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isa,今天我更新哈〜
花唄調整了年輕用戶額度,很多人降到了2、3000塊了。
一位讀者發朋友圈哭訴,自己養了五年的花唄額度,結果才一天——
從3萬降到了3千塊。
我看了下,我倒是沒降額——難道是嫌我不年輕了?
哈?
我才是真正的「爺青結」。
爺的青春結束了。
大家可看看自己的花唄,有沒有降額。
按螞蟻官方說法是,調額是希望大家能理性消費。
講真,這可能是我頭一回見到——
馬雲建議我們少剁手。
世道真的變了。
怎麼查看花唄調額紀錄?
打開支付寶——花唄——我的額度。再點中間的藍色框框,裡面有個「額度變化記錄」。
二
最近網際網路平臺陸續下架存款。
大家都很鬱悶。
但與此同時,很多平臺又開賣起了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簡稱——理財子產品
理財安全性肯定不如存款。
而且,理財子產品大多是淨值型。像貨基寶寶一樣,收益會波動。
不過好在,現在一些平臺上賣的,都是大銀行理財子產品。
比如興業、光大、中信等等。
安全係數還算高。
比如,網商銀行上賣的這款產品。
存滿6個月,預計收益年化4.15%。
還不錯。
但,這只是業績參考標準,不保證一定能賺這麼多。只能說,大概率是這個收益水平。
一般不會跑太偏。
將就將就,也能接受。
三
做了個辛苦工作。
我把一些網際網路平臺的銀行理財子產品,按類活期/定期,做了兩個表格。
需要的可以看看。
首先類活期——
像表格第一個興銀添利寶,我自己就在微眾上買了。
利率不錯,體驗方便。
表裡頭幾個產品的風險都是R1級,風險最低檔理財,安全性較高。
資金去向主要是買買存款、國債、利率債啥的。
其實許多銀行app,都在賣自家的活期理財。
比如我平時用交行比較多,交行app上就有自己的兒子,交銀理財的活期。
大家不妨留意下,自己平時常用的銀行。
…
第二類是定期型理財——
如圖。
利率高一些。
還是那句話,這個業績基準利率,主要供參考。
只能說,盡力去實現這個收益。
這類產品的風險等級普遍R2級,屬穩健型理財。風險比上面的R1高一級,但依然偏低。
我逛了一圈下來,發現賣定期的、理財子產品的平臺並不多。
百信銀行做的還不錯。
搞了個「精選理財子產品」專區,產品數量相對豐富,持有期從1個月到1年以上的,都有。
可以看看~
ps.
當然。
如果你實在不想買銀行理財子產品。
只接受高息存款。
那可能還是如夏夏周末講的,直接去某些銀行app上找哈。
雖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了高息存款,但在這些銀行自家app上,還是能找到的。
畢竟銀行也要混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