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5億年侏羅紀火山深藏廣州 有全球最古老火山頸
論壇的舉辦地三英溫泉就坐落在「龍脈」之一的石人嶺山腳。 廣州日報記者廖雪明 攝
南沙濱海溼地。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林蔭 攝
廣州「龍脈」旅遊論壇舉行 專家建言:廣州「龍脈」可建國家公園
今年10月,廣州日報率先連續報導了經過地質科學考證,廣州確實潛藏著一條十分獨特的地質「龍脈」,從廣州的最高峰天堂頂出發,環繞大尖山,肩託銀龍頂,翻越帽峰山,俯身白雲山,盤踞越秀山,飲水珠江石,繞行龍頭山,倚坐蓮花山,倚靠黃山魯,直入龍穴島。寬處超過10公裡,遇窄處只有2公裡左右,承載著廣州城市文明的歷史印記,周邊更蘊含著豐富的旅遊資源。
昨今兩日,廣州日報社主辦的2015廣州龍脈旅遊論壇在增城三英溫泉度假酒店舉行,與會專家和「龍脈」沿線景點的負責人,就廣州地質「龍脈」的保護與開發展開熱烈討論。
劉金山:
廣州「龍脈」有全球最古老火山頸
退休前任職市地質調查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地質學專家劉金山教授,首先提出了廣州地質「龍脈」的概念。在論壇上,他指出「龍脈」的歷史竟然最長達18億年。
「廣州為什麼是山水城市?為什麼颱風幾乎從不正面經過,中高強度地震也很少?」劉金山教授從地質科學的角度揭秘了「龍脈」的前世今生。「古代相傳中國神州大地上有九條龍脈,所以香港才有地名叫九龍,廣州也有九龍鎮 。」劉金山表示,古人認為「龍脈」就是綿延的山脈。廣州「龍脈」的總長達到158公裡,這條地質「龍脈」不但實現了對地貌和陸生生態、水生生態的控制,也實現了對颱風和地震災害的控制。擁有這麼優越的地質「龍脈」,在東南沿海地區都非常少見。劉金山介紹,「就在現在開會的三英溫泉背後的山上,還有1.5億年的侏羅紀火山和它的火山頸,而這個火山頸是全球迄今發現最古老的火山頸。」
莊偉光:
廣州「龍脈」建國家公園成世界亮點
廣東省社科院旅遊研究所所長莊偉光在論壇上表示,廣州目前已經開發的景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也可能面臨客流下滑的挑戰。而地質「龍脈」的發現,其中蘊含的諸多世界級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正好可以為廣州未來的旅遊提供一個新的發展契機轉折點。未來可以考慮在「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上率先突破,作為廣州乃至全世界的一個新亮點。
莊偉光說,國家公園是國際上通行的、能較好地處理保護和利用關係的遺產地管理方式。
吳小云:
三英溫泉打造「龍脈」第一泉
「看了《廣州日報》的『龍脈』報導,我們第一時間就感覺很切合自身的特點。」三英溫泉總經理吳小雲表示,藉助《廣州日報》的平臺,了解到廣州「龍脈」的背景後發現,三英溫泉的所在地原來就處在「龍脈」發端處的「龍頭」位置,和從化同屬於一個地質斷裂帶,因為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產出的蘇打溫泉,才具有對防治心血管疾病特別有效的功能。從規模和配套方面,未來三英溫泉就希望可以藉助挖掘出來的生態環境和地質條件優勢,把景區往「龍脈第一泉」的方向打造。而除了挖掘溫泉本身的自然要素以外,「龍文化」本身也有健康的要素在內,未來三英溫泉景區計劃深挖周邊的文化內涵,像派潭鎮無汙染自然條件下產出的綠色食品,就將打造為一個綠色健康的飲食體系。
「『龍脈』周邊的歷史文化沉澱也很豐富,未來我們希望邀請到一些知名的藝術家,到三英溫泉周邊採風,描摹優美壯麗的自然風光,再把廣州『龍脈』特有的風情展示給廣大旅客。」吳小雲說。
楊川云:
南沙溼地可打造「入海龍」概念
「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進入了展現生態文明的階段。而廣州『龍脈』可以作為接下來廣州旅遊經濟新的話題和概念,讓遊客認識到廣州旅遊不僅有文化的脈絡,還有地質、生態的脈絡。」南沙溼地公園副總經理楊川雲表示,廣州具有豐富的山水和濱海旅遊資源,但目前依然有待整合。而南沙區域的景點可以先行整合,打造「入海龍」的概念,藉助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把周邊的媽祖文化、炮臺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南沙溼地也希望能夠參與到整合之中,讓遊客在目的地上有更豐富多樣的選擇。
「過去廣州的概念,就是從白雲山一直到越秀山、珠江,作為傳統的城市軸線,而現在,在廣州地質『龍脈』的引領下,廣州的城市軸線可以一直往南、往北雙向延伸,從北部的天堂頂一隻延伸到南沙的珠江入海口。」廣東省社科院旅遊研究所所長莊偉光在論壇上強調「龍脈」一直延伸至入海口的概念,南沙打造「入海龍」概念可謂有地理上得天獨厚的優勢。
陳永春:
「龍脈」景區應各有特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龍脈』上的一分子,每個景區都應該要有代表自己的獨有特色,作為招徠遊客的賣點,避免重複。」百萬葵園營運中心總經理陳永春分析,要把「龍脈」上的景點真正串成一個鏈條,景點各自的定位很重要,必須要明確景點各自的定位。像百萬葵園就堅持以花作為主題,還把花的文化引入景點之中,用文化的理念吸引客戶入園。
張發俊:
蓮花山捧著「金碗」
「一兩個主題公園代表不了廣州的旅遊,蓮花山也沒走出廣東。《廣州日報》『龍脈』報導見報後,我們微信公號第一時間就轉發,希望這條龍能走出去。」番禺蓮花山旅遊區宣傳部經理張發俊表示,廣州正好發現了這樣一條「龍脈」,不僅是蓮花山捧著「金碗」,整個廣州可以說都是捧著「金碗」。
丁澤榮:
整合「一江兩岸三島」
嶺南印象園銷售總監丁澤榮表示,藉助「龍脈」的概念,希望可以整合嶺南印象園周邊「一江(珠江)兩岸(大學城一期和二期)三島(大學城小谷圍島、長洲島、生物島)」的旅遊資源,把這些稀缺而又集中的旅遊資源形成有機整體。從水路上看,未來可以考慮把珠江夜遊拓展到大學城,甚至可以延展到蓮花山景區;在陸路上,可以結合文化館,以及大學城高校、嶺南印象園等,組成更具有人文歷史內涵的旅遊線路。(記者賴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