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年侏羅紀火山深藏廣州 有全球最古老火山頸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1.5億年侏羅紀火山深藏廣州 有全球最古老火山頸

  論壇的舉辦地三英溫泉就坐落在「龍脈」之一的石人嶺山腳。  廣州日報記者廖雪明 攝

  南沙濱海溼地。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林蔭 攝

  廣州「龍脈」旅遊論壇舉行 專家建言:廣州「龍脈」可建國家公園

  今年10月,廣州日報率先連續報導了經過地質科學考證,廣州確實潛藏著一條十分獨特的地質「龍脈」,從廣州的最高峰天堂頂出發,環繞大尖山,肩託銀龍頂,翻越帽峰山,俯身白雲山,盤踞越秀山,飲水珠江石,繞行龍頭山,倚坐蓮花山,倚靠黃山魯,直入龍穴島。寬處超過10公裡,遇窄處只有2公裡左右,承載著廣州城市文明的歷史印記,周邊更蘊含著豐富的旅遊資源。

  昨今兩日,廣州日報社主辦的2015廣州龍脈旅遊論壇在增城三英溫泉度假酒店舉行,與會專家和「龍脈」沿線景點的負責人,就廣州地質「龍脈」的保護與開發展開熱烈討論。

  劉金山:

  廣州「龍脈」有全球最古老火山頸

  退休前任職市地質調查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地質學專家劉金山教授,首先提出了廣州地質「龍脈」的概念。在論壇上,他指出「龍脈」的歷史竟然最長達18億年。

  「廣州為什麼是山水城市?為什麼颱風幾乎從不正面經過,中高強度地震也很少?」劉金山教授從地質科學的角度揭秘了「龍脈」的前世今生。「古代相傳中國神州大地上有九條龍脈,所以香港才有地名叫九龍,廣州也有九龍鎮 。」劉金山表示,古人認為「龍脈」就是綿延的山脈。廣州「龍脈」的總長達到158公裡,這條地質「龍脈」不但實現了對地貌和陸生生態、水生生態的控制,也實現了對颱風和地震災害的控制。擁有這麼優越的地質「龍脈」,在東南沿海地區都非常少見。劉金山介紹,「就在現在開會的三英溫泉背後的山上,還有1.5億年的侏羅紀火山和它的火山頸,而這個火山頸是全球迄今發現最古老的火山頸。」

  莊偉光:

  廣州「龍脈」建國家公園成世界亮點

  廣東省社科院旅遊研究所所長莊偉光在論壇上表示,廣州目前已經開發的景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也可能面臨客流下滑的挑戰。而地質「龍脈」的發現,其中蘊含的諸多世界級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正好可以為廣州未來的旅遊提供一個新的發展契機轉折點。未來可以考慮在「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上率先突破,作為廣州乃至全世界的一個新亮點。

  莊偉光說,國家公園是國際上通行的、能較好地處理保護和利用關係的遺產地管理方式。

  吳小云:

  三英溫泉打造「龍脈」第一泉

  「看了《廣州日報》的『龍脈』報導,我們第一時間就感覺很切合自身的特點。」三英溫泉總經理吳小雲表示,藉助《廣州日報》的平臺,了解到廣州「龍脈」的背景後發現,三英溫泉的所在地原來就處在「龍脈」發端處的「龍頭」位置,和從化同屬於一個地質斷裂帶,因為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產出的蘇打溫泉,才具有對防治心血管疾病特別有效的功能。從規模和配套方面,未來三英溫泉就希望可以藉助挖掘出來的生態環境和地質條件優勢,把景區往「龍脈第一泉」的方向打造。而除了挖掘溫泉本身的自然要素以外,「龍文化」本身也有健康的要素在內,未來三英溫泉景區計劃深挖周邊的文化內涵,像派潭鎮無汙染自然條件下產出的綠色食品,就將打造為一個綠色健康的飲食體系。

  「『龍脈』周邊的歷史文化沉澱也很豐富,未來我們希望邀請到一些知名的藝術家,到三英溫泉周邊採風,描摹優美壯麗的自然風光,再把廣州『龍脈』特有的風情展示給廣大旅客。」吳小雲說。

  楊川云:

  南沙溼地可打造「入海龍」概念

  「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進入了展現生態文明的階段。而廣州『龍脈』可以作為接下來廣州旅遊經濟新的話題和概念,讓遊客認識到廣州旅遊不僅有文化的脈絡,還有地質、生態的脈絡。」南沙溼地公園副總經理楊川雲表示,廣州具有豐富的山水和濱海旅遊資源,但目前依然有待整合。而南沙區域的景點可以先行整合,打造「入海龍」的概念,藉助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把周邊的媽祖文化、炮臺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南沙溼地也希望能夠參與到整合之中,讓遊客在目的地上有更豐富多樣的選擇。

  「過去廣州的概念,就是從白雲山一直到越秀山、珠江,作為傳統的城市軸線,而現在,在廣州地質『龍脈』的引領下,廣州的城市軸線可以一直往南、往北雙向延伸,從北部的天堂頂一隻延伸到南沙的珠江入海口。」廣東省社科院旅遊研究所所長莊偉光在論壇上強調「龍脈」一直延伸至入海口的概念,南沙打造「入海龍」概念可謂有地理上得天獨厚的優勢。

  陳永春:

  「龍脈」景區應各有特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龍脈』上的一分子,每個景區都應該要有代表自己的獨有特色,作為招徠遊客的賣點,避免重複。」百萬葵園營運中心總經理陳永春分析,要把「龍脈」上的景點真正串成一個鏈條,景點各自的定位很重要,必須要明確景點各自的定位。像百萬葵園就堅持以花作為主題,還把花的文化引入景點之中,用文化的理念吸引客戶入園。

  張發俊:

  蓮花山捧著「金碗」

  「一兩個主題公園代表不了廣州的旅遊,蓮花山也沒走出廣東。《廣州日報》『龍脈』報導見報後,我們微信公號第一時間就轉發,希望這條龍能走出去。」番禺蓮花山旅遊區宣傳部經理張發俊表示,廣州正好發現了這樣一條「龍脈」,不僅是蓮花山捧著「金碗」,整個廣州可以說都是捧著「金碗」。

  丁澤榮:

  整合「一江兩岸三島」

  嶺南印象園銷售總監丁澤榮表示,藉助「龍脈」的概念,希望可以整合嶺南印象園周邊「一江(珠江)兩岸(大學城一期和二期)三島(大學城小谷圍島、長洲島、生物島)」的旅遊資源,把這些稀缺而又集中的旅遊資源形成有機整體。從水路上看,未來可以考慮把珠江夜遊拓展到大學城,甚至可以延展到蓮花山景區;在陸路上,可以結合文化館,以及大學城高校、嶺南印象園等,組成更具有人文歷史內涵的旅遊線路。(記者賴偉行)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發現了侏羅紀火山世界,約有100座古老的火山深埋在那裡
    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和蘇格蘭阿伯丁大學的地下探險家的國際團隊發現了一個以前未被描述的「侏羅紀世界」,這個世界大約有100座古老的火山深埋在澳大利亞中部的庫珀 - 伊羅曼加盆地內。但是,儘管有大約60年的石油勘探和生產,這個古老的侏羅紀火山地下景觀基本上沒有被注意到。發表在岡瓦納研究期刊上的研究人員使用先進的地下成像技術,類似於醫學CT掃描,來識別過多的火山口和熔巖流,以及更深的巖漿室。他們稱火山地區為Warnie火山省,向澳大利亞板球傳奇人物Shane Warne致敬。
  • 巴西發現一座有著19億年歷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火山
    巴西發現一座有著19億年歷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火山 2002年7月28日14:17  人民網   據來自巴西利亞的消息,一批巴西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個有19億年歷史的火山,這可能是至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火山。
  • 日本發現全球最大火山穹丘 或危及1億人生命!
    10公裡,體積超過32立方公裡大的火山熔巖穹丘(lava dome),這是全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熔巖穹丘。目前這個熔巖穹丘的活動顯示,這座火山下的巖漿庫正在膨脹,可能重新成長為活火山。日本科學家認為,雖然這座火山未來100年中爆發的概率只有1%,但一旦爆發將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海嘯,席捲日本南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並波及南北美洲沿岸地區,危及上億人的生命安全,必須重視。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2月10日的網絡版上。
  • 數億年前,古老的火山爆發摧毀了地球上的生命!
    一項對古生代巖石的驚人研究發現,數億年前,古老的火山爆發幾乎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大學的恐龍專家lsk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幾乎熄滅由於全球大約3.72億年前噴發事件。火山爆發:專家們發現,古代火山噴發造成地球上80%的生命死亡。晚泥盆紀大滅絕是所謂的「大五」之一,即古代撞擊地球的五大大滅絕事件。這五大滅絕事件之一是恐龍的死亡。
  • 中國的火山在哪裡?
    一座山峰噴出濃煙 附近的解放軍築路隊將其盡收眼底 新中國首次目擊火山噴發 在這裡載入史冊 (請橫屏觀看,此次火山噴發被1951年7月5日《新疆日報》報導,圖為新疆于田阿什庫勒盆地及火山位置示意圖,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綦江首次發現1.5億年前蛇頸龜化石
    我區古生物化石又有重大發現。近日,文龍街道通惠社區一農民在勞作時發現一枚化石。6月12日,經古生物化石專家現場查勘鑑定確認,這枚化石是距今1.5億年前的蛇頸龜化石。這一發現,填補了綦江龜化石的空白。
  • 2020年全球火山活動盤點
    2020年全球火山活動分布 2020年全球共有89座火山出現噴發活動(其中「一帶一路」沿線有24座火山)。只有少數噴發活動發生在冰島、義大利、美國夏威夷等地,個別出現在海底火山(索羅門群島卡瓦奇火山、格拉納達奇克詹妮火山)。圖1 2020年全球火山活動分布圖(以火山噴發期間最高警戒級別來標註)2020年全球火山活動特徵1火山預警按國際通用的劃分原則將火山預警等級劃分為1、2、3、4級警戒級別,它們各自所代表的危險程度依次上升。
  • 日本東京火山爆發,煙霧升8300米,富士山怎麼樣了
    從1943年2月20日被發現噴出巖漿,它就一直噴,噴了9年,直到1953年,終於停止了活動,最後高度達到457米,並被列入死火山名單。5、喀拉喀託火山丹叔介紹的第5名火山,是喀拉喀託火山。那是1883年,喀拉喀託火山爆發,是有史以來,造成人類傷亡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3.6萬人喪生。其威力比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大1.3萬倍,爆發造成的巨響,遠在4800公裡以外的海島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大抵也就是北京到泰國曼谷的距離。
  • 盤點2020 年 「硬核」科學發現:火山閃電、巨型星系碰撞、「流浪...
    北京時間 1 月 7 日消息,2020 年,科學家獲得了多個 「硬核」科學發現,其中包括:嗜食同類的恐龍、爆腹鰻魚、狂暴星系等。1、火山閃電火山閃電並不罕見,但在 2020 年 1 月,我們觀測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大約 65 公裡處的塔爾火山開始噴發,向空中噴發 14 千米高的火山灰和煙霧。
  • 香港竟是「住在」火山上,火山噴發物達1.3萬億立方米
    依我們的了解,這些「不定時的炸彈」在我們國家似乎沒有發現,即使我們的國土毗鄰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似乎也沒有受到過超級火山的威脅。但我們沒有受到影響不代表不存在超級火山,直到2012年,來自香港本地的地質學家在一次偶然的調查中就發現香港竟是「住在」一座火山上,該火山就是糧船灣火山(High Island Supervolcano)。
  • 世界上最危險的火山———維蘇威火山
    但實際上活火山比地震可怕多了,接下來,就有小編為你們介紹世界上最危險的火山——維蘇威火山。這座維蘇威火山曾一次使20000多人死亡,可見維蘇威火山的危險程度。1.維蘇威火山的基本信息維蘇威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在2.5萬年前形成,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灣東海岸,是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被譽為"世界最危險的火山",海拔1281米(4,200英尺)。
  • 大屯山:世界上最古老的火山
    大屯山:世界上最古老的火山 編輯:吉林廣播網    來源:吉林廣播網   2014-11-25
  • 全球六大火山
    上一次爆發:1967年 爆發的影響:坦博拉火山於1815年以一種極其壯觀的方式爆發,改變了當時全球的氣候模式,導致義大利6月霜凍和維吉尼亞州7月下雪,並在歐洲和美洲造成大片農作物的絕收,超過7.1萬人喪生,隨後饑荒和疾病困擾著更多的人。
  • 近代最強大的5大火山爆發(組圖)
    利帕裡群島上的活火山是自然界最美麗的作品之一。但是,更值得關注的還有它們毀滅性的災難,葬送文明和吞沒城鎮,還對全球氣候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的確,火山爆發令人畏懼和恐怖,因為它們能以如此多方式造成人員死亡――令人窒息的火山灰、流動的熔巖、潰堤湖泊放水導致的水災、山崩、泥石流、燃燒的天然氣、衝擊波、地震和海嘯。以下是近代最強大的5大火山爆發。
  • 捕捉火山灰——巖石磁學鑑定古老地層火山灰新視角
    2020年1月12日,菲律賓塔爾火山噴發(圖片源自網絡) 什麼是火山灰? 火山灰由火山噴發的微小碎屑顆粒組成,顆粒極細的火山灰顆粒可小於125 微米,與細顆粒碎屑沉積物形態特徵相近。因此,僅有小部分由大量火山灰固結形成的火山凝灰巖可在野外觀察中識別出,而大部分沉積地層中所含的火山灰難以憑肉眼直接鑑定。 如何捕捉古老地層中的火山灰信號?
  • 月球上有火山遺蹟,為什麼現在沒有火山噴發?原因沒那麼簡單
    月球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人類關注的目光,人類發明望遠鏡後,可以更加清楚地觀察月球上那些詭異的環形山,科學家們一度認為,這些環形山是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口,但其實不然,這些環形山都是隕石撞擊在月球後留下的痕跡。
  • 月球上有火山遺蹟,為什麼現在沒有火山噴發?原因沒那麼簡單
    月球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人類關注的目光,人類發明望遠鏡後,可以更加清楚地觀察月球上那些詭異的環形山,科學家們一度認為,這些環形山是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口,但其實不然,這些環形山都是隕石撞擊在月球後留下的痕跡。
  • 南美最活躍火山:附近小火山持續噴發,噴射火山灰高達5公裡!
    厄瓜多東北同哥倫比亞毗鄰,東南與秘魯接壤,西鄰太平洋,厄瓜多因為地形地勢的原因也是全球火山爆發最頻繁的國家之一。 科託帕希火山是一座層狀的火山,位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北段東科迪勒拉山西坡的厄瓜多境內,火山高5897米,在厄瓜多中高度排名第二,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之一,在15年,科多帕希火山一直持續噴發
  • 2.33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一次洗牌:全球火山噴發將恐龍扶上王座
    編者按:大約在2.33億年前,地球經歷一次深度洗牌,全球火山噴發和長達100萬年的降雨摧毀了地球上的許多生物,為恐龍的崛起創造了時間和空間。這不禁讓我們深思,下一次洗牌會是什麼時候?人類屆時還在嗎?科學家近日發現,恐龍的出現其實也是有機緣巧合的,也算是有某種力量在「幫忙」,扶著恐龍上位。大約在2.33億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突然發生變化,大量的火山噴發形成了「溢流玄武巖現象」,在學術上是指鎂鐵質火山巖形成大量的巖漿噴射,這是深部的地幔柱活動的標誌。
  • 太平洋海底超級火山或於1億年後毀滅性噴發(圖)
    來自猶他大學的研究團隊稱,在太平洋底以下約2900公裡的地幔中,有2個或更多的大洲面積的「巖石堆」正在推擠碰撞。不過我們還不用為此太過擔心,因為這場超級噴發的時間大約在1億年到2億年之後,屆時地球生命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研究的第一作者,猶他大學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麥可·索恩(Michael Thorne)在對轟擊地核的地震波進行分析之後,得出了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