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是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在一個雙星系統裡,當兩個星相互圍繞著、旋轉著靠近的時候,會產生巨大的加速度。加速度在效果上等同於質量的變化,這就會造成時空曲率的劇烈變化,產生引力波。
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看來,引力是物體壓彎空間產生的幾何效應,並且引力也不是超距作用,引力在空間中的傳播速度為光速。而且廣義相對論預言,物體在空間中加速運動時,空間的曲率會不斷發生變化,從而輻射出時空漣漪,即引力波,其傳播速度也正好為光速。
1、為什麼引力的傳播速度會等於光束呢,其來自廣義相對論的推論;
由於光的波粒二象性,根據閔可夫斯基4維時空中的洛倫茨不變表達式,電磁波和引力波的波動方程是類似的。如果只研究兩種波在自由真空中的傳播性質,不考慮波源的輻射性質的話,兩個方程的形式完全一樣(由於方程推導太複雜,這裡不詳細解釋):
2、2017年引力波被發現
引力傳播的速度不像是光速那樣,可以通過隨處可見的可見光去測量,由於引力看不見也摸不著,並且十分微弱,所測量起來十分困難。直到最近幾年我們才通過雙黑洞、中子星的合併才發現了引力波的存在。
其中2017觀測到的引力波事件,遠遠在銀河系之外,是銀河系大小的16000倍。是由一個36太陽質量和一個29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發出的。合併後的黑洞質量62太陽質量,說明有3個太陽質量的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放出(誤差0.5太陽質量)。探測的可信度是5.1個sigma,按照物理學界慣例,可以被稱作發現。
整個引力波觀測過程0.4秒,其中雙黑洞合併的一瞬間只有0.05秒。雙黑洞合併幾乎在一瞬間就將3太陽質量等效的能量以引力波形式發射出去,功率頂峰高達200太陽質量/秒。什麼意思呢,這是全宇宙恆星功率和的50倍。所以雖然我們看不見,甚至很難感覺到,但是引力波確實是宇宙中強大的能量事件。經過多年以來物理學家們大量的觀察,從而確認了引力波的存在。
3、引力波傳播速度的確定
2017年,天文學家第一次探測到了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GW170817)。在此次事件中,兩顆中子星以三分之一的光速高速碰撞在一起,這種實體碰撞不但會輻射出強大的引力波,而且還產生了一系列的電磁波——從無線電波到可見光一直到伽馬射線,這成了研究引力波的千載難逢機會。
雖然電磁波比引力波晚了1.7秒到達地球,但這並不意味著引力波的速度比光速快一些,而是因為電磁波的產生時間稍慢一些,或者中子星碰撞後產生的碎片減慢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結果表明,引力波與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是一樣的,都是光速。
因此我們現在知道了,我們看到的太陽是8分前的太陽,我們感受到的太陽引力也是8分鐘前太陽所處位置的引力。當太陽消失以後,我們不會立刻失去光明,地球也不會立刻不受控制地從自己運行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去,而是會持續地感受到8分鐘的太陽引力。
喜歡的話就點波關注吧,還有想要了解的科學內容可以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