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屬超標率超過50%?灌溉水汞超標達47.7%?「中槍」的新會農業部門昨回應——
江門農用地暫未發現重金屬超標 灌溉水汞超標是舊數據
7月11日,有消息傳出「珠三角土壤28%重金屬超標」,並指「新會超標超過50%」,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記者23日從新會區農業局了解到,根據江門市農業環境監測站2012年對新會區農業區域確定的6個鎮11個點的土壤檢測數據顯示,新會農用地暫未發現重金屬超標。
農田去年檢測無超標
新會區農業局副局長胡永桂向記者表示,新會目前有耕地約44萬畝,2012年,江門市農業環境監測站對新會區崖門鎮龍旺村、崖門鎮橫水村、雙水鎮王井頭村等6個鎮11個點的水稻和蔬菜農田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鉛、鎘、汞的含量最高值分別是73mg/kg、0.27mg/kg、0.11mg/kg,均低於合格標準鉛<300mg/kg、鎘<0.3mg/kg、汞<0.5mg/kg。
今年5月,新會根據省、市部署,已經開始啟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普查工作。目前新會農業部門已經完成了90個土壤樣本採樣,將送到省農業部門化驗,目前暫沒有最新監測結果。
新會區農業局表示,針對市民所關注的土壤問題,該局將積極配合上級加強土壤監測,及時向社會公布數據。同時,加強與環保部門聯動,發現有農業汙染問題將及時依法依規跟蹤處理。
灌溉水超標那是4年前
對於「新會灌溉水汞超標達47.7%」的說法,江門市農業局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回應稱,該數據來源於4年前,且抽樣點限制在極小範圍,不同於江門市農檢中心的抽樣範圍,不能如實反映新會區現在的灌溉水質。
據介紹,重金屬檢測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土壤,二是土壤上種植的農作物。江門市農檢中心從2006年開始,每年會對土地和種植物進行兩次的重金屬檢測,每次檢測抽樣50個地點。2012年初,江門市農業局成立農業環境監測站,強化江門土壤及水質監測工作,最近的一次檢測在去年底,檢測結果顯示並無重金屬超標異樣。
農民哪顧得上保護耕地
記者採訪中發現,農民更重視化肥對產量的作用,較少考慮到對土壤造成的不良影響。接連好幾名農民告訴記者,農戶最喜歡種植的農作物是「種下去施肥澆水後,不用怎麼理只用等收穫」。
菜農梁臺頌說:「現在的情況是一些農戶只有幾分地,要麼租出去,要麼荒廢掉,談不上保護農用地。而且有些地方土地使用權變更頻繁,今年收成好也許就再承包幾年,萬一天災人禍賠本,第二年就轉包了,所以很多農戶顧不上保護耕地。」
據了解,2008年,江門市曾全面開展了涵蓋農業汙染源的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2009年,第一次農業產地環境監測結果則顯示,全市12個農業產地環境監測點中,9個全部合格,3個「輕微土壤重金屬超標」。據介紹,磷肥、複合肥等化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有機肥中鋅、銅等重金屬含量較高,過量施肥會造成農田土壤中重金屬積累。
新會農技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當地的現狀是,農戶過度耕種和施肥對土壤、水體造成汙染,汙染之後又需要加大化肥、農藥的用量,形成了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佟明彪)