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拍好科幻電影 世界驚嘆:外國網友花一天畫吳京側顏

2020-12-07 海外網

摘要:截至2月10日,2019年春節檔票房已經累計達58億元,其中《流浪地球》排名第一,累計票房超過20億;《瘋狂的外星人》位列第二,達14.5億元。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一部硬科幻電影、一部科幻喜劇片能同期上映,體現了中國電影製作預算正不斷增加,並且有信心駕馭好這種被好萊塢壟斷的電影題材。

海外網2月11日電 2019年春節檔,兩部「劉慈欣作品」惺惺相遇,一部是科幻喜劇片《瘋狂的外星人》,另一部是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這兩部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電影改變了好萊塢式科幻的既有審美,用中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看待世界和未來,成為中國科幻電影方興未艾的「最佳註腳」。

科幻題材收穫票房與口碑

2019年春節檔被稱作是最受觀眾期待、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春節檔,雲集了寧浩「瘋狂系列」第三部《瘋狂的外星人》、韓寒的追夢力作《飛馳人生》、周星馳的情懷之作《新喜劇之王》,先導片一夜刷屏的《小豬佩奇過大年》,還有實現票房逆襲的硬核科幻《流浪地球》。

截至2月10日,2019年春節檔票房已經累計達58億元,其中《流浪地球》排名第一,累計票房超過20億;《瘋狂的外星人》位列第二,達14.5億元;《飛馳人生》以10.4億元位列第三。

相較以往,今年兩部具有「科幻元素」的電影引領票房。《流浪地球》講述的是面對太陽即將毀滅,人類試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瘋狂的外星人》則是一個外星人落到中國之後,被當猴耍的荒誕幽默喜劇。

科幻題材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之一,但國產科幻電影卻始終處於弱勢。南方科技大學最新發布的《中國科幻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科幻產業產值超過百億元,較上年增長13.8%,呈現蓬勃發展之勢。2018年上半年,國內科幻電影整體票房為95.06億元,但國產科幻電影僅為8.9億元,佔比不足1/10。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著實讓國產科幻電影揚眉吐氣了一回。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一部硬科幻電影、一部科幻喜劇片能同期上映,體現了中國電影製作預算正不斷增加,並且有信心駕馭好這種被好萊塢壟斷的電影題材。

「我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在海外收穫好評,也期盼更多科幻電影能夠走出國門,讓外國觀眾看到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國家所講述的科幻故事。」《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表示。

2月8日《流浪地球》同時登陸北美院線,在美國22個城市、加拿大3個城市以及澳大利亞全境上映。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流浪地球》不論從技術特效上還是資金投入上,都超過了大多數電影製作人的能力和想像,這部電影被視為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的開端。中國在太空探索、製作科幻電影上都有「後來者居上」之勢。

香港《南華早報》稱,《流浪地球》可能將成為一部激發中國科幻電影創作的電影。該片是一部史詩級科幻電影,堪比《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等好萊塢大片。當中國人能拍好自己的科幻故事時,世界都會為之驚嘆。

好萊塢業界媒體《好萊塢報導者》以「中國首部大製作科幻電影將登陸美國」為題,稱《流浪地球》是一部能與好萊塢電影叫板的中國電影,其特效質量與《星際穿越》等同類型美國電影不相上下。

外國網友也紛紛曬出觀後感。一位網友不但點讚《流浪地球》,還祝大家新春快樂!

網友評論截圖

    有俄羅斯網友表示:非常好的電影,強烈推薦!


網友評論截圖

還有網友曬出了電影票:是的,我看了!而且還想再看一遍。

網友評論截圖

更有網友曬畫示愛:看過《流浪地球》後,我老婆花了一天畫了這幅畫。

網友評論截圖

掙脫好萊塢的程式 找尋適合自己的路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期的走紅,為中國科幻電影發展提供了一個思考維度——無論是硬科幻為核心,還是喜劇式科幻為點綴,都要用本土文化意義講述屬於中國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展現自己對未來和世界的思考,才能突破好萊塢式的既有審美,以中國氣派打開新的科幻空間。

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強調《流浪地球》所展現的本土化價值:這部影片被視為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硬科幻」大片,影片中末日來臨前的北京、被冰川覆蓋的上海、地下城中的年味、中國式的交規提醒都讓恢弘的科幻場景本土化。

國內影評人普遍認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應該掙脫好萊塢的程式,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一方面需要借鑑成熟的製片經驗,保持對新科學新技術的靈敏嗅覺;另一方面在故事和審美上要有自己的立場和判斷,將中國視角、中國文化和中國智慧融入電影敘事之中,用帶著自信的文化產品為全球發展提供思考和方案。

《流浪地球》拍攝當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外國特效團隊曾提出,「世界末日」背景下,直接造飛船逃離更科學,何必把地球變成飛船?但在中國傳統價值裡,「回歸」卻是重要的價值取向。最後製片方還是保留了「帶著地球去流浪」的本土化理念,呈現給了觀眾這個中國式科幻內核。

美國科技媒體網站The Varge分析稱,《流動地球》似乎是對中美價值觀異同的生動詮釋。相比好萊塢科幻電影,《流動地球》不但關注家庭的重要和犧牲的高貴,還將重點放在全球集體行動、國際合作的必要性上。這些內容對美國觀眾來說一種新的體驗。如果一個國家想在國際舞臺上展露頭角,最強的吸引力源自那些最有特色、最具個性、最能說明其文化的元素符號。

「在中國不斷探索太空的推動下,科幻題材電影正日益引發更廣泛的興趣。2019年伊始,中國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突顯了該國在探索太空領域的快速發展。」《金融時報》刊文指出。

寧浩表示:「過去我們有功夫,所以我們拍攝功夫電影,現在中國有太空項目,所以觀眾需要更多科幻電影。」郭帆也認為:「除非國家具有一定經濟和科技實力,否則是拍不好科幻電影的,因為觀眾是不會相信自己的國家有能力解決故事中遇到的難題。」

「科幻發展到這一步,並不是因為科幻本身,也不是說現在的科幻就比以前80年代的科幻水平高多少,它是大環境決定的。」在劉慈欣看來,中國正處於一個快速崛起、現代化狀態,給科幻文學、科幻電影提供了一個肥沃土壤。中國現在最強的感覺是什麼?是未來感。國運盛,文運盛,這一點對科幻文學極其準確。「中國的科幻電影真的起航了。」(海外網 張琪,本文綜合《新京報》、央視新聞、新華網等報導)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張琪、梁毅

31494432,.當中國拍好科幻電影 世界驚嘆:外國網友花一天畫吳京側顏,.2019-02-11 16:57:47,.204421,.張琪、梁毅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創華語電影海外開畫最佳成績 老外被圈粉
    眼尖的人一定看出來了,這是吳京在電影《流浪地球》中扮演的角色——劉培強。宣傳海報?不是,這是一位外國網友的妻子在看完電影後花了一天時間完成的畫作。那麼,要講什麼,讀者應該已經知道了。有人給這部中國國產的科幻電影很高的評價,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大突破,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真正意義上的「元年」。當然,《流浪地球》也受到一些觀眾的吐槽。「導演是文科生吧?」「科學性上,理科生表示看不下去,太多細節經不起牛頓定律和相對論的推敲。」諸如此類的評價在豆瓣電影網評和社交媒體上紛紛出現。
  • 吳京首演太空人 助力中國科幻電影
    主演吳京:給自己,也給中國科幻電影一個機會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地球正在遭遇一場波及全人類的危機,為此人類不得不開啟「流浪地球計劃」,頑強自救、冒險一搏。今年4月在青島院線推介會上,談及為什麼會參演《流浪地球》,吳京表示在看過劇本後,被其中的人物、故事、場景,以及這場前所未有的人類冒險所打動,「哭得稀裡譁啦的,也從心裡認可了這部電影」。
  • 《流浪地球》:6天破20億,吳京是拯救中國電影的希望(專欄)
    城市冰封如果說外國的建築你不認識,那麼中國的一些特色建築,上海的東方明珠吳京在某訪談節目中說:科幻片即使拍的是爛片,那也要拍啊!是啊,中國的科幻作品一直是個軟肋,拿得出手的更是寥寥無幾,是軟肋就要想著法去客服。今天《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單從這點意義就很深遠了。
  • 吳京被罵、《流浪地球》遭質疑:中國人難道就不能拯救地球?
    很多人激動的表示:中國終於拍出了現象級的優質科幻片了,這一天,我們等了十年。以後,提起科幻片,不止是好萊塢,中國也可以。吳孟達更是讚嘆:我有點不相信是我們自己中國(拯救世界),劇本是中國人寫的。比如說《流浪地球》中,在各個國家都撤退的情況下,居然是中國人一直在堅持,而且拯救了世界,而不是美國,這個牛皮吹得太大了!甚至,網友們還發明一個詞——「含京量」來判斷一部片子是好還是壞。
  • 《流浪地球2》將拍,劉德華亮相發布會引猜測,吳京能否回歸成謎
    就在11月26日,新增添了11分鐘全新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國內進行了重新上映,讓不少當初錯過了這部展示中國硬核科幻實力電影的觀眾終於能夠體驗一把坐在電影院裡觸摸宇宙的感覺。但是一部優秀的作品總是會給觀眾一種怎麼也看不夠的感覺,《流浪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硬核科幻電影的裡程碑,就是因為郭帆導演+劉慈欣編劇+吳京的大力支持+後期團隊努力這四個元素缺一不可,多方努力共同協調,這才讓觀眾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
  • 《三體》要拍科幻電影了!如果沒這個元素肯定難超越《流浪地球》
    由《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將拍攝真人院線電影《三體》。看起來是個好消息,自從有了流浪地球,中國的科幻片開啟了硬核時代三體是劉慈欣的一部力作,據說這部影片還得到了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青睞,甚至讓秘書打來越洋電話,催著劉慈欣續集。
  • 《流浪地球2》將拍,導演卻直言不用吳京,吳京3字回應令人感慨
    文/壹然 校對/柚子說起國內的科幻電影,相信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流浪地球》。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片,《流浪地球》成為了開創了我國科幻片新的歷史,讓大家看到了中國科創片的未來。眾所周知,我國在電影製作方面一直遠遠落後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特別是科幻片的製作,口碑一直很差。如今《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讓大家看到了希望,發現中國人自己也能拍好自己的科幻片,令大家激動不已。《流浪地球》拍攝過程充滿艱辛,困難重重。
  • 《流浪星球》吳京的「友情」出演,讓這部電影有了新高點?
    導演郭帆在這之前並沒有特別好的代表作,這也就使得雖然他想拿到這個項目,但是卻受到了許多的阻力,好在最後用自己的誠意得到了拍攝這部影片的權限,並且作為主演的吳京在宣傳的時候,甚至也表示自己之所以會拍這部片,其實最初的時候,除了因為劇本讓他感到驚喜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與導演之間的交情。
  • 吳京又火了,被「騙」6000萬救地球!網友:不得不服
    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徐崢盛讚它是「裡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別」↓↓著名科幻作家韓松寫下長微博,稱「好多人都看哭了」↓↓就連外媒也毫不吝嗇對這部電影的好評。《紐約時報》:中國電影業終於加入太空競賽↓↓截止2月7日,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獲得了18萬人次參評、平均8.1的高分。
  • 《流浪地球1》太狠把吳京變成了煙花,2023年要怎麼復活他?
    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憑藉精彩的劇情,過硬的科幻效果,拿下46.5億票房,成功為中國電影界開啟了科幻元年。這麼傲人的成績不拍第二部豈不是可惜了。於是流浪地球2被提上了日程。確定會在2023年的春節檔播出。但是光官宣沒用啊,現在連一劇之本還不知道在哪裡。最近導演郭帆發了一則製作人兼編劇貢格爾扎耳撓腮的圖片。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但在這個過程中,那個被關聯起來的宏大想像、那種對既存世界的擬換,卻被「遺忘」了。於是,「科幻元年」又代表了一種真實存在的巨大期望的投射:什麼時候中國科幻電影能不再賣萌或做鬼臉,而是真正地「秀肌肉」呢?而這種科幻小說自帶的新奇性,在轉換為科幻電影時,自然地產生了兩種電影類型,一種成本不高,以科幻點子(tips)為核心支撐來展現某種輕微的「驚奇」或「驚悚」,典型的如外國電影的《那個男人來自地球》、《彗星來的那一夜》,另一種成本巨大,以建造龐大的具有擬換性的科幻世界,生產能帶來巨量震驚體驗的「奇觀」為己任,《阿凡達》、《星際穿越》都是其中翹楚。
  • 《流浪地球》後,中國科幻電影再出發,首次正面對抗外星文明
    在6月16日剛剛落幕的2019微-博電影之夜裡,電影《上海堡壘》獲得了最受期待科幻電影。在頒獎典禮上,吳京親自為《上海堡壘》頒發了獎盃,《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也發文祝賀。這一簡單的舉動,卻代表著它完成了一次國產精品科幻片製作的接力,從吳京的手上把中國科幻電影的接力棒傳給了:《上海堡壘》這部電影根據作家江南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未來世界,外星黑暗勢力突襲地球,世界淪為焦土,大學生江洋(鹿晗飾)追隨女指揮官林瀾(舒淇飾)一起進入上海堡壘,對抗外星人,
  • 《三體》該拍科幻電影了,沒有這個元素,很難超過《流浪地球》
    由《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將拍攝現場電影《三體》。他看起來像是好消息,自從流浪地球問世以來,中國科幻小說迎來了硬核時代三體性是劉慈欣的傑作,據說該片還贏得了前美國總裁歐巴馬的青睞,甚至還請秘書長打電話到海外催促劉慈欣續集。
  • 春節檔吳京又來了,你的「《戰狼》PTSD」治好了嗎?
    「戰狼」從名詞變成了一個帶有貶義的形容詞,吳京照片被P成了各種表情包用來諷刺「激進民族主義」「流氓愛國主義」,連吳京本人在沒有爆出什麼醜聞的情況下成為了某種「反面典型」,以至於馬上春節檔即將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出了預告片後,一些人在網上留言「看到吳京就不想看了」。
  • 《流浪地球》首映 吳京爆料導演"忽悠我帶資進組"
    導演郭帆,《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特別出演吳京,領銜主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主演Mike隋、屈菁菁、張亦馳、楊皓宇、李虹辰、楊軼、姜志剛、張歡全陣容亮相。現場氣氛溫馨感人,吳京看到兒子準備的驚喜時,更一度淚灑當場。《流浪地球》雖是一部科幻電影,但呈現出的濃濃中國式親情,是適合全家一起在春節觀看的電影。
  • 即將上映科幻大片:《快樂星球》推大電影,吳京出演《流浪地球》
    科幻電影一直寄託著人類對於未來的憧憬,大膽的想像加上現代高科技電影技術的加持,科幻電影已經成為了「寵兒」。這一期我們來聊聊幾部即將上映的熱門科幻大片。美國一直科幻電影的重要輸出國,每年都會為全世界影迷貢獻出眾多的科幻大片。電影《侏羅紀世界2》目前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電影已經確定將會6月15日在中國提前上映,影片的多部預告片和眾多精美圖片相繼被放出,美國大片的評價絕對不是蓋的,震撼!真實!刺激!影片質量沒有什麼懸念,故事能否帶來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 電影《流浪地球》的深度解析,吳京到底是不是主角
    《流浪地球》作為劉慈欣的一部短片科幻小說於近日被搬上了大熒幕,在春節檔和《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飛馳人生》《神探蒲松齡》等大片同臺競技。而作為一個科幻迷,我對這部電影是有著強烈期待的,中國影視劇對於歷史拍的很多,但是對於未來拍的很少,這部電影很可能使中國科幻電影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在探討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需要先了解下原著的劇情。
  • 吳京電影《流浪地球》有太多中國標誌性元素,不得不說過癮
    吳京電影迎來了第二次高潮,繼《戰狼2》轟炸票房後,這部由中國科幻小說改編的史詩巨作《流浪地球》預計會超越戰狼2。在看預告片與宣傳圖片的時候就發現一個細節,影片中有很多中國標誌性元素,比如說開篇的水墨畫和片尾的中國漢字。
  • 《流浪地球》穩了 看看外國觀眾和原著作者怎麼說
    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目前已經在中國國內成為了「現象級」的影片,不僅全網好評如潮,更是票房大賣。那麼,在國內票房和口碑都已經「穩了」的情況下,為了讓中國的科幻電影能有更好的發展和超越,我們也是時候摘下中國影迷眼中的「活久見」這一「情懷濾鏡」,去了解一下久經好萊塢考驗的外國網友是怎麼看待這部影片的。
  • 不是蹭熱度,黃渤挑大梁拍科幻電影,劇情堪比周星馳《長江七號》
    提起科幻特效影迷們往往會拿出《變形金剛》以及《阿凡達》這樣的好萊塢大製作津津樂道的暢談,而相比較而言國內的科幻電影腦海中也總是會浮現如李連杰的《封神傳》以及投資7.5億的《阿修羅》帶來的尷尬,不過隨著一部《流浪地球》的成功也是讓影迷們有了吹捧的底氣,誰說國內的科幻特效比不過好萊塢,誰又說3億的投資拍不出來一部科幻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