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鴿子的歸巢性能!

2021-01-16 鴿界趣聞

鴿界趣聞每日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點擊關注,每日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鴿子為何能從帶到一千公裡、五百公裡之遠的地方,鼓翼飛回來鴿舍呢?而且無誤地判定方向呢?關於鴿子的歸巢性能,學者與養鴿者之間,各有各的說法,一直到現在尚無一個肯定的定論。

但是存有鴿子只憑其獨特本能而飛回歸巢的模糊觀念,可說是缺乏養鴿的重要基本知識,對飼養鴿子、訓練優秀鴿子、繁殖優秀種鴿,可能有所不便。因此,這裡就以各種說法為基本,綜合來判斷鴿子的神秘歸巢性加以解說。

即使所流傳的各種說法,只是無科學根據的臆說,但對於實際訓練鴿子,淘汰改良品種上卻也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存在。不過,鴿子能順利回歸自己的巢屋,並非只有鴿子有這種特殊的能力,其實所有的鳥類先天上都具備有這種本能的。候鳥因季節南北飛渡,改變棲息處,可說正是鳥類的歸巢性,其最明顯的實例,乃是每年春天回到屋緣、屋頂下的燕子吧!此外,我們人類所飼鳥中的諸如:山雀、雲雀等馴熟小鳥,若從短距離放出,也同樣會飛回巢籠,但歸巢性優秀如鴿子者,卻也不多見。因此各種研究鴿子歸巢性的說法,現有鴿子利用其優越的視力,判定鴿棚方向之視力說;與其視力同樣優越的記憶說,認定鴿子能夠記住鴿棚的落處和附近地形、地物,鴿子能夠感受地磁氣而回歸的地磁氣說;鴿子為鴿棚所在的地電流所引導的地電流說;乃至第六感說、小腦說、本能說等等。野生的鴿子並非候鳥,所以其歸巢能力只限制極短的距離。一開始並沒有從幾十公裡或幾百公裡之遠的地方回歸的能力,其歸巢能力可以說是因人類施以訓練,而逐漸造成它能夠從遠距離飛回的能力。

如綜括以上各項說法,重新檢討鴿子的歸巢能力是什麼,很可能得到下面的結論。就是各自擁有極佳的望遠視力。可眺望相當遠的距離,更遠的距離則靠著對地形、地物的記憶力來幫助判斷,生疏的土地則以自己的記憶為底,回憶出各種地形和地物,從其中找出自己鴿棚坐落的地形,且靠此判斷力才能回歸鴿棚。至少如此說法,比地磁氣說或地電流說來得正確而實在多了。

此處關於鴿子的判斷力可不能疏忽以下的事實。鴿子一被釋放出,馬上會在釋放地上空旋飛,然後再向鴿棚的方向直飛,此種在上空旋迴,明顯地是為了從各種角度,以判斷自己方向的記憶力。 如鴿子判斷自己的鴿棚在南方,它就會向南方直飛,一面飛行,一面不斷地把眼底下的實際地形、地物和自己的記憶力對照,察知自己所飛的方向是否正確有無錯誤。這當然是個人的看法。當然這種歸巢能力,可能也有動物特有本能的作用,但可能還有判斷力的作用佔著很大的比率。而使鴿子進化到有此判斷力的頭腦,卻是人類努力的結果。一般野生鴿子,並沒有如現在我們養鴿人家所飼養的信鴿一樣,有如此高性能的歸巢能力。

以上即李前輩所撰原文。以下為個人看法。

野鴿不是候鳥,但其「同宗」斑鳩還「半是」——即候鳥、留鳥習性參半,過去鄰居有據季節、鳥道網捕斑鳩為生為樂的,如今大氣轉暖,我所居北緯36度北方位置,斑鳩基本看不出遷徙行為了,庭院四季可見,與人相伴,數十年間習性大幅度改變,與國人文明程度提高也直接有關。我意野鴿祖先遠古也曾遷徙,回顧才滅絕約90年的北美旅鴿,每年以上億隻的規模按季節遷徙,是表現最典型的鳩鴿類,證明鳩鴿類是存在遠距離定向能力的。我們馴養的賽鴿,不過是尋找到保留了遠距離定向能力的野鴿個體或群體,馴化後代代使翔激發,使之本能沒有退化淨盡而已。關於拓展這能力一說,我不贊同——凡家養畜禽要保留其野生性能,是南轅北轍。珍貴如「國寶」大熊貓者(臺灣稱「貓熊」),人工繁育中心出生長大的後代,要真正使其保留野外生存能力不消失,只能戴上電子發射項圈放歸山林,人類圈養情況下,無論如何也激發訓練不出來。放歸山林的圈養繁殖個體,有放歸失敗的例子,成功了的,其野外適應能力,也不會超過野外自然出生的同類。

一句話,人類馴養賽鴿,遂行現代賽鴿運動方式凡200年,欲使賽(家)鴿的定向能力越來越強,使翔距離越來越遠,歸巢性能越來越穩定,是不可能的。家養賽鴿群體其實是處于越來越退化過程中,看上去大體穩定就很不錯了——退化跡象,比比皆是——我們回不去了。國際鴿聯競翔規則賽距最遠定位於千公裡級,很明智很客觀了——競翔距離是不能無謂拓展的。賽鴿定向能力呈懸崖式退化,倒也不至於,就這麼玩下去便好。畢竟,賽鴿運動已經從比賽歸巢率轉化為比賽速度了,就鎖定於提升速度即可,這是該運動今後在適宜距離範圍內的唯一主攻內容。

犬鼻子靈,馴服,可利用之;狼鼻子更靈,不易馴化,放棄;豬鼻子超靈,也馴服,利用不上,轉而利用其皮肉。蜜蜂的定向、定位、定點本能極佳,還能移動定位,不死記一點,更可以利用之——從廣東運到河北,從河北運到黑龍江,追逐花期蜜源,當然,核心利用的,是其採花粉釀蜜的本能。人類嬰兒生下來就會吃奶(弱智嬰兒也會),所有哺乳動物幼崽都會——鴨嘴獸幼兒也會,全系本能,無師自通。都本能了還研究什麼——筆者舊作中提到過的,此時轉發一下?即使研究了,在無本能狀況下,也提煉不出本能來;但是本能能研究得讓它迅速消除——舉個正反兩面都有的例子:公雞按生物鐘準時啼鳴的本能極難消除——消除它幹嗎?母雞抱孵的本能若被消除了,那才是本事!母雞抱孵(俗稱「抱窩」,包含孵化後帶領雛雞覓食時段)期間是不產蛋的,消除此本能,可全年產蛋——如今國際流行的所有蛋雞優種,都是消除了抱孵本能的——本能之消除根據人類需要。根據用進廢退原理,家鴿中的肉鴿類和觀賞鴿類,其定向本能已全部退化,有的連飛行能力都蕩然無存。賽鴿類好容易保留的那點兒定向本能,那是萬萬消除不得的。

所以不必研究賽鴿的定向本能,研究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成果,看不到摸不著(個人看法)。就集體檢驗,以能歸巢為前提,速度快的保留,精準繁殖延續,使賽鴿運動還能繼續玩兒得轉。結果只需半年即可搞定(我對「百日齡賽」持明確反對態度——違反賽鴿科學的「揠苗助長」),賽鴿車(籠)決定一切,賽鴿運動就是一種篩選運動(過籮),玩兒概率優選,無他。

著名詹森家族老爸亨利及眾兄弟們,一輩子就幹優選這點兒事兒了,幹得極好,超越同儕,殊為成功!是這項運動的榜樣楷模標杆。現在及今後的國際賽鴿運動,永遠也跑不出這模式規範。海峽兩岸曾有共識習慣:通過賽鴿外觀跡象辨識賽鴿個體,企圖預判其競翔能力(成績)和遺傳能力,這其實是一種投機取巧獨佔先機的民族(東方)「本能」意識。此陳舊手法,在賽鴿表現其競翔能力有整體退化的情形下,最近在大陸有所抬頭——體現在倡導看完賽鴿眼表看眼底,探看有技藝,操作有設備。臺灣那邊鴿界這「絕技」似乎並未「死灰復燃」——開玩笑地說,就是把鴿眼或人眼都看瞎了(不好意思),海翔結局也不外乎那六個字:「或殘存、或全滅」,所以臺灣鴿界不必看鴿眼……這段拙文收尾後,作填老師又上傳一幅臺灣海翔「唯一伯馬」鴿照片,以遙做佐證,為此再謝@作填前輩引導。

相關焦點

  • 自帶導航系統的信鴿是如何實現千裡歸巢的,鴿子到底有多聰明
    鴿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鳥類,各類的品種也非常的多,廣泛的飼養在全球各地。其實鴿是鴿形目鳩鴿科數百種鳥類的統稱。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家鴿,家鴿經過人工馴養之後可以得到信鴿,主要用於通訊和競翔,常做和平的象徵。鴿子伴隨人類的發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 對於野鴿子和賽鴿配對的看法
    他說看到不少文章說信鴿配野鴿子可以培養一些快速的鴿子,用來比賽很好,問我是不是真的。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覆也很簡單,不要輕易嘗試。這樣的配對下能不能飛出成績還有待考證。但是根據目前的一些情況來看,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得到過多好的鴿子。我們來看看幾個問題,希望你暫時打消這個念頭。首先,野鴿子和我們的賽鴿配對,有沒有成功的例子?
  • 鴿子歸巢率低,該從這幾個方面排查問題!
    最近有很多鴿友跟筆者鴿趣反應自家的鴿子歸巢率低,其實出現鴿子歸巢率的問題跟鴿子的關係並不大,所有鳥類晚上都會去自己過夜的地方,而你的鴿子歸巢率不行排除在外搞對象的鴿子,一般正常的鴿子應該都歸巢才對,如果出現大量不歸巢的鴿子那麼就該排查自身的問題!一般鴿子歸巢率低,大批量出現肯定有問題,肯定不可能的所有鴿子都在外面找到了另一半。
  • 【基礎知識】鴿腦海馬回結構是歸巢樞紐?
    可確定影響賽鴿歸巢行為的因子有:(一)地磁、(二)天體、(三)嗅
  • 信鴿配野鴿子真的可以配出快速鴿?
    當時我的腦子是蒙的,在人類人工幹預選種的前提下,經過多年的選育育種,都很難做到一窩鴿子屢次出成績鴿,這樣隨便的抓來一隻巖鴿然後配上自家的成績鴿就出了快速鴿而且次次得獎,我感覺可能性不大,這很可能是一個假命題!
  • 【經驗】鴿會參賽時要交什麼樣的鴿子
    注意離群獨飛的鴿子。家飛時,當所有的鴿子都進棚後,惟獨它自己飛個不停,說明此鴿進入狀態,送它去參賽會給你一個驚喜。  2. 不要小看死守窩的雄鴿。有的雄鴿特別是在抱蛋孵窩時,一步也不離開窩,你把它轟出窩,它在空中盤旋幾圈又立即扎進棚裡,即使不孵窩,它也站在一旁守候。這樣的鴿子你送它去參賽,它會拼命往家飛。  3. 重用訓放遲歸的鴿子。
  • 家養的鴿子真的不會飛走嗎?難道真因為它被「馴服」了?
    養鴿子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白天不論怎麼對待鴿子都沒啥,晚上可千萬不要去鴿舍抓鴿子,或者做出任何威脅鴿子的事情,否則一夜之間,鴿子們會群起而離家出走的哦,正所謂「鴿子吃明虧不吃暗虧」就是源於鴿子的這個習性!那麼家養的鴿子真的不會飛走麼?鴿子都會歸巢麼?
  • 這樣的鴿子是種精
    首先、鴿友給鴿子配對前,要先問問自己,你在做什麼?
  • 鴿棚裡、這四種頭型的鴿子可以淘汰掉?
    如今我國的信鴿被鴿友劃分成兩大派系,一是快速類,二是穩定類,所以我們挑選種鴿和賽鴿時也要從品相著手,不至於鴿子歸巢後才知道留之無用,棄之可惜。,所以及早淘汰也是上上策,不至於歸巢後送人都沒人要。但這類鴿子又不算是穩定鴿,所以這類鴿子在當今賽事中成了真正又不快又不穩的鴿子。不過這類鴿子在我國依然不少,多數還存在於初養棚裡。
  • 選擇鴿子配對的時候要考慮這幾點
    首先,我們需要考慮一下要作育的鴿子是參加什麼樣的比賽的鴿子,是短距離還是中長距離的比賽?是交公棚的鴿子還是玩地方賽事的鴿子,是春季比賽還是秋季比賽的鴿子,分別需要面對什麼樣的環境?面對什麼樣的天氣?我們的鴿子有些就是這樣,晴天快速的多,雨天還能有一定速度歸巢的鴿子就比較少了。有些鴿子比較全能,但是有些鴿子是在某一些方面有一些特點。這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
  • 簡單方便,用這三種小方法檢驗一羽鴿子是不是好鴿子很實用
    以前是餵超遠程叫好鴿、子,一千,一千五百空距,三天飛回來都是好鴿子,現在一千那兒去找了喲,都是追求快、速鴿,比飛機快更好,三五百前幾十名,好出手得很,可惜我全是遲歸鴿,養起耍,年年放,年年瘟,整得我明天,5月4號有點不敢去了,屋頭一二十個瘟了的。很多鴿友為了檢驗一羽鴿子絞盡了腦汁,其實想鑑定一羽鴿子是不是好鴿子還是非常簡單的!
  • 鴿子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嗎?
    鴿子為什麼不存在近親繁殖的問題?在古代,鴿子和一些其它和人類關係比較緊密的動物一樣,被逐漸馴化成為可以為人類服務的動物,一開始多為信鴿,後來又細化為賽鴿、觀賞鴿等。為了保證鴿子血統的純正,或者刻意放大鴿子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點和優勢,人們往往將一些純血統的鴿子進行近親繁殖。大家都知道,人類在異性結合時,是禁止近親結婚的,否則後代個體出現遺傳性疾病的概率會比較大,那麼我們為何讓鴿子近親繁殖呢?
  • 作為「貴族鳥」,鴿子不是一隻好鳥丨淺說意象之「鴿」
    其實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養鴿子、放鴿子,但從沒有正經八百地開發它的通訊功能——這就象我們發明火藥,主要用來造焰火;發明了羅盤,長時間拿它看風水一樣。一句話,歷史上的鴿子,是古代皇家貴族的珍饈與「萌寵」,與傳書無關。又因為它長時間地脫離「尋常百姓家」,所以在很多詩人眼中,它並不是什麼好鳥。
  • 鴿子喝水還有講究?有這幾種情況千萬別餵水,一喝就虧了,為啥
    我們知道,不管養什麼都要主人的細心照料,但是也不要用勁過度,就像是鴿子,很多時候養殖戶怕鴿子吃不飽吃不好,就會拼命的餵鴿子吃,餵鴿子喝。但是,養鴿子戶注意了,鴿子有三種情況是不能繼續餵水的,到底是哪三種,我們來看看吧!
  • 鴿子好不好,誰養誰知道,淺談鴿子的養殖方式
    鴿子對愛情是很忠貞的動物,除非出現一方鴿子死亡,不讓鴿子終身都不會更換伴侶。當然,學會了鑑別鴿子的雌性之後並不意味著就能養好鴿子。和別的家禽不一樣,想要養好鴿子,鴿舍的建造才是至關重要的。這是為了防止鴿子歸巢而做的準備。性發育成熟的鴿子對自己的巢穴有很強的記憶力,筆者的父親曾經引進過一對鴿種,自己家養殖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仍然會回到最初的巢穴。
  • 《深海淺說》:品深海之妙 賞科學之美
    《深海淺說》:汪品先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新近出版《深海淺說》。這本關於深海的科普書籍,滿足了讀者對於海洋知識尤其是深海知識的渴求。汪院士長期致力於推進我國深海科技的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同時,他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與人文情懷,在科研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在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播下深海探索的種子。
  • 冰天雪地、零下20度頑強歸巢!
    由於司放地氣溫低,且沿途有降雪,當日0歸巢!第二天早上8點39分55秒第一羽雨點賽鴿歸巢,鴿主來自河北陽原的越翔賽鴿-張越權,足環2020-03-1343936,隨後陸陸續續開始有其它賽鴿歸巢!第二天共計歸巢423羽!至此,天仁公棚500公裡、520公裡雙關加戰賽圓滿結束!
  • 《深海淺說》解開關於深海的疑問
    近日,海洋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新著《深海淺說》,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將為讀者解開關於深海的這一系列疑問。深海,是新世紀談論的新題目。深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及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圈資源,深海又是地球系統中關鍵而人對其尚缺乏了解的部分。
  • 鴿子的飼養:要飼養鴿子,必須了解鴿子的品種,你知道幾種?
    寶寶們都非常清楚,最近這幾年的鴿子在養殖業中的市場行情可以說是越來越好了呢,而且呢,大家都知道,其實鴿子是一種象徵著美好的動物。所以說呢,其實有很多的人養鴿子也有一定的說法,有的人呢,認為鴿子有著非常美好的寓意。所以說呢,在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養鴿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