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則是要和各位鴿友分享較不為人所知的,也和鴿子長期記憶相關的一個腦部結構,叫做「海馬回」。「海馬回」英文稱為hippocampus,是從希臘文字根hippos(馬)+kampos(海怪)而來的。
海馬回重要在哪裡呢?主要是因為海馬回和生物形成長期記憶的過程有關。
(圖片選擇網絡)
五十多年前,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家愛德華·投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1886-1959)即發現:經由反覆的練習,老鼠可以在腦中形成一個類似地圖的概念,原來迷宮中的一個路線被堵住,老鼠可以根據腦中的地圖很快找到替代道路,直接到達目標,投爾曼稱之為認知地圖。雖然這個名詞後來被引用於更抽象的心理學概念,但其字面上的意義很容易了解。當時的科學家即預測動物腦中應有負責這項功能的細胞。
1971年,英國約翰歐基輔等人果然在鼠腦中的海馬回發現了這些細胞,並命名為地方細胞,這些細胞甚至佔了鼠類海馬回金字塔細胞的90%以上。
(圖片選擇網絡)
(圖片選擇網絡)
(圖片選擇網絡)
也許有人說,鴿子能在濃霧天裡回來,這隻鴿子鐵定是一隻超級的磁場鴿,它的腦裡就像裝了羅盤一樣。但也有另一方不同的論點!例如在比賽時,鴿子是群體放出了鴿籠後,混在幾萬隻的鴿群中,和群體一起飛翔,鴿子是在群飛後漸漸地由大群變小群,但在大海中飛行時,鴿子是不可能獨立而飛的。我們可以由比賽時,在鴿子登陸的點看到,鴿子上岸時都是整批整批的,且受限於風向的關係,沒有單一鴿子飛行的路線是絕對精準的。所以對於鴿子如何自遠處歸巢,一直是科學家極欲探索卻難以了解的問題。希望日後科學更進步時,對於解開這個謎題,能提供一線希望;期待未來陸續會有相關的成果發表,來幫助我們早日了解。(圖片選擇網絡)
「記憶跟學習」
海馬回
有關海馬回的作用就是「記憶跟學習」,鴿子到底有沒有這種路徑集成或推測航行法的能力?如果有,與這項能力有關的腦部結構又包括哪些?這些仍是科學家一直在追尋的答案。大部分的賽鴿面對茫茫大海的生存壓力,不得不死命遊到陸地上,另外則是還有食物獎賞及調節的誘因,而且外訓是否紮實,也扮演著賽鴿歸返率高低的重要角色,這自然也會影響最後比賽結果。無論如何,在危險壓力大的情境下,自然界動物可能退回較原始的認知功能,認知地圖理論雖然指出海馬回是認知地圖所在,在認路、找路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卻不見得是唯一負責區域,換言之,即使海馬回嚴重受損,其他腦區仍可發揮替代功能,這使得鴿子不致產生迷路。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公眾號「搜鴿網sgw」!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