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電影起名指北

2020-12-06 虎嗅APP

我很想建議這位導演找一家國內18線情感公眾號實習3個月,感受一下激烈的內容市場競爭和微信公眾號為了流量的掙扎——從「看後驚呆」學到「震驚!」,從「滅絕人性」到「噩夢來臨」,從「有這麼幾個秘訣」到「看後說了三個字」……很多時候,人民群眾愛的是各種沙雕標題,而不是一部《海市蜃樓》這種高冷到跟票房過不去的電影,而我,也幾乎是第一時間把這部電影從觀影計劃裡劃掉的。

奧裡奧爾·保羅。

你可能沒聽說過這個導演,但是如果我提到他的上一部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很多人就會有印象——當然這個範圍仍然有限,因為上一部電影在國內的票房是1.5億,而過去5年票房超過十億的電影你還記得多少?

奧裡奧爾·保羅在他的新電影裡延續了他一向的起名習慣,《看不見的客人》在西班牙上映的時候片名為《Contratiempo》,這段西班牙字符翻譯成中文就是《事故》——如果你在電影院裡看到《事故》這個名字,你可能不會覺得「哦,這個電影應該不好看」,因為以這個名字的「侵略性」之弱,你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已經看到它了。

21世紀了,什麼人會為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起一個《海市蜃樓》這麼沒有觀眾緣的片名。奧裡奧多·保羅,你這麼隨性,是因為西班牙是高福利國家嗎?

沒有接觸過奧裡奧爾保羅的讀者肯定會期待我告訴他們,這部電影為什麼值得看,然而這種期待是一種悖論。

因為奧裡奧爾·保羅是一個懸疑片導演,如果我要向一個懸疑片觀眾解釋一部懸疑片為什麼值得看,那意味著我要挖掘出懸疑片的最大價值,但這個價值不像一些一些劇情片,比如《少年派》。

我可以說「少年派坐著救生艇,划過如金箔一般的海面」——我這樣說不會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的。但懸疑片不一樣,懸疑片最大的賣點就是「迷局」,一旦我告訴讀者這個迷局是什麼,是如何吸引人,讀者就會失去看電影的體驗。

所以作為奧裡奧爾的死忠,我將秉承一些原則,比如在這篇評論裡,我將絕不劇透。

截至發稿《海市蜃樓》的豆瓣評分是7.7分,《看不見的客人》豆瓣評分8.8,這個評分在意料之中,我覺得《海市蜃樓》的分數還可以再低一點……另外,我對《海市蜃樓》的票房也不算看好,完稿時海市蜃樓的預計票房6600萬,我覺得這個數字偏低了,但作為導演的死忠,我估計最終票房也不會太高,可能會在一億左右。

當然我不是說《海市蜃樓》不好看,而是當前電影市場的票房的主要來源其實是「群體性刻奇」,也就是說,當一部電影能帶起大範圍的共識/共鳴,這部電影票房才有保證。在中國,一些已經共識的電影類型——比如「喜劇」,然後是各種爆米花片,再來還有系列電影,比如徐崢老師的「囧」字號,陳思誠的「探案」系列。

而《流浪地球》,當我們說這部電影成功是因為製作團隊兢兢業業的時候,實際上只是在說它的眾多側面之一,這部電影能成功是多個原因共同構造的一個消費的空間,比如劉慈欣的金字招牌,吳京的個人形象和團隊故事,電影本身的品質,國產科幻的起點,是這些原因共同構造了一個「這部電影值得看」的共識。

但懸疑片不太容易構造出這種共識,一方面不光是國內,在全球懸疑片粉絲都是少數,最多只有20%的觀眾有看懸疑片的需求。這本身就很少了,更麻煩的是,與另外80%的觀眾不同,這20%的觀眾雖然也有著強大的忠誠度,但這種忠誠是一種對內容的忠誠而非對群體的忠誠,這意味著他們自身很喜歡懸疑片,但他們很少向周圍的朋友推薦懸疑片。

另一方面,據我的觀察,國內還沒有培養起懸疑片的消費習慣,因為國內觀眾,我說主流,目前可能還把電影當成一種娛樂消費,他們希望在電影院裡放鬆,釋放自己的壓力,而懸疑片的特點是緊張,需要觀眾時時刻刻保持思考——光聽到這個概念就夠讓人頭疼的了。

對懸疑片的審美一時半會兒也很難跟上,國內的懸疑題材內容製作目前還停留在「增強描述」、「增強對比」這樣的表面功夫上,但真正意義上的懸疑是要考慮各種事件的可能性,不停地製造最優策略,這意味著懸疑片需要編劇製造高濃度的信息吸引觀眾,即使編劇們有這個能力,他們也未必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如果做別的片子更賺錢,為什麼要來做懸疑片呢?

所以也正是因此,奧裡奧爾·保羅這樣的導演才變得非常珍貴。懸疑片製作特別吃敘事能力,這位導演在拍《女屍謎案》的時候敘事還有一些牽強,但是到《看不見的客人》,敘事技巧和拍攝技巧都臻於化境——我們知道懸疑敘事通常有一個核心謎題,整部電影都在解釋那個核心謎題。

暴力解開謎題當然是非常簡單的,但是想把抽絲剝繭的過程做均勻,讓儘量多的觀眾去理解,去接受,平衡敘事節奏和關鍵情節描述,這點就非常不容易了。《看不見的客人》隨著劇情推進,在一個濃縮的空間裡翻轉數次,同時敘事的節奏四平八穩,導演對敘事節奏的把握和對細節的打磨都無可挑剔,這部片子豆瓣8.8分實至名歸。

兩年後,奧裡奧爾·保羅的技術理應更成熟了,為什麼我說《海市蜃樓》7.7分還高了呢?

奧裡奧爾·保羅的技術更成熟了嗎?

我可以肯定更成熟了。

因為懸疑敘事有點像騎自行車,如果一個懸疑作者不知道怎麼吸引自己的觀眾,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加快故事的敘事速度,這就像是當你騎自行車很快的時候,你非常容易控制自行車的平穩,用更高濃度的信息量吸引觀眾,就可以避免劇情的瑕疵被觀眾注意到。

《海市蜃樓》比《看不見的客人》要慢,這會更考驗導演的技巧,因為這意味著觀眾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大量的情節上,那他們就可能把注意力轉向更多細節,導演就必須在細節上做更縝密的考慮。而且節奏變慢,意味著劇情的刺激度降低,懸疑片最原始的對觀眾的吸引會減少。

前文已經講過,票房和主流觀眾對電影的評價聚焦在「電影共識」上,而懸疑片最基礎的共識就來源於高密度的信息量——緊張的氛圍,濃密的信息,必須高速轉動的大腦,是懸疑片觀眾的基礎樂趣。

一旦敘事速度下降,信息密度就一定降低,給主流懸疑觀眾的體驗一定會降低。打個比方,高信息密度就像牛肉,低信息密度就像豆腐,我這麼說能理解吧,就算對廚師的廚藝的審美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最主流的食客肯定還是想吃牛肉——最主流懸疑片觀眾也是為了體驗高濃度信息帶來的快感。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因為敘事節奏放慢,《海市蜃樓》就要求觀眾在感受體驗之外,審美更多的導演角度的思考,然而觀眾沒有義務進行這樣的思考,這對觀眾的要求太高了,跟導演有沒有誠意是沒有關係的,加上宣發不夠積極(我在電影院甚至沒有看到海報),懸疑市場本身也沒有培養起來,這部電影票房不理想已經是預料之中了。

所以我不會建議一個懸疑片的主流觀眾去看這部電影,他們應該先去看《看不見的客人》,你們會震驚於導演的敘事節奏和鏡頭把握,加上配樂,《看不見的客人》會帶給你們絕無僅有的懸疑片體驗,只要你是一個潛在的懸疑片觀眾,你就一定會愛上這部電影。

懸疑電影每超過一個長度,敘事難度就會成幾何倍數上升,到《看不見的客人》這種程度,能把握到奧裡奧爾這個水準的人,已經屈指可數了,全球就那麼幾個,而且奧裡奧爾有一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乾淨,他不會在懸疑故事裡故意做一些噱頭,所有的細節都還原到講故事的本質。

但是,關於《海市蜃樓》,如果你和我一樣,已經是奧裡奧爾導演的死忠,請小心,下面我要開始誇了。

所有的懸疑作者都有著人性的兩面,一面是人性之惡,懸疑片通常關係到複雜的人物決策,因此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動機」作為支撐,而強有力的「人物動機」背後就是性格鮮明的人性,所以懸疑作者在敘事的時候必然會不斷問自己「我的這個人物有動力做這樣的事嗎?」

在這樣的追問之下,懸疑作者會隨著每一次思考越來越加深對人性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又在反過來質問作者「這個人物何以被逼迫到這個程度」,所以當一個作者對人性之惡理解到一個程度,作為駕馭這種惡的力量,作者的內心也一定會同時泛起另外一種情感,那就是「憐憫」。

所以我們會觀察到很多的懸疑作家,他們在寫陰暗的懸疑故事和溫暖的治癒故事上的天賦,是同步發展的,最典型的像日本作家「乙一」,他的作品割裂為「殘酷和慘烈為基調的『黑乙一』」和「以纖柔和悲悽為基調的『白乙一』」。

一旦你理解這種作者的自省,你就會察覺到兩者的根源是同源的,都是作者切身體會到的孤獨,而這種孤獨一旦得到回應,就會化作溫暖。

一個作者在敘事的時候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遵循藝術和商業的原則,將技術性推到極致,甚至突破時代現有的框架,這需要作者有堅定的心態,去執行自己的藝術認知。但還有一種選擇,打個比方,當你把人物殘酷地置於戲劇衝突之中,告訴他選擇一個就會失去另一個,在這一刻,你會對人物產生憐憫之心嗎?

我要提醒你,如果產生的話,就要犧牲你的藝術性哦。

是的,奧裡奧爾開始追尋藝術之外的東西了。

而一旦一個作者開始關注藝術之外的東西,他的作品風格就會開始發生特別明顯的轉變,首先就是節奏會變慢,因為快速的節奏是為了讓觀眾快速地進入「心流」,而「心流」的本質是虛妄的,你打遊戲的時候很認真,但是等你玩膩了,有沒有覺得玩遊戲的自己在追求虛假的東西?

敘事作者,還有遊戲設計師,所有文化產品的基礎功能就是把讀者帶進心流體驗——做敘事並不是賣給讀者故事和字,而是把讀者的注意力拿過來,在這個基礎上,在一個不現實的場景裡提供超現實的體驗,而心流體驗的功能就是誘惑受眾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但這種誘惑是正確的嗎?

當一個創作者覺察到這一點,他就會開始思考「心流」的本質,如果「心流」的本質是一種注意力陷阱,那麼我們必須構造它嗎?

所以假如我們在《看不見的客人》裡,已經感受到奧裡奧爾在抓取讀者注意力這項能力上所達到的高度,我們就一定會察覺到,他開始背叛自己的敘事哲學——懸疑敘事一直以來遵循著冷酷的敘事哲學,懸疑敘事講邏輯,講複雜,講最細微的可能和最合理的解釋。

但在《海市蜃樓》裡變了,作者開始講「什麼是愛」了,他開始希望自己的懸疑電影,可以帶給觀眾情感上的體驗,而不單單是「過癮」,那一刻他可能就直接背叛了自己的票倉,但如果你問導演,他一定會回答「有比電影更重要的事情,但只能通過電影表達」。

所以你一定要看這部電影,才能從奧裡奧爾的轉變中,從那些電影的細枝末節中,感受到生活溫柔的一面。

最後說幾個導演的彩蛋。

這位導演在《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獲得成功之後,非常喜歡中國,目前已經在國內開通了多個社交平臺的帳號,親自運營,而且自帶翻譯,他還和中國本土的懸疑片導演忻鈺坤導演成為了好朋友,而後者拍攝了《心迷宮》和《暴烈無聲》,兩個懸疑片導演有著非常多的共同語言。

奧裡奧爾·保羅1975年生,今年44歲,作為一名導演,他還非常年輕,這意味著,我們還有非常多的機會看到他的作品——如果下次他能起個好名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沒有一部電影直白地起名《汶川大地震》?
    已經十年了,有很多紀錄片和影片都在反映這次地震,但是為什麼沒有一部電影直白地起名《汶川大地震》?當年地震的慘烈就不再贅言,看看這些隨機從網絡上搜索的圖片,就可以對過去可見一斑。之前有一部《唐山大地震》的影片,也是在唐山大地震事發後幾十年才上映。
  • 外國電影,流行看英文原聲
    文/圖 本報記者 劉 岱    看原汁原味的外國電影,聽地道十足的英文對白。今天的電影院裡,外國影片難覓「中國話」,不但是文化大交融的結果,也是國內觀眾日益「國際化」的體現。儘管近年來國內譯製片的水平日益提高,但依然無法擺脫人們喜歡「原生態」的觀影趨向。那麼「全明星配音」的動畫片是否能讓譯製片再次煥發誘人的青春呢?    如果時光倒退三十年,「國語配音」無疑是外國影片在中國影院上映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新東方託福寫作語料庫:外國電影本國電影哪個有趣
    是否同意本國的電影比外國的電影更加有趣?(2013.03.16)   作家立場: 外國的電影電視比本國的電影電視更加有趣。   【思路拓展】   支持外國電影:   1.外國的電影更加有趣,因為探究未知,滿足好奇心是人之本性,由於文化和歷史的差異,外國的電影通常對於人們的吸引力更大。例如,我個人喜歡看外國科幻電影,科幻電影暢想未來,可以激發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然而,本國的電影,敘述歷史,情節老套,背景熟悉,可以預測故事結局,因此,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不感興趣。   2. 看外國電影是一種很好的拓寬視野的方式,放鬆身心的方式。   3.
  • 中國電影年產六七百 外國為什麼看不到?
    中國電影年產六七百 外國為什麼看不到?2014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數突破8億人次,穩居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每年600至700部的電影產量,僅次於印度和美國。然而在這些令人自我陶醉的數據之外,中國電影走向海外的機會依然少得可憐。  美國環球影業前總裁馬克·施姆格15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論壇上表示,在中國以外特別是北美,人們沒有機會看到多少中國電影。沒有全球發行,是當前中國電影面臨的一大挑戰。
  • 起名網站nameberry.com颳起「名人風」
    美國一家起名網站日前表示,美國人越來越喜歡給孩子起名人名字,像「米利」、「蕾哈娜」、「金斯頓」等和娛樂明星相關的名字大受歡迎。  起名網站nameberry.com表示,受歡迎度提升最快的名人名字包括少女明星米利·賽勒斯、電影《馬利和我》中「馬利」一角的名字等。
  • 無線=無限 雷射一體機選購指北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無線=無限 雷射一體機選購指北http://oa.zol.com.cn/756/7569661.html http://oa.zol.com.cn
  • 這部電影上映幾天就下架了?外國媒體:讓它抄襲而且劇情又爛
    一說到阿修羅這部電影,大家是否很熟悉呢。在確定上映日期之前,這部電影的熱度可是很高的,在最近,他被宣布要下映了,他的話題熱度也已經超越了正在熱映呢我不是藥神,雖然得到的評價是和我不是藥神相反的評價。根據外國的那些媒體報導,阿修羅這部電影是本來要打造中國的指環王,雖然在劇中的確是有幾處與指環王相似的地方,就比如小怪獸,現在小怪獸在電影中是非常喜歡用的,就像捉妖記。這部電影的劇組還曾說這部電影會讓中國的電影行業前進半步,現在都已經成了外國媒體的笑柄,這個文章裡面充滿了對中國電影資本的鄙視,而且還對我們這種拙劣的營銷手段進行了批評。
  • 外國的月亮也沒有比較圓
    譬如,現在國內很多酒店和景點的名稱為了迎合這種潮流而出現了亂起名的現象,張家界三千奇峰中有一座名曰「乾坤柱」,但是因為迎合「潮流」,取為「哈利路亞山」。還有啊,就是比如你去相親,你去旅遊,遇到了生人,你們彼此互相介紹,對方介紹的時候搭上了一個英文名字,便會顯得十分「自信」,而你可能就講了自己的本家姓名,也沒有所謂的外國名,你們表面和和睦睦,可能對方心理早在嗤笑你的俗氣。
  • 寶寶怎麼樣起名?鼠年寶寶起名方法和宜用字
    一、屬鼠的寶寶起名方法對於屬鼠的寶寶起名方法,小編簡要做三點概括: 首先用字要對,即採取鼠年的宜用字,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想鼠年寶寶起個好名字,這一點尤為重要,用字用好了,就會省去很多麻煩,還有助於寶寶的發展。
  • 公司起名:2020商貿公司起名大全集
    公司起名:2020商貿公司起名大全集2020年商業公司名稱命名法例如:紅酒商貿公司,可以藉助紅酒極純口味極鮮的特點,直接抽取起名為「larouge/紅」,讓人充滿想像,突出行業特色。方法二:引用古代典故,取典型的古名經典而又有中國味道的名字更能喚起人們對中國的情感,增強公司的宣傳力量和凝聚力。
  • 這部電影拍的是中國皇帝,為何是外國導演英文臺詞?
    這部電影拍的是中國皇帝,為何是外國導演英文臺詞?大家最近看多了宮鬥劇,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小時候有一部很經典的電影《末代皇帝》。我小時候看的時候,還很奇怪為什麼拍中國皇帝的電影,卻是英文呢?還是一個外國導演來拍的,不知道大家看的時候有沒有過這個疑惑呢?來,聽我給大家分析一下。《末代皇帝》是講的溥儀的一生,前半生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後半生卻是一個顛沛流離的普通人。這樣極其差異的人生,會造就溥儀一個什麼樣子的性格呢?而執導的是一位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這位導演為什麼會拍攝這樣的一個題材呢?
  • 留學生起名有多刺激?
    當然,部分小烤鴨也可以利益最大化利用雅思考試,讓口語考官幫你起名:不過,一個好的英文名確實很重要,它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2020年最受歡迎英文名前不久,知名起名網站Nameberry公布了2020年最受歡迎英文名排行榜,將男女新生兒的名字分別做了排名:同時,該網站也分析了本年度男女生起名的趨勢。
  • 你認為什麼電影是中國拍的,但實際上是外國電影?後一個是經典的
    其實說到這件事,有時候我覺得很難過,畢竟小時候看國產電影和外國拍中國影視劇的界限還不太清楚,很多電視劇都是用中國人拍攝的,比如《東遊記》《蓮花童子哪吒》這些小時候經典的兒童電視劇,但是我告訴你,事實上這兩部電影都是新加坡電視劇。
  • 寶寶起名軟體有哪一些?6款寶寶起名軟體推薦
    許多網友都有給寶寶起名的需要,而網絡上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寶寶起名軟體可以選擇,那麼,寶寶起名軟體哪個好?下面,給大家推薦6款各具特色的寶寶起名軟體,方便大家進行對比選擇!二、周易起名軟體周易起名軟體,取100分好名字!經典模式:一鍵生成幾千個精選過的好聽名字高分模式:10分鐘生成20000個99-100分的名字周易起名軟體參考各種書籍、文獻、字典,一次產生幾萬個好名字, 您還可根據五行、筆畫數、拼音、指定含某字等方式在輸出結果裡篩選 出滿意的名字!
  • 如何運用茹字給女孩子起名,女孩起名用茹好嗎?
    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茹字起名女孩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非常適用於給女孩起名字,以下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女孩起名用茹字的內容。第一,如果家長們想要用茹字給女孩取一個好聽的名字的話,就需要參考一些起名方法,下面小編就簡單給大家介紹兩點相關的起名方法,或許能對家長們給女孩起名有所啟發。
  • 外國男孩得到一根鐵棒,穿越古代解救孫悟空,一部奇幻冒險電影
    外國男孩得到一根鐵棒,穿越古代勇闖天庭解救孫悟空,一部奇幻冒險電影今天小編想和大家推薦一部成龍和李連杰合作的奇幻冒險電影,《功夫之王》。影片主角是一個叫傑森的外國小夥。小夥十分沉迷於中國武術。所以外國小夥帶著鐵棒來到古代,是有任務的在傑森的冒險之旅中,他遇到了各種神仙。比如號稱是八仙之一的吟遊詩人呂巖,報仇心切的俠女金燕子,和沉默寡言的默僧。值得一提的是,默僧其實就是孫悟空的那根猴毛,他的任務主要是找到有緣人,幫助主人成功脫困。所以在傑森的冒險之旅中,也是沒有少被指點功夫。
  • 國外是如何看待周星馳電影的?來看看外國影迷的評價
    周星馳在華人圈是無人不知的喜劇電影大師,那麼外國人對周星馳的電影有什麼評價,他們看的懂這種「無釐頭」風格嗎,能體會到其中的趣味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以星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功夫》為例,看看油管上這部電影下面的評論,外國網友們是這麼說的!
  • 為什麼我國電影都是穿越回過去,而外國的電影都是穿越到未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我們在看各種各樣的科幻電影的時候,大多數我國拍攝的都是穿越回到過去某某朝代,而國外的大多數的電影都是穿遇到未來某某時期。為什麼別人要往未來穿,而我國的人要往過去穿呢。
  • 當中國拍好科幻電影 世界驚嘆:外國網友花一天畫吳京側顏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一部硬科幻電影、一部科幻喜劇片能同期上映,體現了中國電影製作預算正不斷增加,並且有信心駕馭好這種被好萊塢壟斷的電影題材。「我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在海外收穫好評,也期盼更多科幻電影能夠走出國門,讓外國觀眾看到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所講述的科幻故事。」《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表示。2月8日《流浪地球》同時登陸北美院線,在美國22個城市、加拿大3個城市以及澳大利亞全境上映。
  • 「國慶旅行指北」來了,今年人們都愛「大西北」
    近日,攜程發布的「2020中秋+國慶旅行指北」顯示,除傳統熱門目的地三亞、麗江、昆明、廈門、西安、拉薩、哈爾濱、貴陽、成都、九寨溝之外,「大西北」在這個國慶的熱度暴增了475%。數據顯示,5天以上的國慶跨省遊搜索量不斷增加,其中甘肅熱度增長最快,蘭州躋身全國熱搜城市第4位。此外,由於有8天長假,大部分旅客的出行時間預計也比去年增長1.7天,多跨越2.5個省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