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吳京又來了,你的「《戰狼》PTSD」治好了嗎?

2021-01-1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戴源)

大過年的,吳京又來了!這次他從非洲跑去了木星軌道。

2017年暑期檔,《戰狼2》這部由一個平日裡沒什麼存在感的二線武打明星自編自導自演,全片沒有一個一線大牌,沒有一個流量小生,也沒有大資本全力加持的電影,卻創造了如洛陽紙貴般的觀影效應,恐怖的市場爆發和極佳的口碑把原本的暑期熱門《建軍大業》(名導演、主旋律、全體當紅小鮮肉參演、大場面)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流量小生、古裝女神、熱門IP、大資本)衝得潰不成軍。

這部從情節、臺詞、表現手法上都還是比較粗糙的中國產「超級英雄」爆米花電影能讓吳京「一戰封王」,成為站在華語商業片票房頂端的男人。

然而,在現實中被大家「喜聞樂見」的《戰狼2》在隨後的一年多來在網際網路上被瘋狂惡搞。「戰狼」從名詞變成了一個帶有貶義的形容詞,吳京照片被P成了各種表情包用來諷刺「激進民族主義」「流氓愛國主義」,連吳京本人在沒有爆出什麼醜聞的情況下成為了某種「反面典型」,以至於馬上春節檔即將上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出了預告片後,一些人在網上留言「看到吳京就不想看了」。

有人將這種看到《戰狼》就炸毛,看到吳京就諷刺,看到什麼都要引到「戰狼」話題上批判一番的行為定義為「戰狼PTSD」(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縮寫)。

為了幫助部分患者在吳京即將再次出現之前緩解症狀,我們不妨冷靜下來看一下讓他們「生理不適」的《戰狼2》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首先,《戰狼2》是一部票房挖掘機。它的觸手伸向了商業電影那些經驗豐富的營銷團隊看不見的地方,挖出了50億的票房。

《戰狼2》上映之前,我就覺得吳京的好運氣擋都擋不住。吳京選用吳剛老師作為大配角時他還只是一個性價比較高的非著名實力派老演員,誰曾想到上半年一部20年一遇的全民熱劇《人民的名義》讓「達康書記」成為了自帶熱點的國民大網紅,配合電影情節還自動生成了「達康書記親赴非洲拿著AK抓捕丁義珍」的梗,還附送一個趙東來局長,《人民的名義》裡的當紅角色全配齊,這部20年來收視率最高的「國民劇」等於免費幫《戰狼2》來了一撥預熱。

時隔幾個月,觀眾又在大銀幕上看到了「達康書記」

不僅如此,《戰狼2》還戳穿了「小鮮肉粉絲經濟」的營銷泡沫。讓大家明白了「流量」和「數據」不是萬能的——通過炒作吸引粉絲,再利用粉絲在微博這樣的平臺刷出動輒上億的「流量」,讓資本看著這些驚人的「數據」誤以為這些人是「國民」級別的偶像,有著無比強大的號召力,於是各種錢和資源都集中在他們身上,「小鮮肉」的運營公司再利用這些華麗的資源和履歷吸引更多粉絲來刷流量,如此這般陷入一種死循環。

在這種虛假的繁榮中,投資者和炒作者有了這樣一種幻覺——既然這些看上去什麼都不會的小哥哥能騙那些少女們連買10張電影票來捧偶像,我們何必要花那個功夫去研究如何說服10個不同的觀眾去電影院看電影呢?

於是,在流量的狂歡和粉絲們幸福的笑臉中,在《戰狼2》上映前的一兩年內,中國電影的大盤連續走低,直至低迷。觀眾群體越來越狹窄,題材越來越小眾,票房越來越萎縮,這讓一年前還談笑風生的大佬們徹底蔫了。

和《戰狼2》同檔期上映的《建軍大業》啟用了一大批「小鮮肉」擔任非主要角色

然而《戰狼2》的完勝擠掉了這個泡沫,因為真金白銀的現實讓沉迷於「大數據」的操盤手看清了,那「10個不同的觀眾」意味著什麼——他們是平時只愛玩遊戲從不去電影院的青年男性,是四線城市只會在櫃檯買電影票卻根本不在乎60元票價的中年大叔大媽,是那些30多歲對偶像無感但依然有點情懷的社會精英,是那些在紅色經典影片中成長但覺得現在的電影已經離她們遠去的爺爺奶奶們,是那些坐滿了紐約和雪梨電影院的海外華人……而那些願意為偶像一擲千金的懷春少女在電影產業的參天巨樹上只是枝葉而已,靠他們來供養一個擁有10億潛在消費者的市場,不存在的!

如果我們能把視角再往上調,就會發現《戰狼2》給中國電影帶來的震動和改變可能遠遠不止「吊打小鮮肉」這麼簡單!

從影史角度看,除去49年之前的探索階段,建國後的相當長時間電影是作為意識形態的宣傳和教育工具而被創作的,電影的藝術性依附於政治性和思想性。改革開放後,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將藝術性作為電影的唯一核心,創作的一系列電影在歐洲電影節上斬獲大獎,形成了中國電影的又一個高峰。

但那是一個國內的電影院還和「大禮堂」共用的時代,國內的電影作為一個市場是前所未有的低迷。進入新千年,中國電影在引入了香港「北上」的影人後開始探索:「未來我們想要什麼樣的中國電影?」或者說,當中國電影走向繁榮,世界觀眾一提到「中國電影」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在2002年,張藝謀以一部前所未有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商業大片」時代。(國內票房2.5億人民幣)

開弓沒有回頭箭,隨著中國飛速增長的GDP,突飛猛進的城市化以及烈火油烹的娛樂市場,越來越財大氣粗的資本家,中國觀眾看到的是票房不斷地膨脹下那些原來走上神壇的導演和演員的「墮落」,「爛片」的罵聲幾乎是伴隨著「大片」的成長而成長的。

13年前一個普通網民胡戈憑藉《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激起了社會對於「國產大片」的吐槽欲望

儘管如此,中國大陸的電影人從商業電影市場開啟之初的目標就非常非常明確,絲毫不加掩飾的赤裸裸——我們要「美國大片」,我們要「好萊塢」!

不要歐洲的藝術片、不要日本的亞文化、不要印度的民族風情、不要韓國的現實批判,我們就要好萊塢那樣的簡單粗暴、巨額投資、頂級特效、巨額票房、全球影響力和背後強大的價值觀輸出。

因為中國電影人和中國官方很清楚,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註定做不了「小清新」,如果無法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就只有一個下場:在開放的市場中被好萊塢巨獸一口吞噬。畢竟,90年代初全球藝術佳片和以香港電影為代表的非好萊塢電影曾經無限風光,但一旦好萊塢情節大眾,特效炫目的「大片」捲土重來,前者分分鐘走向全面衰落。

香港影壇這個曾經星光燦爛的「東方好萊塢」在好萊塢大片捲土重來後不復當年繁榮

我一直覺得,中國人崇尚「和為貴」的文化背後有一種非常決絕的韌勁兒和狠勁兒:只要確定了一個目標,不管一開始多麼不可能都要給你把結果搞出來,且不怕失敗,不計代價。

就像百年前國人的共識「一定要救亡圖存,民族復興」,但到底怎麼做?那就一個個試!於是各種勢力,各種思潮輪番試了一遍,在付出了巨大犧牲之後找到了一條路。

而通向「美國大片」之路也是一樣。起先中國的學院派導演並不太了解,真正能夠代表國家形象進行價值輸出,全世界人民都愛看又能賺取巨額票房的「大片」是什麼樣子的,於是就一個個地試!

先是那些名導演找來一大批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拍人人都愛看,老外尤其好奇的「全明星」「武打」「華麗大場面」「古裝」大片,抱著一種特別質樸的想法:只要觀眾是任何一個明星的影迷都會買張票,那麼我的票房不就高起來了嗎?外國人不認識國內明星但喜歡看中國人飛來飛去打來打去啊,那不都來看了嗎?

但是這種「全明星」模式被證明是不可持續且不經濟的,在姜文偉大而又隱晦的《讓子彈飛》創造了票房紀錄之後基本偃旗息鼓了。畢竟那一代從黃金時代走來的大哥大姐在慢慢變老,曾今的光環也在漸漸隱去,當《泰囧》這樣一個笑笑鬧鬧成本不高的喜劇都能輕鬆賺十幾億票房,電影的投資者誰還願意去為天價的片酬和宏大的場面花冤枉錢。

第二場試驗也是由張藝謀來完成的,在第一種道路走不通之後他開始嘗試更加深入的「國際化」,直接把影片的男主角讓出來給好萊塢二線或者一線半的明星,讓他們站出來在國際市場扛票房,先是《金陵十三釵》讓一個外國神父來做男主,推動故事的發展,再到《長城》這種偽國產大片(在國外全都是好萊塢明星男主的大頭海報,中國演員只是背景的甲乙丙丁),老謀子心想,我這次給你把好萊塢元素配齊了,好萊塢一線男主,好萊塢頂級編劇、好萊塢特效團隊,甚至好萊塢資本,加上老謀子的名聲,國內請來金光閃閃的景田小姐姐,和一大票流量小生和老影帝,都這些一起堆上去還怎麼輸?

事實證明,這一次通往大片之路的嘗試,在國內的口碑尚不如當年的《英雄》,在國際上也被觀眾認為是一部由馬特達蒙主演的爆米花片,而非一部走向世界的中國電影。

幸而吳京這個二線吃瓜明星以他非常粗糲的直覺用非常震撼的現實給了中國電影市場一個可能的答案:要達到簡單粗暴的目標就簡單粗暴地做就得了!想要做美國大片就按照他們的模式來就可以了!想要最終宣揚自己的價值觀就赤裸裸的宣揚就可以了,何必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只敢做「中國特色」不敢踏足「好萊塢」擅長的領域?

在《戰狼2》中,吳京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大片的「復刻」確實是簡單粗暴又直接。一個戰鬥力爆表的孤膽英雄,性感的異國美女,充滿雄性荷爾蒙的硬核打鬥,軍隊的強大實力以及背後的愛國主義。他在接受BBC採訪時也是非常直接地表明了這一點:「每一個國家都在用電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的電影進行愛國主義宣傳何錯之有?只許好萊塢宣揚自己的愛國主義,寶萊塢宣傳自己的愛國主義 不許中國人宣傳自己的愛國主義嗎?」

《戰狼2》本質上依然是對好萊塢「孤膽英雄」模式的復刻,但主角換成了中國人

要打就打個痛快,要裝逼就一次裝個爽,表現中國人民的悲慘歷史何必要用外國人的視角才能得到外國人的共鳴,拯救中國何必要靠外國英雄帶著一個中國美女打怪才能取得勝利?何況在目前國內票房尚未開發充分的條件下也不用過於擔心外國人不愛看,這不,《戰狼2》僅僅靠國內的觀眾就輕鬆坐上了全球票房周冠軍的寶座,還有可能跨進世界影史的票房榜單,還要啥自行車呢?

吳京面對質疑也非常粗糲地理直氣壯:「你們質疑的那些東西美國好萊塢經典大片裡一應俱全,憑什麼不去質疑他們,光盯著中國人拍的來挑刺?」

確實,吳京這部電影如果真正用「好電影」的藝術標準來衡量,完成度是不高的。如果我們之前也嫌棄同類型的好萊塢英雄動作片,當然也可以來同樣嫌棄吳京,可惜正是國內高喊著「從來不看國產爛片」的一批偽小清新們同時對各種超級英雄橫飛的「好萊塢大片」敬若神明,於是《戰狼》和吳京的存在就讓他們芒刺在背,有一種「你很討厭,但我說不清楚為什麼要討厭你」的感覺。

吳京的這句話被部分網民單獨截出來做成表情包瘋狂惡搞

正如《戰狼》PTSD病毒的大面積傳播正好發生在吳京接受BBC採訪發表了一番「愛國無罪」言論之後。也許對於一部分網民來說,在BBC這樣的媒體面前談愛國主義是會讓他們感到羞恥的。也正如即將上映《流浪地球》發布預告片時,看到「好萊塢大片」式的科幻特效和「拯救人類」的主題,某些網民在彈幕裡說「這畫面配著中文好有違和感,應該用英文配音才正宗」。

但是這些網絡上的「小清新」已經不再是左右票房的決定性因素了,《戰狼2》這部達到好萊塢二流工業水準的商業動作片之所以能夠在中國電影市場獲得空前輝煌的勝利,其根源在於他有一種骨子裡自信的價值觀,足夠簡單,足夠直接,少了很多商人的斤斤算計,少了很多炫目的「市場分析」和「量身打造」,少人很多知識精英的瞻前顧後和文化自卑,吳京作為一個比較接地氣的中年人,一個靠「打」闖天下的「粗人」,只是直覺的認為「觀眾需要看這樣的電影」,於是就堅持拍這樣的電影,於是,他成為了創造歷史的人。

雖然吳京的《戰狼2》本質上仍然還是一種對於「美式大片」形式上的模仿,但電影的精神內核真正扎在了中國這邊。也許中國電影創造真正「中國大片」的原動力正在這種「自信」和「直接」之中,正如劉國梁總結中國桌球隊常勝秘訣時說的那句話:「一切勝利都是價值觀的勝利。」

將近兩年過去了,新崛起的一批看似沒有什麼「情懷」和「深度」的中國電影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工業流水線」上越玩越嫻熟,越玩越自信。即將到來的春節,他們即將要以一部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向「科幻大片」的高地正式進軍。

不過,吳京和「I’m Chinese」確實又回來了。據說這次他依然是在主流投資商都不看好這個題材時「帶資進組」,這一輪向好萊塢的「致敬式衝擊」結果將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網絡流行語科普 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0-29 14:35   來源:牛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ptsd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最近網上傳著的ptsd是什麼梗?在網上大家都能看到在玩ptsd這個梗,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流浪地球2》終於定檔,吳京暗示回歸,網友:票房最少50億!
    群雄競爭的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憑藉恢弘製作和過硬口碑脫穎而出,斬獲了46億票房,成功問鼎春節檔票房冠軍,更樹立了華語科幻電影的標杆。正所謂出道即巔峰,後續《上海堡壘》的鎩羽而歸,更證明了《流浪地球》的彌足珍貴!
  • 《流浪地球》贏了春節檔,北京文化就能開心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2日電 (吳亦涵)截至2月12日午間,《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經達到24.55億元,領先此前被視為其最大對手的《瘋狂的外星人》8億元,成為此次春節檔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據貓眼專業版預計,《流浪地球》的最終票房或達51.91億元,僅次於此前創下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紀錄《戰狼2》的56.83億元。  電影市場有贏家,資本市場也不例外。
  • 獨家對話吳京:《戰狼2》票房破紀錄,但他卻興奮不起來
    《戰狼》系列問世之前,曾有年輕人尖銳地向吳京提問:「出道這麼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您要的機會,來了嗎?」 吳京淡然地回答:什麼是機會?光芒萬丈就是機會來了嗎?每個人對機會的判斷,在於自己的價值觀,機會是給那些勇於開始並始終堅持的人的。
  • 《開國將帥》定檔春節,唐國強吳京成龍加盟,《唐探3》對手來了
    隨著上映時間的臨近,有越來越多的春節檔大片浮出了水面,也有已經定檔在春節檔的電影選擇撤檔,也有新的電影選擇加入。從數量上來看,總體的數量還是8部,退出的電影是林超賢所導演的《緊急救援》已經提檔到了12月,而新加入的電影是唐國強執導的《開國將帥授勳1955》。
  • 這部電影根據《戰狼2》改編,剛上映一天就被撤檔,真是個笑話
    《戰狼2》是吳京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僅憑藉著56.8億票房佔據國產電影歷史最高票房紀錄,還創下了累積觀影人次1.4億的成績,得以榮登「單一市場觀影人次」全球榜首。雖然《戰狼2》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績,但是吳京並沒有趁著熱度推出續集。
  • 《流浪地球》已回本,吳京到底能賺幾個億?
    豬年春節檔,中國電影驚喜與意外並存。大年初一將去年保持的票房紀錄提升12.5%,再次刷新記錄後,大年初二即開始崩盤,比去年同期減少4000萬。而春節檔的最大黑馬,也是由一開始並不起眼、也不怎麼被院線看好的《流浪地球》創造的,可謂一波三折。 國產片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在這個春節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 吳京被罵、《流浪地球》遭質疑:中國人難道就不能拯救地球?
    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口碑炸裂,逆襲成為春節電影檔冠軍。截止2月12日下午票房已超25億元!電影最後,特別鳴謝了劇中一個配角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先生。該片斬獲春節檔票房冠軍不說,還被譽為中國科幻片的裡程碑,受到一眾好評。很多人激動的表示:中國終於拍出了現象級的優質科幻片了,這一天,我們等了十年。以後,提起科幻片,不止是好萊塢,中國也可以。
  • 吳京的微博xswl,那些年的他還是大齡單身男青年
    這幾年,吳京在圈內的人氣直逼當紅流量小鮮肉,作為大叔的吳京把自己的硬漢形象發揮到極致,圈粉無數。現在有吳京的地方就有熱度,全民支持的熱度完全不輸給當紅流量小生。國慶檔的票房非常火爆,吳京一躍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位總票房破150億的演員,外界稱其為"百億影帝"。
  • 《流浪地球1》太狠把吳京變成了煙花,2023年要怎麼復活他?
    確定會在2023年的春節檔播出。但是光官宣沒用啊,現在連一劇之本還不知道在哪裡。最近導演郭帆發了一則製作人兼編劇貢格爾扎耳撓腮的圖片。貢格爾曾經放過狠話:真正的編劇絕不給第二集留後路。所以在流浪地球的大結局裡他給吳京安排的結局是操縱衛星去點燃木星,綻放了好大的煙花。如果第二部裡吳京再出演那他該用什麼身份呢?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吳京暗示自己將回歸
    劇情和主演人員官方暫未公布,不過在公布的VCR內,劉慈欣送上祝福,前作劉培強扮演者吳京也發聲,暗示自己可能回歸。在前作中劉培強為點燃木星而犧牲,續作中會以怎樣的方式重歸仍是個謎。吳京在VCR中還開玩笑說:郭帆是個「大騙子」,肯定是又忽悠大劉,還調侃說郭帆想「空手套白狼」。另外,郭帆還透露續集的創作技術有新的挑戰,會出現全新的技術,不確定會成功。
  • 《戰狼2》吳京抵押房屋換作為拍攝費用,攝影師被有毒蜘蛛咬傷
    吳京按揭房換拍攝費用在拍攝這部電影時,吳京要求每一個戰鬥場景都需要用到最真實的道具,因此不僅電影中的汽車坦克等工具是真實的,就連連發射的五枚飛彈也是真實的。吳京花了很多錢來配置這些武器和工具,除了用500萬元購買的5枚飛彈外,汽車等坦克在射擊過程中受損的都是不好的開支。因此吳京不得不抵押自己的房子,以換取足夠的資金,確保影片的順利拍攝。
  • 《戰狼》曝「東方之狼」特輯 高能戰士叢林肉搏(圖)
    戰狼中隊坦克   搜狐娛樂訊3D動作戰爭巨製《戰狼》由吳京執導,吳京、餘男、斯科特-阿特金斯等領銜主演,即將於4月2日登陸全國大銀幕。近日,電影《戰狼》打響全國路演行程,首站濟南即獲得追捧。今日,電影《戰狼》通過一款「東方之狼」特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和中國特有的武器裝備及輔助設備......擅長襲擊戰、心理戰、城市破壞、叢林反遊擊戰等各種艱巨任務」,特輯中全面揭開了「戰狼」這支充滿爭議與傳奇的中國敢死隊的神秘背景,並曝光了邊境無人區的特種兵的生活與戰鬥。
  • 《戰狼2》中的「最大牌」配角,戲份不足10秒,真實身份比吳京還牛
    《戰狼2》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部傳奇之作,總票房達到56億之多現在娛樂圈有很多導演之前都是演員出身,在演戲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而晉升為導演,說起吳京,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當年吳京執導並出演了《戰狼》系列,是相當成功的,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 《流浪地球》遭惡意差評:難道吳京就不配拯救地球嗎?
    就算吳京及主創團隊真拿愛國當幌子掙錢,難道不比普通民眾說一句愛國有用嗎?吳京被導演拉過去客串《流浪地球》,串著串著發現劇組好窮,投資人都撤資了,吳京就自己投資了6000萬。又串了一段時間,吳京發現,怎麼回事,為什麼客串要拍31天啊?這個時候劇組又沒錢了,導演就跑來跟吳京商量,能不能不給吳京片酬。
  • 大地震時的戰狼吳京 素全法師:真男兒真英雄
    《戰狼2》火了,8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在題為《「戰狼2」爆紅彰顯致敬英雄的時代風尚》的評論文章指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英雄模範永遠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 《流浪地球》:6天破20億,吳京是拯救中國電影的希望(專欄)
    流浪地球《地球》用兩天時間就實現了春節檔排片第一,可見其火的一塌糊塗。我們每年都過春節,「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一直是個口頭禪,中華民族對「家」的重視不言而喻,《流浪地球》正是抓住了這個心理,才能直達人心,產生共鳴。
  • 吳京曾好萊塢栽跟頭,終於拍出《戰狼2》,中國人的電影也行
    因為只要你在這裡有過拍戲的經歷,你的名字將會被全世界人都知道。從此你就成了國際上的一顆巨星。例如,我們的成龍大哥就曾經靠著武術打進好萊塢,然後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國際巨星的。還有李連杰、楊紫瓊,他們也是在好萊塢站穩了腳跟,並且也是靠武術。這樣算來,其實吳京也可以去好萊塢發展。因為要論武術,他是很有天賦的,所以照理說他應該也是能夠像師兄李連杰一樣,靠著一身好功夫打進好萊塢的。
  • 國內首部3D動作戰爭片《戰狼》來襲 吳京部隊體驗18個月
    今天,吳京帶著他最新出演的國內首部3D動作戰爭電影《戰狼》來重慶與觀眾見面。記者 蔣霞曦 攝吳京親臨重慶各大影院和影迷見面,讓影迷興奮不已。記者 蔣霞曦 攝吳京向本網記者侃侃而談拍戲時的一些有趣的經歷。記者 蔣霞曦 攝在影迷見面會後,吳京接受了本網記者的專訪。
  • 流浪地球助力吳京個人票房破100億
    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年2月12日,中國導演、演員、編劇吳京的主演電影票房累計超過100億,中國影史上首個百億男主演正式誕生!據資料顯示,吳京1995年出演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正式開始演藝生涯,在其後的時間裡,吳京出演電影、電視劇、綜藝等共計88部,並在2007年,憑藉動作警匪片《男兒本色》獲得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8年開始轉型擔任導演,並於同年執導並出演導演處女作《狼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