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幼崽發出奇特叫聲被稱「陸上海豚」

2020-12-06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人們可以憑動物的叫聲分辨出它們的身份,但顯然有些動物的聲音我們還不夠熟悉。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1日報導,記錄南非赫盧赫盧韋一對白犀牛幼崽嗷嗷待哺發出奇特叫聲的視頻日前在網上走紅,網友看後紛紛表示「大開耳界」。

據視頻附帶的介紹,兩隻白犀牛幼崽分別叫孔貝(Kombe)和 尼奧尼(Nyoni),因母親被偷獵者殺害,現由野生動物專家照料。視頻中,兩個似乎餓極了的小傢伙對著攝像頭髮出一陣陣類似氣球跑氣的尖利叫聲,雖然面無表情,它們發出的叫聲卻越來越焦躁,惹得視頻拍攝者忍不住笑出聲來。

看過視頻的一位網友評論道, 犀牛的叫聲簡直跟派對上用的小號角一樣。而另一位網友則調侃說:「犀牛真的堪稱『陸上海豚』!」 (實習編譯:郭慧超 審稿:李宗澤)

相關焦點

  • 瀕臨滅絕的犀牛在英國動物園誕一幼崽
    一頭極度瀕危的東方黑犀牛在英國北部的切斯特動物園生下一幼崽。 只有在肯亞、坦尚尼亞和盧安達才能找到野生東方黑犀牛,目前地球上只有不到1000隻,該物種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 6種小時候和長大後完全不同的新生動物幼崽
    成年的河馬體型巨大,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達3噸,但是河馬幼崽卻只有2到3千克,皮膚滿是褶皺,幾乎就像一隻黑色的小豬仔。 但剛出生的北極熊卻只有30釐米大,重700克,而且雙眼還無法睜開,但是那一身為了適應北極惡劣的環境而生出的柔軟毛髮,配上嚶嚶的叫聲顯得可愛極了。
  • 如何用英語稱呼貓頭鷹幼崽和其他動物幼崽?
    我們的英文辭典網站上常常會收到讀者的提問,詢問某些動物的幼崽該如何稱呼。為了一次性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準備了一份清單,列出各種動物的名稱及其幼崽的表示法。讓我們看看是否很多幼崽的名稱都是不曾聽說過的。動物名稱幼崽antelope 羚羊calfbadger 獾cubbear 熊cubbeaver 海狸kitbobcat 山貓
  • 動物幼崽的英語表達 Animal Babies
    今天我們來學習動物的幼崽,成年動物特別是兇猛的野獸,看起來嚇人,可是這些恐怖的野獸,他們的幼崽卻無比可愛,一邊想像可愛的幼崽
  • 南非生活著一種黃狒狒,愛打群架,經常偷走獅子的幼崽
    就拿黃狒狒偷獅子的幼崽來說吧,這對黃狒狒來說是一次天大的冒險,這不僅需要好的運氣,更需要聰明才智。要知道,獅子可不是好惹的,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導致整個狒狒群的滅頂之災。據《太陽報》報導,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裡,母獅在哺乳期一般會脫離整個獅群一段時間,自己單獨來照顧幼崽。
  • 龍貓幼崽怎麼護理?龍貓幼崽護理的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後每天稱一次體重並記錄下來,出生頭三天體重不漲甚至降低都不用太擔心,因為龍貓幼崽有一個排出喝飽的羊水、以及學會吮奶、刺激龍貓母貓下奶的過程。但出生第四天的體重必須比出生第三天的體重有所增長,哪怕只漲1克都可以放心了,說明母乳好了。  4、龍貓母貓產後15天不能洗澡,以避免子宮感染。15天之後可以洗澡。
  • 冰河時代犀牛「重見天日」
    俄羅斯科學院駐當地分支機構古生物學家瓦列裡·普洛特尼科夫的話稱,這頭年幼的犀牛當年或因在河中溺斃身亡,其腹中還留有最後一餐的證據。目前還不清楚它的性別,死亡時大概只有3歲到4歲。研究團隊已經計劃將這具犀牛屍體送往雅庫特首府做進一步分析,隨後它將被送往瑞典,那裡的研究人員正在對多頭犀牛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們的歷史及其滅絕的原因。
  • 倭河馬幼崽火爆網絡,動物受益還是受損?
    身材嬌小的倭河馬(學名:Hexaprotodon liberiensis)原產於非洲西部,圖中這隻幼崽不久前出生於澳大利亞,此刻正在水裡咿咿呀呀地鬧騰著。攝影:CYRIL RUOSO/MINDEN PICTURES撰文:Delaney Chambers此前雪梨塔龍加動物園(Taronga Zoo)上傳了一段在園內出生的倭河馬幼崽視頻,隨著該視頻火爆網絡,那隻小幼崽也迅速佔據了各大媒體頭條。園方就勢為小傢伙發起了徵名活動。倭河馬屬於瀕危物種,西非的野生倭河馬僅剩2,000到3,000隻。
  • 沒想到這隻倭河馬幼崽是「超級網紅」!
    身材嬌小的倭河馬(學名:Hexaprotodon liberiensis)原產於非洲西部,圖中這隻幼崽不久前出生於澳大利亞,此刻正在水裡咿咿呀呀地鬧騰著
  • 結束冬眠的北極熊幼崽,對著鏡頭「揮爪」:嗨,第一個春天!
    在漫長而無趣的冬眠過程中,成年雌性北極熊會產下幼崽,等到春暖花開時,母熊會帶著幼崽一起出洞開始嶄新的生活。第一春季對北極熊幼崽的成長尤為重要,所以母熊必須在這時增加捕獵頻率,儘可能地滿足幼崽們對食物的巨大需求。
  • 海豹幼崽出生才3天,在海灘上亂爬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媽媽了
    俄羅斯列寧格勒地區,一群遊艇俱樂部的人發現遠處似乎有一坨灰色的「冰塊」在移動,人們還以為是眼花了,結果湊近一看,果然是眼花了……原來那不是什麼冰塊,而是一隻出生不久的海豹幼崽!人們擔心海豹幼崽只是暫時和媽媽走散了,不敢隨便上前救援,就遠遠地觀察了很久,結果海豹媽媽一直都沒來,而海豹幼崽似乎著急得不行,一邊到處亂爬,一邊著急地發出叫聲,呼喚著自己的母親。擔心海豹幼崽餓著,人們這才上前,找了件衣服把它裹在裡面,抱著它來到了附近的救援中心。
  • 非洲草原:發情狂暴大象掀翻黑犀牛
    不過,這次這隻狂暴的公象頂的是犀牛,不是水牛。22日,據英國《每日郵報》,非洲草原上,動物界的長角犀牛和長鼻大象不期而遇,想保護幼崽的母犀牛毫無招架之力,一對業餘攝影師夫婦捕捉到這一可怕的景象。公象正處於發情期時的狂暴狀態下,即便只剩一隻象牙,面對擋在犀牛幼崽前的黑犀牛也毫無顧忌地橫衝過去,當下把黑犀牛掀翻。
  • 翱翔天空的王者老鷹如何訓練幼崽?老鷹的幼崽為何存活率不高
    老鷹是天空中的王者,在天空中擁有著無與倫比的統治能力,老鷹的捕食能力也十分的強大,不僅僅是捕殺一些小型的鳥類,甚至會捕殺一些大型的動物,每一頭鷹從小就要適應這個弱肉強食的大自然,優勝略汰時刻牢記在腦中,一頭母鷹在生產的時候一般都會產下3到5隻幼崽,但是老鷹幼崽的存活率卻相比其他鳥類來說十分的低
  • 長頸鹿近親 英國喜迎長相獨特的霍加狓幼崽
    近期,倫敦動物園迎來一隻可愛的霍加狓(Okapi)幼崽,這是非洲剛果一種相當神秘又奇特的瀕危物種。動物園表示,這隻小霍加狓的誕生在該物種的全球繁殖計劃中意義重大。 倫敦動物園的新聞稿稱,名叫Oni的霍加狓媽媽在懷孕16個月後於9月21日產下一隻健康的雌性霍加狓寶寶,取名為Ede。
  • 狗幼崽吃飯後拉稀
    狗幼崽吃飯後拉肚子,狗主人可以先檢查一下食物,因為狗幼崽的腸胃比較差,消化酶也不足,一旦食物比較難消化或者是有問題,容易導致狗幼崽拉肚子。狗主人可以先讓狗幼崽的腸胃休息一下,及時找出導致狗幼崽拉肚子的原因,然後採取措施解決狗幼崽拉肚子的問題。
  • 天竺鼠叫聲 「咕咕咕」是什麼原因?天竺鼠各種叫聲解釋
    天竺鼠叫聲,荷蘭豬可以說是非常受小朋友喜歡的一種寵物了,天竺鼠也就是荷蘭豬雖然你嬌小,但是卻非常可愛,而且飼養不佔空間,是大家飼養寵物的好選擇,那麼大家是否了解荷蘭豬的叫聲呢,天竺鼠叫聲其實也是它們向主人表達意思的方式,今天小編就給您好好介紹介紹天竺鼠叫聲的含義。
  • 海豚媽媽因海豚寶寶死亡絕食五天,海上沉默推著幼崽屍體前進
    「某些媒體想把動物與『兇惡殘暴』掛鈎,但這位海豚母親對幼崽的骨肉深情就是鮮明的對照。」 一般雌海豚會發出聲音,頻繁和同伴交談,建立聯繫。」 「但她沒有和幼崽說話,她一直沉默著。」 從這隻海豚媽媽的行為中,專家們認為她已經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已經死了。
  • 法國動物園降生珍稀黑犀牛寶寶
    近日,第一隻法國境內出生的黑犀牛幼崽在阿卡雄灣動物園內玩耍。這隻雄性小犀牛出生於12月6日,初生體重約35至40千克,是歐洲今年出生的第2隻黑犀牛寶寶。它的母親「Nabila」由歐洲瀕危物種保護計劃(EEP)提供給動物園,目的是通過繁育的方式保護該物種免於滅絕。
  • 藍鵲幼崽遭蛇吞食報仇雪恨 蛇鳥大戰1小時(圖)
    幼崽遭蛇吞 鳥媽媽報仇雪恨  本報九江訊 崔小毅、首席記者曹誠平攝影報導:眾目睽睽下,一隻紅嘴藍鵲與一條1.6米長的大花蛇廝殺1個多小時,紅嘴藍鵲終於大獲全勝,將大花蛇啄得頭破血流,一命嗚呼。22日中午發生在廬山三寶樹景區一幕精彩的蛇鳥大戰,吸引了幾百名遊客駐足觀看。
  • 南非花豹為保護幼崽與巨蟒展開殊死搏鬥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近日,遊客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拍到了驚險刺激的一幕:一隻花豹為了保護幼崽,試圖驅離蟒蛇,不料卻遭其反擊,結果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鬥。視頻顯示,當天清晨,一隻花豹從樹上爬了下來,嗷嗷地呼喚著它的幼崽,不一會兒一隻小豹子便出現在了鏡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