樣沒有生命的巨大物體,但這一次,爆破的對象卻是一頭抹香鯨....三天前,一頭長14米,重8公噸的抹香鯨被衝上佛羅倫斯海岸,它已經死亡,龐大的屍體趴在沙灘上,黑色的皮膚表面吸收了冬日陽光,湧出腐臭的氣體,濃鬱的味道在海灘和小鎮上蔓延開來....
  • 一頭抹香鯨肚子裡塞了6公斤塑料垃圾,它經歷了什麼?
    據BBC,本周印度尼西亞卡波塔島(Kapota Island)發現了一頭9.5米長的抹香鯨,發現時已經死亡。研究人員在這頭抹香鯨的胃裡發現了115個塑料杯、25個塑膠袋、4個塑料瓶、2隻塑料拖鞋,還有一堆塑料垃圾。
  • 抹香鯨被困漁網 義大利海岸警衛隊施救
    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7月19日,義大利海岸警衛隊在利帕裡島附近成功營救一頭被非法捕魚網纏繞的抹香鯨。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7月19日,義大利海岸警衛隊在利帕裡島附近成功營救一頭被非法捕魚網纏繞的抹香鯨。
  • 視頻:抹香鯨對戰大王烏賊
    抹香鯨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極適宜潛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頭足類動物,它們大部分棲於深海,抹香鯨常因追獵巨烏賊而「屏氣潛水」長達1.5小時,可潛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動物潛水冠軍。有人曾在熱帶海洋看到抹香鯨與巨烏賊博鬥的激烈場面,它們從深海一直打到淺海不是抹香鯨吃掉大王烏賊,就是大王烏賊用觸腕把鯨的噴水孔蓋死使巨鯨窒息而死,那樣,抹香鯨反倒成為大王烏賊的「美餐」了。抹香鯨對巨烏賊的嗜好,是一種最珍貴的海產品———「龍涎香」的來源。抹香鯨把巨烏賊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烏賊的鸚嘴。
  • 離去的抹香鯨 留下了怎樣的故事?
    抹香鯨被困於貪慾之網,和它得到大力營救,都是真實的。營救抹香鯨的人固然配得上各方點讚,但那些在海上非法或違規作業、拋灑垃圾的人,又該受到怎樣的懲罰? 鄧輝林 一頭在深圳和惠州之間海域遊動的鯨魚,引起了多方關注。這頭抹香鯨在最初進入人們的視野時,身纏漁網,被困於楊梅坑與大亞灣核電站對開海域。
  • 抹香鯨之死 背後的驚天秘密
    3月12日,一頭長達12米、重約3噸的抹香鯨遊入惠州大亞灣海域。
  • 世界上最大的齒鯨-抹香鯨
    抹香鯨只有左側鼻孔暢通用來呼吸,而右側的鼻孔則天生阻塞,因此抹香鯨在浮出水面呼吸時,噴氣柱以約45°角向左前方噴出,這獨特容易辨別的抹香鯨噴氣,在距離兩公裡外的海面即可輕易辨識。當抹香鯨意識到危機時,會將頭部探出水面浮窺,並緩慢地旋轉身體以看清周遭的情況,一旦確認有危險如虎鯨出沒時,它們會很快地加速游離該海域或潛至深處,鯨群中只要有一頭逃走其他個體也會跟著行動。抹香鯨的泳速平均約為2至3節(1節相當於時速1.852公裡),逃跑時的速度可能達7節,捕鯨時期曾有被追捕的抹香鯨以12節的速度狂奔的記錄。
  • 兩年了 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
    沈曉鳴在惠州抹香鯨主題館見證了「浪花」的「重生」。鯨落,是人類賦予「死亡」的一個詩意描述。當一頭鯨魚在大海中死亡,它的身軀會緩慢沉入海底。但是,兩年前誤入深圳大亞灣海域的一頭抹香鯨,沒能完成這個最後的「使命」。「鯨落」變成了「鯨起」。這座巨大的身軀在人類的打撈下,第一次離開大海,走進城市,如今棲息在惠州的一間展覽館裡,以標本的姿態「重生」。如果順利的話,或許她能把兩年前錯過的「使命」放在陸地上完成,用自己的身軀為海洋點亮另一種生命之光。這頭抹香鯨叫「浪花」。這是兩年前那場意外發生時,大家給她取的名字。
  • 被困在阿根廷海灘的一頭巨型抹香鯨最終死亡
    阿根廷華人在線8月10日訊 據來自阿根廷動物基金會的專家證實,一隻大約15米長的抹香鯨阿根廷動物基金會的主席胡安•洛倫扎尼(Juan Lorenzani)報告說,進入海水檢查過該動物後,確認該動物已經沒有呼吸,並確定該巨型鯨魚屬於「抹香鯨」。他補充說:「不同之處在於,鯨魚有鬍鬚,可以過濾食物,而來自海豚家族的抹香鯨則是齒齒動物,也就是說,它們有牙齒可以消化食物。」
  • 小抹香鯨親近攝影師好奇親吻攝像頭
    原標題:小抹香鯨親近攝影師好奇親吻攝像頭   圖集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5日報導,44歲的比利時攝影師埃倫(Ellen Cuylaerts)在加勒比海潛泳時,偶遇一頭小抹香鯨。好奇的小鯨魚勇敢上前和她玩耍,甚至還輕觸了一下她的攝像頭。
  • 大烏賊真的能與抹香鯨抗衡嗎?
    大烏賊真的能和抹香鯨抗衡嗎?達爾文在《達爾文進化論》中講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意思是生物之間相互競爭,能適應的就能生存下來,在海洋生態環境中亦是如此。而要搞清楚大王烏賊能否與抹香鯨抗衡,這個就需要先來了解一下二者的基本情況。
  • 再說抹香鯨,莫要再「誤讀」
    深圳商報記者 江曉蠶 3月12日,一頭抹香鯨在深圳海域受困,深港惠三地及數十人專家團隊對抹香鯨的救援就此開展,但歷時四天的救援行動未能幫助抹香鯨回到深海。 目前,抹香鯨解剖工作已完成並轉入標本製作階段。抹香鯨母子從哪而來,因何而死,這些問題有待解剖報告出具後才能清楚。突然造訪的抹香鯨給深圳各路媒體,來了一場海洋知識大考驗。
  • 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製成標本後2002年展出給一頭體長18.4米的抹香鯨標本「洗澡」,是什麼樣的場面?昨天,上海海洋大學在軍工路318號隆重啟動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維護保養工作。據悉,這個大傢伙上一次「洗澡」還是在十年前,這一「洗」就要用時半個月。清洗相當於重複製作一次在「洗澡」現場,只見帶著白口罩的工作人員,正拿著噴槍、小刷子等專業工具,細緻地為抹香鯨的表皮和骨骼除塵、補裂以及保色等工作。
  • 科普| 抹香鯨——海洋的香料製造者
    比如像抹香鯨,突吻鯨和海豚等就是屬於齒鯨亞目,而像藍鯨,大鬚鯨,長鬚鯨等就是屬於鬚鯨亞目。    抹香鯨體長可達18米,體重超過50噸,壽命大約70年,最長可達一百餘年。廣泛分布於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度之間的海域中。抹香鯨遊泳迅速,時速可達12海裡。常結成5~20隻、多至200~300的群體生活,主食大型烏賊及魚類。
  • 抹香鯨被吊上岸,口中竟有這些東西!
    3月12日晚6時30分許,一頭長達12米的抹香鯨遊入惠州大亞灣海域。據了解,這頭抹香鯨此前在深圳大鵬海域因被漁網纏住受傷,經解救後脫困遊往惠州大亞灣海域,在惠州港附近海域幾度擱淺,14日晚專家們認為基本上無法挽救,只能讓其自然死亡,然後研究並製作標本。3月15日下午,宣布救助失敗已經死亡的抹香鯨被拖到惠州碼頭後起吊運走。
  • 還記得那只在大亞灣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嗎?它「重生」了
    >2017年3月,深圳市民通過讀創全程見證了一頭抹香鯨與這座城市之間的故事。2017年3月12日,一頭抹香鯨被發現身纏漁網困在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楊梅坑海域,「誰能幫幫它?」呼喚一傳十、十傳百,當地漁民、漁政部門、潛水教練、海洋專家都以最快速度趕往現場。抹香鯨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獵食性哺乳動物,潛水教練根本不及細想會不會被它一個擺尾拍暈,就跳了下水。抹香鯨身上的漁網被解開後,它竟張大嘴巴求助,潛水教練毫不猶豫為它清理纏繞齒間的漁網。
  • 如東擱淺死亡的另一條抹香鯨何時和遊客見面?先睹為快
    2017年,抹香鯨「沙沙」返回如東「定居」,在當地展出。另外一頭「洋洋」近況如何呢?時間過去了3年9個月,抹香鯨的塑化過程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目前正在進行精細安裝,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抹香鯨右側胸腹腔的安裝。
  • 倭抹香鯨遭海豹追殺 一頭撞上巖石受傷被安樂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南非首都開普敦一處海灣日前上演海豹追殺侏儒抹香鯨的驚險場面,最終,侏儒抹香鯨因傷勢過重不得不接受安樂死。根據目擊者拍攝的視頻,一頭2米多長的侏儒抹香鯨誤入淺水區,導致其尋求方向的聲吶系統失靈,被正在捕食的一頭體型略小的海豹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