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會不會對地球造成損害?

2021-01-09 南城boywj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引力波會不會對地球造成損害?

宇宙不是靜態、穩定的。在大量的簡單原子中,氣體雲坍縮形成恆星和行星,然後經歷各自的生命周期。最大質量的恆星將在超新星等災難性事件中死亡,並產生諸如中子星和黑洞之類的恆星殘留物。這些中子星和黑洞會合併,並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大量能量。以這種方式產生的光和粒子能夠在地球上造成損害,但是引力波本身又如何呢?

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他問:

LIGO在地球上探測到的引力波傳播很遠,並且到達時每單位空間的引力波都非常微弱。如果它們起源於離地球更近的地方,那麼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它們將更加充滿活力。局部產生的高能引力波會對附近物體產生什麼影響。我正在考慮將約30個太陽質量黑洞合併。引力波會明顯嗎?它們會造成損害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甚至連一些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都陷入了沉思。

相對論是我們目前的引力理論,最早是由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1915年提出。第二年,即1916年,愛因斯坦本人得出了他出乎意料的性質:它允許傳播純粹是引力的新型輻射。這種輻射,今天稱為引力波,具有一些易於提取的特性:它們沒有質量並且以固定速度傳播,該速度應該等於光速。

但是,這些波是真實的攜帶能量的現象,還是純物理的,沒有任何物理意義的人工產物,在當時就沒有定論了。1936年,愛因斯坦和另外一位物理學家撰寫了一篇論文,題為「引力波是否存在?」 提交給了《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雜誌的論文,他們認為引力波不存在。

他們爭辯說,這些引力波是數學的,並且在物理上不存在,就像我們推斷在尺子末端的「 0」在物理上不存在一樣。幸運的是,該論文是在匿名裁判員的推薦下被拒絕,該匿名裁判員是物理學家霍華德·羅伯遜(Howard Robertson),他就是Friedmann-Lemaitre-Robertson-Walker(弗裡德曼-勒梅特-羅伯森-沃爾克度規)中的「 R」 。

同樣位於普林斯頓的羅伯遜(Robertson)暗中向愛因斯坦指出了處理他所犯錯誤的改正方法,這使結論產生了改變。於是,重新提交的版本中出現的引力波在1937年被接受,並在另一本期刊中以不同的名稱出現,它預測了物理上的真實波。就像電磁有光一樣,光是無質量的形式的輻射,它承載著真實的能量,而萬有引力則具有完全類似的現象:萬有引力波。

如果這些波存在,在物理上是真實的並且還攜帶能量,那麼重要的問題就只有它們是否可以將這種能量轉移到物質中,如果可以,是通過什麼過程進行轉移的?

1957年,第一屆美國廣義相對論會議(現在稱為GR1)在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舉行。出席會議的還有物理學界的泰鬥級人物,包括布萊斯·德威特,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約瑟夫·韋伯,赫爾曼·邦迪,塞西爾·德威特·莫雷特和理察·費曼。

正是費曼提出了我們現在稱之為粘性珠子論點的推理路線。如果您想像有一根細棒,上面有兩個小珠,一個固定,但一個可以滑動,那麼如果重力波垂直於棒的方向穿過它,那麼小珠之間的距離就會改變。

只要珠和杆是無摩擦的,就不會產生熱量,並且由杆和珠組成的系統的最終狀態與引力波通過之前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果杆和小珠之間可以自由滑動,則該運動會產生摩擦,從而產生熱量,這是一種能量形式。費曼的論點不僅證明了引力波確實攜帶能量,而且還展示了如何從波中提取能量並將其放入真實的物理系統中。

當引力波穿過地球時,它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將和對珠-杆系統產生的影響相同。當波穿過地球時,它會導致垂直于波傳播方向交替地並且以振蕩的方式彼此成90度角拉伸和壓縮。

地球上任何受其佔據的空間運動強烈影響的東西,都將從波本身吸收相應量的能量,並將該能量轉換為真實的,物理的能量,然後將其呈現在我們的世界上。

LIGO所觀測到的的第一個重力波——於2015年9月14日觀測到,就是是在4年前的最近(2016年2月11日)宣布的,它由兩個分別為36和29個太陽質量的黑洞組成。合併產生62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如果做數學運算,您會注意到36 + 29不等於62。為了平衡該方程式,需要轉換剩餘的三個太陽質量,相當於小黑洞質量的10%左右。通過愛因斯坦的E = mc 2轉化為純能量。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在太空中傳播。

經過約13億光年的旅程後,來自合併的黑洞的信號到達了地球,並通過了我們的星球。能量的極小部分被沉積到位於華盛頓州漢福德和洛杉磯利文斯頓的雙LIGO探測器中,從而導致容納鏡子和雷射腔的槓桿臂的長度交替增加和減少。由人類製造的設備提取的那小部分能量足以檢測我們的第一個引力波。

當兩個質量可比的黑洞合併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在短短200毫秒的時間內將三個太陽質量的物質轉化為純能量,這比宇宙中所有恆星在相同的時間內爆炸所散發出的能量還要多。綜上所述,第一個引力波包含約5.3×10的47次方J的能量,在最後毫秒內的峰值功率為3.6×10的49次方W。

但是,合併的黑洞距離我們有十億光年之遠,所以我們只看到了該能量的很小一部分。即使我們考慮整個地球從引力波接收的所有能量,也只能得出360億焦耳,差不多與以下做法釋放的能量相同:

燃燒六桶(約1000升)原油,陽光照在曼哈頓島上持續0.7秒,10,000 kWh的電力,即一個普通家庭的年平均用電量。我們知道從空間中的源發出的能量總是像球體的表面一樣散布開,這意味著如果您將自己與這些合併的黑洞之間的距離減半的話,所接收到的能量將增加四倍。

如果這些黑洞不是13億光年,而是僅相隔1光年合併,那麼這些撞擊地球的引力波的強度將相當於大約700萬兆(7 ×10的28次方)焦耳的能量:與太陽活動三分鐘的時間產生的總能量相同。

但是引力波和電磁輻射(例如太陽光)有一種重要的區別。光很容易被正常物質吸收,並根據其量子(光子)與我們所製造的量子(質子,中子和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能量傳遞給光。但是引力波大多直接穿過正常物質。

它們本應該會使正常物質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交替伸縮,但波卻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影響地穿過地球,而只有少量的能量被沉積,這有一個微妙的原因:

發射引力波時,其能量與距離的平方成正比分布。但是,引力波的振幅僅隨距離線性下降。當我們第一次觀測到的黑洞與黑洞合併時,我們曾經看到過引力波通過地球,通過計算,那是我們的星球應該是收縮並膨脹了大約十二個質子全部排列在一起的寬度。

但如果這些相同的黑洞在1光年的距離處合併,地球將被拉伸和壓縮約20微米。如果它們合併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的相同距離,則整個星球將被拉伸和壓縮大約1米。相比之下,這與月球產生的潮汐力,使地球每天發生的拉伸和壓縮量幾乎相同。不過最大的不同是它(引力波所導致的變形)的發生速度要快得多:在毫秒級的時間範圍內進行拉伸和壓縮,而不是約12小時。

在某種程度上,足夠大的振幅引力波可以有意義地向地球傳遞能量。如果引力波足夠強,那麼散布在複雜晶格中的晶體將加熱整個地球內部,並可能破裂或破碎。地震將在我們的星球上層層疊疊的蕩開,從而對我們的地球表面造成世界範圍的破壞。間歇泉將發生壯觀而不規則的爆發,並且有可能引發火山爆發。甚至海洋也會產生全球海嘯,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的影響。

但即使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也很遙遠,所以他們產生的引力波幾乎完全沒有影響的穿過我們。儘管這些時空的漣漪比任何其他災難性事件攜帶的能量更多,但相互作用是很微弱的,以至於幾乎對我們沒有影響。而最主要的是,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成功檢測到它們。

蟹蟹大家耐心看完,是不是想說點什麼呢,歡迎轉發評論哦!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會對地球造成損害嗎?
    這些中子星和黑洞中的許多將被激發並合併,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以這種方式產生的光和粒子能夠對地球造成損害,但是引力波本身呢?圖註:兩個黑洞合併的說明,質量與LIGO第一次看到的相當。在一些星系的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質量的雙系統黑洞,產生一個比這個圖示強得多的信號。如果黑洞離地球足夠近,它們原則上可以向地球輸送足夠的能量,從而產生明顯的影響。
  • 地球公轉會釋放出引力波:能量會損失嗎?
    地球公轉會釋放出引力波:能量會損失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下什麼叫引力波,以及引力波產生的相關理論知識。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學合作組織和Virgo合作團隊宣布他們已經利用高級LIGO探測器,已經首次探測到了來自於雙黑洞合併的引力波信號。所以,引力波已被證實是存在的,而時空彎曲是導致引力波存在的直接原因。
  • 市民質疑,引力波真的對人體有損害嗎?
    今年2月11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利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第一次探測到了引力波,這項轟動世界的發現不僅證實了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的預測,也向人們提供了一個觀測宇宙的新途徑。最近,一些市民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2374110反映,在淘寶網等一些網站上,竟然有宣稱能預防引力波的商品公然銷售。引力波真的對人體有損害嗎?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不少產品總借著科學概念搞噱頭。
  • 黑洞引力波到達地球,會發生什麼?
    2015年9月,來自這個古老宇宙事件的引力波最終襲擊了地球。幸運的是,引力波在如此遠的距離上減弱了。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幸運呢?如果幾個黑洞相撞發生在太陽系中,我們還能生存嗎?如果地球被巨大的引力波撞擊,會發生什麼?是什麼引起了這些波動?怎樣才能發現它們?
  • 突然停電會對冰箱造成損害嗎?
    食物壞了可以再買,但我擔心突然停電是否會對冰箱造成損壞,有什麼措施可以保護冰箱?    回覆:專業維修人員王先生介紹,冰箱的運行有著很複雜的過程,每次電動機啟動時,整個裝置屬於輕負載,所以容易啟動。如果在壓縮機的運轉中拔掉電源插頭,緊接著又插上,電動機就面臨著高壓氟利昂的重負載,啟動將變得十分困難,甚至不能啟動。
  • 手機整夜充電會對電池造成損害嗎?看完長知識了
    手機整夜充電會對電池造成損害嗎?看完長知識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隨著科技的更新換代,手機的性能也逐漸趨於完善,人們生活中使用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因為這個情況很多人就開始說這樣充電對電池傷害很大,這樣充電手機會不耐用,而且還會發生爆炸!那手機充一夜電對電池的傷害到底有多大?看完長知識了想要知道這件事情,還是得知道手機充電的原理。
  • 為什麼引力波會以光速傳播?
    這就是引力波的概念起源。對於電磁學中的輻射反應,也許沒有比引力理論中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更好的類比了。太陽是最大的質量源,因此使空間彎曲。當一顆巨大的行星穿過這個空間時,它會加速,這就意味著它必須釋放某種輻射來保存能量:引力波。
  • 地球不幸遭遇宇宙中的引力波襲擊會發生什麼,科學家:被瞬間撕裂
    縱觀整個宇宙,地球就像一粒塵埃一樣渺小,一直以來地球都在面臨來自宇宙的各種威脅,因此地球生命史上發生過5次大滅絕事件,地球除了遭受到隕石撞擊外,各種引力波伽馬射線暴足以將地球瞬間毀掉。,在這個過程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早在100年前愛因斯坦就預言,距離地球13億光年遠的兩個黑洞會在本世紀撞擊到一起,13億年以後引力波信號將會到達地球,引起了4千米長的引力波探測器形狀的變化,僅僅是發生在地球13億光年遠的撞擊,如果在地球附近,那這樣的能量足以將地球瞬間撕裂。
  • 月亮和其他天體的引力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任何東西的速度都無法超越光和引力(圖片授權自Pexels)由於引力能夠跨越長距離進行作用,因此無論是源自星球的引力波,還是源自太陽系中無論多渺小、無論距離我們多遠的天體的引力波,最終都將抵達地球。不過,這些引力波能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任何能實質性的影響嗎?
  • 引力波為什麼等於光速?
    引力波是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在一個雙星系統裡,當兩個星相互圍繞著、旋轉著靠近的時候,會產生巨大的加速度。加速度在效果上等同於質量的變化,這就會造成時空曲率的劇烈變化,產生引力波。
  • 告訴你引力波到底是啥!
    到底什麼是引力波??相對論裡認為,我們所處的時空好比一張膜,任何有質量的物體會使這張膜發生形變,質量大一些的,比如地球,就會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而地球繞著太陽轉的現象,就好比下面這個動圖↓演示的布料不可避免的有摩擦,在真空的宇宙中,小球不會損失能量,會無限環繞下去
  • 流言揭秘:引力波輻射真的會傷人嗎?
    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換句話說,引力波並不是發射了什麼粒子(雖然有理論認為引力波由引力子引起,但現在還無法證明),而是讓時空「抖動」了起來。就好像投入湖中的石子會激發水產生波紋,但水並沒有向外發射任何粒子,只是通過自身運動的方式消耗了能量。
  • 音量超過85分貝會造成耳朵聽覺神經損害
    有關醫學專家告誡人們:長期使用耳塞機,會引起聽力下降,對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損害。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年青人,在乘車或騎車時,帶著耳塞機聽音樂或長時間在電腦邊戴上耳機上網;還有一些職場人士自己開車,長時間戴著耳機接聽電話。有關醫學專家告誡人們:長期使用耳塞機,會引起聽力下降,對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損害。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簡單通俗解釋
    引力波是時空結構中的漣漪,就像一艘穿越平靜海面的船在其後留下絲絲尾波一樣,宇宙中移動的「飛船」也會產生引力波。不同的是,引力波情況下的「飛船」卻是極度猛烈的物體,所引發的事件要劇烈得多,如黑洞合併、中子星碰撞、超新星爆炸等。所有這些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波,隨著其漣漪在宇宙中的傳播而進行拉伸和擠壓。如下面動畫所示兩個黑洞碰撞的最後片刻所產生的引力波。
  • 既然繞地飛行衛星會在若干年後墜入地球,那地球會不會墜入太陽?
    繞地球飛行的物體,如果是近地軌道,會受到非常非常稀薄的空氣的阻力,所以總的能量是損失的,最後等能量損失以後,會掉到地球上。這個說的是近地軌道,如果是在高軌道,根本就沒有空氣阻力,物體不一定會有能量損失,會一直繞著地球公轉下去的。
  • 蒸汽洗車採用的蒸汽溫度那麼高,會不會損害車身?
    有些人不禁有些擔心,蒸汽洗車採用的蒸汽溫度那麼高,會不會損害車身?的確,蒸汽洗車採用的蒸汽溫度高達50度,最熱的夏天,環境溫度也才40度。只看數字的話,的確有點讓人擔心呢!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所以說蒸汽溫度高會對車造成傷害,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 是什麼使得引力波創始人愛因斯坦不相信引力波的存在
    一提起引力波,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引力波是時空結構的漣漪。宇宙中移動的物體會產生引力波,就像是一艘船在湖面上航行會留下波紋一樣。遙遠宇宙中極其劇烈的災難事件,這些事件包括黑洞合併、中子星碰撞等,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強烈的引力波,而且會傳播得非常遠。
  • 科普| 什麼是引力波?它為什麼會讓物理學家痛哭流涕?(組圖)
    這種扭曲是物質造成的,質量越大,扭曲就越大。  我們可以把宇宙想像成一個蹦床,如果沒有任何擾動,它是平坦的。但有質量的物體出現時,比如一個雞蛋,來遊樂場的小孩子,或者是地球這樣的龐然大物,它就會變得彎曲。
  • 天文新寵:引力波|老和山下的小學僧
    如果我們拿引力波和電磁波做對比,就會發現很神奇的事情。電磁波是極易被幹擾的,雷達波遇到金屬網就懵圈了,可見光,拿個鏡子就能反射,而宇宙短波射線,碰到大氣層就認慫。 而引力,仿佛亙古不變,不可屏蔽,不會轉向,執著的以恆定光速向外傳播,無論你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幹了什麼事情,絲毫不會影響太陽對地球的引力,這才是真愛啊!
  • 除了引力波,一束奇異的光射線信號也到達地球
    按:本文來自知社學術圈南洋樂,原標題為《後引力波之戰已經打響,神秘伽馬射線來自何方?》一個月前,引力波探測消息引爆全球,並引發持續研究討論。在這組來自13億年前的引力波被探測到的同時,科學家還發現一束奇異的光射線信號也到達地球。這僅僅是一個巧合,還是將引領科學界重新認識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